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於火紅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4章 收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4章 收穫

1979年的下半年是一個收穫的季節,龍口工業區的五通一平完成後,孫祖傑就不斷的參加各種新企業的剪綵。

當年統計,除了華投國際自己的專案以外,還有20多個其他專案也開始進入龍口工業區,雖然技術含量不高,但總要一步步來的。

龍口工業區將土地出租獲得的資金用於新一輪的五通一平,繼續加大招商引資,龍口工業區的發展至此走上正軌。

而採用英國最新標準的合資製藥企業,華投禾氏製藥有限公司正式破土動工,預計明年可以投產,而生產的高水平藥品除了滿足國內高階市場的需求外,還將申請fda,who和歐洲各大國的認證,準備往這些市場提供仿製藥。

這樣一個高階藥廠出口的青蒿素製劑產品才可能在非洲賺到大錢,而不是原來那種爛大街的低價銷售。

而維生素c因為國內的產量不斷增加,最終華方捨不得還是取消了合資,以禾氏國際代理出口的方式合作。

因為禾氏國際與各大國際製藥企業都有合作,所以華國出產的維生素c迅速被不生產該產品的歐美製藥巨頭們接受,並開始猛烈衝擊國際市場。

華方在看到禾氏國際大量代理收入後,雖然心疼不已,但是也明白要不是禾氏國際幫忙,他們不會那麼快開啟市場,可以說是合則兩利。

事實上這兩個產品在孫祖傑眼中既重要也不重要,他在乎的是透過這兩次合作,華投國際透過禾氏國際可以與各大國際製藥集團,各國藥檢機構拉上關係。

所以孫祖傑在合資製藥企業成立之後,就立刻設立了華投製藥研究所,從國內外到處挖人,為重磅炸彈做準備。

而經過了半年多的談判和全球巡演後,天翼電腦上市工作基本完成。9月19日,隨著楊老先生等一干天翼高層在孫祖傑的見證下在nafdac敲鐘,天翼電腦正式上市,上市前天翼電腦宣佈了一系列好消息。

天翼電腦與ibm公司就新一代個人電腦標準達成了協議,雙方約定新一代個人計算機將於1980年初同時上市,並同時對外開放大部分標準;

天翼電腦與內地達成了合作協議,將在大陸中心城市京師,魔都建立研究機構,從此之後內地的科研院所可以為天翼電腦提供有償的技術服務,這必然可以極大的降低天翼電腦的研發成本;

天翼電腦獲得內地政府五萬臺個人電腦的訂單,獲得美帝州政府教育機構兩萬臺電腦的訂單,等等。

一連串好消息的轟炸,特別是天翼竟然與ibm合作震驚了整個電腦行業,所有人都明白隨著ibm這個超級巨無霸進入了個人計算機行業,行業大洗牌開始了。

ibm與行業領頭羊天翼的合作,幾乎立刻註定了這一標準成為了個人計算機行業的通用標準,天翼電腦即使沒有太大的話語權,但也足夠保證自己未來的市場份額不受很大的影響。

這樣一來,光榮的成為ibm小弟的天翼自然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市場不知道ibm是怎麼想的,這次竟然沒有一網打盡,但是不管怎麼說,跟著ibm後面喝湯,這對天翼電腦是好事,它最大的隱患沒有了,所以天翼的未來非常值得期待。

而天翼獨有的美帝加華國研發,港島代工的模式會極大的降低成本,這樣在未來相容電腦的競爭中肯定會比較有優勢,所以果然如同ibm董事所說的一樣,天翼電腦獲得了市場極大的認可。

十美元一股的天翼電腦,當天一口氣最高點漲到了二十二美元,最後在接近十九美元收盤,而隨著天翼電腦股價穩定在20美元以上,一個超過二十億美元市值的高科技企業巨頭誕生了。

而融資獲得的兩億多美元將為天翼電腦的發展注入足夠的動力,歐派電子的很多研究專案都與天翼對接,這樣一來可以節省華投相當多的科研經費。

與天翼電腦的上市大獲成功相比,天翼聯絡幾乎成為了反面教材,業績不斷下滑之際竟然還搞起了定向增發,繼續往研發的無底洞中投錢。

所以小股東當然用跑路來投票,這樣一來天翼聯絡股價不斷暴跌,市值竟然跌破了一點五億港幣。

此時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忽悠內地政府的,華投港島竟然公開投入了一千五百萬港幣參與增發,而隨著大量流通股份透過協議暗地被天翼公司交易得到後,天翼電腦的流通股事實上十分有限,也就變成了一隻殭屍股,幾乎沒有什麼波動。

這就引起了一些投資機構的重視,會不會華投的孫總又看到了什麼他們看不到的地方,不然怎麼會投資這個公司?

最關鍵的是天翼聯絡也是天翼公司的上市公司,以他們研發的實力,要真的在科技上面有了重大突破,到時候大家後悔也來不及了。

但是現在大勢已定,市面上的浮籌少的很,誰也沒有辦法得到多少籌碼,所以只能期望孫祖傑走眼一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孫祖傑當然沒有走眼,因為在下半年,天翼聯絡的程控電話專案挖到了美帝一些工程師,目前進展順利,有望獲得重大突破,而一旦成功實現程控電話的量產,光大陸市場就足夠天翼聯絡的股價翻上十倍,所以他覺得這一次對港島投資者的智商稅收的很值。

如果說天翼公司的收益是不菲,那麼投機黃金的收益就讓所有人都瞠目結舌了。

1979年的黃金市場是一個超級大牛市,從年初的240美元左右,磨了半年左右,然後一口氣突破了300,400美元大關,孫祖傑強忍住誘惑,一直到黃金價格急劇上揚,突破500美元時才下令華投開始慢慢拋售,並且在蘇俄侵略墳場的那幾天避險資金大量湧入後,不惜代價的完成了所有的拋售。

黃金價格在800美元只是維持了很短的時間就開始下跌,而且越跌越快,孫祖傑可以說選擇了一個相當不錯的時機。

最後一盤點他以195美元買入的黃金,拋售平均價格大概是650美元左右,再扣除所有的費用,這一次華投賺了十億美元,所有人都蒙了。

所以圍繞著年底華投港島賬上的巨資,高層終於忍不住了,電令孫祖傑立刻赴京商議。

因為1979年年底孫祖傑實在賺的太多了,他控制下的華投港島和天翼集團竟然賬面上就有十幾億美元。

而因為華國國內大規模的引進外資建設,這一年華國外匯儲備局年底手裡的外匯不到十億美元。

所以孫大老闆目前比國家手裡的錢還多,高層能不驚訝的眼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