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於火紅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409章 么蛾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09章 么蛾子

艾哈邁德親王首先參觀了激光制導炸彈的演練,見到一枚炸彈精準的攻擊到地面目標之後,不由得連連叫好,他完全沒有想到華國人竟然已經開發出這樣的武器。

然後他又去看了看從波斯交換過來的殘破雷達和導彈,老王爺這才放下了心,很顯然華國人確實在進行這一領域的開發,現在就看他們願不願意參與進來了。

華國在七十年代得到過美帝第一代激光制導炸彈,但是鑑於這種攻擊武器的研發不是最急迫的,所以在八十年代初已經停滯甚至直接中止了。

孫祖傑在沙盤推演中狠狠的敲打了軍方一頓之後,對於精確制導武器的研製又被抬到了一定的高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巡航導彈,精確制導炸彈和中距彈的研製都開始提上日程,沒辦法,未來大趨勢就是如此,既然現在差距不大,如果儘快追趕還是有希望的。

但是因為經費的緣故,只是在第一代激光制導炸彈上取得了進步,巡航導彈和中距彈的進展十分緩慢。

基於現實的需求,空軍確實希望有一架並座的戰鬥轟炸機,但是串座的飛豹已經試飛,這是專屬於海軍的對艦攻擊平臺。

而現在華飛鼓吹的下一代轟炸機平臺強七竟然有機會拉來國際投資,那當然就要考慮到未來掛載中距彈的需求。

這也是空軍為什麼最終在強七並座問題上讓步的重要原因,因為種種跡象顯示,隨著技術的進步,強擊機低空突擊轟炸的要求似乎有所減弱。

就算一切順利,強七的研製能在九十年代走完就不錯了,而裝備部隊,怎麼都要進入新世紀了,所以為了未來考慮,確實沒有必要一定要追求並座。

再加上巴鐵和埃及因為飛行員的問題,堅持要上單座,所以最後空軍妥協了,強七最後變成了單座雙發,雖然空軍有所不滿,但是要想老外出錢,也只能這樣了。

經過兩年多的反覆折騰,強七的大概方案最後大致敲定下來,單座雙發,電傳飛控,未來可以發射主動中距彈,能夠掛載精確制導武器。

也就是說強七將是一款妥妥的三代戰鬥轟炸機,既然搞成了三代飛機,那研究經費絕對不少,就算土豪們會出一部分錢,華投也肯定要出一部分經費,所以作為東家之一的孫祖傑堅持一定要用斯貝,他要為華動的利益考慮。

他的說法十分直白,“過去的教訓告訴我們,多款在研的飛機最大的麻煩就是發動機跟不上,然後飛機接著下馬,強六就是非常典型的教訓。

華飛既然要搞強七就一定要搞出來,我們交不起那麼昂貴的學費,所以別得在研的發動機我們一概不考慮,這一點沒有商量的餘地。”

孫祖傑這個說法,最後被空軍接受了,因為華國是按照轟炸機來研製的,對於強七的空戰格鬥需求不高,未來能發射中距彈就可以。

而不管是埃及還是巴鐵,他們空戰的主力都是f16,從這個角度分析,用f16掩護,強七發射中距彈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孫祖傑耐心聽著各方的發言,他突然問道,“耿老,這航電系統還好辦,以後更換也相對容易,這電傳飛控到底行不行?別在這個問題上栽了跟頭,到時候不上不下那就麻煩了。”

耿老最頭疼的也是這個問題,“我們這一塊完全是空白,也就洪都搞強六時搞出了第一代簡單的電傳飛控系統。

這幾年東北和西南與國外合作時,也學到了一些東西,但是能不能搞出來,我心裡也沒數,你們歐派電子水平很高,你們也可以參與研發嘛。”

孫祖傑高興得點點頭,耿老接著嘆了一口氣,“唉,相比於你們這個強七,我現在最愁的就是殲十。你剛才說到點子上了,沒有一款靠譜的發動機,殲十也不知道還能不能搞起來。”

孫祖傑當然十分明白耿老的頭疼,殲十雖然是八六年開始研發,可是渦扇十的進展,太緩慢了,根本不可能及時提供一款合適的發動機。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幾年國家的精力都放在了和平珍珠身上,花了好幾億美元,結果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現在老毛子還沒有千古,美帝倒也不是不合作,而是立馬坐地起價立馬漲了兩億美元,華國又不傻,乾脆主動結束了與美帝的合作,現在連兩架飛機都沒有要回來,幸虧美帝沒要保管費,要不然還不給活活氣死。

所以兜兜轉轉,空軍把希望又放回到殲十身上了,還有就是這一款討論了兩年的強七飛機。空軍對轟七已經完全失望,對他們目前而言根本沒用。

所以最後他們希望這一款專門為空軍研製的轟炸機能夠滿足要求,單座就單座吧,美帝的fa18不也是單座嘛。

這也是空軍為什麼對於強七這麼上心的原因,當然這樣做也符合科工委對於航空系統的佈局,東北和西南競爭戰鬥機,西北和華飛競爭運輸機和轟炸機,這樣好各有所長。

耿老的提議正是孫祖傑所希望的,既然電傳飛控是空白,那乾脆讓歐派電子也參與進來,他現在對於一切用到計算機和軟硬件的東西,第一反應就是歐派電子也應該做,歐派電子也有必要拓展航電系統。

十年之後,華國在軍工系統將有空前的投入,要是在這一塊站住了腳,日後的歐派電子就真正立於不敗之地了,由民轉軍,時間還來得及。

孫祖傑搞完了汽車,又開始搞飛機,搞完了民用飛機,又開始搞軍用飛機,十年來的經歷,讓他意識到八十年代的華國透過與西方合作,確實學到了不少六七十年代的先進軍用技術。

而如果吃透這些技術,並且拓展到民用領域,再結合計算機領域的發展,華夏汽車和未來的華夏重工很多技術問題就可以解決。

這也許就是為什麼華國在未來一定要搞軍民融合的原因吧,孫祖傑一邊聽講,一邊卻默默的思考起這件事。

他這邊思考,那邊問題很快就來了,這麼大的研發專案,花費肯定十分驚人,既然飛機的大致方案都確定了,也該商議一下怎麼辦了,此時作為主製造商的華飛早有了方案。

這款強七被他取了一個彪悍的名字,猛禽,呵呵,讓美帝的五代機另外找名字吧。為了掩人耳目,猛禽戰鬥機屬於華飛集團與巴鐵聯合研發專案。

研究經費為七億美元,華投出一半,巴鐵這一邊出另外一半。按照歐美那邊的標準,這樣的經費絕對不算多。

一開始聽孫祖傑說出這樣的經費支出,艾哈邁德都有些不相信,一款戰鬥機研製這麼點錢就夠了?別是想釣魚吧。

孫祖傑果斷的承諾,如果超過這個經費,華投會補上,絕不會讓朋友為難,這樣老親王才將信將疑的信了。

如果三點五億美元的研發投入能得到一批低成本飛機,最後還有一款三代飛機的總裝線和一部分技術轉讓,那是真得一點都不虧,畢竟這三點五億美元是分期撥款的,壓力並不大。

事實上老親王並不知道,對於華國航空系統而言這筆錢已經很多很多了。

剛剛試飛成功的飛豹總投入不過一億美元,而中間換了發動機的殲十未來也不過四十億元,但那是華元大貶值的九十年代。

按照孫祖傑的想法,這款飛機這麼多子系統都是現成的,直接搬過來就可以,現在我都出到三點五億美元了總沒有問題吧,因為他就從來沒有想過華投要出這筆錢。

但是即便如此,他還是明顯感覺到這個經費說出口之後,現場很多人眼前一亮,竟然有這麼大的投入,想都想不到,真是兩個土豪呀。

不過下面孫祖傑所說的,大家就有些失望了,甚至於很不理解。

根據孫祖傑的想法,華飛將向國內各大飛機設計單位發出招標,根據招標結果,由專家確定最終的方案。如果最後的方案來自於其他飛機公司,那就是華飛與這家單位聯合,不過生產基地定位在洪都。

設計方案確定後,華飛透過從麥道那裡學來的現代飛機設計製造體系透過系統化整合和分系統招標模式向整個華國有能力的單位招標,而不僅僅侷限於航空系統。

未來華國隱形機方案就是這一套做法,儘量整合國內最好的東西,孫祖傑也不例外,要不然他實在沒有理由讓華投系研究院所也參與進來。

他這番話一說完,現場的氣氛頓時就壓抑下來,孫猴子又出么蛾子了,而且是一個空前的大么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