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於火紅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510章 三星 原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10章 三星 原因

孫祖傑說完之後,老首長不置可否,“小孫,說了這麼多,有些累了吧,你到外面休息一會喝一杯水。”

孫祖傑聽完,立刻站了起來,跟著秘書一起走了出去,他明白為什麼讓他迴避,這些位是華國現在真正的決策層,孫祖傑可以提出意見,但是決策和他無關。

在一個古色古香的房間裡,孫祖傑靜靜的坐著,看著有些陳舊的辦公桌想著心事。對於他這一次彙報的內容,他並不是很擔心。

涉及到南朝的部分,上面可能還會犯猶豫,畢竟建交這件事談得差不多了,孫祖傑來這麼一出,大佬們肯定要好好議論一下。

但是關於科創板的事情,他估計十有能成功,別的不說,為新科技革命培養有潛力的企業,聽起來絕對不錯。

孫祖傑此時此刻身處大內,他想得卻是華投的工作,這一年對於華投非常重要,因為各項大投資已經全面啟動了。

兩條晶片生產線和一條液晶生產線已經動工,規模龐大的大石化工程也開始啟動,再加上這兩年在滬東新區的大規模投入,孫祖傑一口氣把華投這幾年的積累花得精光,就這還不夠,還有近兩百億華元的貸款。

除此之外,他還需要從解體後的大毛二毛白毛那裡不斷花錢買人買技術買裝置還需要保證年複一年,日複一日不斷增加的大量研發投入更不要說他還要維持大黑魚,渦扇九、渦扇十還有三款飛機的研發,想一想都嚇人。

這僅僅是華投總部,下面的一級二級公司也有自己的一些發展專案,所以捉襟見肘已經不能形容他目前的窘迫,他必須不斷的拆東牆補西牆,想法設法的籌措資金。

幸運的是,庫存的大量物資開始轉化為現金,天南土地此時也化整為零的悄悄的出售,再加上即將開始的下屬企業上市,不但可以收回一大筆錢,而且還會減輕他的壓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是即便如此,他的弦還是撐得太滿了,中樞和下面擔心的聲音不斷出現,他也知道有不少人在看他的笑話,但是孫祖傑同樣清楚華元正在大規模貶值,現在借再多的錢也不怕。

老首長南巡以來,華國經濟再次過熱,各地開始了大規模投資,同時價格改革力度加大,中樞放開了糧食、煤炭、油料和鋼鐵等基礎物資和一些重要的生產資料的價格,進一步推動了物價總水平的大幅持續上漲。

所以孫祖傑現在根本不怕借錢,就算銀行貸款利率再高,也比不上物價的上漲程度。這麼多貸款轉化為投資,等過兩年,華投的部下們就會發現這些錢借得太值了。

就在他坐在那裡思考的時候,一位秘書又把他叫了過去,閔總笑著問起了另外一個話題,“小孫,你給我們說一說三星財團,同志們非常好奇你為什麼這麼忌憚三星?”

孫祖傑就給大佬們開始說起三星的傳奇經歷,三星的只是一家小商會,最早做貿易,販賣乾魚、蔬菜、水果到華國,六十年代涉足製糖、織布、化肥等領域。到了七十年代年成立三星電子,開始生產黑白電視。

六七十年代,半導體技術革命引領全球電子產業飛速發展。三星創辦人李秉喆敏銳地意識到,這個高附加值的行業是南朝未來的希望。但他的想法也僅僅是給倭國做代工打工。

當時,半導體技術壟斷在美帝和倭國手中,李秉喆不敢有太多奢望。對於這個資本、技術雙秘籍的行業,公司大多數人,包括關係親近的社長,都反對投資半導體,連政府也不看好。

但李秉喆的小兒子,從美帝留學歸來的李健熙卻在長期考察、分析之後,盯上了半導體。理由是,南朝是個資源匱乏的小國,應該發展附加值高的尖端產業。

1974年,李健熙買下南朝半導體公司,劍指當時正在興起的記憶體技術。記憶體又叫存儲器,是大多數電子產品的主要部件,大概佔據單價的20左右。

1983年,三星建立第一個半導體工廠,正式向記憶體宣戰。然而,父子兩人依然低估了這場戰役的慘烈性。

記憶體很奇葩,它和化工品一樣,是重資產、強週期,價格大起大落,漲起來數錢數到手軟,跌起來連自己都想砍。

好處是,一旦熬過衰退期,你就是號令天下的老大。在這個行業混,策略也幾乎只有一個,要麼拿錢砸死對手,要麼被對手拿錢砸死。

當三星染指這一市場時,日本人已經是世界霸主,為了打垮美帝的記憶體公司,他們開始肆無忌憚的降低價格傾銷。

作為毫無市場地位的後來者,三星只能忍辱負重,從人才到技術,一步一步往上打。做學生是要付出代價的,從別人碗裡奪食,圍追堵截,短路fngsh也都是家常便飯。

三星的代價付了一波又一波,也被對手一輪接一輪的吊打,風吹雨打,風雨飄搖中,李氏父子越挫越勇,咬定青山不放鬆。

先是技術難關難過,九年前三星開發64k記憶體時,關鍵技術整整落後日本5年。到256k時,與日本相差2年1時,還落後1年。

再是好不容易突破技術封鎖,又遭遇到了行業的第一次衰退。1984年,三星剛推出64k記憶體,內存價格就暴跌,從每片4美元雪崩至每片30美分,而三星的成本是每片13美元。換句話說,每生產1片虧損1美元。

在此期間,三星人受盡日本嘲辱。但他們並沒有理會,臥薪嚐膽,聚精會神,埋頭苦幹。到1986年底,三星累計虧損3億美元,股權資本全部虧空。

第二年,李秉喆去世,閉眼的那一天,他也沒能見到三星半導體盈利。父親去世後,虧到內褲都不剩的李健熙依然不放棄。

也就在李健熙最困難的這一時刻,全球產業格局悄然被改變。由於市場不景氣,昔日的行業大佬英特爾被迫退出,轉行幹起了cpu,nec等日本產商也紛紛縮減投資規模。

看上去比誰家都更輸不起,也更沒有資格贏的三星,卻不知天高地厚,像賭徒一樣瘋狂地逆勢加碼“越是困難,就越要加大投資。”

持續10多年的虧損,不但沒能動搖李健熙的信念,反而激起了他的鬥志。殘酷相爭,兩敗俱傷時,誰能多撐一口氣誰就贏,咬緊牙關的李健熙用盡全力往前撐。

為了攻克技術難關,三星在全球半導體業界瘋狂搶人搶技術,到倭國聘請工程師利用週末前往南朝傳授技術,到美帝半導體公司招募有經驗的南朝人……總之是,能“買”的就“買”,能“偷”的就“偷”,不擇手段,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眾志成城下,苦熬多年的三星人漸漸迎來行業轉機。就在李秉喆去世的當年,美帝向倭國半導體企業發起反傾銷訴訟,雙方達成出口限制協議。受此影響,內存價格回升,三星乘勢崛起,不但實現了盈利,還開始在技術上領先倭國。

今年三星率先推出全球第一個64記憶體,並於超越倭國nec,成為全球最大的dra製造商。

孫祖傑根本沒看帶過來的資料,如說家珍般的將三星電子崛起的過程說了一遍,然後苦笑地說道,

“各位首長,新科技革命的核心就是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未來各種電子產品的市場總規模絕對會超過萬億美元,甚至是十萬億美元。

在空前龐大的電子產業鏈中,經過十多年的努力,華投下屬的歐派和天翼已經在低端產品取得了一定的發展,龍口天翼電子產業園已經可以提供大量的低端配件。

因為低端配件技術含量不高,利潤微薄,發達國家並不重視,所以未來幾年,我們會在這一領域扶持相關的企業成長,從而佔據這一塊市場的大部分市場份額。

這一塊雖然不起眼,但是市場規模同樣巨大,只要我們捨得投入,絕對可以培養出成百上千個中小型配件企業。

而頂端的硬碟和晶片領域又是美帝一家獨大,與美帝相比,我們的產品十分稚嫩,只能藉助國家保護,在部分領域做到國產替代,而在大部分領域保持跟蹤。

所以華投在電子領域的產業升級,只能瞄準中高階的記憶體和顯示器,與倭國南朝爭奪市場份額,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我們華投差不多與三星同時在記憶體領域起步,但是一來我們沒有這麼大本錢虧本經營,二來我們受到美倭更嚴厲的技術封鎖,所以在記憶體這一塊,我們已經遠遠落後於對手。

除非我們能夠在晶片製造裝置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否則短時間內我們很難追上對手,所以在記憶體領域,我們只能採取跟隨戰術,等晶片製造技術出現停滯或者三星犯錯時,再試圖彎道超車。

但是在液晶顯示器領域,我們目前與領先的倭國差距不大,而三星目前僅有試驗線,更重要的是液晶技術的嚴苛性不如記憶體,所以我們有機會跟隨倭國和南朝,成為這一新興領域的玩家之一。

液晶顯示器目前主要用於筆記型電腦,但隨著技術的進步,我認為未來會取代映象管電視機。

我國是一個電視機生產大國,年產量千萬臺以上,要是在這一新興領域沒有自主產業的話,我國剛剛崛起的彩電行業極有可能在十來年後會出現致命的危機。

而隨著科技革命的深入,記憶體晶片領域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大到難以想象的地步。我估計未來液晶和記憶體都有幾百億甚至千億美元的潛在市場規模。

所以現在我們在這一塊沒有投入和追趕的話,未來可能需要花費的外匯將超乎想象,這也是我為什麼一定要咬牙堅持投入的原因。

而一旦我們在這一領域站住腳,我們將極大的推動華國電子產業的大發展,從而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佔據相當重要的位置。

但是坦率的說,華投負擔太重,沒有辦法做到如同三星那樣心無旁騖,所以我無奈之下,只能透過一些其他手段試圖限制三星的發展,為華投的發展贏得時間。

這也是為什麼我對三星極度忌憚並試圖打壓的原因,我認為三星的未來無可限量,最起碼比開始走下坡路的倭國電子企業要光明的多,也要難纏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