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學霸從談戀愛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二章 兩種選擇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二章 兩種選擇

第二天清晨,蘇飛提前到達了老趙的辦公室,他敲了敲門走進去。

現在只有老趙一人在空空蕩蕩的辦公室內坐著。

趙文兵看到蘇飛來了,便起身道:“走吧,去會議室,教授們應該到齊了。”

教授們?

怎麼感覺是個大場面。

蘇飛跟著趙文兵上了計科六樓,六樓的風格和下面幾層完全不一樣,左右兩邊大大小小的數間會議室並排而列,黑白兩色的偏冷色調的裝修風格透露出較為濃厚的辦公風,最顯眼的是盡頭的那一間院長室。

看來這地方就是院裡高層的專屬地。

走進會議室,蘇飛發現這裡已經坐著不少人了,對面一排坐過去的幾乎都是蘇飛所熟知的大老們。

吳校長、張慶國、魯超、王正,還有一男一女,蘇飛沒有見過,但看那副氣場就知道不是凡人。

而在蘇飛進門的一瞬間,那個男教授的眼睛就是一亮。

顧小魔女和姜大校花也在,前者坐在王正的對座,後者坐在那個女教授的對座。

“好久不見呀,阿飛。”

顧小魔女滿臉笑容地向蘇飛打招呼。

“額,好久不見。”

在這麼多大老面前,蘇飛稍微有些侷促。

“咳咳。”

王正咳嗽了一聲,撇了顧亦如一眼,後者便收斂態度,正襟危坐起來,在王正教授收回了視線後,顧亦如對蘇飛偷偷眨巴眨巴眼睛。

蘇飛找個姜傾雪旁邊的位置坐下,而老趙就挨著他。

“人都到齊了,那麼我給各位介紹下,這位是京大腦院的任教授,也是腦科學計劃的骨幹成員,京大的長江學者。”

長江學者?

蘇飛心裡臥了個大槽,長江學者在國內可是中青年這個年齡階段最高榮譽的學術稱號,甚至可以說,只是因為年齡不夠,才沒法成為院士,基本年齡上去後,院士也是板上釘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可比青年學者、青千、優青高了一個檔次。

可以說學術水平僅次於院士。

“骨幹成員不敢當,能為國家的腦科學計劃盡點力,也算是有點用處。”任教授站起身子,笑著說道。

蘇飛暗想,這大老也太謙虛了。

“任教授,這幾位是數院的張慶國教授、計科院的魯超和王正教授、計科院的書記寧教授。”吳校長一一介紹道。

“數學界的泰山北斗、曼寧教授的關門弟子、科大訊飛的首席技術顧問還有CAAI的秘書長,我早久仰大名了。”

全場除了他們三個本科生,這身份都不簡單啊。

哦,還有老趙,那沒事了。

張慶國教授等人也一一和任教授寒暄了一下。

很快,任教授便進入正題,他的目光從顧亦如、姜傾雪和蘇飛身上掃過,最後又停在了蘇飛這。

“我這次來呢,是想邀請你們三位加入腦科學計劃的預備役,會直接給你們特批京大腦院的保送資格……這些話我之前在京大就和顧亦如說過了,這次主要是徵詢你們兩的意思。”

果然,蘇飛猜的沒錯,這次京大來人就是想邀請自己等人進入預備役。

不過……這個陣容會不會太誇張了?按道理來說,直接郵件發一封過來不就好了麼,長江學者親自來?

而且,為啥任教授一直盯著我看啊?

蘇飛有些懵逼,從他進門開始,任教授的視線就沒離開過他。

“你們可能還不知道腦科學計劃預備役所代表的東西,我就簡單明瞭地說吧,腦科學計劃預備役就是為了培養腦科學領域的青年學者,之後吸收入腦科學計劃,所以,給你們的不僅僅是京大的保研資格,更是一張通往青年學者的通行券。”

任教授這話對任何一個學者來說都非常有誘惑力。

青年學者是華國的“四青計劃”的一環,而且難度還是四青裡靠前的那一批,像是同為四青的海外優青,即青千計劃,每年會遴選一千位優秀學者,而青年學者每年只遴選兩百人。

也就是說,每年在國內外的華國博士或教授中選兩百人,作為學科帶頭人,國家重點扶持,而且還必須要求38歲以下,意思是只要青年俊才,這是多少年輕的教授們爭破頭都搶不到的。

而這個機會就擺在眼前。

這……腦科學預備役居然還藏著這層意思,這不就是赤裸裸地給腦科學計劃傾斜了幾個青年學者的名額麼。

“而且,更重要的是,腦科學計劃的含金量你們也清楚,參與這種國家級的科研計劃,未來只會走的更遠。”

比青年學者更遠的……長江學者,甚至是院士?

“任教授,我希望你能把弊端也一起講了,畢竟這次決定可是關乎他們幾個的未來。”寧教授提醒道。

任教授笑笑,道:“在座的各位,我想應該都已經拿到保研名額了,如果同意進入預備役,那麼就相當於要放棄保研名額,這一點我想你們都能理解,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但是,如寧教授所說,你們進入預備役這個決定也是承擔著風險的。首先,腦科學預備役不能保證百分百成為青年學者,也無法保證一定會被吸收入腦科學計劃。”

“其次,你們一旦選擇了腦科學預備役,那麼你們未來的研究方向就只會是腦科學相關,這將會是你們未來的攻堅領域,而這個領域的一切發展也才剛起步,一切都是未知。”

“相較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或者計算機視覺這些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的學術領域,腦科學的一切都還不完善,這對你們未來發展不一定有利。”

任教授點到為止,沒有再說下去,在場的人也都很明白他的意思。

安安心心保研,繼續研究現在大火的前沿領域,在相對較成熟的體系下推陳出新,一步步成為學術大牛,這是比較穩妥的方桉。

而預備役則是比較有風險的方桉,當然,風險越高收益越高,在腦科學這個完全未知的領域,你可能會一無所獲,也可能遍地挖金,在短短的幾年內榮升青年學者、長江學者甚至有機會成為整個華國最年輕的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