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章 塵埃落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章 塵埃落定

“也就是說,你什麼都沒幹,只是私底下派人傳播了一些謠言,就想到了現在這樣的局面,你是怎麼想到這些的。”

即便是猜到大部分真相的老太太也覺得十分驚奇,自己這雖然腦子是怎麼長的,她們也是在事情有了一定結果的情況下,再加上盛長槐親自講述,才一步步推敲出來這裡面的謀劃。

盛長槐總不能說自己是穿越的,後世資訊大爆炸的情況下,謠言的威力有多大,是經過多少拿到免費飯票的人證實的,當年漂亮國每年在這上面花了鉅額的錢財,別說是這種小陣仗了,甚至可以顛覆一個國家。

他只能用早就想好的藉口來應付老太太。

“孫兒也是從秦太夫人的做派裡面學到的,明兒或許是最清楚的,寧遠侯府的那個秦太夫人,柔柔弱弱的,自己都不用出面,就叫老侯爺屢屢仗責顧廷燁,要不是顧廷燁機緣巧合,結識了官家,幾無翻身的餘地。孫兒專門研究過秦太夫人的路數,發現她最擅長的就是拿別人做刀,自己在背後收取漁翁之利,若不是當初老侯爺去世的太過於匆忙,她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暴露了自己的本性,恐怕顧廷燁都沒有想到,他所尊敬的繼母大娘子,竟然是恨他不死之人。”

雖然說的有點牽強,不過也確實是那麼回事,老太太想到的卻是太后的招數,太后去年使用的,不也是虛虛實實的謠言,利用了御史臺的正直,齊衡的年輕,即便是太后現在撤簾歸政,官家也失去了中下層官員,甚至是百姓的信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盛長槐之前給太后出的主意,也和現在這樣有異曲同工之妙,御史臺雖然換了一波人,還是對官家認舒王為皇考頗有微詞,時時抓著不放,太后退了一步,又給先帝諸子過繼嗣子,今年官家祭拜太廟的時候,雖然沒有稱呼先帝為皇考,但是舒王那邊也悄悄的撤下了皇考的神位,而是用舒王之子舒國公趙宗瀾的名氣立下主神牌,也是在澹化這件事,今年的御史臺,終於沒有在舊事重提,朝堂難得安靜下來。

老太太這時候感觸最深的就是,自己這個孫子,她終於可以放下心來了,經過兩年的蟄伏,到底是歷練出來了,以前這種一石三鳥的謀劃,他可想不出來,現在這次,既替自家師姐報了當年劉世美負心薄幸之仇,又讓忠勤伯長子袁文純受到了教訓,最重要的一點,壞了封家的名聲,封家即便是現在出門狀告忠勤伯府,在文人眼裡,也失去了文人風骨,封家即便是起復,也走不了多遠,最多就是維持下家族門第,不至於將來得升高位,威脅到盛家。

老太太其實漏算了一點,盛長槐這次把一口黑鍋扣到了劉世美頭上,不光是替自家師姐出口氣,最重要的是,海文信就要回京了,楊詩音在怎麼說,也是二嫁之身,劉世美留在京都,難免閒言碎語,現在他被問罪流放,之前種種又被人挖了出來,劉世美的為人再次被汴京人所熟知,對於楊詩音,只能是感到惋惜,遇人不淑罷了,除了海家的仇人,沒人願意落人口實,得罪海家。

事情的結局果然如同盛長槐謀劃的那樣,雖然不知道忠勤伯府到底發生了什麼,不出十日,封家狀告袁文純的桉子就判了下來,袁文純罷官去職,貶為庶人,流放軍州,忠勤伯到底是顧念父子情分,雖然沒有讓兒子免罪,但還是託了關係,將袁文純流放之地選在了河東,但是這次不同,之前是去歷練,這次去了,即便是有忠勤伯府的關係照料,但也只能照料一番,別說做官了,當兵都不行。袁文純毆打先太師之後,等於踩了整個文官集團的面子,時時都有人盯著,即便是想在那邊當個富家翁,都有可能被人繼續彈劾忠勤伯,流放可不是去那邊享福的,該幹活還得幹活。

當天下午,宗人府就派人通知忠勤伯府,另選世子上報,忠勤伯也早有準備,把次子袁文紹的名字報了上去,宗人府備桉之後,除非是袁文紹以後犯下大罪,要不然,就算是整個袁家反悔,又或者有位高權重的人幫忙,都沒有辦法改變袁文紹襲爵的結果,勳貴爵位承襲,可是寫在大宋律法裡面的,不是一家一姓之事。

而盛華蘭在被忠勤伯叫回家,在忠勤伯開祠堂,和族人一起祭拜袁氏祖先,告知爵位承襲有變之後,盛華蘭當場拿出了之前袁文純給盛長槐寫下的欠條。對外的說法就是自己知道這個事情之後,專門找祖母求情,才把欠條要了回來,從今往後,無論是袁家大郎,還是袁氏一族,都不用在擔心盛長槐翻舊賬。

盛華蘭的舉動,很是叫袁氏族親大為感激,都說袁文純娶了個好娘子,有這樣的大娘子,等到將來袁文紹承襲爵位,整個袁家也會因此受益,畢竟嫡系老大和老二之間的事情,袁氏族人還是知道一些的,盛華蘭對總和自己過不去的大哥和大嫂都能以德報怨,將來接管伯爵府,對族人自然沒啥說的。

當然,盛華蘭說的什麼求盛老太太幫忙,都是準備好的說辭,真實的情況是,盛華蘭被王大娘子接回來當天晚上,去祖母房裡探望聊天的功夫,盛長槐就把欠條交還到她手上,盛華蘭是老太太教導出來的,雖然看上去比較老實,其實心中自有溝壑,當然明白這個欠條什麼時候拿出來更有利。

袁文紹成為世子的事情也並不是順風順水,其中還出現了一個小插曲,盛華蘭拿出欠條,當著族人的面撕毀之後,忠勤伯夫人那邊又打起了小算盤。

勳貴立嗣,把名單報上去之後,並非成為定局,必須得開祠堂,上報祖先,再由忠勤伯帶著袁文紹去宗人府登記造冊,這才算正兒八經的立下嗣子。

在這期間,如果有其他合適人選,在不違反大宋勳貴立嗣原則的情況下,不是沒有可能變更,比如袁家這樣,袁文純雖然獲罪不得襲爵,但他還有兒子,雖然是庶子,但也是長子長孫,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袁家畢竟是伯爵,也沒有一人獲罪,誅連子孫的道理,袁文純的兒子,還是正兒八經的伯爵府長孫,越過父親直接襲爵也不是說不過去,大宋律法上也沒有對這樣的情況專門規定。

忠勤伯自然不會同意,但忠勤伯夫人卻找的是袁文紹,袁文紹到底是伯爵娘子親生的,母親一哭二鬧三上吊,再加上忠勤伯夫人以婆母的身份,變本加厲的叫盛華蘭站規矩,就連忠勤伯也說不出什麼。

袁文紹到底有所顧慮,等他襲爵,還不知道有多少年,再說了,只要自家母親在世一日,哪怕他襲爵了,盛華蘭都免不了被母親折騰,他自覺對盛華蘭虧錢太多,即便不要這個爵位,也不願意看著自家娘子日日受苦。

這可就惹怒了盛家人,內宅的事情,盛長槐插不上手,再加上他們也沒想到忠勤伯夫人到這個時候了還有心思鬧騰,叫盛華蘭提前把欠條撕毀不好,也沒有其他把柄拿捏。

但是,盛長槐沒辦法,不代表盛明蘭沒辦法,內宅的勾當,女卷是最瞭解的,盛明蘭出了一個注意,可以叫忠勤伯的妹妹,給自家兄長送一房美妾與忠勤伯夫人爭寵。

說真的,忠勤伯夫人那個性子,當年和小姑子感情自然不會好,再加上忠勤伯的妹妹也清楚,自家二侄兒比大侄兒不知道優秀多少,庶子襲爵,會在汴京不知道鬧出多少笑話。

再者說,二侄子如果能夠襲爵,盛華蘭背靠盛家,尤其是還有個侯爵的弟弟,甚至說過不好聽的,還能和英國公府搭上關係,對自己孃家的好處自然不用說,忠勤伯府低調了多年,也有家族中興的可能、

盛長槐知道這個事情之後,倒也沒有多事,就是幫著出了一個人選,當年他為了杜絕顧廷燁在去什麼青樓找他的紅顏知己,暗中花了大代價,幾乎把整個汴京的花魁一網打盡,差點叫汴京的青樓生意一蹶不振。

雖然盛長槐願意將那些花魁賣身契歸還,叫她們去過平凡的日子,但總有那麼幾個,不願意嫁給尋常人家,盛長槐不得已之下,只好先把她們養著,等找到合適的人家在嫁過去。

現在可好,忠勤伯的妾室,恐怕沒幾個不願意的,盛長槐找了一個自己能控制住的,把她的家人接到自己莊子上養著,恩威並施,而這個花魁也明白,盛長槐不做這些準備,她嫁入伯爵府,忠勤伯畢竟年紀大了,不知道能護著自己多少年,如果自己願意幫著盛華蘭,等袁文紹襲爵,自然也不會虧待了她,如果她在給袁文紹生個弟弟啥的,搞不好還能多分點家業。

這年頭,青樓女子是最現實的,她們比尋常人想的更長遠,即便是嫁入豪門,也要給自己想一條退路,尤其是花魁,更是青樓女子中的翹楚。

果然,忠勤伯的妹妹把這個女子送給兄長當妾室之後,忠勤伯夫人終於感到了危機。忠勤伯不是沒有納過妾,甚至庶子都有一個,但之前的妾室對忠勤伯夫人一點威脅都沒有,哪有現在這個,雖然是良妾入門,但是忠勤伯夫人可是聽孃家兄弟說了,這可是倚雲樓有名的清倌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更難得的是最會哄男人開心。

沒兩天功夫,忠勤伯就被這個女子給迷住了,忠勤伯夫人到底是大家族的管家娘子,寵妾滅妻的事情沒少聽說,馬上就醒悟過來,自己在和兒媳婦過不去,天天盯著兒媳婦,自己就要被狐媚子偷塔了。

等到自己和兒媳婦鬥的你死我活,不僅與兒子離心離德,自家丈夫又被妾室迷的五迷六道,即便是自己房裡養著下一代伯爵,誰知道他能不能活到襲爵那天。

若果這女子在惡毒一點,仗著自家夫君寵愛,下人們被她拉攏過去,起了什麼不該起的心思,給自己兒子下了什麼套,再把罪名癱倒自己頭上,全家人都知道自己和次子,以及二兒媳婦過不去,就算將來自己多長了八張嘴都說不明白。

忠勤伯夫人可不知道,這個女子是盛家借小姑子的名義送給自家丈夫的,她自然是想到最可怕的結果。

不用懷疑忠勤伯夫人不會那麼想,大戶人家,這種事情多了去了,妾室害死嫡子和正妻,哄得家中主君不續絃,等將來主君去世,自己的親兒子雖然是庶子,但也是有承襲家業的權利。

這種事情汴京不是沒發生過,雖然那女子事情敗露,但最終自家主君只活下來一個兒子,那就是寵妾的兒子,哪怕家族主君悔不當初,還是捏著鼻子把家業傳給了那個害死自家所有兒子和正妻的賤人之子,畢竟在怎麼說,兒子還是自己的親生兒子。

忠勤伯夫人當年可是去法場看過那女子被砍頭的,到死都是笑著走的,從那以後,汴京所有的當家主母加強了對寵妾的防範,包括盛家的王大娘子,之所以一門心思的和林小娘過不去,不是沒有受到那件事影響的原因。

忠勤伯夫人不在鬧騰,袁文紹也終於松了一口氣,和忠勤伯沒幾天就去了宗人府登記造冊,宗人府呈報官家首肯,忠勤伯府的爵位承襲已經成為定居,再無更改的可能性。

而盛華蘭,在伯爵府的日子過的越來越愜意,雖然多出來一個庶母,但卻和自己沒啥利益瓜葛,說個不好聽的,就算給自家丈夫生個弟弟,伯爵府有多少產業,能分多少呢,這伯爵府就是個空架子,除了宅院和爵位,田莊店鋪還沒自己的陪嫁收益多呢,早就入不敷出了,爵位和宅子是萬萬不會分給庶子的,剩下的田莊鋪子,全分出去又如何,自家相公眼看著被妹夫給謀了個大有前途的差事,將來給自家兒子和女兒掙下一份大大的產業,可比伯爵府那三瓜兩棗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