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八章 趁虛而入楊繼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八章 趁虛而入楊繼宗

“侯爺,小的奉命攻打臨桃軍,可惜被人捷足先登了。”

秦州府城,張順不好意思的看著盛長槐。三日前,十三部聯軍突發營嘯,兩萬人的隊伍除了逃走的一千多貴族及其隨從之外,其餘的,死的死,降的降,十三部聯軍幾乎全軍覆滅。

具戰後統計,光是被兩萬多馬匹踩死踩傷的就有三千餘人,誰叫吐蕃人為了舒服,靠在馬肚子上休息的,馬的反應比人快多了,驟然間發狂,就在那一瞬間就有接近一千人受傷,後來更是引發兩萬匹馬發狂狂奔,等到最後才發現,又死傷了兩千餘人。

驚馬四散之後,突發的營嘯又有至少兩千人死於自相殘殺之下,包雄帶著的騎軍又砍殺了三四千,在加上最後負隅頑抗,被盛長槐又殺了兩千餘人,去掉逃跑的的一兩千人,最終或者投降的不足一萬人。

也幸虧是這幫人被嚇破了膽子,再加上鬼神迷信之說,大部分人認為他們得罪了神靈,宋軍有神靈庇佑,要不然,就算盛長槐當時有三四千人,追殺逃跑的去了一部分,收攏馬匹又有一部分,也不能俘虜這麼多。

也幸虧是盛長槐及時派人去通遠縣城送信,王韶從通遠縣帶了五千步兵過來,才控制住局面,要不然,等到天亮的時候,吐蕃人發現宋軍人手不足,馬匹隨手可得,不知道有多少人逃跑,甚至在起了反抗之心。

一戰能有那麼大的戰果,即便是盛長槐也沒有預料到,仗剛打完就後悔了,早知道會這樣,提前預備一下,說不定直接能拿下臨桃郡。

現在也不是不行,但是逃走的一兩千人回去,吐蕃人有了準備的情況下,難度就大了許多。

但即便是如此,盛長槐和王韶也知道,這是收復熙州的最好機會,熙州被吐蕃諸部佔領,府城早已破敗,由十三部排名前三的部落聯合佔領,並推舉野梨部頭人野梨雄作為城主。

吐蕃乃是遊牧民族,住在府城的倒也不多,只有常備的一千餘人,但若是有戰事,隨時可以召集十三部的青壯。哪怕是唃廝囉在的時候,也就是青海那邊的吐蕃貴族注重城防,熙州這塊的,還是遊牧民族的習性,再加上熙州幾次易手,城牆早就破敗不堪,攻下來倒也不難,尤其是在十三部損失了大部分青壯的情況下。

“怎麼回事,莫非是西夏的和南監軍司捷足先登了?”

看到盛長槐詢問,張順苦笑了一聲,若是西夏,他也不至於無功而返,熙州地理位置特殊,處於河州和秦州之間,猝不及防之下,沒有充分的準備,西夏即便拿下來,被大宋和河州的木徵部兩面夾擊,也是守不住的。

西夏這兩年一直沒下定決心讓十三部歸順,除了時機不到之外,還有這方面的原因,這一次西夏挑唆十三部聯軍襲擾大宋,就是打著讓十三部徹底得罪大宋,在徐徐圖之的計劃。

在這個情況下,也就只有大宋和木徵部落,才有這個實力守住熙州,木徵部拿下熙州,大宋為了避免他們徹底投靠西夏,會捏著鼻子認下來,而大宋則是因為背靠臨桃郡,人手足夠的情況下能守住,而且,從十三部手裡拿下熙州,木徵部也不會輕易得罪大宋,畢竟熙州本來就已經脫離了吐蕃掌控,而且木徵部和西夏的關係一直出於敵對狀態。

盛長槐這就奇怪了,不是西夏,難道是木徵部不成,難不成木徵部裡有能人,能看到這一點,那也不對啊,他們難道不怕十三部聯軍回援嗎,仗打下去,可不是短時間能結束的,木徵部就不怕董氈藉機聯合西夏進攻他們嗎,除非他們篤定大宋會幫他們。

“若是西夏,末將還不至於這樣鬱悶,是二公子。”

“什麼,二弟,二弟拿下了臨桃。”

二公子,能被張順這樣稱呼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楊繼宗,盛長槐萬萬沒想到,竟然在這裡聽到了自家二弟的訊息,自從楊繼宗從汴京再一次出走,盛長槐一直在打聽楊繼宗的音訊,可惜都一無所獲,想不到他竟然在這裡冒出來了。

張順也覺得和做夢一樣,第二日他就奉盛長槐之命,率領雄武前軍和董平的雄武左軍禁忌熙州,再加上包雄派給他們的兩營騎兵,總計六千人,已經足夠掃平十三部殘軍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雖然說十三部加起來有號稱三萬帶甲之士,那是算上臨時徵召的部落青壯,其實真正的常備軍也就一萬人,這一次派來了八千餘人,僅有一兩千餘人和剩餘的不到一萬青壯留守。

但是分攤到十三部頭上,一個部落連一千人都不到,六千人看著不多,但這個時間點,十三部來不及把剩下的人召集起來,再加上那一戰大宋收穫了將近兩萬匹馬,可以這麼說,六千人的部隊,全是騎馬的,這還多虧了盛長槐,四個月時間,隨然不能訓練出騎兵,卻至少雄武軍中的將士,至少騎術是訓練出來了,這一點雖然被包雄詬病,他的騎軍平時有一半竟然是沒馬可騎的。

董平和張順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拿下臨桃郡,然後固守待援,最多五日,其餘四州就可以派兵支援,盛長槐這般也能騰出手,將所有的雄武軍騎兵派過去。

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計劃趕不上變化,張順和董平到達臨桃郡的時候才知道,有潰兵逃回臨桃郡之後,野利雄就知道臨桃守不住了,大宋是不會給他時間徵召十三部剩下的青壯,更何況十三部的頭人估計也不會將青壯派去幫他們守城。

這野利雄也是個有遠見的,明白宋軍只要拿下臨桃就佔據了主動性,在派人招撫損失大半青壯的十三部頭人,在西夏騰不出手支援,或者不會進行毫無意義支援的情況下,十三部要不離開熙州,要不投奔西夏和木徵部,而且確實西夏也來不及派兵支援。

臨桃只有一千人,還是分屬三個部落,等其他兩部帶著人手回自家部落防止宋軍襲擊,給野利雄剩下的,不足五百人,想守住臨桃,恐怕是痴人說夢。

也不是吐蕃部落頭人沒頭腦,而是他們太聰明了,無論是攻城還是守城,最起碼在現在,大宋稱第二,就沒人敢稱第一,臨桃註定守不住,自然不肯陪野利雄等死,野利部是党項羌,他們可不是,沒必要為了西夏的利益,徹底得罪大宋,反正眼看著熙州他們是守不住了,投靠誰不是投靠,投靠大宋可比投靠西夏好多了,大宋打熙州要幹嘛,他們一清二楚。

野利雄連夜就帶著部下回了自家部落,然後又匆匆忙忙率部投奔西夏,也就是說臨桃被他們放棄了,可惜的是,張順和董平到的時候,才知道有個叫一片雲的馬賊,趁著這個機會佔據了臨桃。

若是普通的馬賊那也罷了,打就是了,可這個一片雲,也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一年多就發展成一千多號人,後來也不知怎麼滴,就促成了成都府路和秦風路接壤的吐蕃諸部所在之地馬賊大聯合,連大部族都對這些人沒辦法,甚至於聽說他們還分別控制了十幾個小部落。

當時佔據臨桃郡的馬賊,足足有五千之眾,等到董平和張順準備攻城的時候,一片雲突然派人來和談,張順才知道,這一片雲,竟然就是盛長槐的弟弟楊繼宗。

“西北玄天一片雲,烏鴉落在鳳凰群。想不到二弟竟然還記得這個。”

張順一聽,連忙說道。

“對對對,和一片雲勢力不相上下的馬賊頭領是個女的,號稱火鳳凰,聽說之前是成都府路那邊的。”

按照張順的說法,楊繼宗這個一片雲,主要流竄於西北這邊,火鳳凰手底下倒是沒有一片雲的威名遠揚,但卻是在成都府路那邊控制了一些小部落,成都府那邊小部族多,不比熙州這邊部落至少兩千青壯,有一片雲和火鳳凰牽頭,才促成了這一帶的馬賊聯合。

盛長槐一聽火鳳凰這個外號,心裡便有譜了,自家二弟取的這個一片雲的名字,當然是自己當時在江州的時候,把《水滸傳》的故事改頭換面給他當故事講的。

不過當時盛長槐講這個故事的時候,為了吸引楊繼宗,加了許多切口和黑話,比如這個西北玄天一片雲,烏鴉落在鳳凰群,滿屋都是英雄漢,誰是君來誰是臣。就是講的《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水泊》那一段,把威虎山的切口給融入進去了,畢竟水滸傳裡面的定場詩,他也不記得了,只能張冠李戴了。

至於這個火鳳凰,盛長槐猜測,大機率就是衛玲瓏了,他從蜀州回京之後,也從蜀州知州那裡知道了一些後來發生的事情,青龍山上的青龍幫幫眾,到底還是沒融入進去,畢竟他們和白蓮教有淵源,蜀州百姓對他們還是有些另眼相看。

這幫人雖然不是什麼江洋大盜,但還是有自己的處世原則,正好盛長槐收復三川郡,周邊部落被震懾,他們趁機佔據了一片地方,在蜀州知州的默許下,開荒種地,倒也吸引了不少羌人加入,形成了一個辦耕種,半放牧的奇葩部落。

衛玲瓏以前就是青龍幫少主,出走之後一個女人能去哪裡,自然是投奔舊部,青龍幫有異心的已經被清除,剩下高層的都是忠心老幫主的,少幫主迴歸,自然被奉為部落之主,雖然不知道後來為什麼又當了馬賊,但若說是控制了小部落,她倒是有這個機會,再加上火鳳凰這個稱呼,和自家二弟的一片雲互相呼應,那有那麼巧合。

“繼宗怎麼說的,他有什麼條件。”

盛長槐沒問張順為什麼不攻城,原因他也明白,若是別人,張順和董平自然直接就下通牒了,要不偷襲,要不開打,怎麼會讓張順回來報信,臨桃關係到收復熙州,他們不可能耽誤這麼長時間,一來一回至少也得一兩天,遲則生變的道理,兩人不會不明白,

既然是盛長槐的弟弟,兩人自然明白,這臨桃其實已經是大宋的了,尤其是張順給董平說了盛長槐和楊繼宗的舊事,以董平的聰明才智,自然知道楊繼宗是拿這個和他兄長談條件呢。

“二公子說了,臨桃城他可以拱手想讓,但是有個條件,侯爺需要向朝廷為火鳳凰請封,以招安的名義封火鳳凰為熙州節度,至少是個防禦使,他們麾下的人馬,也可以歸附大宋,接受安撫司的領導。”

果然,藍鳳凰是衛玲瓏沒跑了,楊繼宗是馬賊聯合推舉的首領,不給自己請封,而是給同夥要官,還是那個嫌疑很大的藍鳳凰,他能為了衛玲瓏離家出走兩次,又怎麼會短短時間愛上另一個女人。

盛長槐稍微思考了一下,臉上漏出會心的笑容,他知道楊繼宗是什麼意思了。

之前自己沒搞明白兩人的關係,差點答應上司將他的孫女許配給楊繼宗,衛玲瓏知道後離家出走,按照盛長槐得到的訊息,楊繼宗誤會盛長槐看不上衛玲瓏山賊之女的身份,楊繼宗給衛玲瓏要官,就是要抬高衛玲瓏的身份,讓自己高看衛玲瓏一眼,然後在堂堂正正的娶衛玲瓏過門。

“這個孩子,到底還是鑽牛角尖了。”

盛長槐雖然這麼想,但還是有些欣慰,自家這二弟終於長大了,雖然誤會了自己的意思,但能想到這條路,可見不是當年那個膽大包天的傻小子了,學會曲線救國,何嘗不是成長的證據。

不過這個要求,倒也合理,但盛長槐不準備這麼做,招安,那是下策,招安是什麼意思,那是山賊反正,名聲上不僅不好聽,封官之後處處受歧視。

“你派人送信給繼宗,只告訴他一句話,讓他趕緊把城池讓給董平駐守,帶著弟妹直接回來見我,他要是還多嘴,你就幫我問一句,他是娶了媳婦就不準備認自家大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