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於火紅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9章 背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9章 背後

紐璧堅不得不召開了第二次緊急董事會商討對策,因為目前的局面非常不利。

邱先生現在不疾不徐,似乎對於目前巨大的收益十分滿意,也沒有迅速結束戰鬥的意思。

這樣一來,市場就被充分炒熱,蜂擁而來的各路資金將怡合的打算敲得粉碎,真是報應不爽呀,當年牛奶周爵士的窘境現在怡合嘗了個遍。

所以現在怡合上下很清楚,想不付出巨大的代價,解決邱先生已經不可能了。

問題是幾次聯絡邱先生,怡合的籌碼一次比一次多,但是人家不理睬呀,似乎就是想賴在置地不走。當然紐璧堅也想過乾脆不理睬邱先生,他說到底也不過是兩成多的股份,就算進了董事會又如何,置地說的算的只能是怡合,到時候可以活活的拖死他。

只不過紐璧堅這個想法剛一冒頭,就被董事西門否決了,我們這些驕傲的不列第亞紳士怎麼能跟一個走私犯平起平坐,那不是拉低了我們的身價嗎?不行,堅決不行。

紐璧堅氣的差點爆了血管,都這個時候了,你西門還有心思說這些狗屁東西,要不是你大哥亂來,一會兒是夏威夷糖廠,一會兒是南非的金礦,到處投資,何至於留下這麼多的漏洞讓人鑽?

只不過西門的想法得到了絕大部分董事的支援,絕不能接受走私邱進入董事會,那是偉大的怡合的恥辱,這樣一來立足未穩的紐璧堅也是無可奈何,紐璧堅無奈之下只能自己吐糟,我們都忘了本呀,怡合的祖上不就是靠著走私大煙起家的嗎?

實際上紐璧堅之所以想起與邱先生共事,也是他已經看出了苗頭不對,豐匯的立場有些怪異,他們並沒有全力支持怡合的想法。雖然他確實拿到了大筆貸款,但是豐匯站在一旁看熱鬧的意圖還是很明顯的。

紐璧堅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也是因為他與港府聯絡,試圖透過政治手段壓迫邱先生和華裕時,港府的態度有些曖昧。雖然港府也與華新社有接觸,但根本沒有盡力。華新社一句這是企業自主行為,與他們無關的狗屁回覆,竟然就打發了他們。

而港府竟然就這麼接受了,還鄭重其事的告訴怡合,邱先生和華裕沒有違規,他們也不好做什麼,說到底還要靠怡合自己,自助者天助之,我們相信怡合的實力能擺得平的。

紐璧堅不由得心中大罵,十年前幫著對付邱先生的時候,你們怎麼不這麼說,我雖然有實力擺平邱先生和華裕,但是我不想付出巨大的代價,都是不列第亞人的財富,港府怎麼會變成這樣?

所以紐璧堅想來想去,覺得有實力在背後鼓動港府這麼做的只有豐匯,沈弼不是說過什麼,豐匯是一家銀行,誰能給他們帶來利潤他就會支援,他不在乎是華商還是英商。

正是基於此,紐璧堅的想法就是寧願與邱先生和華裕妥協,也不要去捧豐匯的臭腳。內心深處,他對華方這一次挑選的時機十分佩服,隱隱的有一種想法,這一次不打不相識,怡合吃點虧,讓華方把這口惡氣出了,日後好相處,甚至於日後再次進入華國也不無可能。

紐璧堅與怡合絕大部分股東的想法不同,華國就要開放了,怡合又與華國打了一百多年交道,經驗豐富,為什麼不繼續打交道呢,過去的就讓他過去不好嗎?

可是紐璧堅只是一個小小的試探,西門就立刻跳了出來,其他董事也蜂擁支援,這到底是他是大班還是西門是大班?紐璧堅不由得產生了一絲挫折感,這個大班真是不好做呀。

怡合的緊急董事會最後一無所得,對於置地最後的決定是不惜代價,增持到至少百分之二十的股權,置地是絕對不能丟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對於九龍倉,有董事認為,乾脆把華裕持股之事公開透露,制造輿論把事情鬧大,逼迫華裕撤走。

可是這種意見被紐璧堅否決了,怡合和邱先生之爭目前被粉飾為邱先生的報復行為,現在把華裕拉進來,誰也搞不清楚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萬一華裕一怒之下,不惜代價的搶奪九龍倉,他們是跟還是不跟?

內心深處,紐璧堅還是想跟華裕和邱先生妥協,既然邱先生那裡不好說話,那就直接找華裕就好了。

孫祖傑收到紐璧堅傳遞過來的訊息時,呵呵笑了起來,紐璧堅想的不錯,可是你都沒辦法擺平怡合內部,跟你打交道毫無意義。

所以孫祖傑很有政治性的表態,我們跟極端反華的怡合沒有共同語言,除非怡合能夠改變立場,要不然還是各憑本事吧。

紐璧堅聽到回覆之後,立刻知道他必須拿出真本事較量一番了,要不然還真的被小瞧了,怡合不展現實力,對方當然不樂意退步。

其後的時間,怡合到處籌資,將鉅額的資金用於置地的增持,對此孫祖傑早有預案,邱先生不著急,穩住不動,現在是輪到華裕出手了。

等到怡合的資金在置地上大量消耗後,華裕突然開始明顯加大對於九龍倉的吸籌。一來置地已經漲了夠多了,現在買入不划算;二來他們對於九龍倉的持股更多,而且九龍倉的價格也不高,一旦增持,怡合顧此失彼,壓力很更大,遲早要妥協。

這就是孫祖傑的戰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現在主動權在我,我怎麼打有利就怎麼打,憑什麼跟著你的節奏轉。

這一次華裕對於九龍倉的進攻又快又猛,立刻引爆了整個市場。隨著華裕不惜代價,將一個個大單吞下之後,市場上立刻謠言紛紛,都在推測怡合到底又招惹了哪路神仙,竟然九龍倉也被攻擊了,而且勢頭這麼兇猛。

孫祖傑見九龍倉被迅速抬高到四十元大關時,就立刻收手。只不過九龍倉成為熱點之後,被引進來的熱錢開始不斷熱炒。此時,整個市場已經看清楚怡合此時的窘境,顧此失彼,這一次怡合肯定要吃大苦頭了。

相比於置地,怡合對於九龍倉的控制更加不穩,所以九龍倉很可能要易主。此時恰好有一篇股市分析,對九龍倉旗下控制的土地資源進行了一番分析,認為九龍倉加上名下土地的潛在價值就應該是五十元以上,這一篇報道簡直是火上澆油,所以市場的注意力立刻就轉移到了九龍倉。

隨著資金的不斷湧入,九龍倉的股價連續邁過三個整數門檻,超過了六十元,此時孫祖傑賬面上的利潤已經翻了四五倍,他覺得火候差不多了,這一次怡合也該山窮水盡了,大家可以坐下來好好談一談條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