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史上第一法海最新章節列表 > 103 燕王破長安,驚現當年趙氏滅門真相!(大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3 燕王破長安,驚現當年趙氏滅門真相!(大章)

中原大乾王朝。

相比較江南之地的短暫和平,整個北方已經亂成了一鍋粥,甚至已成焦頭爛額之勢。

從洛陽起兵的燕王連戰連捷,一路勢如破竹,不但如此三鎮節度使褚剛從東打到西也是越戰越勇,勢不可擋。

狼煙四起,大乾王朝近三百年的格局面臨從未有過的大變,而南方表面上看起來還算平靜,但實際上不少勢力也在暗中招兵買馬,觀望的同時也在蠢蠢欲動著。

安寧和平了近三百年的大乾王朝此刻風雨飄搖。

但可笑和荒誕至極的是長安宮廷中的李錦業依舊沉迷在聲色犬馬之中,對於外面十分嚴重的危機形勢和大乾王朝岌岌可危的狀態卻一無所知。

他繼位以來的這幾個月幾乎不曾過問朝事,背後一切有他的母妃。

雖然他也聽說了造反的事,但在他看來他的那位弟弟燕王李蘅雖然號稱有十萬大軍,但眾所周知,號稱那也只是號稱,而他的母妃則是已經從各地緊急調兵了三十萬大軍,並且這三十萬可是實打實的。

所以在他看來他的這位燕王弟弟成不了氣候,而且以前還是皇子的時候他就看燕王很不順眼了,這次正好藉此機會直接滅了他。

至於幾千裡外的褚剛他就更沒放在心上了,大乾王朝這近三百年來,雖然大的動亂沒有,但每一任皇帝在位的時候總會遇到點地方叛亂、邊界遭遇異族侵襲騷擾什麼的,那都是家常便飯了。

所以這在他的眼裡竟然算不上什麼大事,等解決了燕王回頭再來收拾他就是了。

不得不說,李錦業很蠢,愚蠢到了極點,甚至有可能是大乾王朝有史以來最愚蠢的一位皇帝,他即將還會創造一個新的歷史—大乾在位最短命的皇帝。

打仗自古以來從來就不是只看人數之差,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核心也從來不是數量,畢竟打仗不是無腦鬥毆。

從洛陽起兵的燕王李蘅率領部將精兵一路勢如破竹,僅僅大半個月的時間便已經來到了函谷關外。

函谷關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軍事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是東去洛陽,西達長安的咽喉。

素有“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場”之說。

函谷關地勢居高臨下,深險如函,古稱函谷,這便是函谷關名字的來源,自然易守難攻。

函谷關對於長安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可以說是長安最為重要的一道屏障,也可以說是長安最後的一道屏障,一道丟掉了函谷關,可以說後面皆是一馬平川,之後將無險可守。

對此,實際上掌握朝中大權的趙妃雨心裡其實也很清楚。

因此她調派了足夠的重兵把守,一般來說自古攻城兵力是守城的五倍才是正常的,更不用說像函谷關這樣的天險之地,就算十倍兵力也不為過。

而燕王召集了一切所能派上的兵力才堪堪與守城之兵持平,此外守城之人更是以逸待勞,從表面實力上來說,孰優孰劣一覽無遺。

然而還是那句話,打戰雖然講究天時地利,但人和往往才是最重要的,其中指揮和決策的將領更是影響勝負關鍵中的關鍵。

雖然趙妃雨早早派了重兵把守此處,但她對守城的將領白業卻不是十分信任,因此她封國舅的長子趙鳴為徵南大將軍,全權指揮。

但這個趙鳴只會紙上談兵,表面滿腹經綸,說的頭頭是道,實際上乃真正的草包一個。

突臨函谷關後,他不聽白業的勸告,一意孤行,貿然派兵出城打頭陣,結果偷襲不成反而被埋伏,出城的三萬精兵最後的結果是全軍覆沒。

之後對面紮寨的燕王利用心裡戰術,天天派人在城下叫喊叫喚,有時候半夜還故意鳴鼓擊鑼,弄得趙鳴整天心神不寧,惶惶不可終日,最後他竟然做了一個極為愚蠢的決定,守城之戰還沒開打自己先棄城逃跑。

這自然極大的影響了守城將士的士氣,有一句話叫做最為堅固的城池往往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此話當真不假,在燕王終於對函谷關發起攻擊的時候,關鍵時刻,守城的部將賀飛竟然發動叛亂,帶人砍下主將白業的頭顱,開啟了函谷關的大門。

燕王最終不費吹灰之力攻破了前往長安最重要的一道關卡,此後,燕王更是勢不可擋,一路而來,守城的將士紛紛倒戈投降,這之後燕王幾乎沒有遇到多大的抵抗。

從洛陽起兵到攻破函谷關燕王用了大半個多月的時間,而從函谷關打到長安卻只用了不到十天。

與前面一樣,長安守城的將士沒有多少抵抗便直接開城投降了。

此刻,整個長安從上到下陷入一片混亂。

好在燕王對自己的部將士兵嚴格約束,儘可能的不騷擾少驚動長安城內的百姓。

而到現在,京城之中的長樂宮裡面李錦業與一眾妃子嬉笑打鬧喝的醉洶洶的,他竟然離譜到直到現在還矇在鼓裡,對外面即將變天的世界一無所知。

直到老太監安福海慌慌張張闖了進來,驚慌失措的大呼著:“燕王快要殺進皇宮了!”

李錦業聽到這話,第一反應是不可思議和無法置信。

“不是有函谷關嗎?不是還有三十萬大軍嗎?這燕王就算再厲害,不說別的也沒有這麼快吧?”

但安福海告訴他現在整個長安已經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建議他趕緊想辦法逃離皇宮。

聽到這些話,李錦業大駭至極,驚慌恐懼整個人一個踉蹌直接摔倒。

他慌慌張張爬了起來,趕緊去找自己的母妃。

出乎他和所有人意料的是,他的母妃趙妃雨早就知悉,但卻是面無表情,依舊淡定的坐在宣政殿的龍椅上品著婢女們跪著遞上來的茶。

聽到李錦業哆哆嗦嗦嘮叨著,趙妃雨卻是冷冷一笑:“慌慌張張有用嗎?”

看到自己的母妃如此淡定,李錦業忽地迷之自信的一拍腦袋大叫:“難道母妃有應對之策?對了兒臣都差點忘記了我們還有禁衛軍呢?禁衛軍可是專門保護內城的存在,那可是精兵中的精兵。”

“對了,禁衛軍,母妃英明啊,兒臣怎麼把這忘記了。”

李錦業又是一拍腦袋忽地大叫道:“韋一橫現在在哪裡?你...快點讓他帶兵進宮護駕,快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然而就在這時,突然宮殿外面傳來陣陣有力的腳步聲,外頭傳來了一道洪亮帶著鄙視的聲音:“禁衛軍來不了了,韋狗賊也來不了了!”

話音剛落,宣政殿大殿外出現了一大批人,為首的是燕王,帶領著自己的部將還有隨同而來的另外兩個藩王已經把外面重重包圍了。

這時,那些宮廷侍衛們見此臉上一臉猶豫,最終縮到了一邊沒人敢拔刀。

而燕王的手上還拎著一個鮮血淋淋的頭顱,他看了一眼大殿內的這對母子,冷笑了一聲,把那手中的頭顱往前一拋。

頭顱剛好滾落在了李錦業的腳下,他顫抖哆嗦著看了一眼,立馬驚恐無比的發出一聲大叫,這頭顱不是別人的,正是那韋一橫的。

這時,英姿勃發的李蘅帶著十多名部將進了大殿,看到坐在龍椅上的趙妃雨還有癱倒在地上的李錦業,冷哼了一聲:“你們這對狗母子竟敢倒行逆施豬狗不如,今天我要替我死去的大哥還有皇后報仇!”

這時,一個身材魁梧一臉絡腮鬍子脾氣暴躁的部將走上前來,對著燕王抱拳行了一禮後,忽地拔出了寒光閃閃的寶劍,朝著大殿的這對母子走來。

燕王面無表情,心中在默許。

一旁的李錦業差點嚇尿了褲子,爬著跪了下來:“看...看在我們兄弟一場的份上,燕王你饒我一命啊,我...我把皇位直接讓給你,從今以後你就是大乾的皇帝,你...隨便封我一個地方就行了,我保證這輩子都不來長安了。”

燕王冷笑了一聲:“大哥和皇后你又何嘗放過他們?難道大哥和皇后在你們看來死的不冤嗎?大逆不道,冷漠無情,你們還想活命?呵呵!”

聽到這話,從始至終坐在龍椅上面無表情的趙妃雨忽然大笑了出來。

“當然不冤,因為他們該死,不但他們就連景德還有你們李家所有的人都該死!”

趙妃雨忽地站了起來,又是大笑了一聲,而後表情扭曲看起來極為憤憤不平。

聽到這話,癱倒在地上的李錦業身子一顫,大吃一驚道:“母妃...你...你在說什麼啊?我可是你的兒子啊,身體裡流淌著皇族血脈。”

趙妃雨冷哼了一聲:“抱歉騙了你這麼多年,現在我可以告訴你真相了,你不是我兒,更不是什麼皇子,你的親生父母早死了。”

此話一出,不但李錦業,在場的其他人也是吃了一驚。

燕王李蘅皺了皺眉頭忍不住開口:“這個女人是瘋了嗎?”

趙妃雨此刻反而平靜道:“你看我這樣子像瘋了嗎?你們李家是我一生的仇人,正是你們的景德當年滅了趙氏滿門,今日我所做的一切只為報當年的滅門之仇。”

聽到這話,一直淡定的燕王也是吃了一驚,他想了想恍然大悟道:“你姓趙,難道說你是當年趙氏滅門慘案存活下來的遺孤?”

一向聰明無比的燕王忽地聯想到了什麼。

趙妃雨卻是點了點頭咬牙切齒:“你很聰明,你說的一點都沒錯,正是你們那個狗屁昏庸無道的景德屠殺了我趙氏滿門,此仇不共戴天,而我活在這個世上所做的一切只為復仇。”

那一年,李志䴉也就是後來的景德並不是太子,他李志䴉同樣是靠宮廷政變上位的。

只不過他在逼宮的那一天晚上還幹了另外一件事,派人屠殺了趙太師一家滿門,因為趙太師是太子的老師,並且極有可能會反對他當皇帝。

此外趙太師還是位享譽長安乃至天下的大文豪,而他李志䴉很討厭文人的那張嘴和那杆筆,所以便趁著發動宮變的同時一不做二不休。

這一切那時的李志䴉早就安排好了,他們在太師府裡面安插了內線,那一晚深夜,趙氏府門被人悄悄開啟,而後又被緊緊關上。

那一晚,整個偌大的趙府成了人間地獄,趙府上下一百多口人皆無辜枉死,成為了一群黑衣人的刀下亡魂。

那時才六歲的她被自己的母親用木桶吊在了一口深井之下,並且她的母親告訴她不管怎麼樣一定千萬不能出聲,以後有機會的話為他們報仇。

隨後不久她便聽到了門外母親的慘叫之聲,而後各種悽慘無比的哀嚎慘叫經久不息,而那些劊子手在屠殺了所有人後,又是放了一把大火才離去。

在後院古井中的她被濃煙嗆的實在受不了,才順著繩子慢慢爬了出來,那時的她剛滿六歲,映入她眼中的是遍地殘缺的屍體還有熊熊的大火,這些給了她幼小的心靈從未有過的衝擊。

她站在濃煙之下整個人如同陷入了魔怔之中,愣住了呆住了。

也就在那個時候,一個女子準確的說一個妖怪飄了進來帶走了她,此妖之前隱藏在宮中的身份是苗貴妃身邊的貼身侍女,後來苗貴妃暴露後,她當時靠裝死躲過了一劫,宮裡死了個宮女而已上面沒有太多注意。

後來她的名字由趙雨菲變成了現在的趙妃雨。

趙妃雨後來也知道救她的是妖,不過她不在乎,她活著的唯一心願便是報仇。

要不是因為她顧忌弟弟的死活,趙妃雨早就自己親手了結了自己恨之入骨的仇敵也就是景德。

那妖告訴她,她的弟弟還活著,並且他們知道他在哪裡。

趙妃雨與皇后水火不容也不僅僅是後宮爭鬥,更是因為皇后的父親生前是他爹的第一大政敵,也是景德的最大支援勢力。

所以趙妃雨配合國師殺了景德自己掌權之後,先後處死、滿門抄斬、甚至凌遲車裂了很多人,這在許多朝中大臣看來莫名其妙的同時內心驚慌無比。

那是因為這些人都是當年的劊子手或者參與策劃者,不但如此,她還偷偷掉包了景德皇帝下葬的屍體,並且把他挫骨揚灰了,她覺得這樣才能勉強解她心頭之恨。

雖然大殿內的眾人知道了趙妃雨真正的身份,知道了真相,但其他人可不管這些,那位持劍的部將已經近在眼前了。

正要舉劍刺向趙妃雨的時候,趙妃雨又是大笑了一聲,而後她快速抬起手對著龍椅的一端使勁一拍。

就在這時,整個宣政殿連帶外面忽地發生激烈的大地震顫,如同發生了大地動,很快他們的頭頂竟然掉下了灰塵,這宮殿似乎馬上就要倒塌。

並且他們沒有注意到的是外面的天空空氣發生了波動,如同有一張看不見的巨網籠罩而下。

而大殿的眾人包括剛剛持劍的部將腳下極度不穩,下意識朝空中抓空而後紛紛跌倒在地。

這時趙妃雨得意的大笑了起來:“我說過你們李家所有人都得死,今日你們所有人都給我一起陪葬吧,哈哈哈!”

聽到這話,眾人皆是臉色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