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七章 時代不一樣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七章 時代不一樣了

盛長槐已經許久不做詩詞了,一個是因為他夾帶中的傳世詩詞記得已經不太多了,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也沒有必要抄寫詩詞來替自己揚名了,一代新儒的頭銜,隨著宋詞將心學典籍整理歸納完成,再加上這兩年人在西北,關學自張載等大儒以下,對於盛長槐提前帶到大宋的心學各種吹捧。

在這個二程未出,朱熹還是個年輕學子的年代,領先於理學五百年的思想,而且是一個一出世沒多久就已經完善的心學,無疑是成年人吊打小孩子。

在原時空,張載本來也是理學宗師之一,但是在現在這個時空,張載受到盛長槐的恩惠,橫渠四句提前了多少年橫空出世,本來就對盛長槐的好感十分強烈。

在盛長槐心學問世的時候,雖然對他們之前的思想有些衝擊,但不像王陽明當年建立心學的時候那樣被理學大儒視為異端。尤其是張載這個當世文壇宗室,第一時間不是反駁盛長槐的理論,而是下功夫去研究和他們之前所理解的聖人典籍有何不同。

凡是都怕認真二字,心學能在後世比理學得到更多人的追捧不是沒有道理的。雖然不見得心學就比理學先進,但是想比於還沒發展到大成的理學,盛長槐雖然沒有得到心學真傳,但是卻把心學的核心思想帶了過來。

不得不說,宋詞真是一個做學問的好手,經過他完善整理的心學,已經很接近王陽明心學大成的思想。再加上海家協同翰林院同僚的完善,比之現在的理學前進了一大步。

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一個正在摸索階段,一個是由大成理論進行逆推,當然心學的進展神速。

大宋又是一個文化包容的時代,比之原時空明朝的文壇更加寬容,而且心學也不是挖掘儒家根基,其中的思想和理學有著種種重疊之處,用張載的話來說,儒學理論,殊途同歸。

盛長槐又在西北搞出種種實務,至少安撫司所轄的西北州府百姓的生活天翻地覆,所謂立功,立言盛長槐已經完成了兩個,至於立德這一塊,誰也在盛長槐身上找不出特別大的紕漏,他又是探花出身,文官的身份很能得到文人的認同,可以這麼說,盛長槐是當世最接近三不朽的。

所以,即便是韓章韓大相公,這兩年也沒有再次針對盛長槐。

在這樣的情況下,心學理論從西北輻射至全國,尤其是西北,關學已經在張載的認同下,轉而自稱心學門生,所以,像盛長槐這樣的身份,只要他不願意,沒人敢逼他作詩賦詞。

按照西北流傳最廣的一句話來說,那就是西平侯為當世新儒,自然是要往立地成聖的方向去努力的,詩詞乃是小道,做的再多,也是無端耗費心力,不如把心思用在著書立說上面。

時隔近兩年,盛長槐再一次出手作詩,只有一個原因,鞏州之戰。

盛長槐本來還對這場防守戰信心十足,在他看來,大宋軍隊,野戰是差點意思,但是打防守,應該問題不大,即便是如今秦風路這邊缺少援軍,只能依靠現有力量防衛西夏的入侵。

尤其是轉運司放開糧食運輸之後,跟著秦風路安撫司討生活的商賈,發揮了前所未有的功效,十天時間,六州之地存量以及足以讓六州軍民食用半年有餘。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再加上秦州工業園打造的精良兵器,箭失,手榴彈,還有第一代火繩槍的問世,讓盛長槐的信心滿滿,覺得這一次西夏要是敢來,只會在城牆下碰個頭破血流,鎩羽而歸。

但是他忘記了,自己之前面對的都是什麼樣的敵人,蜀州那邊,三川郡,最大的部落不過兩千餘青壯,其餘皆是五百到一千,秦風路這邊倒是有幾個大一點的部落,號稱十三部聯盟,實際上都是一盤散沙。

真正的職業軍人佔比很少,指揮戰鬥的又是各自部落的頭人,也就相當於後世大一點的村長,靠的不過是牧民的勇武來爭奪生存空間,恐怕連兵書看都沒看過,指揮能力更是差強人意。

更不用說各部落之間心懷鬼胎,無法擰成一股繩,當初在蜀州,盛長槐麾下是宋朝中在神策軍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之士,一是為了討好盛長槐,二是為了給自己的族侄鋪路。

在秦風路這邊,更是大名鼎鼎的西軍精銳,西北第一將全武親手打造的一隻強軍,再加上第一次面世的手榴彈等超出這個時代的武器,要在打不贏,盛長槐不如找塊豆腐撞死得了。

但是這一次,盛長槐面對的可是和西軍打了幾十年,還能夠稍微佔據上風的西夏軍隊,党項人的彪悍,再加上指揮藝術不輸於大宋名將的西夏將領。

甚至於手榴彈這玩意,又不是什麼高精尖的東西,面世不過半年,西夏那邊就已經研究出了對應的東西,也就是遼國那邊相對訊息滯後一些,這玩意除了打仗,並不會在其他地方用到。

哪怕西夏的手榴彈威力和大宋比起來差的太遠了,但是這時代的聰明人倒是挺多的,威力不夠,數量來湊,遭遇戰上西夏的手榴彈和爆竹沒啥區別,但是在攻城戰裡面,西夏將領另闢奇徑,使用了和盛長槐之前夜襲吐蕃大營同樣的用法,使用投石機來投擲集束手榴彈。

畢竟火藥的威力差遠了,但比起石頭來說,這玩意最大的好處就是質量比石頭輕,投擲的距離會更遠,城牆上的士兵倒還罷了,城中的老百姓就倒了大黴了。

以前的投石機,離得太近,容易被守城軍針對,離的遠了,也就將將投擲到城牆邊上,現在可好,都不用推進到多近,更輕的集束手榴彈,在空中解體之後,四散投入城中,火藥除了爆炸之外,燃燒也是一個最大的特質。

這年頭的建築,除了有錢人家,還能使用部分石料,大部分小老百姓還是使用木頭來建造房屋,屋頂更是各種茅草,稍微有點火星子,一燒燒一片。

一開始的時候,盛長槐被打了個猝不及防,等到城中四處著火的時候,不得不分散兵力和民夫去城中滅火,差點讓西夏人攻破城牆。

好在後面盛長槐有了準備,下發到都頭一級的望遠鏡起了奇效,西夏人的投石機無所遁形,威力更強大的集束手榴彈集中覆蓋,才得以將西夏的投石機盡數損毀。

但還是那句話,西夏不比吐蕃牧民,國內還是有能工巧匠的,成品的投石機被損毀,他們還可以就地取材,重新製作,雖然速度慢了許多。

但是,西夏將領學乖了,知道大宋有著可以遠視的利器,白日裡投石器無所遁形,晚上就好辦了,又不用瞄準,往城裡投就是了,這就導致一個嚴重的後果,那就是晚上大宋軍民四處滅火,耗費了大量的心力,白天守城的時候就顯得有些疲憊不堪。

好在後來沒有受到攻擊的熙州及時派了援軍過來,盛長槐才不會束手束腳,之前不知道西夏從哪裡進攻,鞏州的兵力有所不足,等到援軍到來,尤其是騎兵的支援,讓盛長槐終於可以放開手腳。

晚上西夏襲擾的時候,只需要看哪裡有火光,就去哪裡支援,不需要和西夏纏鬥,只需要使用手榴彈毀掉投石機,然後在利用夜色,不斷的在外圍使用盛長槐讓秦州工業園特製的大彈弓投擲手榴彈襲擾西夏軍營。

攻防之勢才得以逆轉,大宋的手榴彈,可不是西夏那種只能炸開兩半的破爛貨,再加上大宋軍隊隨時可以退入城牆之內,前段時間盛長槐怎麼頭疼,現在就該輪到西夏將領怎麼頭疼了。

唯獨叫盛長槐失落的是,西夏軍隊比吐蕃聯軍的軍紀好了太多,西夏將領的指揮能力也比吐蕃頭人不知道高出了多少,營嘯之事從來沒發生過,盛長槐也找不到任何機會夜襲西夏軍營。

鞏州知州是個四十多歲中年人,這幾年安撫司的種種舉措,秦州和熙州雖然是受益最大的,但是鞏州等幾個州府也跟著佔了很多便宜。秦州工業園和熙州產業園招工,優先選擇安撫司轄下幾州,鞏州百姓只要肯下力氣,肯吃苦,自然能在秦州和熙州掙到養家湖口的銀子,甚至比以前自耕農的收入都要高出一截。

最讓幾個知州興奮的是,因為百姓有了其他選擇,不用死盯著田地,很多無地百姓,在也不用給地主家當佃戶,受到地主家高額租金的剝削。、

種地的人少了,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就不得不降低租金,以吸引貧寒百姓給他們家種地,又或者僱傭長工的時候大額提高佣金。

此消彼長,整個安撫司轄下的地主都明白了一個道理,世道變了,種地的收入哪裡比的上開辦作坊和工廠,但是開辦作坊和工廠,就比如得有銀子。

甚至有銀子還不行,還得能夠得到安撫司那邊的技術,為了能夠分一杯羹,安撫司轄下的大戶,不得不捏著鼻子同意安撫司的要求,出售部分田地以換取在秦州開設作坊和工廠的資格。

這一出售可倒好,前邊出售田地的都是出售給安撫司,安撫司在以最低的佣金租給沒地的百姓,本來就缺少勞力的地主,總不能看自家田地荒著吧,和安撫司一樣的租金出租,他們又不願意。

這時候,就有聰明人幫他們算了一筆賬,租給窮人種地,一年收益扣除給朝廷交的稅銀之後,所剩無幾,如果把地賣了,錢存到秦盛錢莊裡面,每年的利息也少不了多少,甚至於如果購買工業園發行的股票,每年的分紅雖然和田地的租金差不多,但是這錢不用交稅啊。

這一切都在盛長槐的預料之中,甚至於謠言一開始,還是盛長槐授意關中學子中信得過的傳出去的。

前面出售田地的是大家族,他們有機會接觸到更多東西,有資格加入到西北大開發的戰略中,他們的加入,對於秦州工業園和產業園來說,也是一種加強,後面的那部分,是中等地主,沒背景,沒後臺的,但是他們會算賬啊。

大家族因為手裡掌握了不得已賣身為奴的僕役,他們種地的人手還能支撐過來,所以盛長槐只能拿秦州工業園的准入證來卡他們,逼迫他們出售土地。

後面那些中等地主,等到大地主們賣地之後,安撫司分流了佃戶,再加上盛長槐放出了股票這個大殺器,當然,推出股票交易所還是任重而道遠,本來沒資格跟著安撫司喝湯的富農或者中等地主,有了其他來錢的渠道,又看到大地主們都紛紛賣地,自然也不會想到這是安撫司故意設下的計謀,當然就跟著一起賣地,買股票了。

至於這個股票,玻璃和香水這種暴利的,當然不能放出去,但是後面的鍊鋼廠,甚至於香皂作坊等,這都是需要大量的錢財投入的,安撫司得到了發展資金,有錢有勢的大地主們得到了參與西部大開發,賺取高額利潤的機會。中等地主們雖然只能保留部分土地,但也得到了至少幾十年旱澇保收的收益。

更重要的是貧寒百姓,種地所得,可以更多留給自家,增加了他們抗風險的能力,多餘的勞動力,有了更多的賺錢機會。而收穫最大的便是州縣衙門,什麼都沒做,治下百姓收入大增,老百姓們有了錢,就少了鋌而走險的能力,小偷小摸都少了許多,街上的二流子們,也因為有了賺錢的機會,治安問題也大大緩解。

更讓他們喜出望外的是,西北多土匪,以前都是活不下去了才入草為寇,現在安撫司兵強馬壯,為了打通商道,四處剿匪,不知道有多少土匪山賊,主動向縣衙投桉,願意充入軍中,因為他們從熟人那裡得知,現在安撫司下面的廂軍軍餉可是按月準時發放了,有這些,誰還樂意在山上吹風,還要冒著被官兵圍剿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