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於火紅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2章 禾氏院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2章 禾氏院線

從70年代初開始,維生素c的醫療價值不斷被開拓,兩次獲得諾獎的鮑林教授寫了一本書認為高劑量的維生素c可以預防和治療感冒,這本書在美帝非常暢銷。

眾所周知,感冒在東方也許是一件小事,而在西方那是會死人的,所以維生素c被老外怎麼看重都不為過。

而到了1976年和1979年,維生素c又被認為可以止疼,而且長期服用,可以用來抗癌和降低心臟病的得病風險。

可以這麼說,整個70年代,維生素c的潛在醫學價值被不斷開拓,所以科學家們的鼓吹也助長了維生素c的市場不斷擴張,價格不斷上漲。

就在各大製藥巨頭心奮不已,準備大撈一把的時候,來自於華國的維生素c在禾氏國際的幫助下突然出現,橫掃了世界維生素c市場。好不容易炒熱的市場竟然被華國一群土包子來了個截胡,這給了他們當頭一棒。

華國大量低價高質的維生素c由禾氏國際獨家代理出口,迫使主要的維生素c生產商注意到華國,此時他們已經知道華國開發出一種新型的工藝,可以大量減少成本,而且這項工藝還被註冊了國際專利,所以製藥巨頭們都憤怒不已。

這些製藥巨頭面臨著很大的麻煩,因為對維生素c市場的看好,他們花費重金購買裝置準備擴大生產,結果這些花了大錢的裝置還沒有派上用場,就已經被市場淘汰了。

現在華國的維生素c產量每一個月都在增加,所以必須立刻想辦法來應對這個討厭的不按牌理出牌的傢伙。

禾氏國際此時已經收到幾大製藥公司的壓力,要求他們想辦法控制維生素c的出口,要不然他們就要對付禾氏國際了。

所以腿軟的禾氏國際董事們找到了孫祖傑要求他趕緊想辦法,勸說國內降低維生素c的產量,孫祖傑不得不召開了一個董事局會議。

“各位董事,恐怕你們犯了一個錯誤,我們現在的成本是最低的,技術是最先進的,現在應該是那三家企業向我們屈服才是。”

孫祖傑剛剛說完,一個華資股東顫抖著聲音說道,“那可是羅世,巴斯夫和武天製藥呀,咱們這樣的小身板怎麼可能扛得住?”

孫祖傑氣得拍了桌子,“不過三家製藥企業而已,他們再強有華國強大?有英國強大?你們不要忘記了,現在禾氏國際也有後臺,華國和英國都是他的後臺。”

說完,孫祖傑笑著看向豐匯的董事,“鮑爾先生,您說我說的對不對?”

“孫生,您說得很對,這一塊市場數億美元的市場必然屬於禾氏國際,我已經說服不列第亞的製藥公司,他們非常樂意與禾氏國際合作。”

孫祖傑之所以一定要拉上禾氏國際一起賺錢就是這個目的,國際製藥巨頭們也是有矛盾的,他們非常樂意看到羅世,巴斯夫和武天製藥三家吃這麼大的一個苦頭。

而且維生素c降低價格,必然會擴張市場,對於他們維生素製劑的銷售是十分有利的,這是合則兩利的事情。

有禾氏國際一群洋鬼子幫忙跑關係,維生素c的銷售就不會在歐美出現人為的麻煩,當然在這期間肯定有很多內幕交易,這也是避免不了的。

但是不管怎麼樣,在這個年代,如果每年能夠出口數億美元的維生素c,對於華國的意義絕對非同一般,這是工業製成品的出口,總比賤賣石油煤炭稀土來的划算。孫祖傑已經下定決心,就算是打價格戰,也要把這個市場徹底搶過來。

所以他點了點頭,“您這麼說我就放心了,不僅僅是英國,美帝那幾家製藥企業也請您多費心。”

“願意為您效勞,親愛的孫。”

孫祖傑說完了維生素c,就提到了那個合資製藥企業。這是一個完全高標準的製藥公司,按照孫祖傑與不列第亞的製藥公司達成的協議,他們將協助禾氏製藥完成歐美的驗廠,作為代價,禾氏國際生產的青蒿素類製劑將由他們代理在非洲銷售。

當然孫祖傑也不是傻子,這些製藥公司拿了大頭的同時,也需要將一些藥物授權給禾氏製藥生產,並且對國內外銷售。

也就是說,透過幾個青蒿素製劑,孫祖傑就有可能開啟歐美高階藥品市場的大門,這也是他的核心目的。

既然要求這麼嚴格,那麼大部分裝置還有相當多的技術和管理人員都需要從歐美招聘,這樣一來這個禾氏製藥出來的產品肯定比國內很多產品要貴很多。

但是孫祖傑知道這些藥品肯定能賣的出去,國內不說,那麼多享受公費醫療的老同志一定會只買貴的,不買便宜的。

而這樣一些藥物雖然歐美的市場價格也不高,但是再怎麼說禾氏製藥的成本也比歐美的價格要低,所以只要能夠出口歐美醫藥市場,就算是虧本也是值得的。

所以孫祖傑對這個製藥企業極端重視,他聽取了相關彙報後,點了點頭,1980年上半年投產,時間還很充裕。

說完了製藥公司,孫祖傑就開啟了另外一個話題,“諸位,有沒有發現這幾年港島的電影市場十分紅火,不僅本土的電影票房迭創新高,而且還大量出口東南亞市場。”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此時在港島的娛樂圈,真正的大亨只有邵爵士一人,其他人實力都很一般,禾氏國際雖然拆分了,實力大損,但相比於這些人卻是超級巨無霸,所以孫祖傑根本不擔心進入的難度。

一個英資股東突然問道,“孫生,我很坦率,希望您不要生氣,是不是您得到了指令,要影響甚至於控制港島的輿論?”

孫祖傑搖搖頭,“我明白您的擔心,但是我以人格擔保,沒有這條指令。我只是看到了電影市場日漸火爆,認為值得投資而已。”

說完孫祖傑就讓人將他的投資計劃遞給與會的董事,並且開始闡述他的投資想法。

購買一些陳舊的戲院或者電影院,或者類似的建築,然後進行改建,底層改建成禾氏賣場,而在頂層開設電影院,遊戲廳。這樣一邊擴大賣場,一邊組建禾氏院線。

這樣既可以發展已經得到證實很有前途的大賣場,又可以乘機發展出一條院線,並不需要付出多少代價。

為了解決電影片源問題,孫祖傑決定借用當年雷大亨的招數,不需要電影公司承擔保底費用,只要被看中了,電影就可以上映,而且不管哪一家的電影,他都樂意播放。

為了鼓勵電影公司的發展,孫祖傑還決定拿出一些錢作為電影發展資金,只要拿出出色的劇本,都可以過來申請一部分資金。

經過稽核透過後,這部分資金將作為電影投資的一部分,院線與製片商共同承擔風險。這樣就可以打破嘉禾和邵氏的壟斷,並且同時降低電影拍攝的門檻,孫祖傑相信一定有不少有創意的電影人樂意與禾氏合作。

一個華資股東想了想,“孫生,您這樣做院線的風險是不是很大?”

孫祖傑搖搖頭,“並不大,一來港島的地產價值不斷上升,這些買下來的物業價值也會不斷上升,所以我們虧本的可能性十分有限。

二來,電影院不再是原來的大場,而是改成多個小場。這樣可以在一天之內上映多部電影,不可能上映的所有電影都賣不好,這樣我們的風險可以降到最低。

而且就算電影院票賣的不好,附帶的遊戲廳也會賺錢,這一塊你們可以找天翼集團,想必他們也樂意一起投資這樣新型的院線。”

孫祖傑說完之後,英資董事仔細的閱讀完方案之後,點了點頭,“您的這套模式十分新穎,我覺得可以一試。”

孫祖傑點點頭,“我們禾氏國際只是一家純粹的以賺錢為目的的企業,不會涉及到政治。請放心,我對於投資電視臺和報紙沒有興趣。”

英資董事知道孫祖傑是在說謊,他投資院線,搞電影投資,哪個電影人敢亂說話,但是只要不是直接染指電視臺和報紙,港府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港島是個自由港,總不能不讓人投資吧。而且由他們看著,孫祖傑想亂來也很難。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華國在港島事實上也有一條院線,不列第亞人當初都沒有阻攔,現在就更沒有阻攔得必要了。

而孫祖傑也決定乘這次機會把這條半死不活的院線一起收購過來盤活資產,港島的左派電影工作者不是沒有能力,是國家對他們管的太多,束縛太多,他有必要改革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