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封神:我孔宣絕不入西方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七章 兜率宮內老子慈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七章 兜率宮內老子慈悲

“至於金環跟繩子,乃是專門為你打造的。”

“日後出行,六耳就正好為貧道牽著你。”

“不過你放心,這繩子可不是普通繩子,此繩乃是捆仙索,至於金環嘛,乃是五行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俱都是上品法寶,並不是凡物。”

“好了,話已經說到這裡了,貧道索性再給你等一個造化。”

說完,孔宣便從身後掏出一個葫蘆。

接下來又變出兩個杯子交給黑牛和六耳獼猴二人。

孔宣開啟葫蘆往二人杯子裡倒了一杯水。

倒完之後,孔宣看著二人說道:“喝下去!”

二人見狀連忙拿起杯子往嘴裡送。

喝完之後,孔宣看著二人說道:“此乃玉醴泉,喝了一口便可成仙。”

“如今你等喝了之後,是不是感覺自己不一樣了?”

二人聽完孔宣所說,當即運轉功法感受自身。

“咦,師傅我真的成仙了!”

“對啊,老爺,我好像也突破了。”

二人驚喜的說道。

“嗯,貧道知道,爾等不必大驚小怪。”

“既然爾等已經修煉開始,便跟貧道走,貧道知此地有一洞天福地,正好貧道要在下界等人,既然如此貧道便暫時就在這裡指點你們道法。”

“遵命!”二人拱手應諾。

當下孔宣帶著六耳獼猴與黑牛來到了武夷山洞天。

孔宣破開陣法之後,便帶著二人走了進去。

入了洞天之後,孔宣便化出三個蒲團。

孔宣坐上蒲團之後,指著另外兩個對著二人說道:“你等坐下,且聽貧道講道。”

二人聞言連忙盤膝坐下。

孔宣見二人坐下之後便開始講道。

“夫道生於無,潛眾靈而莫測;神凝於虛,妙萬變而無方,杳冥有精而泰定發光,太玄無際而致虛守靜,是之謂大洞者歟”

“及其斂精聚神,御祖炁以徊旋;煉神會道,運祥風而鼓舞;無中欻有,呼吸散萬神之形;動極復靜,恍惚圍帝一之妙,是之謂徊風混合者歟。”

“為天地普植之本,帝聖造化之原。人之生也,稟氣於太極,而動靜法乎天地;肇靈於一元,而闔闢體乎陰陽。”

“……………………”

隨著孔宣的講道,六耳獼猴與黑牛徹底沉寂在了孔宣的講道聲中。

於是接下來的時間,孔宣便留在武夷山洞天一邊為六耳獼猴二人講道,傳授武藝。

一邊等待著他心中所等之人下界。

就這樣,孔宣在武夷山洞天一留就是三百年。

三百年的時間,孔宣除了教導六耳獼猴和自家坐騎。

其他時間也抽空回了瀛洲島與金靈龜靈二人見面聊天。

終於在這天,孔宣叫來六耳獼猴與黑牛。

孔宣看著面前的黑牛與六耳獼猴。

此時的黑牛和六耳獼猴已經有了太乙金仙修為。

對於二人如今的成就,孔宣是比較滿意的。

到底都是異種,天賦就是強大。

六耳獼猴身為混世四猴之一天賦自然就不用說了。

黑牛身懷呲鐵血脈,也非俗物。

當下孔宣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說道:“你等跟我至今已經有三百年了,修為也到了太乙金仙。”

“而今貧道所等的時機已經到了,你等且隨我上天往兜率宮走一趟。”

二人聞言點頭應諾。

隨即黑牛便現出原形,化作一頭大黑牛讓孔宣坐了上去。

而六耳獼猴果真是在前面牽著牛繩在前引路。

黑牛見孔宣上了背之後,哞的一聲,腳下自動生雲昇天而去。

兜率宮內,太上老君正在煉丹,忽然心有所感,隨即微微一笑。

當下太上老君喚來童兒吩咐道:“你且去宮外等候,待會來人,你便帶他前來見我。”

童兒聞言拱手應諾,隨即往宮外走去。

待童兒走後,太上老君自語道:“終究,你還是來找貧道了。”

“也罷,就讓貧道試探試探你這小家夥。”

說罷,太上老君便又開始了煉丹。

孔宣騎著黑牛帶著六耳上了天來到兜率宮前。

孔宣下了牛,看兜率宮外有童子在等候。

心中瞭然,到底是聖人,自己還沒到就已經知道他要來了。

當下孔宣吩咐六耳獼猴在外面等候。

隨即便跟著童子一起進了兜率宮。

兜率宮內,孔宣對著太上老君躬身一禮:“師侄孔宣見過大師伯!”

“孔宣,你來找貧道所為何事?”太上老君明知故問道。

“回大師伯的話,孔宣此來是想請大師伯開恩,放師姐雲霄出崖。”

“雲霄童兒不敬聖人,貧道才懲罰她,你現在卻想讓貧道放她出來,這恐怕不合適吧?”

太上老君看著孔宣緩緩的說道。

孔宣聞言連忙拱手回道:“大師伯,自封神之戰到如今,雲霄師姐已經被鎮壓千年了。”

“千年來的風吹雨打,我想雲霄師姐已經知錯了。”

“還請大師伯看在我師傅的面子上,饒過雲霄師姐吧!”

“如此孔宣以及截教上下定然感激大師伯恩德,還望大師伯開恩!”

說完,孔宣便對著太上老君躬身一禮。

太上老君見孔宣為了自家師姐之事如此盡心盡力,對孔宣也是好感大增。

當下便開口說道:“孔宣,貧道關你言行,知道你”

夫道生於無,潛眾靈而莫測;神凝於虛,妙萬變而無方,杳冥有精而泰定發光,太玄無際而致虛守靜,是之謂大洞者歟。及其斂精聚神,御祖炁以徊旋;煉神會道,運祥風而鼓舞;無中欻有,呼吸散萬神之形;動極復靜,恍惚圍帝一之妙,是之謂徊風混合者歟。為天地普植之本,帝聖造化之原。人之生也,稟氣於太極,而動靜法乎天地;肇靈於一元,而闔闢體乎陰陽

夫道生於無,潛眾靈而莫測;神凝於虛,妙萬變而無方,杳冥有精而泰定發光,太玄無際而致虛守靜,是之謂大洞者歟。及其斂精聚神,御祖炁以徊旋;煉神會道,運祥風而鼓舞;無中欻有,呼吸散萬神之形;動極復靜,恍惚圍帝一之妙,是之謂徊風混合者歟。為天地普植之本,帝聖造化之原。人之生也,稟氣於太極,而動靜法乎天地;肇靈於一元,而闔闢體乎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