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知否從蒙童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0章 推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20章 推舉

從城郊回來後,衛辰又在家與妻子們溫存了兩日,第三日正式至翰林院上任。

詹事府少詹事又稱太子宮詹,而今衛辰到任,對於翰林院來說,自是一樁大事,翰林院裡的宮坊官員都要前往迎接。

眾翰林們向衛辰行了面謁之禮後,幾位學士就安排在穿堂裡準備了一桌酒席,為衛辰接風。

翰林學士劉廷錫已經告老還鄉,而今翰林院中便僅有四位學士,一桌子的位子都坐不滿,顯得略有些冷清。

只是冷清歸冷清,這席上的位次還是要分個明白的。

吳應炎為侍讀學士,但這只是兼銜,他本官還是在兵部,為兵部侍郎,正三品。

吳應炎平時並不怎麼待在翰林院,這次過來,也是給衛辰面子,替他接風而已。

不過,吳應炎正三品的官銜擺在那裡,如今劉廷錫又不在,吳應炎便當仁不讓坐了首席。

而丁嗣全並無其它兼銜,只是從五品的侍講學士,理所當然地排在最末。

至於陶嶽與衛辰,二人同為侍讀學士,也都兼了詹事府少詹事,都是正四品官銜,而且一個掌翰林院事,一個掌詹事府事,看起來似乎旗鼓相當,分不出高低。

但按照翰林院裡的規矩,掌院事的學士位次要排在掌府事的學士之前,故而陶嶽坐了次席,而衛辰則居於陶嶽之下。

桌上酒菜是從翰林院外的酒樓叫的上等席面,六大菜,四中菜,八冷碟,十分豐盛。

眾人坐下後,又相互重新見禮,其餘三位學士看著衛辰朝氣蓬勃的面容,都不由在心中暗自感慨。

他們三人中,最年長的吳應炎今年五十六歲,陶嶽四十八歲,就連最年輕的丁嗣全也已年過四旬。

而衛辰呢,才剛剛二十出頭,便已是侍讀學士兼詹事府少詹事,還掌了詹事府事,與他們同席而坐。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不過他們也只是羨慕,並沒有多少嫉妒之意,畢竟衛辰立下的功勞有目共睹,能坐到今天的位置也是理所當然,任誰也挑不出什麼理來。

席上,眾人說話時,三位學士對待衛辰都是頗為熱情,有意與衛辰親近,吳應炎還問起了衛辰在平亂過程中的殺賊經歷。

當聽說衛辰親手先後射殺了十數名賊人時,一旁的陶嶽和丁嗣全都驚訝得差點合不攏嘴。

大周文官雖然也有上戰場的,但那也是在相對安全的後面,哪有像衛辰這樣親自赤膊上陣的?

吳應炎身為兵部侍郎,更明白其中的難度,看向衛辰的眼神不由地又鄭重了幾分,當即雙手舉起酒杯,敬向衛辰。

而後陶嶽與丁嗣全也相繼向衛辰敬酒,衛辰豪爽地與他們對飲而盡。

藉著酒興,幾人談天說地,縱論古今,席上歡聲笑語不斷,直至吳應炎不勝酒力,最先告退,幾人方才陸續散去。

接風宴後,衛辰正想去庶常館看一看,卻被掌院陶嶽叫住留了下來。

上茶後,陶嶽屏退左右,笑著對衛辰道:“前日龍圖閣上請官家,欲於明年加開恩科,興雲可曾聽聞?”

“略有耳聞。”

衛辰點了點頭。

年初兗王那場叛亂,朝中官員損傷頗多,先是被亂軍波及死了一批,後又因與逆黨勾連抓了一批,貶了一批,前前後後折騰下來,各部衙門幾乎空了一小半。

此時加開恩科,吸納人才,填補衙門官員的空缺,本來就是理所當然,衛辰也早就聽說了訊息。

只是,衛辰有些不明白,為什麼陶嶽會忽然和他提起此事。

衛辰看著面前的陶嶽,心中忽的一動,試探著問道:“莫非掌院有意會試主考之位?”

“非也非也。”陶嶽笑著搖了搖頭,“愚兄是打算推舉興雲你,來擔任這會試主考。”

衛辰吃了一驚:“會試主考代天子主持衡文大典,下官何德何能擔此重任?”

陶嶽擺了擺手,示意衛辰稍安勿躁,耐心解釋道:“龍圖閣中,韓、文二位大學士皆曾出任會試主考,按規矩是不宜再任的,申侍郎入閣還需一段時日,怕是趕不上明年恩科會試,這會試主考便只能由翰林詞臣補上。

若劉掌院還在,這會試主考一職理所應當由他出任,可如今劉掌院已經回聊城老家頤養天年,自然不會再回來。

這翰林院中剩下的幾位學士中,吳兄是兵部之人,算不得詞臣,而丁兄的官位又太低了些,愚兄思來想去,也只有興雲你,最適合來當這會試主考。”

衛辰聽完陶嶽這一番分析,猶自不解道:“吳侍郎與丁學士不成,不是還有掌院您麼?這會試主考一職,多少詞臣求而不得,掌院為何不為自己謀一謀,而要推舉下官?”

陶嶽苦笑道:“實不相瞞,愚兄與禮部的田尚書素有嫌隙,便是出來爭這會試主考的位置,估計到頭來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故而我與吳兄、丁兄幾人商議,推舉興雲你來擔任會試主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衛辰這才明白了陶嶽推薦自己的緣由,但還是有些遲疑道:“承蒙掌院與二位前輩厚愛,可下官畢竟資歷淺薄,這會試主考一職,恐怕還是難以勝任吶……”

陶嶽拈鬚微笑道:“興雲你資歷雖淺,但向來在清流間頗有聲望,況且還是六元及第,當世文宗,由你來做這會試主考,天下人皆能信服。況且——”

陶嶽頓了頓,若有深意看向衛辰道:“況且興雲你有聖意期許,這會試主考之位,只要你有意去爭,多半就是你的,誰也爭不過你,愚兄也只是做個順水人情罷了。”

“聖意期許……”

衛辰聽到這裡,終於恍然大悟。

此次趙宗全加開恩科,絕不僅僅是為了填補朝中官員空缺那麼簡單。

趙宗全在禹州多年,只做了幾天太子就倉促登基為帝,在朝中的根基實在太過淺薄,因此急需培植一股忠於自己的新生力量。

而一旦加開恩科,就會產生三百名新科進士,這些人靠著趙宗全加開恩科才能入仕,必然對趙宗全感恩戴德,待他們進入各部衙門為官一段時間,便能夠有效地幫助趙宗全控制朝堂。

只是,如此一來,這會試主考就必須要由趙宗全信重之人來擔任,最好還要能得到曹太后的認同。

那麼,放眼朝廷上下,還有比自己更合適的人麼?

衛辰一念及此,已是將此事想了個通透明白,反正有陶嶽與另外兩位學士推舉,就算最後不成,自己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於是衛辰點點頭,朝陶嶽躬身一揖道:“既如此,那下官就多謝掌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