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於火紅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7章 前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47章 前瞻

孫祖傑到達中樞後的當晚,就圍繞著他所說的兩個結論蘇俄完蛋和資訊革命進行了展開,進行了一番論述。

蘇俄不行,確實是一件悲劇,但是蘇俄在前面涉水,他們已經論證了激進改革的危害,所以現在華國中樞也不斷強調穩定,也不斷強調我們是漸進式改革;

下面蘇俄就要給我們展覽一下,一個大國崩潰後的從上到下的辛酸,國之不存,毛之焉附,別以為國家不行了,自己趴在國家身上吸血就有多大的好處,那種蠢貨註定活不了多久。

地圖頭認為閹割自己美帝就會饒了他,那是天大的笑話,美帝步步緊逼的日子只會加快,所以孫祖傑看來,蘇俄完蛋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可以讓從上到下所有人看清美帝的本質,也可以讓無數人看清脫離了華國,他們什麼都不是。

雖然華國要直面美帝的壓力,但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民族這一關總要面對,更何況華國的條件那麼好,美帝總不會打上門,那有什麼好怕的,總是幻想著躲在別人後面發展,那是小孩子幼稚的想法。

所以只要華國保持住現在穩定的局面,以華國目前的工業實力,可以迅速吃透蘇俄七十年的積累,這也就意味著華國將迅速拉近與西方的技術差距。

而與此同時,資訊革命時代的到來,將所有國家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原來的硬工業與資訊電子結合,會給後來者更多的彎道追趕機會。

華國的教育足夠提供無數價廉物美的工程師,華國的國內市場足夠孕育有國際競爭力的信息化企業,所以只要華國堅持改革開放,因應信息時代的需求,銳意改革,不固步自封,那麼華國將在無數領域接近和趕超西方。

所以孫祖傑認為未來的華國應該圍繞著穩定和開放做文章,高度重視新科技革命的影響,那麼華國的崛起將不是遙不可及,而是觸手可及,如果一定要給一個時間點,那就是二十年。

孫祖傑這個結論一出,讓一大批高層充滿了期待,二十年時間也許一些開國的老人等不到,但是不出意外,他們都可以看到,那麼真有可能實現嗎?

如果是別人說得這段話,也許這些人會嗤之以鼻,但是這是孫祖傑說的,過去二十年的發展驗證了他的眼光。

所以面對他這一次的判斷,無數人在內心是相信的,誰都願意相信美好的東西,儘管也許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但看到了希望,不試一試對不起自己。

所以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孫祖傑詳細論述著華國應該如何穩定和開放,涉及到對很多問題的看法和建議。核心觀點是穩定不能是封閉靜態毫無活力的穩定,而應該是開放動態有活力的穩定,只有發展才能穩定,也只有穩定才能發展,兩者相輔相成。

而開放也應該是有計劃有組織的開放,而不能亂七八糟什麼都放開,這一點他十年前已經也說過了,他這一次重點描述了因應科技革命的種種改革建議。

孫祖傑在離開中樞前,栽培他,鍛鍊他和保護他的老領導再一次召見了他。老領導看到孫祖傑有些拘謹的表情,笑了起來,“小孫,我對你的觀點有很多地方不認同,這一點我毫不諱言。

但是我還是不得不說,你有些地方看得確實比我要深遠,某種程度上我是靜態的看問題,而你是動態的看待問題,這一點你很了不起。”

孫祖傑知道老首長說到了問題的根本,那就是目前種種爭論最大的問題是立足於當前,可是孫祖傑現在把戰線拉長了,他給自己一方提出了一個重磅炸彈級別的依據,那就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已經到來。

華國以前為什麼落後捱打,根本原因是華國沒有跟上前兩次科技革命,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則由於國際封鎖,只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那麼新一輪科技革命開始了,你這個時候再不開放,主動吸收新科技革命的成果,那就是自絕於世界民族之林,所以到了這一步,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已經是大勢所趨,不得不為,此時已經有不少人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孫祖傑十分高興老領導能夠理解他的苦衷,所以他高高興興的離開了,等他回到家中,楊希已經知道了他這段時間風光的表現,笑著說道,“孫大老闆,你現在真是不得了,你這是一言興邦呀。”

“謬讚了,謬讚了,我也是實話實說,我看大家都慌兮兮的,實際上哪有那麼嚴重。”

“你是搞高科技研發的,按說更實事求是才對,只是我們二十年真能接近美帝嗎?真的太不可思議了。”

“能,在這樣的事情上我從不瞎說,我是有現實依據的。”

孫祖傑給楊希分析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倭國戰後崛起,只用了三十年就接近了美帝的水平。我們的人口更多,積累更快,二十年的時間足夠了。”

“可是美帝對倭國和對咱們的態度完全不一樣呀。”

“呵呵,你說得很對,但是你恰恰忘記了關鍵一點,歐美贏得冷戰並一定是好事。現在歐美到處鼓吹全球化,說到底就是資本家們不願意再對內讓利了。

可是歐美的老百姓享受慣了,已經沒辦法吃苦耐勞了,所以他們必須馬放南山,用減少科技投入軍費投入的錢來收買國內,同時他們還要把苦活累活都轉移出去,透過剝削亞非拉來維繫資本家的利益。

這樣做事實上對於歐美各國是非常致命的,會給後發國家留下足夠的追趕時間。任何工業轉移都必然帶來大量技術的散播,所以歐美就算對我們進行封鎖,也不會封鎖到哪裡去。

更不要說,我們還可以透過資訊革命彎道超車,同時還能吃到那麼多蘇俄的遺產,只要咱們消化好了,拼搏個二十年,我們將會比蘇俄鼎盛時期還要強大。”

楊希聽完不由自主的點點頭,孫祖傑說得確實很有道理,怪不得這一次上面反應這麼熱烈,邏輯上確實說得通。但是她還是有些憂心的問道,“蘇俄真得不行了嗎?”

“也就這一兩年的事情了,分崩離析不可避免。”

楊希嘆了一口氣,“幸虧爸爸早走了幾年,要不然現在看到蘇俄這樣子,不知道該多麼難過。”

“我很早就說過,俄國人不會撤退,強盛的時候氣吞萬里如虎,到了衰弱的時候會一落千丈,習慣就好,習慣就好。”

楊希白了一眼孫祖傑,孫祖傑的說法完全是話不對題,當然她也可以理解,孫祖傑的想法中意識形態的東西很少,對於這一點很多老人看不慣,但是孫祖傑這樣的想法也有好處。

他完全跳開意識形態看問題,所以他拿出來的論點論據非常有說服力,這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一些老人的看法,比如孫祖傑的老領導。

楊希想了想,就不再談論這個問題了,她笑著說道,“你買的那個俱樂部,現在怎麼樣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孫祖傑頓了頓,“我這段時間比較忙,也沒怎麼注意。”

“暈,你花了這麼多錢,結果管都不管?”

“有什麼好管的,該說的該交代的說過就行了,剩下的是馬曉明高方平的事情,要是他們幹得不好,就換人來執行。要是什麼都管,我還不累死。”

“那我就這麼跟上面說?”

孫祖傑果斷退縮了,“呵呵,我問一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