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於火紅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592章 獲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92章 獲獎

連續幾天,上午採訪,下午工作,晚上還要回家品嚐女兒的作品,孫祖傑過得相當充實,睡覺也睡得很香甜。八八讀書,23

他舒服了,其他的人都著急的不得了。按照慣例,諾貝爾獎的公佈是在十月,所以國慶節過去了,大家都一天天的數時間。

最高層得到的訊息最完整,此時從瑞典傳來的訊息顯示這一次確實是十拿九穩。各種跡象表明孫祖傑之所以得到了這個榮譽,跟西方社會對華國的獎勵有關。

歐洲認為華國堅定的走在了開放的道路上,而且此時歐盟成立的談判十分順利,歐洲各國也想與美帝別一別風頭,加上現在華國與美帝鬧得不愉快,那麼他們就正好可以拉攏華國。

歐洲各國認為未來是一個多極化的國際社會,歐洲是一極,華國人有希望成為其中的一極,但是美帝現在是唯一的超級大國,那麼幾個有希望成為一極的勢力聯合起來制約一下美帝就很有必要了。

所以歐洲不顧美帝的反對做出了這個友好的姿態,當然這也跟美帝沒有全力阻攔有關,因為銀河號美帝雖然霸道了一把,但是出了那麼個ug,他們也有必要緩和與華國的關係。

當然最後一個原因,也是最微不足道的原因,那就是pcr的價值已經太明顯了,再不頒獎有可能會影響諾貝爾獎的聲譽。

即便如此,華國高層還是十分緊張,申奧不也是十拿九準嗎?所以結果沒出來之前,誰也說不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終於這一天到了,瑞典宣佈的結果第一時間就被傳到了華國,然後所有的電視臺同時插播一條緊急新聞,華國科學家孫祖傑獲得1993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以獎勵他發明多聚酶鏈式反應技術。

頃刻之間,華國舉國沸騰,而孫祖傑所在的中關村辦公室電話聲更是響個不停,他的呼機也不斷有資訊傳了過來,那幾個小時內接線人忙得一塌糊塗。八八讀書,

孫祖傑早就料到了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只好讓辦公室來接聽,而他則是帶著研究中心的主要領導一起迎接閔總的到訪。

當天晚上七點,孫祖傑人生第一次上了新聞聯播的第一條,這是長達五分鐘的新聞片段,裡面有閔總親自來到高新產業研究中心向孫祖傑表示祝賀的鏡頭。

新聞聯播緊接著播放了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為主題的主筆文章,這篇文章將會出現在第二天的群眾日報。

而在七點半天氣預報之後,則是長達兩個小時的採訪報道,孫祖傑這段時間受到的專訪被剪輯之後播了出來。

而孫祖傑當日採訪一開始的那個小插曲出人意料的沒有被刪掉,顯然孫祖傑的想法也許在一些人看來會有些不合適,但是卻比較符合歐美的價值觀,華國希望展現出這樣的姿態。

再說了孫祖傑也說得很有道理,也符合重視人才的說法,非要讓人才傷痕纍纍,非要讓人才捨棄小家,國家才能發展起來嗎?這樣做,畢竟太過極端了。

長達兩個小時的專訪讓華國人第一次對孫祖傑有個非常全面的瞭解,幼年時的艱難,年少成名的喜悅,橫掃倭國的驕傲,意外受傷的大度。

然後就是成年之後的一些事情,孫祖傑以非常輕快的語氣回憶了他搞機電廠時重視售後服務,又想法設法挖人的情景,讓人明白為什麼今天的華投集團會在這兩塊搞得這麼好,原來他們的老大在二十歲不到的時候就嘗過甜頭了。

孫祖傑一向喜歡藉著採訪的名義打廣告,所以這一次也不例外,他在採訪中詳細說了歐派電子的發家過程,順便給歐派的諸多電器產品打了打廣告。

當然這篇專訪也迴避了不少東西,比如他在倭國搞東搞西,比如他是怎麼一步跳到港島的,比如他在港島又做過什麼,都沒怎麼提及。

只不過專訪的核心內容是pcr,所以孫祖傑不得不繼續重複他當年的謊言,因此那本在這次專訪播出之後一下子就火了,京師的軍隊出版社不得不加印,以至於孫祖傑在1993年年底收到了一筆意外之財。

孫祖傑是在家中和楊希一起看完了專訪,看完之後,楊希感慨的說道,“祖傑,雖然說我早就習慣了你的神奇,但是今天重新看了一遍,我還是覺得你這一路走過來不容易,太不容易了!”

“也沒那麼困難,事實上最難熬的是小時候,餓肚子呀,朝不保夕,挺過那一段就好了。

要說不容易,真正不容易的是咱們國家的老百姓,三十年前和現在相比差距太大了,咱們能平穩過渡下來,才是真正不容易呀。“

楊希點點頭,孫祖傑想了想說道,“趕緊睡吧,明天我們就要出發去倭國了,後面可是一個多月的車輪戰,不休息好可不行!”

就在諾獎訊息公佈的第二天,孫祖傑很是低調的帶著一個代表團開始了他的環球訪問,這樣正好可以避開國內的熱潮。

因為他的獲獎,倭國接待的待遇明顯提高了不少,來機場歡迎的人群中不僅僅有倭國的棋界和政商界人士,甚至科技界的名人也來了不少。

孫祖傑非常嫻熟的接受了歡迎,在回到賓館時,楊希有些感慨的說道,“倭國人這一次好客氣呀!”

“呵呵,禮下於人,必有所求。倭國又不是沒有見過諾貝爾獎,我估計他們是有什麼想和他談的?”

楊希聽完笑了起來,“我想起來我們第一次來倭國時的情景,你也是這樣掃興!”

“同是東亞國家,路數一樣,我要是不明白,我當然猜得出來!”

就在赴倭的第二天,孫祖傑在倭京大學發表了演講,他感謝了倭國各界的熱情接待,說了一大通有友好的話。

他重點闡述了他的高新產業發展理念,並且對倭國的財團模式很是誇獎,說是很符合東亞各國追趕階段的發展模式。

只不過孫祖傑在演講中也對倭國進行了一番批評,他認為倭國中小企業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這制約了倭國經濟的創新。

另外孫祖傑認為倭國企業太執著於搞自己的一套,太想自己制定遊戲規則,不願意與其他國家分享技術和專利,但是倭國本土市場並不大,這樣做極有可能被大國排除在外。

聽著孫祖傑的講演,下面就座的倭國政商界人士開始悄悄地議論起來,“川本君,你怎麼看孫君的評論?”

“孫君可能是希望我國在技術轉讓上更加大方,不過他的見解,鄙人覺得也有一定的道理。

這些年,我們很少看到索尼這樣的企業迅速崛起,反而美帝那邊多了不少,甚至於華國人也有天翼集團,這值得我們深思呀!“

“川本君,您說得雖然很有道理,但是倭國只是一個貧瘠的島國,要想發展壯大必然抱團,再說我們也有一些不錯的小企業,比如任天堂的發展就很好。”

川本點點頭,表示認可,這時渡邊先生接著問道,“川本君,您這一次過來並不僅僅是聽一聽演講吧。”

“當然,我想見一見孫君,並且說服他支援本田汽車進入華國,渡邊君,您應該也是同樣的意圖吧。”

“華國人太狡猾了,他們沒有籌碼硬要製造出籌碼,這讓我們非常為難!我們必須打破那條該死的合資政策!”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