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於火紅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776章 開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76章 開始

楊希聽著電影,悄悄的說道,“祖傑,天翼集團再一次進入了財富五百強名單,加上華投集團,你現在掌握著兩個五百強財團,想想真是不可思議!”

“是進去了,我估計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我這一次這麼幹上面也沒有做聲!”

到了1996年,天翼投資透過一系列投資已經成為美帝矽谷最著名的風投公司之一,順帶著成功轉型的天翼集團也再次引起了海內外的關注。

天翼投資在美帝擁有一大堆讓人羨慕的計算機網際網路企業,不過好東西太多了,自然引來了很多覬覦的目光,所以天翼投資只得進行相應的上市準備,大家一起發財嘛!

天翼投資還有一大塊礦產業務,不過都被天翼集團剝離,成立了全資公司天翼礦產進行管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轉型之後,天翼集團的計算機業務現在只剩下儲存事業部,以機械硬碟為主要研究方向。硬碟這種機電一體化產品,天翼儲存缺乏基礎,水平不高,並沒有市場競爭優勢。

不過因為天翼儲存與華國的密切關係,他們總是可以獲得來自於華國政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大量高價訂單,再加上一部分中低端電腦使用者,所以天翼儲存雖然不賺錢,但還是頑強維持著。

再加上這幾年投入的增加,天翼硬碟的產品穩定性和技術水準慢慢提高,所以慢慢日子也好過起來。

天翼集團現在旗下的核心企業是天翼聯絡,以移動通訊和網絡設備為研究方向。

由於華國的支援,天翼聯絡在港島的移動通訊和互聯網服務中佔據了很大的份額,港電也不敢與天翼聯絡正面抗衡。

有段時間利半城還想用老一套,試圖透過旗下的無數物業建立電信領域的壟斷地位,不過這一次天翼也不甘示弱,哪個小區物業搞阻攔,哪裡就會出事。

本來利半城還有些不以為然,只不過九十年代中期發生的一件事徹底震撼了利半城。

當時港島一位大商人被綁架要挾數億港幣,他的兄弟都不願意花錢贖人,無可奈何之下,這個人的紅顏知己就求到了保安公司。

而保安公司只用了一天就把人完好無損的救了回來,至於那些綁匪,去了哪裡,誰也沒問,誰也不敢問。

港島各界看到這一幕只覺得頭皮發麻,利半城第一時間加強了一家人的安保,然後悄悄停下了與天翼聯絡的競爭。

在顯露了威懾力的華投系面前,港島資本家們都被上了一課,有些招數不是別人不會用,而是不屑用。

利半城消停了,天翼聯絡在港島電信領域的地位就愈發凸顯出來,撤資的不列第亞人面對天翼聯絡的低價收購也有些無可奈何,只得無奈接受。

按照華投的分工,天翼集團以歐美高階市場的開拓為主,歐派通訊以新興市場和華國國內市場的開拓為主。

早期的網絡設備並沒有後來那麼敏感,所以天翼聯絡此時在歐美也獲得了一些市場份額,不過歐美現在頂尖的電信公司數不勝數,天翼聯絡並不太顯眼。

而搞了十幾年,投資無數,TCDMA終於搞出來了,並在華國搞了一個實驗網。

由於高通公司在CDMA領域的天然優勢,TCDMA需要繳納不少專利費,所以華國對於推廣TCDMA和高通的CDMA000疑慮重重。

但是由於CDMA的天然優勢,華國必須進行推廣,所以華國目前與高通的談判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不讓步,咱們就不推廣,看你怎麼辦!

而天翼聯絡的終端業務就是天翼手機,因為天翼聯絡掌握了ARM公司15%的股份,所以自然會推動這家公司精簡指令集的發展。

而ARM提供的技術方案,確實相當靠譜,所以研發中的天翼一代手機進展比較順利,雖然已經落後了愛立信諾基亞,但離推出已經不遠。

天翼手機的研發主要依賴的是設在歐美倭三國的研究中心,技術也一般,但是從一開始天翼手機的定位就是年輕人的手機,必須時尚潮流。

有一些炫目的功能,孫祖傑相信天翼一代手機應該能引起相當的關注。在G時代與三星擁有差不多的市場地位還是有機會辦得到的。

目前天翼最大的投資就是與張汝京團隊合作搞的天翼半導體。有了蓋廠能手的加盟,天翼半導體發展很快,天翼半導體和歐派微造的兩個半導體工廠預計可以在九七年完工,九八年開始運營。

這一連串出色的成果讓天翼集團在1996年再次進入了財富五百強名單。所以這段時間名單公佈後,中樞領導本來有些不安的心又一次冷靜下來。

孫祖傑不管是搞投資,還是搞高科技企業都是數一數二的好手,他對港島又那麼熟悉,誰又有多少底氣對著他指手畫腳?萬一這小子不理不睬,面子還要不要了。

當然大佬們此時也沒有多少時間顧慮這些問題,到了二月份,老人終於駕鶴西去,大佬們有一連串的事情需要處理。

好不容易一切收拾妥當了,三月份已經到了,而在這個月,瞅準機會的科學家們迅速向中樞提出了重大基礎研究專案。

這不僅僅是科學家們的想法,也是孫祖傑的策動,因為華投發展到今天,基礎領域的投資不足所帶來的限制已經慢慢顯露出來。

國家現在有了一些錢,那麼一些基礎性的研究專案就有必要啟動起來,要不然等到猴年馬月去。

華投現在日子過得不錯,但是家大業大,開銷也大得出奇,既然手裡有一連串金融企業的支撐,但還是不能安全滿足華投的需要。

到了九十年代中後期,華國金融市場規模越來越大,而此時除了四大行以外,真正的全國性銀行也就那麼幾家。

華投銀行從一開始就定位成商業銀行,以扶持華投和鄉鎮企業發展為核心業務,到了1996年,隨著華投和鄉鎮企業的快速崛起,華投銀行的規模和利潤已經非常可觀了。

華投金融板塊還有華投期貨,華投保險,華投信託,華投證券等等,這麼多金融公司當然有些無數的資金。

所以華投才敢啟動一座座晶片和液晶廠的建設計劃,才敢啟動大飛機的研發計劃,才敢有每年幾百億的研發投入。

但是這些資金還是不夠,遠遠不夠,華投越大,對資金的飢渴越是厲害,所以孫祖傑也得想辦法讓國家出錢搞基礎研究。

他的意圖上面實際上也知道,不過華國的高尖科技的發展,一向是自力更生,必須在理論和基礎研究上加大投入。

所以上面這筆錢也花得心甘情願,不過對於另外一件事,就不那麼甘心了。

華信泰富管理層持股之後,華信泰富的股價節節攀升,竟然漲到了五十多,這下子主導這件事的孫祖傑和鄭老闆壓力就大了。

對於孫祖傑,大家還算給點面子,畢竟他過往有很大的貢獻,又和華信沒什麼關係,他應該是看走了眼。但是看走了眼造成這麼大的損失,怎麼也得說他幾句,順便打壓一下他的行情。

而對鄭老闆,大家夥就非常不滿意了,這傢伙到底偷偷送了多少出去呀,各種責難聲不斷,鄭老闆就算裝縮頭烏龜,也不太好過。

兩個倒黴蛋在四月份聚在一起又吃了一頓飯,鄭老闆有些苦惱的說道,

“祖傑,你所說的經濟危機可一定要出現呀,要不然華信麻煩就大了。

我倒是其次,對你簡直是致命的打擊,搞不好會毀了你的前程,你可不能掉以輕心呀!”

孫祖傑微微搖頭,“鄭老闆,做大生意一定要有國際視野,你難道看不出來東南亞金融戰爭已經開始了嗎?”

“啊?在哪裡?我怎麼不知道?”

“就在三月份,國際投機基金已經對泰國發動了第一輪試探性的進攻,不過被泰國擋回去了!”

“擋回去了?”

“這才是剛剛開始,後面還有第二波,第三波,泰國只有幾百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他們撐不了多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