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於火紅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8章 華投銀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58章 華投銀行

雖然不明白孫祖傑是哪裡知道的訊息,不過並不妨礙三井先生的思考。他並不反對資本流入華國,但是必須有所保留,畢竟不管嘴上怎麼友好,華倭戰爭的血淚還沒有幹,當事人很多都還活著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眾所周知華國的基礎建設落後,所以進行一些合作,賺取穩定的長期利潤確實符合三井的利益,要不然就沒有那麼優惠的國家貸款了,所以他笑眯眯的點點頭。

孫祖傑立刻拿出了兩個方案,中州機場債和聯合航空的飛機租賃。

三井點點頭,對於這種合作他當然願意接受,所以點點頭同意了,“具體的細節讓下面人討論吧,我們來談一談其他事情。

孫君,我聽說貴國突然加大了稀土出口的管制,不知道是為了什麼?”

孫祖傑裝傻充愣,“是嗎,可是我得到的訊息是我國這兩年的稀土出口量與日俱增,並沒有什麼管制!”

三井並不相信孫祖傑不知道贛南稀土礦的管制,因為華投專門有一個進出口公司負責這件事,對中重稀土實行十分嚴厲的配額出口,讓正在想辦法囤積稀土的倭國有些措手不及。

孫祖傑突然恍然大悟,“您說的是不是贛南的稀土礦?我得到的報告是這種稀土可以大量使用於軍事工業,為了世界和平,防止一些流氓國家用到軍事上,我國政府不得不進行適當的管制,但是並不影響到與友好鄰邦的合作。”

三井不得不佩服孫祖傑的狡猾,他確實沒有說錯,可怎麼聽怎麼彆扭,而且華國對於稀土出口開始捆綁一些其他條件,所以不僅僅倭國,就是美帝也相當惱火,一向佔便宜佔慣了,華國人突然明白過來他們很不適應。

三井打著哈哈說,“原來如此。”

既然已經明白是怎麼回事,也沒有必要再扯皮下去了,華國人看到了重稀土的價值,那再想鑽空子就困難了,所以再糾纏下去毫無必要。

孫祖傑並沒有在倭國待多久,他很快又回到了港島,因為今年另外一個重大事件,石油價格暴跌開始了。

事實上這幾年油價一直在跌,從最高三十美元一桶,跌到了二十美元一桶,所以很多人以為石油會觸底反彈,結果事實證明他們想的太簡單了。

十一月份歐佩克會議竟然沒有達成減產協議,所以各大石油出口國開始降價搶奪市場份額,油價開始暴跌,這樣一來華國是快樂並痛苦的。

快樂的是華國這一次賺了不少錢,痛苦的是大宗物資暴跌,華國出口倭國的煤炭石油損失慘重,這樣做的後果是華國的進出口形勢越來越嚴峻。

八五年的無度進口,問題越來越嚴重,年底的貿易逆差有可能突破兩百億美元大關,與此同時,通貨膨脹也開始抬頭。

所以總體經濟形勢一片大好的前提下,已經出現了一些陰影,當然只有少數人意識到這一切。

就在這一年的年底,孫祖傑在安頓好周瓊和孩子回國事宜之後,回到了上滬。

在華投總部,孫祖傑開始閱讀本年度的的報告,華投雖然放走了浣熊食品和聯合鋼鐵,不過他也並不是太在意。

這兩個單位本來他就關注不多,拿走就拿走吧,這樣也許對他們是好事?

而且說是拿走,也不是那麼回事,他們已經完成了改制,所以與華投保險公積金部的聯絡還是有密切的,畢竟既有的成果不能丟。

這樣一來,無形之中這個部就滲透到本單位之外,而這些單位與華投的關係也是藕斷絲連,怎麼也扯不清。

隨著華投改制的效果越來越明顯,幾個特區已經開始學習這種模式,因為會減少很多麻煩,但是保險和公積金資金的管理就變成了問題。

華投是以投資收益來彌補這一塊資金的開支,實現可持續發展。所以這個部在深南投資了不少賺錢的輕工類企業,當然這些輕工類企業很大部分與華投有著密切的合作,他們也樂意華投以參股的方式加強合作。

很多地方沒這麼大的本事,也承擔不了責任,就乾脆存在銀行,隨著這一塊資金的沉澱越來越多,順理成章的有人盯上了這一塊歸屬不明的資金。

這就是改革,在改變舊有問題的同時,也會產生新問題,不過這也符合事物螺旋發展的理論。

經濟形勢大好,華投各單位的迅速增長也是必然,所以孫祖傑很滿意的放下了。

“孫總,後天第一架md82首次試飛典禮,多位領導都會出席,這是辦公廳和華夏飛機呈報的報告。”

孫祖傑接了過來,皺著眉頭看了看,“這是書記的工作,給我簡報就可以了。”

這是孫祖傑非常大的不同,別的單位上級領導過來視察,那肯定是領導帶頭,全員出動。

到他這裡,就直接讓書記負責管理,他從來不插手,只看簡報,有需要才出面。

所以華投的領導層還是比較和睦的,孫祖傑很自覺,不是什麼事情都插手,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攤子。

當然了,這也是孫祖傑自己太強,他很自信,包括書記在內所有人都是他的助手,他相信所有人都明白這一點。

“中樞和很多省市都有領導要過來,書記覺得您有必要看一看細節。”

孫祖傑點點頭,看完了之後,有些納悶,“怎麼回事,這麼多人都過來了?”

小秦提醒道,“咱們那個鄉鎮企業發展基金估計很多人知道了。”

孫祖傑點點頭,說到底是錢的事。除了這個鄉鎮企業發展基金以外,華投銀行明年就要掛牌。

他為新銀行要過特殊政策,這個銀行需要有點特色,不要搞一大堆政策性貸款,我就是企業化經營,探索一條出路。

他的要求也是上級希望的,現有幾大行內部壞賬無數,很多貸款就是明知道會虧損,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也要被迫投資。

比如對於科研院所貸轉撥,上面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會出現大量壞賬,但是能不給錢嗎?

銀行的重要性誰都清楚,所以上級領導也知道這樣下去,幾大行遲早要出問題,但是這是國家意志,所以幾大行必須承擔一定的責任。

但是新成立的華投銀行卻不一樣,完全可以輕裝上陣,實驗一下全企業化經營。

得到了上級的批准,孫祖傑就對籌備組說,華投銀行實力有限,我們不要與實力強大的幾大行爭奪國內好的國企資源,當然也爭不過。

華投銀行一要支援華投的發展,所以對於華投和泛華投系要加強扶持的力度,我們手下絕大部分都是好企業,幾大行都搶,你們作為兄弟企業,當然也要分杯羹。

其次就是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不要在意他們的企業屬性。中小企業急需資金支援,但是卻沒有資源,只能靠集資甚至於發高利貸這種方式發展,即便如此,他們也發展的很快。

孫祖傑舉了一個例子,中原省的一個鄉鎮企業,想搞一個肌苷工廠,只能靠自己集資,村支書都被逼到了要賣血的地步。

但是他們搞出企業後很快就賺到了錢,當地的村支書現在得到很大的宣傳,是公認的優秀黨員。

比如東島市一位砸冰箱的小企業,難道你們看不出來與萬向很像嗎,這就是大企業的氣質,不僅僅華投要投資,銀行也要貸款。

確實這種貸款的風險比較大,但是這類企業更有活力,上限更大,只要做好風險把控,我們還是可以賺到錢的。

當然這個過程要小心謹慎,不能貪大求全,所以先從點開始,北上廣深蘇杭,這六個城市先搞一個點,沒那個實力別拉架子。

另外孫祖傑也請三井,豐匯和古德曼公司幫助請了一些銀行從業人員過來幫著健全組織,這理所當然的獲得了國外銀行家的極度支援。

不過孫祖傑以國家政策不允許拒絕了他們入股的要求,他們也不氣餒,時間還長著呢。

實際上他們也不明白華國這些銀行,華投銀行還算不錯,背後有華投系支援,也知道學習建立現代銀行制度,其他的國有行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們看不懂。

但是即便如此,現在想起來孫祖傑還是沒底,他不懂銀行,只能用這樣的方式先謹慎的起步,再怎麼說這六個點的銀行不會虧錢吧,這要是虧錢了,那就沒有能賺錢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