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於火紅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0章 爭奪天鵝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60章 爭奪天鵝肉

孫祖傑這邊發狠,不過到了晚間領導秘書過來把他叫到了領導住處,孫祖傑和領導開誠佈公了聊了很久。

首長是老江湖了,孫祖傑當著他的面威逼利誘民航局,肯定有什麼不能告人的東西。孫祖傑只好彙報了麥道82飛機肯定會比進口貴一截,只有生產到四十架以上,華飛才能回本,所以他擔心民航局不願意為此買單。

而且他要與麥道談設計上的支援,總得拿出一點見面禮吧,所以只能逼著民航局坐實十五架飛機的意向訂單。

首長聽完,無奈的搖搖頭,孫猴子膽大精明,都敢拿他做筏子,不過也不能說他錯,他也是為了工作。既然都坦白交代了,也就只好算了。

首長最怕他是瘦驢拉硬屎,跟運十一樣不上不下,到時候就麻煩了。孫祖傑倒是給了放心話,經過多方評估,以華飛目前的實力,在大量外購子系統的前提下,吃透了md82那麼多資料,搞出一款合格的支線飛機是有很大可能的,但是國產飛機最大的問題是國家的支援不夠。

新東西搞出來大機率可以解決安全性問題,但是價效比鐵定比不上進口飛機,所以這就需要國家意志,你得堅持不懈的支援,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

孫祖傑對民航局不放心,所以他聯合軍隊搞了民航公司,就是以防萬一,在國家意志不太堅強的情況下,只能自食其力了。

孫祖傑動了感情,“首長,現在國家困難,我十分理解,也竭盡所能幫著一起克服困難。華飛搞國產飛機,我也不求國家給我出多少錢,但是我搞出來之後,總得給我機會用吧。

如果民航局有困難,那麼聯合航空買什麼飛機能不能有自主權,總要給我們的國產飛機留一個使用的地方吧。”

首長高興的答應了,孫祖傑這樣的要求已經非常低了,實在沒辦法拒絕。

首長可能根本沒有想到,未來華國會發展那麼快,會需要那麼多飛機,甚至於飛機已經變成了與歐美平衡貿易的籌碼。

這樣一來未來聯合航空購買飛機的自主權將會非常珍貴,敲定了這件事之後,孫祖傑可以自豪的說,在經營這一塊,他已經為華飛做到了極致,剩下的就看他們能不能先支後幹,真正搞出國產大飛機了。

首長接著就問起了他華投銀行的想法,孫祖傑將他的打算告訴了首長,然後說了一句,“鄉鎮企業大勢已成,有必要因勢利導,有效管理,不能放任自流,就讓我做一做探索吧。”

首長聽完,沉默了半晌,然後說道,“好好幹!”

到了八六年,鄉鎮企業大發展已經成為了現實,不管中樞是什麼態度,人家在夾縫中生存和壯大起來了,你再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肯定不行了。

所以上面開始宣傳做的好的鄉鎮企業,當時一南一北有兩個典型,南方的典型就是萬向的廠長,有了華投的投資之後,萬向從鄉鎮企業變成了正規軍,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華投系最重要的汽配供應商之一,而且還迅速拓展到海外,成了美帝企業的配套商。

因為這件事,孫祖傑還曾經被上級誇了一頓,說他慧眼識珠,當然也有人說是華投成全了萬向。但是不管怎麼說,萬向做大了,華投在萬向做大的過程中,投入的資金獲得了保值增值,現在資產已經翻了不少倍,這就是成功,不是嗎?

當然孫祖傑也知道魯廠長在經營好萬向的前提下,參與修建了鄉里的中學大樓,農貿市場和飼料加工廠。

從企業經營來說,魯廠長的做法是絕對不能被股東們接受的,開玩笑,我們投了錢不是讓你來做善事的,但是魯廠長這麼做,作為回報,萬向廠也獲得了當地政府極大的支援,被視作是共同富裕的典型。

用這種方式獲得政府資源,是一種十分聰明的做法。但是這種方式,對於操盤的鄉鎮企業家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幸運的是,孫祖傑知道魯廠長的能力。所以他要求華投投資部不要去管,我們就相當於放一筆錢給魯廠長,怎麼幹都是他的事情。

這就是這個時代,所有人都在摸索中發展,所以現在孫祖傑的做法相當於試點之後,擴大規模,就非常容易被接受了。

只不過這一次他拿出來的資金比較龐大,他就不準備這麼幹了,不是所有人都有魯廠長的能力。

孫祖傑再傻也清楚,他這筆錢不是唐僧肉,是要有回報的,說到底是典型的投資行為,所以寧缺毋濫。

但是在這個時代,幾乎很少人有這種認識,所以面對孫祖傑的方案,這些地方領導將信將疑,不過也都明白了,這筆錢不好拿。

對企業家有要求,你對企業的定位,內部管理,未來發展要有一個方案,你要資金支援為了什麼,市場怎麼分析,你的盈利點在哪裡,對未來有什麼預期。

對地方政府有要求,你們對這個企業的評估,你們有沒有讓他們承擔地方社會責任,準備有哪些?近期遠期?如何保證政策的延續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是一次市場經濟的洗禮,很多原來模稜兩可的東西,在這一刻看到這些問題後得到了明晰,當然也有人不以為然,你把錢拿過來就行了,發展成了一個新萬向你們華投也受益嘛。

孫祖傑笑了笑,凡是這種態度的,他對於投資都會打一個問號,他從來都是這樣的態度,連書面文章都不願意做一做的,沒有合作的必要。

事實上他也知道這一次拿到的結果不會很好,在夾縫中成長起來的鄉鎮企業的掌門人絕大部分靠的是直覺,他們寫不出一個讓孫祖傑很滿意的東西。但是不要緊,他需要看的就是這些直覺,此時與其說是投資,不去說是投人。

孫祖傑有些無奈的看到,成績最好的還是珠三角,閩東,長三角地區,這不是偶然,沿海的開放讓他們的眼界獲得了極大的擴充套件,但是他同樣知道很多企業家同樣是顧慮重重,他們有的人甚至是被迫過來的。

因此萬向的魯廠長意外的成了大忙人,無數人前去拜訪他,詢問他與華投的合作細節。

魯廠長也懵呀,誰知道他怎麼會被華投老總孫祖傑看中,然後硬是塞了一筆錢,迫於地方政府的壓力,他不得不接受了這些協議。

但是事後發現,華投這個上司太好說話了,他們只是幫著健全了管理,也派了財務過來,監督花銷,這是必然的。

其他的基本也不管,甚至於他為了地方花錢,華投也不管,所以他慢慢也放下了心,一心一意的把萬向做大做強。

進入華投系後,萬向的發展如魚得水,規模迅速擴張,所以現在國家滿意,華投滿意,萬向滿意,地方滿意,職工也滿意。能讓五家都滿意的人,魯廠長的才幹可想而知,要不然孫祖傑敢那麼放手嗎?

看到這個說法後有的人很動心,這比掛靠的國企還要靠譜呀。不怎麼管不說,還給錢讓著壯大,怪不得老魯過得這麼滋潤。

但是有的人則想到了其他,這裡面似乎有空子可以鑽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就是大時代,一個大浪淘沙的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