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於火紅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章 春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章 春節

楊媽身體不好,這個冬天一直在熬中藥吃,說是中藥,都是一些土方子,到底有多少效果,對不對症誰也不知道。

孫祖傑不由得想起記憶裡自身當年的情景,先是對病況不太注意,然後嚴重了一些,又怕花錢只是在鄉鎮醫院看了看,沒想到最後誤診,拖得晚了,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說來說去,都是沒錢的緣故,所以他決心不讓這樣的悲劇繼續發生,懷著這樣的心情,孫祖傑這個寒假就一直有些壓抑和著急。

今年雖然取消了分地,但是這一番折騰下來,上上下下對於此時農村的現狀都已經摸得比較清楚,經驗教訓總結的比較全面,制定的政策也比較符合實際,在堅持集體經濟的同時,保留了一部分農民的自留地,所以到了年底雖然農民收入不高,但今年一天三餐,三稀一干,農忙時兩幹一稀已經可以做到,這樣一來農村已經慢慢穩定下來。

所以孫祖傑雖然心情很惆悵,但是楊媽卻心情很好。早在臘月之初她就開始準備,她知道孫祖傑愛乾淨,所以還不等他回家,家裡已經打掃的乾乾淨淨,這叫撣塵。

等孫祖傑回家了,春節也快開始了,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開始磨豆腐,這是農民最方便獲取的蛋白質,營養也很豐富,但是磨豆腐如何點漿卻很有講究,一般人根本沒有那個技術含量,所以作為大隊人馬掌握的手工業作坊,這段時間非常的繁忙。

楊媽早早的把大豆泡在水裡養著,等大豆吸飽了水,她就送到大隊豆腐作坊代為磨製,楊媽母子人口少,所以不養豬,但是二叔家養豬,所以付了以點加工費,拿回來豆腐渣,用來養豬。

在磨豆腐的時候,也要為春節準備一些年貨,南瓜籽葵花籽家裡可以炒制,但是糖果,芝麻切,花生切這些往往都需要親戚朋友,左鄰右舍幫忙。

此時蔗糖也是需要票證的,農民手裡很少,所以當時用的糖絲是熬製的麥芽糖,熬製麥芽糖難度更大,是二叔挑著米去公社作坊換回來了。

然後左鄰右舍湊一湊開始製作糖果這些,人一多排隊就要好幾天,楊媽考慮到孫祖傑在家的時間很短,所以楊媽今年做的很早,這樣他一回來就可以吃得上。

冬天裡到了農閒季節,生產隊的水塘開始放水,要抓魚挖藕了,同時要把池塘裡的淤泥挖出來肥田,為來年的豐收準備肥料,這是一個大工程,任何時候都很重要。

到了年底,基本上忙的七七八八,這時候就可以吧品嚐勝利者果實了,今年運氣不錯,楊媽分到了一條大魚幾條小一點的魚,她把大魚醃製起來準備給孫祖傑燒成鹹魚幹帶到學校,而小魚則燒好了留待過年。

到了臘月二十幾,開始炸糯米圓,有的地方叫米果,就是把糯米團成一個個圓形,放油鍋裡油炸一下,糯米裡會放上一些蔬菜,有的是藕片,有的是黃豆,在孫英記憶裡,媽媽又進步了,裡面放的是鹹肉,另外還有不少豬肉圓子。

只不過此時農民雖然自己種植花生油菜,但是年底生產隊能夠分到的植物油卻十分有限,村民們都十分有默契的收集起來,年底用來炸圓子。

雖然二叔養豬,但是此時豬都要被徵收的,所以到了年底家家戶戶能有一兩斤肉過年就不錯了,楊媽今年忍痛割了半斤肉,她難得的殺了一隻雞,一半給了二叔,他們家人口多,不夠吃;一半母子倆享用,此時農村也只有過年才能這麼奢侈一回。

楊媽殺雞也是沒有辦法,因為隨著蚯蚓養雞的推廣,楊媽已經挖不到那麼多蚯蚓了,所以去年多養的幾隻雞只得縮水了,可能到最後還會變成一隻兩隻,由此可見改變現狀之難。

年三十的團圓飯,是湖中一帶一年最重要的一餐,都是在中午吃的,有的人家子女在外地還沒有及時趕到,家裡長輩這一頓就一直不吃,非要等著孩子平安回來才開始。

這一年的團圓飯總共有六盤菜,魚雞肉樣樣不缺,非常豐盛,魚是堅決不能動的,取得是年年有餘的吉祥彩頭,所以母子兩非常有默契的吃其他五盤菜。

楊媽慈愛的將雞湯裡的那只雞腿夾給了孫祖傑,說是讀書太累,讓他好好補補腦子。孫祖傑知道拒絕也沒用,就伸碗接了過來,然後順手夾了一塊肉放到楊媽碗裡,“媽,你也吃!”

這是兒子的孝心,一直沒有夾葷菜的楊媽此時也接了過來,開心的小心咀嚼起來。上了歲數的人牙齒都不太好,楊媽也不例外,管的上用場的沒有幾顆,還搖搖晃晃,但是楊媽吃燉透的豬肉一點問題都沒有,所以楊媽一邊吃,一邊看著孫祖傑啃雞腿啃得滿嘴是油,十分欣慰的笑了。

飯吃完了,收拾一番,他們需要去墳地祭祀祖先,孫祖傑扶著楊媽慢慢蹣跚的走到村外的墳地,一邊走一邊聽楊媽說過完的故事。

幾個哥哥姐姐都夭折了,怎麼沒得,楊媽沒有明說,此時小孩子夭折也不會修墳,所以楊媽只是帶著孫祖傑在幾個低矮的墳頭燒了幾刀紙盡了翻心意。

在抗生素大規模推廣使用之前,能夠導致兒童死亡的疾病太多了,所以農村對於孩子的死亡有些習以為常,也許是眼淚早就流完了,也許是顧忌孫祖傑的感受,所以楊媽表現的很平淡,但是孫祖傑還是能夠感受到她內心的痛苦。

最後到了成人的墳場,孫祖傑的養父在他小的時候已經因病過世,楊媽在丈夫墓前徘徊沉默了很久,把土墳上面和周邊的草砍了砍,又打掃乾淨,孫祖傑也幫著打起了下手,等到拜祭完畢後,楊媽指著墳頭說,“小杰,要記住這裡,日後多來看看!”

孫祖傑哪裡還不明白,他的眼淚早就忍不住了,默默的流了下來,楊媽這時摸了摸他的腦袋,寬慰他道,“媽身體雖然不好,但小傑還沒有長大,媽媽可捨不得走。你這個伢子聰明確歸聰明,但就是想的太多,什麼都埋在心裡,這麼小哪有那麼多有的沒的!”

說完了這些教訓的話,見孫祖傑擦乾眼睛,沉默不語,,楊媽也就不再繼續說了,燒完了紙錢,就帶著他返回家中。上完墳之後,大家夥往往就湊在一起開始玩樂,一年難得有這麼一個簡短的時光可以玩樂。

下午外面的陽光很溫暖,又沒有風,孫祖傑就掏出課本寫寒假作業,而楊媽則開始拿著針縫鞋底,為孫祖傑準備明年的布鞋。楊媽眼睛不好,所以有時候孫祖傑需要為她把線頭插進針裡。

到了夜裡,大門敞開著,開始守歲,平日裡點煤油燈楊媽非常不捨,但是此時卻願意點很久,一直到孫祖傑困了,哈欠不斷,楊媽這才關上大門,母子兩開始休息。

到了第二天,是兔年的大年初一,一大早天矇矇亮,孫祖傑就搶先爬起來開始放炮竹,然後吃完一碗面就滿村轉悠到處拜年。湖縣的風俗是這一天大大小小的人都出門,見到人互相拜一拜年,然後坐下來聊上幾句,主人往往會拿出精心準備的年貨,一般是瓜子,花生,各種酥片,隨便拜年的人抓拿。

到了年初二開始,就開始了走親訪友,這一次楊媽竟然帶著孫祖傑來到了孫吳村,說是帶著他看一看自己的父母。雖然內心有些不樂意,但是孫祖傑還是順從了楊媽的意思,他很清楚有些東西是永遠也沒辦法割捨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