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章 重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章 重禮

“聽下人們說,紜妹妹和松哥來了,我猜就是在母親這裡。”

房間幾人正在說話,忽然聽到盛紘的生意,往門口望去,果然,盛紘已經進了屋,今日過年,盛家前院有客人,下人均不得閒,就連老太太屋裡,也有幾個被老太太派過去幫大娘子的忙,加上來的都是親眷,也沒有說什麼私密話,所以門口並無人守候。

“紘哥哥(父親/叔父)安,”

除了盛老太太安座,其他人連忙起身向盛紘問好。

“都坐,都坐,都是自家人,無需多禮。”

盛紘謝絕了盛紜讓他坐在老太太右側,而是做到自家長柏讓出來的位置,在老太太左手側椅子上,盛長柏則往後挪了一下,坐到了盛長槐左側,絲毫不拘泥長幼尊卑,沒讓盛長槐往左挪一挪。

“宏哥哥事多,家裡又有客人,所以並沒敢打擾,所以直接奔了老太太這裡。”

盛紜怕盛紘誤會,來了揚州,不到他那裡先問個好,直接來到後院老太太屋裡,也是怕盛紘有意見,但也由此看出,兄妹兩人還是有些生分的。

不比盛維,和盛紘從小一起長大,關係自然親厚,不已兩人現在身份差距有所改變,盛紜是女子,年紀小很多,後來出嫁後又聞得盛紘對盛老太太不像表面上那樣親厚,所以也不大和二房來往,像這次上門拜訪,也是少有。

“無妨,我剛才在外邊聽到,紜妹妹這次是受嫂嫂囑託,為長松的親事而來。”

盛紘也不在意這些,有可能知道自家這堂妹和自己生分,但本來就不是那種重視親戚感情之人,沒有接盛紜的話,而是直接問起了正事。

“正是,初三的時候,母親和嫂嫂找我商議,松哥今年已經十八了,也該議親了,但宥陽是個小地方,並無幾戶好人家,想著嬸嬸和紘哥哥認識的人家多些,也不需要什麼高門大戶,名門世家,找個差不多的讀書人家,只要性格好,不論嫡庶,都會感念嬸嬸和紘哥哥的恩情。”

盛長松不比他父親,議親的年紀家道中落,也就是普通人家,所以在當地娶了個小門戶家的女兒,雖然賢惠,但為免有些小家子氣,也不是大老太太嫌棄自家兒媳,而是確實如此,盛維的大娘子操持家務還好,接待一些有來頭的客人,就顯得有些不夠用了。

所以,盛長松議親的時候,盛家大房雖不是頂尖豪富,也算的上有名的商人,就想著給盛長松娶個能幹的媳婦,也好幫著自己母親管理家務。

最好是讀書人家的閨女,知書達禮,無論是教養子孫,還是待客持家,盛家大房也需要這樣一個長孫媳婦。

“這你可算是來對了,早就聽母親說過,之前在汴京的時候,也上過女子私塾,和京中的各家老太太都有些來往,打聽一下,看有沒有親眷裡面家世門風合適的,幫松哥兒相看相看,並非什麼難事。”

“如此,當然再好不過了,松哥兒,還不趕快謝謝你叔父。”

聽到盛紜這樣吩咐,盛紘連忙阻止。

“要謝也是謝母親,謝我幹嘛,我又幫不上什麼忙,內宅之事,也就我家娘子和母親能幫上維大哥哥家了。”

正說著,聽見門口傳來了冬榮的聲音。

“主君,大娘子讓我來說一聲,揚州白家派人來給主君拜年了。”

盛紘一愣,白家不是前兩天才來過嗎,這段時間白老太爺身體好了一些,難得能出門,是和揚州其他大商賈一起來的。

好像能猜到盛紘說的話一樣,不等盛紘盤問,外邊又傳來冬榮話語。

“這次來的是白家二房三房,並非是白家大房老太爺。”

原來,白家老太爺因嫌棄二房三房做事無底線,就連來給通判拜年,也不帶他們一同前往,所以白家二房三房才和次一等的商賈名流一樣,這兩天才上門拜訪。

盛紘雖然不願意多和白家二房三房打交道,但畢竟是白老太爺的家人,白家大房在揚州修路搭橋,做了好多善事,像這等良善之家,就算是商賈之家,盛紘也不介意人家過來聯絡下感情。

地方官不比京官,要管理地方,缺少了當地名流鄉紳的幫忙,那還得了,光靠官府,無論是興建水利,還是其他,像白家大房這些有些名望的家族,有他們幫忙,事半功倍。

看在白老太爺的面子上,盛紘也只能出去見一見。

****************************************************************************************

午間,難得大娘子過來了一下,也只是待了一會,說什麼今天客人比較多,她得去招呼下來客的家眷,安排下人在老太太這裡佈置了飯席,便告辭而去。

盛老太太雖然有些不悅,但也無可奈何,自家這兒媳自己清楚,哪裡是什麼客人多,比較忙,是看不起大房商賈出身,不願意多打交道。

這也難怪,王大娘子小時候在做商人的叔父家裡待過幾年,正因為如此,她的親生母親也閒她染了一些商賈之氣,同樣是親生女兒,她那個大姐姐從小就比她得寵何止幾倍,就連當初議親,說的是王家大小姐配盛家,王大娘子定康家,就因為康家當年比盛家無論家世,還是在財產上,都要勝上一籌,她家那大姐姐給她們母親哭訴了一次,之後的事情,顯而易見。

也就是這幾年,康家和盛家的主君,在官場上的際遇有了差別,雖然王家不遺餘力的在幫助康家主君,但比之盛紘還是差一些。在加上那康大人,不像盛紘,只有區區兩個小娘,那家裡的妾室,簡直可以開個戲班子了,互相之間勾心鬥角,以盛長槐的話來說,盛家最多是個三國,康家乃是戰國,而且何止是七雄,也就是那康娘子,戰鬥力爆棚,有如周王朝和秦國合體,才勉強壓了一頭。

午間飯畢,下人們撤去碗碟,仍回老太太屋裡,盛長松出去了一兩個時辰,處理自家生意上的事情,回來的時候。

盛老太太和盛紜在屋裡聊天,長柏被大娘子喊了去過,只有盛長槐和盛華蘭兩人在外邊下五子棋,這也是盛長槐帶過來的遊戲。

本來盛老太太想教他下圍棋來著,但盛長槐在這上面並沒有什麼天賦,學了好幾天,最基本的規則才弄清楚,後來更是不了了之,可惜了那副考究的棋盤,還是盛老太太當年的陪嫁,是工部內造的,並無多少副,也只賞賜了重臣,勇毅候因得先帝賞識,也得了一副,家裡並無人喜歡此道,就盛老太太閒來擺弄一下,所以作為陪嫁帶了過來。

盛長槐雖然不善圍棋,但五子棋還是會的,恰好盛華蘭也不會圍棋,盛長槐便將前世的五子棋教了自家長姐,兩人閒來無事也會來上幾盤。

“日月如合壁,五星如連珠。想不到槐弟這五子棋倒是下的不錯。”

連著十幾局,即便盛長槐有意想讓,華蘭也不過是多撐了十幾回合,一局也沒贏過,盛長松在旁邊看了良久,也看出來盛長槐不著痕跡的想讓,所以有此一說。

盛長槐覺得有些奇怪,這五子棋長松哥哥是如何認識的,但又不好相問,只能謙虛了幾句。

他又哪裡知道,五子棋由來已久,在《山海經》中就有記載。“休輿之山有石焉,名曰帝臺之棋,五色而文狀鶉卵。”相傳是伏羲創造,所以又“女媧造人,伏羲造棋一說。”

只是因為圍棋顯得更加高大上一些,所以現在會五子棋的人並不多見,而盛長松因常年經商,見多識廣,偶然間見過其他人下過。

“長松哥哥事情辦完了?”

“本來事情就不多,午間的時候,已經有管事的把貨物入倉,我方才出去做個交接而已,並無多少事情,也就是因為貨主要求,所以我才親自跑這一趟,時間也不早了,華蘭你去裡屋給祖母和姑姑說一聲,客船已經在碼頭上等著了。”

盛長槐一聽,站了起來,怎麼來了一天就要走,他還想著和長松大哥瞭解一些這時候的商賈呢,想不到他們現在就要走。

也許是聽到外邊有動靜,盛老太太和盛紜從裡屋走了出來,正好聽到盛長松說走的事情,便開口問道。

“這是為何,好不容易來一趟,住上幾天在走,哪有這麼著急的,可是覺得二祖母招呼不周。”

盛長松還未搭話,盛紜就在一旁解釋道。

“嬸嬸說笑了,哪有什麼招呼不周,實則是來之前就計劃好了,和嬸嬸侄兒他們見上一面,事情說完就回了,桂姐和泰哥兒還在他外祖母那裡呢,我這回一趟孃家,呆久了也不好,雖然上面沒有婆婆,但是相公那邊還是要注意下的,旁人見我久不歸家,還以為我們兩人和離了呢。”

盛老太太大急,連忙拉著盛紜向不知名的神仙禱告。

“大過年的,這話也敢渾說,你也是三十多歲的人了,這點忌諱還不懂,過年的時候還敢開這種玩笑。”

盛紜只好跟著盛老太太拜了拜不知哪裡的神仙。見盛紜和盛長松堅持,老太太也不好繼續挽留,盛紜說的也不錯,宥陽到揚州最快也得一兩天的水路,大過年的,盛紜還是需要回去處理下自家的事情,這次能來,也是為了長松的婚事,怕信上說不明白,才親自跑一趟。

臨走的時候,盛長松瞧瞧遞給盛長槐一個盒子,說是父親給他準備的禮物,讓他好生使用。

見盛長槐不解,盛長松才解釋道。

“早在半年前,父親便和祖母聽聞槐弟開始習武,長梧又說槐弟在射箭一道上頗有天賦,十分敬佩,父親便留了心,恰好從一北遼商人那裡,得了這麼個寶貝,聽說本來是遼國女真部準備進貢給遼皇的,因在春獵得了羞辱,便將此物出售給商人,換了糧食回部落。”

盛長槐開啟一看,像是某種動物的筋,做弓的時候能用上。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這虎筋來歷非凡,聽聞是幾百年都難得一見的虎王,女真部為了狩獵此虎,傷了何止數百人,可惜的是虎皮被損毀,只能拿虎筋虎骨作為貢品,虎骨被北遼商人賣給了遼國貴族,也算是槐弟你的造化,父親無意幫了那商人,使他不至於血本無歸,又救了他一命,才將此物送給父親作為感謝,說是父親有機會獻給官家,必有天大的好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既然如此,大伯父為何不獻給官家呢。”

盛長松苦笑了一句。

“我家哪有機會見官家,留著也沒有用,不如給槐弟做把好弓,將來或許有些用途。”

盛長槐再三推辭,到惹的盛長松有些不快,不得已才收下,只能在將來報答大伯父一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