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於火紅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5章 天才或是幸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65章 天才或是幸運

卡普曼的通知之後,接著是一個又一個恭喜的電話,到最後正主終於出現了。位於紐約的阿爾伯特和瑪麗拉斯克基金會正式往聖路易斯孫祖傑所在的酒店打來電話,通知他獲得了1982年度的拉斯克基礎醫學獎,並邀請他去紐約領獎。

孫祖傑表示願意接受邀請,他看了看辦公桌上面的時間,已經是10月份了,而一般來說,拉斯克獎都是在九月份頒獎,拖到現在,真是有些意思呀。

就在此時,他的房門傳來了砰砰砰的敲門聲,他開啟一看,林秘書進來說,“孫總,您看一下新聞。”

孫祖傑點點頭,林秘書開啟了電視,調到了一個新聞頻道,裡面是一個採訪內容,標題很清楚,“華國企業高層被授予拉斯克獎。”

孫祖傑靜靜地看著電視,“記者問道,拉斯克獎過去都是在九月頒獎,這一次為什麼拖延到十月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被採訪的人應該是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他打著哈哈問道,“拉斯克獎並沒有固定的時間,過去在九月,並不代表每一次都是在九月。”

記者單刀直入,“是不是因為華國孫的爭議?”

“基金會對此不予置評,對於具體的評獎過程,基金會一向嚴格保密。”

記者依然不依不饒,“您不覺得十分可笑嗎?孫是一個華國的企業官員,並不是醫學專家,他怎麼能被授予拉斯克獎?”

工作人員毫不猶豫的說道,“拉斯克獎十分公平和正直,我們對於孫的頒獎,是因為他提出了聚合酶鏈式反應,這與他的國籍和職業毫無關系。”

記者繼續糾纏的說道,“我聽說評委會爭議很大。”

“評委會評獎的過程十分保密,我並不清楚,也無法置評。”

見實在掏不出什麼,此時的電視鏡頭一晃而過,露出了主持人和nbc的臺標,主持人身邊應該是一位嘉賓,看起來這一次準備相當充分。

“索利斯教授,作為華盛頓大學生物學教授,您對這一次拉斯克基礎醫學獎被授予華國孫,有什麼看法?”

“我從來沒有聽說過華國孫,將拉斯克獎授予一名毫無名氣的華國學者,阿爾伯特和瑪麗拉斯克基金會這一次的決定十分讓人吃驚。”

“孫並不是學者,他是華國的一名企業官員,所以教授您不知道他十分正常。拉斯克獎的頒獎理由是孫是pcr理論的發明者。”

“嗷,原來他是pcr理論的發明者,但是我印象中,在康州的那次學術會議上作報告的是一位年輕的女學者,周小姐,並不是孫,這是為什麼?”

看著索利斯教授怪異的目光,另外一位專家開始說話,“索利斯教授,您的疑惑,諾貝爾獎獲得者杜貝克教授曾經澄清過,我想您不應該質疑此事。

阿爾伯特和瑪麗拉斯克基金會對獲獎者資格的審查一向十分嚴格。他們既然頒獎給孫,一定嚴格的核實過,沒有足夠的理由您不應該質疑基金會的公信度。”

“嗷,霍爾教授,那您認可對華國孫先生的頒獎了?”

“我承認pcr具有非凡的價值,但是我對於基金會這麼迅速的頒獎並不是非常認可。”

“這是為什麼?”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諾獎級別的發明,但是基金會這一次的行為會讓孫飽受爭議,這對他太不公平。”

“我不是很理解您的說法?”

“孫的成就是非凡的,不管是不是運氣,他都不應該受到任何質疑。但是目前有太多人因為他的國籍,職業而產生了種種偏見,沒有或者故意沒有看到他的貢獻。所以我認為基金應該做的更好,而不是拖到十月份再頒獎。”

主持人恍然大悟,“原來您對孫的評價這麼高,我十分好奇,從他的簡歷上看,他只讀過兩年書,就去下棋了,他怎麼可能有這樣的學識,或者說拉斯克獎這麼容易獲得嗎?”

“對於孫的人生經歷,我不瞭解。具體到pcr的發明,非常特殊,孫並不需要太深厚的專業知識,這更多的是一種思路。”

“您能仔細闡述一下嗎?”

“怎麼說呢?”

這時候最後一位嘉賓插話了,“這就如同s 型下水管道的發明一樣,pcr的理論基礎都已經有了,孫只需要靈機一動想了出來,就這麼簡單。

但是這項發明非常重要,在法醫界的巨大用途早已經舉世皆知。在生物學領域,pcr的價值更大,這一兩年對於pcr大量的論文引用就是證明。

從這個角度來說,阿爾伯特和瑪麗拉斯克基金會的決定並沒有任何爭議,pcr的發明值得這樣的獎勵。”

主持人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只是拉維尼教授,我非常好奇,為什麼這麼多專業人士沒有想到,反而是一位華國官員首先想到了呢?”

最後一位嘉賓,也就是拉維尼教授,有些無奈的說道,“這也許就是天才的靈感。華國有十億人,出現一個兩個天才,這很正常。”

索利斯教授這時插話了,他有些酸溜溜的說道,“或者是幸運,砸中牛頓的蘋果正好砸到了他。”

主持人笑著說道,“看來學術界對孫也有爭議,那麼現在讓我們看一看諾貝爾獎獲得者杜貝克教授是怎麼說的?”

鏡頭又切到了杜貝克實驗室,杜貝克教授對著記者的鏡頭正在侃侃而談,“我見過孫,這是一個十分可愛的年輕人。

我告訴他,我會提名他拉斯克獎,孫的表情非常疑惑,他的反應讓我笑了很久,很久沒有那麼高興過了。”

“為什麼?”

“孫並不是一名學者,他根本不知道他的靈感會那麼重要,也許這就是天才的靈感,我們必須尊重他的成就,這才是科學的態度。

這就是我為什麼提名孫的原因,幸運的是,阿爾伯特和瑪麗拉斯克基金會也認識到了這一點。”

記者笑著說道,“也許更多的是幸運。”

杜貝克笑著說道,“不,你們不明白孫是怎樣的天才。他十一歲就能寫出一本暢銷書,十五歲就能成為數一數二的棋手,二十多歲就可以執掌一個大企業,現在又發明了pcr。

普通人也許一輩子都不會都做到一樣,他卻可以做到這麼多,如此的多才多藝,難道這不是一位天才嗎?”

就在這個時候,鏡頭又一次切回到直播室,主持人笑著說道,“三位教授,你們對於杜貝克教授的說法怎麼看?”

霍爾教授笑著說道,“也許孫不應該從政或者經商,他如果專心科研,或許成就更大。”

索利斯教授則不以為然,“我並不認同霍爾教授的看法,我看過孫的採訪,他並不適合科研,科學需要的是專注。”

拉維尼教授則笑著搖搖頭,“不管孫是天才還是幸運,孫的成就都不容否認,他是當之無愧的拉斯克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