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於火紅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9章 香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9章 香火

如果孫祖傑在現場,肯定嗤之以鼻,貴?未來買飛機的錢才叫真的貴呢。

在龍口其後的日子,孫祖傑參加了一個個新公司的成立典禮,發表了一些講話。

現在各家雖然名義上分開了,但是要健全機構還有一段時間,這需要一個過程。

而這些單位獨立後,也需要建立一些必不可少的部門,這樣不少華飛的幹部就可以塞進來,沒辦法,特殊時期,下面的子公司也得養一些閒人。所以也只能乘著業績好,完成拆分。

當然即便如此,這些新成立公司的領導也都是快樂的,誰不願意獨當一面呢,自己當家做主的日子總比當部長副部長甚至於車間主任來的舒服。

當然也有人不高興,比如鄭飛,一下子少了這麼多心頭肉,心裡有些捨不得,以後隔了一層,他直接主管的部門除了研究院,就是幾條需要不斷砸錢的生產線,日子恐怕也不好過呀。

孫祖傑看到了這一點,他以茶代酒敬了老鄭一杯,“咱們精力放在研發上,生產交給這些獨立出去的公司,省了多少麻煩事。”

“道理是這樣,就是有些捨不得。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這樣一個個獨立,離開身邊,捨不得呀!”

“為了孩子好,捨不得也得舍,不然這麼多車間,這麼多產品都要爭取資源,你總需要平衡吧,這就會牽扯你相當一部分精力。

乾脆全部放出去讓他們自己去闖,我看呀,未來能有一半活下來就算你我成功了。”

“應該不會吧,每一個領導都是咱們精心挑選的。”

“現在一帆風順的時候看著都能幹,等市場風雲變幻,大浪淘沙後能挺下來的才是好漢,他們還早著呢。”

“也對,不經歷風雨哪裡有彩虹。不過咱們在管理上下了這麼多功夫,相比於其他單位要領先不少,情況應該會好不少。”

“但願吧,只不過放走了這麼多,也該成立一些新單位了,就從通訊公司首先開始吧。”

“程控電話業務確實是需要先準備起來,不過現在技術還是不穩定,是不是再等等,我聽說電子部那幾家單位也都在加緊時間研究。”

“不等了,在使用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更好。

我是這樣想的,天翼聯絡名頭大,他們是上市公司,業績要好看點,電子部也答應把一部分大城市的業務交給他們,那麼大城市的業務就交給他們,歐派通訊就不要進去摻和了。

我估計電子部下面得到技術轉讓的幾家單位一定會緊盯著剩下的大城市。咱們歐派與天翼的關係密切,說白了是一家人,歐派要是再摻和進大城市,估計電子部會怨氣更大,何必呢。

我看歐派通訊先從他們看不上的中小城市做起,這樣有個好處,就算現在的系統不穩定,小地方要求也不高,咱們只要多派點人,出了問題隨叫隨到,把服務做好,他們也能接受。

這樣做,可以提前收益,也可以從使用中發現問題,另外就是可以鍛鍊出一只能打敢打苦仗硬仗的隊伍。”

“這就是農村包圍城市,很是要得。不過孫總,這樣做,需要不少職工,我擔心合格的工程師不夠呀。”

“華夏飛機裡面高素質人才不少,正好可以安排一部分人,等這一部分人培訓後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另外就是需要招聘,現在咱們名氣大了,只要在群眾日報上登報招聘,就不用擔心了。”

鄭飛想了想,“好,就這麼幹,廣南下面好些市縣都願意接收咱們的實驗產品,看來確實是我保守了。”

“你想精益求精當然沒錯,不過該冒險的時候就該冒險。只要價格便宜,服務周到些,小城市現在不會那麼挑剔。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另外就是這次拆分的單位肯定要繼續發展,肯定還需要大量人手,必須優先招錄華夏飛機等待轉崗的同志,為了這幾萬人吃喝拉撒真是要了我的命了。”

“這沒有問題,這一點我早就跟他們說過。只是華飛怎麼會有這麼多閒人?”

孫祖傑苦笑得說道,“前幾年知青返城,為了安置他們國家不得不出此下策,現在到了我們還債的時候了。”

鄭飛點點頭,“看來我們也有必要多辦幾個代工廠,以安排就業。”

“嗯,也只能出此下策了,只是代工廠要想有競爭力只有和港島桃花島的做法一樣,所以這樣的血汗工廠不能放在歐派電子,咱們這塊牌子很值錢,不能有任何汙點。”

“嗯,我會召開會議商議,想出一個好辦法。”

孫祖傑點點頭,事實上他心目中更合理的方式是歐派電子只研發,不管生產,只是國內現在確實做不到,他需要安置的人手太多了,不辦廠子怎麼安排的下。

在1983年的下半年開始,華夏飛機三線單位的搬遷正式啟動,孫祖傑與贛省達成協議後,一大批建設者們告別了剛剛建設不久的三線工廠,連同生產線一起搬到了贛省,開始了第二次創業。

這是一筆巨大的開銷,孫祖傑只能咬著牙出了這筆錢。這筆錢遲早要花,他不願意等到這些廠拖得快不行了再啟動,那樣華投需要付出的代價更大。所以現在被罵幾聲崽賣爺田不心疼他也認了,反正他也會裝作聽不到。

與此同時,在張震中先生的眼皮子底下,運十生產線的拆遷也正式啟動,上飛廠不惜以勞動競賽的方式開始了拆遷。幾年前無數人熱淚盈眶的組裝起第一架運十,現在卻要以這樣的方式拆除生產線,命運真是太神奇了。

而拆遷出來的生產線被送到了回收站當成廢鐵,轉而卻被秘密拉到了遙遠的三秦大地,在那裡華夏飛機一批被退休的老專家需要指導著一批新手重新把生產線搭建起來,然後維護好,用來培養人才,同時隨時等待華投啟動運十的那一天。

在其後的十年裡,這些與孫祖傑“”鬧翻了”的專家,除了幫助華國建立相應的民航標準以外,剩下的時光大部分就放在這條新運十總裝線上,他們以老帶新,將肚子裡的才學交給了一大批精心挑選出來的學員,目標是為了實現香火的延續。

看到了華國的誠意之後,麥道公司終於與華夏飛機達成了麥道82飛機的組裝以及相應的補償貿易協議。

麥道承諾用25年的時間,幫助華國建立一個三步走的民航工業。先組裝麥道80/90,然後是設計100座客機,再然後是180座客機。

這是華美之間在80年代最大的合作項目,這也同樣是一個超級釣魚專案,雙方都在釣魚,就看誰更技高一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