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於火紅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563章 華爾街在行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63章 華爾街在行動

這是一份天翼集團最新的調查報告,在八十年代末連續將手裡的天翼電腦和天翼遊戲賣出去之後,天翼集團在美帝已經沒有上市主體。

按照當初華爾街與天翼集團達成的協議,美帝允許天翼集團投資美帝的證券市場,可以控股無關guo jiā ān quán的上市企業,並投資創新企業等。

所以天翼集團在其後的幾年,以多個投資公司的名義不斷加大在nasdaq的投資,除此之外還成立了幾個天使基金和創投基金投資矽谷的中小企業。

所以當199年卡普曼看到天翼集團的投資時,不由得感慨起來,華國人竟然在這麼多家受到熱捧的科技公司擁有持股,其中最惹人眼的就是微軟,甲骨文和英特爾公司的大量持股。

華國人對於甲骨文的參股發生在甲骨文暴跌80以上,華爾街紛紛撤退的1991年,而兩年之後,華國人的投資至少翻了十倍。

而華國人對英特爾公司的持股,貫穿了整個八十年代,非常堅定的不斷買入,現在當初買入的持股價值也至少翻了十多倍。

而最新、並受到極度追捧的網路裝置公司思科、北電和太陽微電子等,華國人竟然也有大量持股;另外還有一些企業並不是非常顯眼,但都在高速增長中。

甚至於華國人賣掉天翼電腦,轉而投資的小公司戴爾,現在的市值竟然也趕上並超過了天翼電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卡普曼又看了一眼現在不死不活,發展十分緩慢的天翼電腦,陷入極度的懊惱之中。

單純計算八十年代到現在天翼電腦的收益,很顯然這是一筆非常賺錢的生意,但是與華國人在美帝惹眼的投資收穫比起來,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呀。

卡普曼端起桌上的咖啡喝了一口,咖啡已經涼了,卡普曼惱火的吐了出來,然後連聲喊來了秘書,狠狠的責罵了一頓,這才揮揮手趕走了她。

雖然心情不好,但是卡普曼同樣明白,人家有本事賺錢,那是人家的眼光準,他光嫉妒是沒有用的。

但是卡普曼就是覺得心裡很不爽,他覺得華國人還是太賺錢了,華國人這麼吃獨食不好,最起碼也要利益共用。

當初與華國人簽署的協議,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不過是一張隨時可以撕毀的廢紙而已,但是卡普曼心裡明白,他沒辦法撕毀這張廢紙。

天翼集團當初將旗下兩個上市公司的控股權賣給了美帝和倭國企業,就引起了軒然大波,矽谷很顯然更認同搞高科技的天翼集團,而排斥華爾街。

事實也是如此,天翼電腦的發展不如預期,雖然跟他們的一些騷操作有關,但是和華爾街和矽谷的糟糕關係也很有關係。

而現在天翼集團在美帝的高科技投資更多的是風險投資,股權投資,並不參與企業的管理,要是這樣華爾街都不放過,那豈不是自絕於天下的有錢人。

美帝新一輪加息週期就要開始了,這個時候歡迎投資者還來不及,怎麼可能把華國人趕走,這樣不遵守遊戲規則,麻煩將會很大很大。

更不要說,華投集團不僅僅是高科技投資,他們與華爾街還有其他不少合作,隨著華國的越來越開放,這個時候與華投集團翻臉不符合華爾街的利益。

所以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想法設法督促華國人讓天翼集團上市,就算不能整體上市,也要讓天翼在美帝的投資公司上市,這樣華爾街才可以分一杯羹。

但是卡普曼同樣也明白,要想讓華國人這麼做他們必須進行利益交換,也許應該去一趟華國了。

聽說孫搞了一個國家孵化基金,他應該不會拒絕一個純粹的投資者吧,另外幫著引進一些技術設備,華爾街有錢有勢,這是他們最大的優勢。

卡普曼打了一個扳指,秘書進來之後,他看都不看說道,“你準備一下相關手續,我要去一趟華國京師。”

得到卡普曼要來華國的訊息時,孫祖傑正在參加電信改革的推進會。隨著中樞的放權,孫祖傑現在擁有巨大的權力,某種意義上他現在差不多是華國工業系統最有話語權的高層之一,所以這樣的會議他也可以摻一腳。

這一次會議由主管工業的華總主持,華總十分嚴厲的批評了郵電部固步自封,缺乏自我改革的勇氣,要對華國目前電信發展嚴重落後負主要責任。

之所以華總這麼惱火,主要原因就是郵電改革非常困難,此時電話的初裝費高達數千,而行動電話更是高達兩三萬,善財難捨,想從郵電部門身上割肉太難了。

但這一次中樞下定了決心要推動改革,也是因為孫祖傑的說法太嚇人了,美帝竟然到本世紀末就會完成資料通訊網的基礎建設,而華國這邊只是搞了一個實驗網,差距太大了。

現在大家起步都差不多,華國沒錢那是非戰之過,絕不能因為體制和人為的原因影響到建設,所以華總這麼嚴厲的批評就不奇怪了。

與最初的方案相比,這一次中樞的決心非常大,對電信進行了相當程度的削弱。中樞要求,電信總局必須在一年內實現管網分離,以後新電信總局只負責管理,不負責經營。

電信通訊業務的經營交給電信和聯通兩家公司,按照規劃,電信旗下的固話業務一分為二,北方九個省的固話業務交給聯通公司;

電信的尋呼業務也同樣一分為二,北方九個省歸新電信,其餘省份歸聯通,這樣一來兩家公司就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必須進行殘酷的競爭。

而電子部即將成立的吉通公司將全權負責金橋工程,負責華國資料基幹網的建設。基幹網建設完成之後,三家公司都可以進行數據網路接入服務。

這樣一來,未來的華國電信市場將會由電信一家獨大,變成了三個公司競爭的局面。電信擁有大部分固化業務;聯通擁有大部分傳呼業務;而吉通公司毫無疑問在數據網建設這一塊必然佔據優勢。

三家各有所長,彼此差距不算太大,這樣可以實現中樞改革的期望。作為這一套方案的始作俑者之一的孫祖傑可以明顯從下面的局長眼中看到憤怒。

原來一家吃獨食,現在變成三個小豬搶食吃,不拚命都不行,不過敲了一棍子,中樞也給了好處,中樞決定啟動在適當時機電信和聯通的上市,這樣可以最大程度的加快通訊資料基礎網路的建設。

而從管理部門變成上市公司,最大的好處當然是待遇的變化,如果乾得好甚至有可能跟歐派視聽一樣,有一些激勵股,就看在座這麼多局長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