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三章 兵峰將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三章 兵峰將至

“林叔,毛叔他們怎麼還沒回來,按照約定的時間,他們也該回來了,會不會出什麼事情了。”

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夥子面帶擔憂的看著帶自己進入行伍同村長輩,最近風聲鶴唳,誰都知道要打仗了,吐蕃十三部已經開始動員,卓囉和南監軍司那邊也在邊境不停的挑釁,要是西軍還不知道這是戰爭的前兆,那就是真的傻了。

秦風路的百姓已經紛紛前往州縣城內躲避,雖然說敵軍將至,也不知道是西北百姓神經大條,還是已經習慣了這種日子,破家值萬貫,還是有很多人捨不得他們那些破破爛爛的家當,哪怕官府的衙役和廂軍的將士嘴皮子都磨破了,還是執意要把自己的全部家當藏好了。

在這個時候,前線的哨所就至關重要了,能否第一時間發現吐蕃聯軍的動向,直接關係到這次秦風路百姓生死安危。現在這個哨所都是老兵,只有這麼一個生瓜蛋子,他們早就按照以往的經驗,外出巡視的人手會提前定下歸期,如果沒有按時返回,那就代表著他們有可能遭遇不測了。

“小六子,連著下了兩天雨,估計他們幾個耽誤了吧。”

姓林的什長嘴上這麼說,心裡其實也是忐忑不已,自己麾下那幾個不是第一次出去了,即便是雨在大,他們也不會耽誤歸期。

這個哨所的位置至關重要,雖然不是深入草原,但卻是最靠近野梨部的哨所,通常情況下,放出去的夜不收都會在外邊待上好幾天在回來,無論是提前回來,還是耽誤了時間,都代表著他們在路途中遭遇了什麼。

尤其是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們沒有按時歸來,由不得別人不胡思亂想。

突然,遠處傳來一聲爆響,姓林的什長馬上跳了起來,大聲喊了一句。

“點火。”

這是他們提前約好訊號,若是吐蕃進犯,不等進入哨所,就提點放出煙花,而留守哨所的同伴在看到訊號之後,就會第一時間點燃狼煙,提醒後面的哨所敵軍進犯的訊息。

小兵雖然是第一次經歷這種事情,但是手上的動作一點也不慢,像這樣的哨所,這是他們最重要的工作,每個人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自己的火摺子是否完好,柴薪是否可以被正常點燃。

雖然叫狼煙,但並非是用狼糞作為燃料,比如這個哨所,是用的就是芨芨草和梭梭草作為燃料,加上了一些其他的東西,不僅容易點燃,冒出的煙火也能哪怕在颳風的日子也能保持最大的能見度。

白天看煙,晚上看火,一旦後面的哨所收到訊息,就會一個接一個的點燃烽火,向內地報告有敵軍進犯。

看到自己的同村後輩順利點燃烽火,老兵已經趕到了馬匹所在的位置,解開拴在柱子上的馬韁繩,將一匹馬遞給同村後輩,語重心長的囑咐了一句。

“小六子,這個時候叔就顧不上你了,各安天命吧,趕緊跑。”

哨所兵的作用並不是用來抵擋敵軍的,從他們點燃烽火開始,他們的活就已經幹完了,剩下的就是趕緊跑,而且是分散逃跑,能跑一個是一個,哪怕他們提前收到了同伴的訊號,但跑得掉跑不掉,只能聽天由命了,所以這個時候,老兵說的這句話,並非是不近人情,而是現實就是如此。

西軍糧餉時時虧欠,但哨所兵,恐怕是少有的不被上官剝削的兵種,尤其是這種最前線的哨所,幾乎人人都是領著全響,而且是按時發放的那種。

盛長槐上任之後,更是對哨所兵加了一個名叫艱苦補助的東西,和餉銀差不多,相當於雙倍軍餉,當然,這種待遇,也只是最前線的幾個哨所享有,越靠近大後方,哨所的補助越少,一直到離城池最近的哨所,幾乎就是普通軍士的待遇了。

按照往年的慣例,第一個點起狼煙的哨所,傷亡率是最大的,無論是西夏,還是青塘,第一個要拔除的就是這個哨所,也不是說這個哨所兵就是九死一生的,但是每次的傷亡都是難以避免的,能來這些哨所的,都是有著各種打算的,要不就是立功心切,要不就是生活所迫,而這個小六子,就是因為家中母親病重,需要大量的銀錢看病,才求了自家村子的長輩帶自己來的。

“砰,轟隆。

小六子到底年輕一些,馬術還沒有那麼精通,聽著遠處的轟隆聲越來越近,愈發的驚駭,他知道,這個是安撫使帶來的新式武器,名叫手榴彈的一種東西,雖然殺傷力巨大,但也代表著敵軍離自己越來越近了,只能拼命的拍打的駿馬,亡命似的往最近的城池狂奔而去。

而他不知道的是,哪怕他以正常的速度往回跑,也不會被敵軍追上。

“少主,別追了,烽火已經燒起來了,宋人已經做好了準備,還是等後面的大部隊一起攻入宋地吧,宋人這武器陰損,咱們已經損失了十幾名勇士了。”

一個彪悍的羌族勇士拉住了已經上頭的少主,他們的任務是悄悄拔除西軍設立在前線的哨所,本來想趁著剛下暴雨,宋兵防備虛弱的時候進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一個城池,青塘諸部受夠了打那種不擅長的攻城戰。

如果一旦能拿下城池,佔據一個據點,秦風路的主官有守土之責,為了不被上官責罰,也會逼著西軍收復失地,到那時候,吐蕃騎兵就有了用武之地。

和大宋打了這麼些年仗,吐蕃頭人都明白了一個道理,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和大宋打防守戰,野戰才能發揮騎兵最大的優勢,他們這次來,就是為了給秦風路新來的安撫使一個教訓。最好能叫大宋朝堂追究這個人的責任,無論是將他撤職還是調走,都已經達成了他們的目標,至於能搶多少物資,那都是次要的。

吐蕃諸部也是有能人的,更不用說還有西夏那邊幫著參謀,知道大宋那幫文官的尿性,調走這個強硬的安撫使,他們在想辦法收買大宋文官,只要青白鹽可以繼續進入大宋市場,底層牧民有活路,高層貴族多了收入,還能得到西夏的鼎力支持,一舉三得。

“野利難,你以為你是誰,我告訴你,我是部落的少主,先鋒隊必須得聽我的,今天不抓住那幾個賊子,我野利粘誓不收兵。”

那個叫野利難的大漢臉色難看,被一個毛頭小子這樣指著鼻子罵誰都受不了,但想起出發的時候頭人對自己的叮囑,還是硬著頭皮說道。

“少主,為了這幾個人,在搭上十幾個勇士划算嗎,這可都是您自己的親信,您可想好了,現在及時回去還來的及,你也看到了,宋兵早有準備,誰知道他們還有多少那種會爆炸的東西,您不是不知道,宋人可是奢侈到拿那玩意炸山了,如果前鋒這兩百人損失過大,您日後拿什麼和您二叔競爭頭人。”

聽到大漢這麼說,那個叫野利粘的年輕人才冷靜下來,他雖然立功心切,但也明白,這種事情本來就是撞運氣,既然失敗了,那就及時止損,這才符合父親對他的期望。

這個野利粘是野梨部落頭人的獨子,野梨部本來是個沒名氣的小部落,後來機緣巧合,在部落駐地突然長了幾顆野生的梨樹,草原上本來就樹木稀少,突然間長出幾顆果樹,無論是羌人還是吐蕃人,都引以為神蹟。

而且極為巧合的是,這個部落的頭人本來就姓野利,翻譯成宋人的語言與野梨相似,更是叫這個部落的頭人帶上了一層被神卷顧的色彩,吸引了許多自由牧民的加入,再加上野利氏為党項羌,和西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自然得到了西夏的暗中支援,二十幾年時間,便成為了這片草原上最大的部族。

那個大漢看到野利粘恢復了理智,這才松了一口氣,雖然他看不上這個愛衝動的野利粘,但比他的二叔野利武,此人更好控制一些,眼看著部落頭人野利雄沒幾年活頭了,將來野梨部的掌舵人,對西夏至關重要。

不錯,這個大漢雖然也姓野利,但並非是野梨部的人,而是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的皇后出身的部落,野利氏是西夏大部族,這個吐蕃的野梨部,本來就是因為和皇族有矛盾才遷入青塘的。

雖然這些年基於某種原因,西夏不遺餘力的扶持野梨部,但並非是看在同為党項羌的份上,西夏和大宋一樣,青塘這個地方也是有自己的野心的,吐蕃諸部雖然分裂,互不統屬,但若是有外族入侵,真正的大部族也不會視而不見,再加上大宋也不會看著青塘落入西夏人的手中,一旦西夏和青塘開戰,大宋也會隨之攻打西夏本土,令其收尾不能相顧。

這也是吐蕃諸部的悲哀,無論是單獨對上大宋和西夏哪一個,都有可能被覆滅,最起碼是青塘這一片,也只能在大宋和西夏之間火中取栗,首尾兩端。

不光是大宋西軍有投靠的番軍,西夏和南監軍司也有對應的吐蕃兵,雖然兩方敵對,但卻都心有靈犀的不停的在削弱青塘的吐蕃部落,一直到唃廝囉接受大宋的敕封之後才有所好轉。

先帝去世當年,唃廝囉也隨之去世,他的三個兒子為了爭奪贊普之位互相攻伐,使得河煌地區又陷入了紛爭之中,再加上各大部族吩咐獨立,也就形成了現在吐蕃的局面。

相對於大宋內憂外患,顧不上河煌,西夏這兩年卻沒閒著,等到大宋君臣終於想起來這塊,才發現河煌的局勢已經大變,已經有不少部落被西夏拉攏過去,甚至於親大宋的部落損失慘重。

比如包雄的父族部落,能夠徵召的帶甲之士從以前的四千多降低到現在的兩千,還得算上雄武軍中的那幾百號人,這也是包雄父族部落逐漸生出異心的主要緣故。

“小六子,你林叔了,怎麼不見他。”

小六子正跑著,突然聽到後面有人在喊他,扭頭一看,不正是他之前口中的毛叔嗎,這個哨所裡面,除了他之外,都是三十多歲的老兵,自然各個都是喊叔的。

出乎小六子的意料,毛姓老兵幾人竟不是約好的分散逃跑,而是幾人聚在一起,臉上絲毫沒有驚慌的神色。

“你小子也算是命大,要是放到以前,你這樣的速度是活不了的。”

看到小六子的表情,毛姓老兵猜到是怎麼回事,搖了搖頭說道,這孩子剛來,路還不是太熟,估計是走了彎路的,要不然怎麼會被自己幾人給趕上。

“就是,多虧了侯爺給的新武器,吐蕃前鋒怕得不償失,沒有繼續追擊,要不然你小子還真活不了了。”

旁邊幾人哈哈大笑,嘲笑道沒有多少,而是高興的笑,敵軍不追了,他們也用不著玩命了,雖然都是騎兵,但人家騎術精湛,又是一人雙馬可以換乘,放到以前,猝不及防的情況下,他們中至少一半會被抓住。

“這次回去可得好好謝謝老李頭,要不是他送來的延時手榴彈,咱們還真逃不出敵人的手掌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毛姓老兵也是心有餘季,誰也沒想到吐蕃竟然會在暴雨之後馬上發起清除行動,幸虧自己幾人碰到了,要不然,還真會被他們得逞,即便是這樣,若是沒有煙花報信,他們幾人也沒法通知哨所點起烽火,要不然即便是他們保住性命,回去也會被上官追責的。

至於這延時手榴彈,聽說剛剛製造出來,給自己幾人拿來實戰測試,想不到起了奇效,計算好敵軍追擊的速度,在地上留幾個,等到敵軍追到剛剛那個地方,哪裡會想到地上會有手榴彈爆炸。

威力倒是不好說,但卻起到了奇效,敵軍馬匹受驚,將十幾個騎士給甩了下去,傷亡多是被軍馬踩踏受傷的,毛姓老兵遠遠的瞧見了吐蕃兵的慌亂,依樣畫葫蘆來了兩次,果然他們不敢在追了,恐怕是被新武器給嚇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