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知否從蒙童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3章 封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13章 封賞

鼓聲隆隆而起,文德門前的金水橋上,兩匹朝象被內侍牽了出來,在文德門的門洞前,象鼻相卷,拱搭成橋。

經過象鼻橋進入文德門後,景物豁然開朗,出現在文武百官面前的恢宏建築群,赫然便是大周皇宮正殿,崇政殿。

天子視朝的紫辰殿,也是崇政殿的一部分,乃是崇政殿前殿,位於崇政殿之北。

紫辰殿殿庭廣闊,號稱可容納數萬人,大周朝廷的朝會便是在此舉行。

此時此刻,數千文武官員正雲集於紫辰殿前,看到殿前的兩位龍圖閣大學士,眾人紛紛低頭表示恭敬。

韓章與文彥昌一東一西地站在紫辰殿前,他們昨夜宿直宮中,走幾步就到了,自然要比所有人到得都要早。

見群臣皆至,韓章與文彥昌便率領四品及以上的朝臣列隊,徐徐進入紫辰殿中。

至於四品以下的官員,只能在殿前行禮,然後拱立靜候旨意。

對於這些低品級的朝官而言,上朝就是凌晨三點爬起床,五點趕到宣德門前,六點再到紫辰殿前的廣場上,為天子站足一個時辰的崗。

期間,除了望著巍峨的紫辰殿發呆外,一點屁事都沒有。

當然,翰林官的待遇比起普通朝臣就要優厚許多了,普通朝臣四品方可入殿,而翰林官只需五品即可位列朝班。

朝廷重翰林,尤重學士。

衛辰身為侍講學士,一應儀典更是與三品朝臣等同,朝班時可以列於三品朝臣之末,倒也不用擔心在外面苦哈哈地曬日頭了。

進入紫辰殿後,朝臣們依序在殿內站定,等待天子出現。

半刻鐘後,淨鞭聲響起,大周天子趙真和皇后曹氏從後門步入前殿,往御座上走去。

亦步亦趨跟在二人身後的,便是剛剛被冊封為太子的趙宗全。

朝臣們照例低頭,等待天子落座,聽到趙真沉重而又艱難的腳步聲在殿中迴響,群臣皆是不由地暗暗嘆息。

趙宗全扶著趙真坐到了御座上,自己則回身在趙真右側下首坐下,曹皇后也坐到了趙真左側下首。

這時,殿中奏響宮樂,編鍾玉磬清脆悠揚,群臣在鴻臚寺官員的贊禮聲中,向著天子、皇后,以及新任太子大禮參拜。

“恭請聖安!”

“問皇后安!”

“問太子安!”

三拜九叩之後,殿中群臣緩緩起身,然而,當他們抬起頭望向高高在上的御座時,卻是不由地悚然一驚。

只見御座上的趙真頭髮花白,面如枯藁,瘦得幾乎已是皮包骨頭,雲龍紅金的絳紗袍穿在身上顯得格外寬大,明明年僅五旬,看著竟是比六十多歲的韓章還要更老。

看到趙真這副形銷骨立的虛弱模樣,殿中群臣皆是暗自搖頭嘆息,心中隱隱有所預感,這恐怕是官家最後一次親自主持朝會了……

似乎是為了印證臣子們的猜測,朝會開始後沒多久,趙真說著說著話突然就皺著眉頭劇烈地咳嗽了起來,引得紫辰殿內一片慌亂。

好半晌後,趙真才緩過勁來,卻也無力再主持朝會,當下便由內侍攙扶著回了寢宮。

趙真雖然早早回了宮,可他在朝會上露這一面的意義卻是十分重大,足以安定朝廷上下人心,讓太子趙宗全穩穩當當地將朝政接手過去。

趙真走後,趙宗全依然坐在御座右側下首,而曹皇后則起身坐到了御座後的屏風內。

這便是先前詔書中所言,太子分理庶務,撫軍監國,皇后持璽權同聽政。

傳位詔書與天子玉璽俱在,方才又有趙真親自出面證實,還有韓章與文彥昌兩位龍圖閣大學士押班,沒有任何人敢有異議,這場權力的交接完成得十分順利。

殿中群臣只是在趙真回宮時起了一陣短暫的騷動,很快就鎮靜下來,接受了大周新的領導者,朝會按照流程有條不紊地繼續進行了下去。

趙宗全監國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處置兗王之亂的首尾。

主犯兗王雖已身死,然謀反大罪十惡不赦,九族親卷亦當株連,念其為趙姓宗室,從輕處置,只處死兗王諸子及兄弟,其餘親卷皆貶為庶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從犯榮妃賜自盡,其餘榮顯、李儼、常遠、吳牟、柳忠賢(白麵文士)等人皆梟首示眾,並株連九族,以儆效尤。

另外,死於逆黨之手的邕王、徐穆以及一眾文武官員,皆賜以哀榮,並厚恤其親卷。

以上諸般事體,皆由龍圖閣大學士韓章與文彥昌領班啟奏。

趙宗全初掌權柄,不敢擅專,每有不決之事,先問群臣,次諮宰輔,最後再請示屏風後垂簾聽政的曹皇后,如此方能有所決議。

朝會進行到一半,趙宗全表現出來的謹慎持重的氣度,就博得了首輔韓章等不少朝臣的好感。

反倒是垂簾聽政的曹皇后,顯得有些沉不住氣,對差點逼死她夫婦的兗王恨之入骨,覺得只處死兗王諸子尚且還不夠解恨,非得夷平兗王九族才肯罷休。

雖然在群臣共同勸阻下,曹皇后最終打消了這個念頭,但曹皇后的表現還是惹得韓章頗為不滿。

韓章不動聲色地瞥了眼那扇屏風後看不真切的女子身影,心底暗暗思量:“婦人到底還是婦人,氣量狹小,見識短淺,不宜執掌大權,日後這天下重擔,終究還是要落在太子肩上。”

處置了悖逆的亂黨,撫卹完枉死的忠臣,接下來就該輪到大家喜聞樂見的封賞功臣環節了。

而其中,最受朝臣們矚目的,當屬對於衛辰這個平亂首功之臣的封賞。

關於衛辰的封賞,卻是無需趙宗全再與群臣及曹皇后費心商討了,趙真早已為此專門下了一道聖旨。

趙宗全微微抬起下巴,身側不遠處當即就有一名內侍走出,手捧聖旨大聲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忠君愛國固臣子之素心,加秩推恩乃朝廷之懿典,故茲忠孝之舉,須得不吝褒揚爾。

翰林侍講學士衛辰,膺朝命侍直御前,當其逆賊猖獗,社稷危亡之時,雖書生之文弱,仍臨危不懼,智勇兼備,挽社稷於水火,護聖躬於險境,實乃天下百官之楷模!

匪嘉握典,曷勸將來?

茲恩賜【中柱】匾,兼授詹事府少詹事,加銀青光祿大夫,賜鬥牛服,賞金千兩,銀萬兩,貢絲千匹!

德之在人,親者父母均也,故朝廷追錫之恩並逮之,其父衛明昭,允文允武,其母宋氏,貞靜淑懿,慶延乃子,翰墨奇香,甚悼爾之,弗躬者也,是宜褒編,以彰潛德。

茲特贈衛辰之父衛明昭為銀青光祿大夫,衛辰之母宋氏為太淑人(三品),九原有知,欽承無數。

臣爰閫外之寄,必得閫內之賢。君美其夫之榮,必及其妻之貴,一體相成。

同加獎諭其妻盛氏為淑人(三品),其媵盛氏為碩人(四品),金箋甫賁,紫誥遙臨。

欽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