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之科技巔峰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先來者,先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五十四章 先來者,先得

強冷眼旁觀著西方電力公司成天在國家能源部展開公並沒有參加進去的意思。

能源在我國始終是一個大問題。

由於國家在一百多年裡都處於貧弱狀態整個工業化就是完全照搬西方的經驗。在清末明初的時候我國豐富的煤礦儲藏讓國內無須為能源而緊張。

但當西方國家開始轉向石油工業的時候中國卻正處在戰亂之中此後就是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抗日戰爭結束緊跟著就是國內解放戰爭建國後更是遭到了整個西方國家的敵視和排斥。在石油工業由不成熟走向全面普及的時候我們卻因為種種原因而先後缺席失去了最可寶貴的展機遇。

等到我們想要買石油了當時探測出來的石油資源中已經被西方國家瓜分乾淨。中東成為美蘇爭奪的焦點地區中國無力、也不敢加入到這場資源戰爭之中只能立足於自身石油資源勘探。

作為戰略性能源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開本國石油資源。

大慶油田、勝利油田一個個大型油田勘探出油一下摘掉了我們貧油國的帽子在建國初期有力地支援了國內的工業現代化建設。

可這些油田的儲量雖然不小比之世界石油儲量卻微乎其微。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們還是石油淨出口國還有能力將石油對外出口。

然而這種情況迅就生了變化隨著國內改革開放日益深入大量的外資公司來到中國開辦工廠。國內的民營企業也蓬勃展很快我們的電力供應就出現了緊缺。

而且這個缺口正在飛快地擴大!

中國一舉從石油出口國變成了石油淨進口國。所有石油產品全部禁止出口。

到二零零四年由於全世界經濟空前繁榮國內的工業全力開工以應付來之全世界的商品需求。中國這個“世界工廠”。開足全部馬力供應著來自全世界地訂單。

每天都有上千家新工廠開業每天新就業的人數過了六萬人!

電力缺口頓時突兀地顯現出來。

國內出口工業最達的南方沿海地區出現了大範圍的缺電現象。每天白天居民區都進行拉閘限電直到晚上工業用電大幅減小才逐漸恢復供電。

每個月都有新的水電站、火電站投入執行還是無法應付越來越大地電力需求。

進入夏季。由於水量減小水電供應尤其凸顯緊張。

整個南方電力缺口達到了兩百八十億千瓦/時嚴重制約了我國在世界經濟走上快車道時分得更多利潤的能力!

國家在大力開內6省份的同時也在絞盡腦汁。考慮如何加大電力供應。

雖然在美國進入盤古世界的核心管理層時中國和美國進行了一系列利益交換得到了很多好處讓中國商品可以自由進出美國。促進了經濟進一步展。

但美國可不是善茬為了維護它的全球級大國地位在戰略性的石油、計算機上它咬死不鬆口。表面話說得很客氣:“我們立足於中國共同展如果中國需要購買油田。我們將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但實際上當中國石油準備收購美國石油公司的時候立刻遭到了來自方方面面地阻擊。

一場轟轟烈烈的收購。最後不得不偃旗息鼓。中國只能承認要想從美國為的西方國家購買一塊油田的開權幾乎是不可能的!

雖然美國的虛偽再一次被世人所看穿但中國缺乏能源地事實卻得不到一點改變!

就在這種情況下大批的西方能源公司開始聚集北京向國家能源部遊說要求在國內開設能源公司。

蕭強看到了其中的機會卻沒有一頭扎進去。

他很清楚國家絕對不可能將能源控制權交在外國公司手裡。別說外國公司就是國內也是由國家絕對控制。

這就是他有這個能力但遲遲不進入能源供應領域的主要原因。

國內他別想擁有自己地能源企業。在國外能源供應商們是一個利益整體沒有國家保護他擅自觸動西方能源集團的利益必將遭到對方聯手打擊很有可能血本無歸!

這個行業的利潤是如此之大而風險也是如此之高!

蕭強的獨佔**很強利益可以分但他必須要佔據主要支配著地位。讓他投入巨資把能源企業建設好在拱手交給別人他絕不答應。

不能佔大頭的事情那就在一開始不要去做!

這就是蕭強地想法。

但在零四年五月份蕭強看到了一個新的訊號一個被他商業敏銳覺察力現的訊號:私人可以投建小水電、火電等電站生產地電力由國家統一收購。

這意味著國家在統一排程電力分配的前提下向國民有限度地開放了能源建設領域。

看到這個訊號的不只他一個人還有國內無數尋找投資機會的商人。

南方大批小水電站開始動工修建;北方的火電站內蒙古的風力電站全國各地掀起了一片修建中小規模電站的熱潮。

二十一世紀什麼最賺錢?

能源!

每個人都能看到這一點以前是沒有

足。但現在既然國家允許私人投資建設電站那成為未來的洛克菲勒?

就在這種情況下奧斯丁敲開了他的辦公室大門將他收集到的一摞資料放在了蕭強的辦公室桌上:“老闆我想我們準備了十多年的技術可以拿出來了!這個領域我們完全可以進入而且是能夠進入也是必須進入!你比我清楚。掌握了能源就等於掌握了一切!”

蕭強默默翻看著奧斯丁帶給他的大堆資料沒有說話。

他在猶豫。

寰宇公司現在的能源技術應該說已經取得了和國外相等地展水平。實驗室精細製作產品由於採用了全自動化實驗室。可能還有少許提高。

但這個行業已經形成了全球性的利益集團。

寰宇公司的產品並非常規能源而是新能源這無比可避免地要和其他能源供應商之間生激烈的衝突。利益交關誰也不會手下留情一旦爆衝突。就必然會隨著一方徹底到下才能告終。

他用一個下午看完了奧斯丁帶來的相關資料又拿起奧斯丁寫地報告一行一行地看起來。

報告是奧斯丁口述秘書列印出來的字型比較大。看起來一點也不吃力。

但他還是看得很慢每一行字都要細細思索。

奧斯丁耐心地坐在對面的椅子裡一言不足足等待了幾個小時。不緊要的檔案。都交給了秘書去處理。只有少數緊要檔案他才讓秘書悄悄帶進來現場審閱。

蕭強終於看完了整個報告放下來揉了揉眼睛。

奧斯丁揮揮手。讓秘書將檔案全部拿走退出了蕭強的辦公室。

“你的計劃很龐大啊涉及的可不知是能源電力供應。還有電氣、汽車等相關行業”蕭強抬起頭面無表情地說道“你知道這會觸動多少人的利益嗎?這些產業加起來總資產可以過美國!你地步子邁得太快了太激進太激進了!”

奧斯丁琢摸著小強化中所蘊含的意味試探地問道:“老闆我也是準備循序漸進地展的。你也看到了我的報告是立足於步步蠶食……”

蕭強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語調沒有起伏:“那也要別人給你機會!我們公司現在是樹大招風太多人盯著我們了。雖然這個市場可以大有作為。但沒有必要將自己推到風尖浪口……”

他住口不再多說。

奧斯丁一下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點點頭站起身來拿過那份報告:“我明白了那就動用那幾家準備了好幾年的公司去打頭陣!我會在一個星期以後向你提交一份新地報告。”

“讓德國的那家光學鏡片公司特製一批透鏡過來吧。我們也要做好準備了。”蕭強在他出門以前提醒道。

看著門緩緩關上蕭強還覺得有些不踏實。

他對這一仗著實沒有把握哪怕將潛藏的棋子推到前臺他也怕承受不了來自全球能源供應商的怒火。這些能源供應商地勢力有多大他可是心知肚明。

還有同樣開太陽能電力系統的競爭者同樣會從明暗兩個方面起反擊。

暗中破壞、阻撓說不定還會生武力襲擊這都有可能!

看來還是先要低調然後步步為營才是。

總之絕對不能暴露寰宇公司是幕後策劃者否則以後可能會遇到的麻煩就無窮無盡了。

蕭強想了一會兒拿起桌上的電話直接撥通了秦運強:“我是蕭強。多結太陽能電池的研究進行得怎麼樣了……。算了你馬上和太陽能電池研究所地葉一起過來一趟。”

“是!”秦運強答應得很乾脆隨即結束通話了電話。

蕭強很滿意秦運強這個人研究能力不太好但組織能力非常強。能夠明白研究人員心中所想踏踏實實做好後勤工作。又能覺察到老闆的的商業展方向輕重緩急安排得妥妥當當在關鍵研究上給予了高度重視凡是交給他去辦地研究都沒有出過紕漏。

不到十分鐘秦運強就和太陽能研究所的葉推開了蕭強的辦公室門。

在他們手上抱著大疊的資料。

能夠從諾大的公司內不到十分鐘就準備好所有的資料並趕過來也算相當快了。蕭強微笑著請他們坐下並親自為他們倒了一個紅茶。

他很注意這些細節。

倒一杯茶也不算什麼體力活但能將暖暖的茶杯。親手放在研究人員的手中就這點點恩惠就能讓科研人員感激不已。蕭強並沒有因為自己已經功成名就在世界上擁有了極高的聲譽就傲慢自大。

他始終記得。自己能有今天全靠手下這批日益成為國寶級的科學家們在背後給予強大地支援。

“蕭總!”看到他把茶杯遞過來兩人都站起身來畢恭畢敬地接過杯子。

“不要拘束在我這裡就和在你的研究所一樣隨便一點。”蕭強笑著順手把外套脫下來。隨便扔到旁邊的沙上一屁股坐到了兩人對面的沙上“老葉是第一次來老秦可是經常來你怎麼也拘束起來了哈哈。我不過是問一下研究進度不用緊張。”

秦運強一笑配合著也解開了西裝但仔細地

邊。

葉在兩人一唱一和下。也輕鬆了下來。

他開啟電腦包從裡面取出一臺寰宇製造的筆記本放在中間地茶几上開啟翻蓋。

這是寰宇公司為研究人員特製的膝上型電腦翻蓋螢幕採用折疊型柔性液晶製造。全部開啟相當於一臺二十一英寸大屏幕。而且是雙面顯示在操作電腦的時候坐在對面的人。也可以從背面的液晶屏看到具體的顯示效果非常便於向其他人進行演示說明。

“蕭總我們太陽能電池研究所還是成立於九十年代初當是您要了一批初級品。後來您又向我們要過幾次改進型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沒有再詢問過最新的進展。”葉說到專業上的知識顯得自信十足在蕭強面前侃侃而談。

蕭強點頭。

第一批太陽能板還是在楊克維奇初到幾內亞比索地時候為他們所準備的。後來隨著基地規模逐漸擴大太陽能板的需求量也在一直增加。

到九十年到中後期基地已經在非洲站穩了腳跟投建的電廠等電力供應系統先後投入使用才停止了由總公司不斷輸血的過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些年來我們一面吸收國外太陽能電池的研究成果一面也在進行我們獨有技術地開。經過十多年的持續研究我們已經基本跟上了國外的研究進度大致和國外處在相同的水平線上。我們用作對照地參考資料都來自目前學術界已經公佈的資訊。”葉看著電腦已經啟動完畢點開了一份資料報告用滑鼠提示著蕭強注意的重點。

蕭強注意到這是一份表格上面列舉了各國對太陽能電池的研究成果。

當然這些主要都是已經公佈的。還有些是情報部門從寰宇網上所截獲地一些資訊因為還無法查明是否屬實這部分資訊則用藍體字特別標明。

“單晶矽太陽能電池這是一種傳統的電池模式。這也是我們最先開展的研究課題之一。現在世界上地最佳實驗室水平是百分之二十八的有效轉換率。我們在這方面研究因為開展的較早還略微提升了一點達到了百分之二十八點五的有效環轉率……”

蕭強沒有因為這個資料僅僅比世界水平高了不到半分之一而有所不滿。

他知道矽晶體太陽能轉換率本身就不高其理論資料就無法過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二十八點五已經非常接近於理論極限這個成績已經相當之高完全值得自豪!

他心思有些恍惚就沒有聽清葉下面的說明。

不過這些單晶矽、多晶矽以及非晶矽太陽能的轉換效率都有限。而且這些平面太陽能板的成本普遍很高並不具有實用價值不是他準備用作能源開的重點。

“……為了防止陽光反射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陽能我們對晶片表面進行了鈍化處理……”葉不查老闆的心思不在這裡還在滔滔不絕。

蕭強保持著微笑一點也沒有催促的意思。

這些成績雖然不是他所需要的但這都是研究人員十數年如一日埋頭科研的成果。哪怕是鼓勵他也要用最專注的表情向這些科技工作者們。表達衷心的讚賞。

科學家也不是只會孤芳自賞他們同樣渴望榮耀渴望別人的理解。

葉偶爾抬起頭來看到蕭強一幅聽得津津有味地表情情緒更加高漲。手舞足蹈對每一個研究專案都進行了極為詳盡的說明。

“……聚光太陽能電池同樣是我們最早開展的研究方向之一而成績也非常喜人……”葉開啟了一個演示文件這是經過級計算機演算做出的數據模型。

葉他們平時研究都是直接看相關資料。為了讓蕭強有一個更直觀地感受。他開啟了動畫演示效果。

蕭強一下打起了精神真正全神貫注地聽他說明。

“聚光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就是這一款”滑鼠指著一款太陽能電池模型。

這是一個正方形的電池板上面是連成整體地聚光透鏡每個透鏡直徑四十釐米。下方則是一層合金膜。在透鏡聚焦的位置嵌放著一個個數毫米大小的單晶矽片。

在合金膜下方是一個體積很大的散熱裝置。

“我們採用的聚焦透鏡分別為一百倍、五百倍、一千倍三種。都是公司提供的國外特製鏡片。清晰度高聚焦效能十分突出。現在一千倍這種聚光太陽能電池在三平米採光面積上陣列了十六個聚光太陽能電池片。在轉換率沒有太大提升的情況下同樣光照強度在理想條件下。可以達到八百瓦的電力輸出。相比較於現在平板太陽能電池每平方最好一百五十瓦地輸出提升效果並不理想。而且由於採用了很大的降溫裝置也無法運用於普通家庭。”

蕭強默默地聽著。這時忍不住問道:“聚光多結太陽能電池呢?”

葉不慌不忙地切換到下一個演示說道:“蕭總這就是聚光多結太陽能電池。因為採用了多層合金離子注入技術在同樣兩百毫米的厚度上一共堆積了三層太陽能轉化層。分別可以吸收可見太陽光、不可見紅外光線和紫外線三種不同的太陽能輸出。轉換效率達到了百分之三十九很

突破百分之四十的現代技術瓶頸。

同樣採用一千倍聚焦三平方米陣列太陽能板電力輸出可以達到四點二千瓦。一平方公里的太陽能電廠可以提供一百萬零五千千瓦/時地電力供應。如果有十萬平方公裡全部開闢用作太陽能足可以供應全國的電力需求!”

他越說越激動最後站了起來指著蕭強辦公室上的地圖興奮不已。

“我國西北地區有著大量的荒原沙漠這些地方完全可以開闢作為太陽能電廠使用。在西北地區降雨稀少日照時間長達每年三千小時強度高是非常理想地太陽能電廠的建設地。”

蕭強笑了起來:“十萬平方公裡!那我問一下這三平方米的聚光多結太陽能電池價格是多少?”

葉語塞猶如正在**時被人強行中止愣了半天才嘆了口氣。

現在普通平板式太陽能電池每平方的價格是三千五百元。

這種特製的聚光太陽能電池片其成本是普通太陽能電池晶片地一百多倍!

雖然一個太陽能電池組上所用的電池晶片不大但總價依然不低於上萬。從電成本來說是降低了從總體投入來說卻反而增加了。

以這個成本計算一平方公里的太陽能電站建設就需要投入二十五億人民幣!

公司再有錢也無法承擔這樣高昂地建設成本。國家也不可能為這麼大一筆開支買單。

也就是說技術上聚光多結太陽能電池完全達到了實用的能力。但由於製造難度大只能由實驗室極小規模的製造普及則還是一個遙遙無期的夢想。

他垂頭坐了一會兒才抬起頭來用堅決地語氣說道:“我們會盡一切努力讓大規模生產成為現實。只要能將成本降下來我相信未來太陽能必將成為我們主要的能源來源之一!”

蕭強輕輕鼓掌:“很好!我們進行科學研究就是要為人類服務。非常期待你們的研究能取得更大成果!”他狀似無意地問了一句“如果我有一千六百倍的聚光透鏡你們能將現在的多結聚光太陽能電池進行改進嗎?”

“一千六百倍!”葉悚然叫了起來“聽說只有在美國的衛星上安裝了一千六百倍的聚光透鏡啊!在焦點處溫度達到了一千六百多度!這個難度可不小!”

他皺著眉頭苦苦思索該如何進行散熱處理。

秦運強笑著提醒他道:“老葉你別鑽牛角尖了。蕭總的意思是他能搞到一千六百倍聚焦的透鏡你能不能對現有的多結太陽能電池進行改進?”

葉眼睛一亮結結巴巴道:“當……當然能!一千倍我們都能……進行完美的散熱處理一千……一千六百倍也同樣沒問題!不過蕭總你真的能搞到一千六百倍的透鏡?”

蕭強哈哈一笑:“你們就回去準備吧!可能不到一個月我訂購的透鏡就能送過來了。能不能完成可就看你的本事了!”

“絕對沒問題!我用人格擔保!”葉樂得眼睛都眯成了一套縫沉浸在一千六百倍級聚焦透鏡的美好未來之中。

蕭強淡淡一笑低頭看著聚光多結太陽能透鏡的詳細說明心中暗自盤算。

散熱系統看起來也不是非常復雜採用自動生產線能夠完成那麼說起來主要的製作難度還在於多結太陽能片的製作。

多結太陽能片很小他隨便抽一天時間出來就能重組一大堆裝配的聚光太陽能板足夠二十平方公里所需。

可是算一算一年時間他哪怕全部用來重組太陽能片也只能重組夠七千三百平方公里所需的太陽能片。

換算成電力供應也就是七十三億千瓦/時要三年時間才能彌補南方地區的電力缺口。要想全部滿足南方電力供應自己必須用三十年時間全部用於太陽能片的重組。

這樣想來自己最開始還是過於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這麼一點點電力供應應該不會引起其他能源商供應商的注意。這麼長時間世界的能源結構估計也會生大的轉變到時候說不定其他能源商會主動和自己合作建設太陽能電站。

產能的大小決定了自己給與其他能源供應商的威脅程度。

只要自己保持這種擴張程度溫水煮青蛙就應該不會引起較大的反彈。

充其量他只是個技術先行者!

那麼就幹了!

蕭強思考了很久用力握緊了拳頭下定了最後的決心。

他相信五年最多十年葉他們一定能夠解決製造成本的問題。到時候自己的太陽能電站也成了氣候再大規模推廣必然事倍功半!

那就讓我先行一步再次搶在你們前頭去搶佔這個制高點吧!

先來者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