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北宋大相公最新章節列表 > 汴梁時月 第五百一十六章 熟悉的面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汴梁時月 第五百一十六章 熟悉的面孔

汴梁,陸府。

陸垚回到府上之後,一直就在自己的書房之中,雖說他已經安排了下去,不過對於武館的建立還有擂臺賽是否能夠成功舉辦,連陸垚自己都沒有什麼信心,畢竟這是和蹴鞠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

能不能成,更多的就是要看張茂才的營銷策略了,畢竟方莊、張牟他們,認識的人並不是那麼多,本來人員就有限,更何況他們能找到的人現在是什麼情況,又想不想參加這次的擂臺賽這都說不定。

所以,最重要的,其實是張茂才和楊濤的營銷策略。

宋代是我國古代商品經濟大幅度發展的時期。一戶人家種植萬餘株,此時的農戶進行農業生產已不再是單單滿足於自身的消費,而是以商業生產方式進行著大規模種植。由於採取了預定契約方式的商業生產,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為了保證數量,即便是生產者也不能隨意食用。宋代農業和手工業的發達,為商品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基本的物質條件,朝廷的惠商政策則是商品經濟繁榮必不可少的。政策對經濟走向具有導向作用,唐代之前重農抑商思想佔主導地位,農民則專心務農,商業被列為低等職業,被世人所不屑。宋仁宗亦多次下減稅之令。這一系列的惠商政策對宋代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稅務

的固定已經適當的減少,甚至於一些小商販可以不用交稅,大大加強了市場的規範性,也使從商的益處體現出來,從而吸引了一些市民轉而從商,緩解了農業的人口壓力。宋代“坊市合一”政策和“宵禁”法令的廢除,使其有著熱鬧非常的都市景象:它不僅反映出市場繁榮——橫向上空間的動態,而一處漸漸歇業,而他處又復起開張的情形,同時也說明了縱向上時間的動態。夜間之“商”竟也與“日間無異”,

這種連續的商業活動,使得都市變成了????????????????一個“不夜天”。 不單“大內前外”是如此,其它地方亦有繁華之景象。

宋朝的商業經濟在歷朝中處於鼎盛,在社會的大環境下自然令許多人都投身於商業。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就展現了當時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華景象。在道路兩旁,處處是鱗次櫛比的商鋪。

各式店鋪林立於街頭,諸如茶坊、腳店、酒肆等。汴河中往來商船絡繹不絕,碼頭之上過往行人摩肩接踵。宋朝城市的熱鬧景象無疑是經濟繁榮的真實寫照。各行各業顯然都想在這個穩步發展的商業環境中謀取自己的利益。這時如何吸引客源就成為了商鋪的營業者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最直觀的一種宣傳方式就是門前的招牌。每家店鋪一定會在自家店鋪旁懸掛一扇醒目的招牌。招牌上所題的大多是店中所售賣的最具特色之物,或是令人心生好奇之語。如汴京中售賣扇子的店鋪便會在招牌上寫上"重金雅扇"。除了讓人知道店內售賣的是扇子之外,還讓人提前瞭解到了扇子的品質。

又如雜貨行,在店中懸掛了醒目的"公平交易"四字,首先就讓顧客放下心來進行買賣。售賣參苓補膏的店鋪左懸"參苓補膏",右懸"各色細果"招牌,讓人一目瞭然。行走在汴京的大街小巷中,一眼望去便可知各家店鋪之中所售何物。

另一類招牌雖不提店鋪所售之物,實則更容易引起過往行人駐足。《水滸傳》中武松途經的酒肆便立有"三碗不過崗"的招牌。這頗為自信的語氣確實勾起了武松的好奇。許多顧客或許也會如武松一般,想要驗證自己是否能與眾不同,從而帶動了店鋪的客流。

汴京中有一家藥鋪,牌匾上題"趙太丞家"。顯然店鋪的主人是利用自己曾作為御醫的名頭來吸引客源,更具有說服力。不僅如此,店鋪左右兩側分別有"治酒所傷真方集香丸"、"太醫出丸醫腸胃病"。

言簡意賅地告訴行人,這家店鋪是由一位善於醫治腸胃的太醫所開。況且北宋人大多嗜酒,長此以往對腸胃損傷較大。趙太丞將此招牌放置在顯眼的位置,正好滿足了許多好酒人士的需求,同時很多需要醫治的人也會反覆比較,最終因為店主是太醫的身份慕名前往。

虹橋旁的一所酒肆,在門口放置著"天之"、"美祿"兩塊招牌,又在一旁懸掛著"十千腳店",這塊招牌同樣是對酒的誇讚。這家店鋪毫不吝嗇地讚美著自己販賣的美酒,倒讓人更加好奇這酒有多麼的獨特。這些店鋪的主人光是在招牌上就耗費了不少的心思,一個好的招牌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更具廣告效應,更能吸引顧客的目光。

倘若只是在店鋪的招牌上下功夫是遠遠不夠的,店家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常常用到更多讓人耳目一新的廣告創意。兩宋時流行在店鋪外修建名為"綵樓歡門"的裝飾物。此裝飾由木質結構搭建而成,常有三角支撐或是繩索拉扯等形式。

綵樓歡門原先作為節慶時期的裝飾物,但在宋朝已經融入到店鋪裝飾的日常當中。

在當時的汴京有許多座規模宏大的大樓,他們同樣是透過裝飾外表來吸引顧客。如樊樓,有五層樓高,在一眾建築中氣派非凡,據說在樊樓之上還可以看見皇宮內的景象。

又如仙正樓,前有樓,後有臺,這亭臺樓閣的搭配引得一眾文人墨客來此小酌。這些建築在無形之中便成為了最有說服力的廣告,豪華氣派的建築風格哪能不讓人心生嚮往呢。

移動的廣告宣傳力度相比於豪華的建築傳播更為廣泛。活字印刷術的出現對宋朝的商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很多店鋪常常透過印刷廣告來宣傳自己。

《夷堅志》中一家藥鋪的廣告記載:"暑毒在脾,溼氣連腳,不洩則痢,不痢則虐。獨煉雄黃,蒸麵和藥。甘草作湯,服之安藥。別作治療, 醫家大錯。"這則廣告簡練地闡述了病症的危害,還將自己家的藥方詳細說明,極易抓住顧客的心理。

宋朝的另一則廣告中,印有"萬柳堂藥鋪"幾字,在字的下面還配有一幅生動的圖畫。一人是精力充沛,另一人是苟延殘喘。這則廣告是想向顧客展現其藥到病除之的療效。顯然這樣的廣告更容易打動顧客。

南宋時一家經坊中.印刷了一則廣告為:"本鋪將古本《蓮經》, 一一點句, 請名師校正重刊。選揀道山場鈔造細白上等紙札,志誠印造。見住杭州大街棚前南鈔庫相對沈二郎經坊新雕印行。望四遠主顧,尋人本鋪牌額,請贖。謹白。"這則廣告語氣誠懇,悉數道出了其書本的質量精湛之處,同時詳註了店鋪所在,定讓愛書之人欣然前往。

每逢節日慶典或是店鋪有新品推出時,店家都會在門口搭建一個臺子,邀請一些表演者同大家一起熱鬧熱鬧,有時還會組建表演隊伍走街串巷的宣傳自己的商品。

如:"紹興年間, 賣梅花酒之肆,以鼓樂吹《梅花引》曲破賣之。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頓奇松異檜等物於其上,裝飾店面,敲打響盞歌賣。"這種大肆宣傳的方式更直接,讓過往的行人能夠很快地瞭解到店鋪的資訊 ,並充分利用了人的好奇心增加客源。

宋朝在廣告上的標新立異無疑是商業經濟的推動。宋朝商業高度繁榮,在汴京就產生了三百多個商業行當,分工精細,充分滿足了人們衣食住行中方方面面的需求。

因此龐大的商業市場,宋朝的商業稅甚至超過了農業稅,朝廷也因此在各地設定場務機構,用來徵稅。原本的坊市制度被改變,商業市場進入坊區後,隨處可見熱鬧的店鋪。不僅促進了經濟發展,????????????????也方便了人們的日常需要。

早市、日市、晚市交替開放,城市裡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大型活動,如集市、廟會等都充實著人們的生活。在這些活動中,隨處可見商機。如茶、酒、鹽等物品,雖然朝廷對此施行專賣政策,使私營經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仍舊不會打消市場的供不應求。人們對此類物品的熱衷令遍佈在各處的茶坊、酒肆用五花八門的方法招攬顧客,因為其中有極其可觀的利益驅使。

各個店鋪使出渾身解數,無一不想在這龐大的利益之中佔得一席之地。廣告營銷吸引人的地方始終在於新奇,如何能夠使來往的人們對商品產生興趣,是店鋪主們一直在鑽研的問題。

在裝飾上獨樹一幟的店鋪首先在眾多店鋪中就脫穎而出,因為人們往往對有格調的事物會產生更大的興趣,從而引導顧客進入店鋪中消費。但久而久之,品類繁多的店鋪林立,之後僅僅靠外形難以維持穩定的客流,就需要更多有創意的想法來吸引顧客。

便於傳播的廣告傳單和沿街的叫賣是最直接的方法,在廣告中融入自己的特色,再廣泛地傳播出去,是一種最快速且有效的宣傳模式。招攬顧客無外乎是讓更多人知道自己的品牌,但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將品牌打造成獨特的存在,正是經營者們不斷思考的問題。

宋朝的經營者們在這些廣告中投入的奇思妙想促進了商業越發繁榮,這些創意與技巧也推動著宋朝的經濟發展直至巔峰。

宋代市場經濟的繁榮加快了商業化的腳步,宋人是善於經商的,不僅會巧妙的售賣物品,也善於展示自己,進行自我推銷。前面提到的服務市場中小販們的廣告形式即是自我推銷。這種方式不再是坐以待斃,而是積極主動的去尋求顧客,為自身做廣告。與前代不同,宋代的廣告注入了較多的商業信息,多種多樣的廣告形式充斥市場之中,藉此使得自家商品與眾不同,從而引起消費者的青睞。從前文可以看出,宋代的商品雖然同時採用多種廣告形式,但大多會有一個主題較為突出,並且其它同類的商品宣傳並未使用過的,用強大的吸引力和打動力,在顧客心目中建立一種獨特的印象,使其對商品自覺認知。對這則廣告形式的運用就是“獨特銷售主張理論”的應用。

在店鋪內張掛名人字畫,藉以宣傳店鋪的高雅定位;還如賣卦者 “時運來時,買莊田,娶老婆”的唱詞也是為了表達自己的與眾不同;又如進賢縣簡坊市酒肆的店主王翁在店外掛的“平生所未見”的大蕈,並特意說出意圖:“將掛於店外以誘客”,可以看出店主是用這一獨特的宣傳方式為店鋪做廣告;以及前文提到的蘇東坡為賣扇人的扇子題詩、為賣餅老婦作詩,甚至商人借蘇東坡的名聲賣墨等等,這些廣告行為將蘇東坡的名氣作為獨特之處,表達了廣告商品的獨特性,並且將這個獨特之處作為賣點進行宣傳,像消費者傳達了一個獨特的消費主張。而這都是為了使得商品在同類商品中脫穎而出,達到一枝獨秀的效果,從而吸引消費者的眼球。更為顯著的還有張元、吳昊二人在酒店牆上題字,因為除了名人還未曾有人在牆上隨便題字,而此二人又非名人,正是這一獨特的行為引起了別人的注意,為推銷自己做了一個獨特且成功的廣告。

透過對商品的宣傳進而對人們的消費行為進行引導,宋代多數商人們將以儒家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奉做行為準則,並且以此規範本身的經營活動。以店名為例,在店名的選取中蘊含儒家文化,成為了大多數商家的首要選擇,如在其字號招牌中寫上“仁”、“德”等字。選取店名是有訣竅的,肆意誇大的店名並不會隨“字”之意而使生意持久不衰。傳統文化對商家的影響沒有從文字中表達出來,但其所取店的名實事求是是值得稱讚的。如只能提供酒食的小店,門口只掛一個酒葫蘆或酒旗,決不亂掛幌子肆意誇張來欺矇消費者。不僅如此,為了贏得消費者好感,商鋪還會在店堂內標明 “誠信為本”等句,從而極大的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而這一做法被多數商販所採納,連遊街行走的小商小販也會在售賣過程中不時的喊上兩句“童叟無欺”。這一口號簡短樸實,對自家信譽度有保證,在無形中為顧客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家道德準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知道,張茂才最後會用什麼樣的營銷手段呢。陸垚帶著這個疑問,睡去了。

一夜過後。

第二天,陸垚起的比較晚,可能是因為昨天的事情比較多的原因,再加上,事務都已經安排下去,陸垚也不需要自己親自去看。

時間過了一上午,到了下午快傍晚的時候,陸垚叫來了棠溪,詢問他擂臺的搭建情況還有張茂才那邊的宣傳情況。

棠溪給到陸垚的答案,其實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

除了艾弗方莊他們找的人之外,張茂才這邊先是利用了客棧還有一些飯館的人來對住店還有吃飯的人進行宣傳,而大街小巷,也都是安排了自己的人,來為明天的擂臺賽造勢。不僅如此,張茂才還聯絡了印刷廠的工人,做出傳單來去給百姓們發放,讓他們加深對武功的瞭解,當然,這其中金臺和方莊也是說了一些關於武功還有舉辦武館的目的的,陸垚看到宣傳文稿後,也是會心一笑。要說在功夫的專業程度上,自己肯定是不如金臺和方莊的,他們兩個商量過後做出來的這個文稿,是十分有說服力的。

看來,交給張茂才去宣傳這件事情,這個決定沒有做錯。

“有統計麼,大概明天能夠來的人有多少。”陸垚看向棠溪,說道。

棠????????????????溪想了想,說道:“報名的還真是不少,不過最後我們經過篩選,那些沒有功夫基礎的人,就還是讓他們在武館開業之後再來學習吧,所以明天的參賽者都是有功夫底子的人。人數我們也控制好了,和公子你當時去參加比武招親時候一樣,也是五十個人。只不過,這次我們挑選的這些人,當時明確告訴他們,這次的比賽是不允許以隊伍的形式出現的。”

陸垚心想,不用多說,這個規則也是曹誘幫忙制定的,畢竟曹誘和方莊都是親身經歷了之前比武招親大賽的人,那時候的目的不一樣,而且一開始就有以隊伍形式參賽的人,所以陸垚最後也就是以五人小隊的形式參加了擂臺賽。但是這次不一樣,主要比拼的就是功夫,還有,就是一個人在面對這麼多人的爭鬥場面下,如何能夠留存到最後的一種判斷力,所以,這個擂臺賽如果還是有團體存在的話就不太好了。

“五十個人,最後選出五個人,十分之一的機會,嗯,設計的很合理。”

棠溪聽陸垚說完,接著說道:“這是參賽選手的人數,但是,圍觀的百姓人數不止這麼多了。”

陸垚說道:“嗯,這個我自然知道,不過咱們這次的擂臺賽,和之前我參加的比武招親不一樣,那個時候,曹家看時候差不多了就直接將院落給封閉了起來。我覺得我們這裡大可不必這樣,本來這次擂臺賽就有一個目的,是為了能夠讓大家對這個武術和武功產生興趣,如果還是關門的話就不太合適了。所以,無所謂圍觀人數有多少,都給他們放進來就是了。”

陸垚此舉,就是為了造成一個聲勢浩大的狀況,讓所有汴梁城中的百姓都知道,他陸垚要弄武館,而學武術的好處在哪,也要透過明天的擂臺賽來體現。

“只是公子,我覺得,咱們是不是或多或少還是請幾個官員來到場看看,不然的話,只靠百姓們撐場面不太夠吧。”棠溪說道。

陸垚一聽這話,立刻看向棠溪,隨後倒是微微一笑,說道:“這話,是張茂才讓你跟我說的吧。”

棠溪尷尬的笑了笑,的確,以棠溪的能力肯定是不會想到這一層的,就算是他想到了,他也知道陸垚做事情向來是說一不二,他也不會提出來這個想法的。

陸垚接著說道:“這個武館和其他的行業不一樣,不太需要文官來撐場面,而且不管怎麼說,曹誘和我不是明天都會到場麼,怎麼說我現在也是樞密副使,只是沒有走馬上任,而且我還是這次科舉考試的探花,就這個身份,也能吸引不少人來,這件事情就不用說了。”

棠溪點頭,隨後,陸垚也是瞭解了一下,擂臺那邊已經搭建完畢了,聽棠溪轉達方莊的話,大概上和之前他們參加比武招親擂臺大賽用的是同樣大小的擂臺,而武館的裝修工作,也在陸垚昨天晚些時候給出圖紙後已經開始提上了日程,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對了,方莊他們有沒有跟你說,他們都找了誰來參加這次的比武擂臺,有沒有咱們熟悉的人?”陸垚想起參賽者,說道。

棠溪想了想,說道:“據說之前參加比武招親大會的,有一個名叫黎成的,方莊說他帶著那些人都會來參加這次的擂臺賽。”

黎成,之前在比武招親大會上表現也算是亮眼,雖說當時是收了錢幫著富弼和曹國舅做事的,不過拿錢辦事,本來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陸垚從來沒有因為這件事情怪罪過黎成。

聽到他能夠帶著手下的人參加這次的擂臺,陸垚還是十分開心的。現在陸垚還能想起,之前在擂臺賽上黎成和方莊交手時候的情景,那可真是非常精彩,或許,這次比賽,等黎成獲得了最後的名額之後,還能看到他們兩個人的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