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禍亂明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八二章——御駕親征(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八二章——御駕親征(1)

方中愈正在琢磨朱瞻基年紀雖不大心機倒深,他在利用是否圍剿朱高熙這件事情來觀察瞭解眾位大臣,朱瞻基忽然開口問道:“鎮國公,你有什麼意見?”

方中愈走到殿中,施禮說道:“皇上,我認為眾位大人說的都有道理...”朝中大臣對他還是有一些瞭解的,特別是楊榮、黃淮等人,聽他這麼說都很驚訝。

“但是,”方中愈忽然話風一轉,“在場的諸位恐怕都沒有我瞭解漢王朱高熙,他是什麼樣的人呢...驕橫跋扈、無知無禮、瘋狂暴虐、視百姓生命如草芥,先皇父子兩代對他可謂寵愛有加、以恩報怨,可是他不知好歹以怨報德;

朱高熙本人生性自私自利、一意孤行、不知悔改,他目無法紀、做惡多端、罪不容誅!皇上,臣以為這種人根本不可以德化服之,必須抓來砍頭以正天下百姓視聽。”

“好!鎮國公所說正和朕意,”朱瞻基直到此時才露出自己的心意,“朕決定御駕親征,命:英國公張輔為總兵官,鎮國公方中愈為親軍統領,即日發兵十萬圍剿反叛朱高熙...!”

他知道自己的二叔驍勇善戰、很會打仗,便點了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張輔領兵;怕對方派武林高手刺殺自己、又點名護衛總管方中愈隨行護駕,這樣一來便無憂無慮高枕無憂了。

這是朱瞻基登基以來打的第一仗、自然不允許敗北,所以不用地方駐軍、十萬大軍都出自京師三營六師。之外多帶火炮、銅銃、火龍車,務必一戰而勝!

兩日後是黃道吉日、大軍集結完畢,文武百官到城外為皇帝送行。但見旌旗招展、遮天蔽日,盔甲鮮明、刀槍閃光,十萬大軍、數百門火炮銅銃陸續踏上征程...

兩軍交兵貴在知己知彼,所以情報最重要,還未進山東境內就先派出三千營巡哨前去打探。

這次進軍過滄州後便直奔濱州,沒到濱州巡哨便不斷送回訊息,說朱高熙佔據青州、號稱擁有精兵十五萬。

朱瞻基很是吃驚,立刻召集張輔和方中愈前來商議。張輔說道:“皇上不必擔憂,這麼短的時間就算朱高熙能招到十五萬人也是烏合之眾、不堪一擊。”

朱瞻基又轉向方中愈,“師父,你怎麼看?”方中愈想了想說道:“上一次朱高熙聯合張士奇造反,山東都指揮使靳榮和幾個高階軍官都參與了,我只擔心這次還有地方駐軍參與。”

“嗯嗯,我把這件事情忽略了...”張輔說道:“咱們有十萬精兵、而且火器強大,就算對付十五萬人也不吃力;只是有一點,先得弄清楚青州之外還有沒有朱高熙的人。”

朱瞻基點了點頭,“英國公之意我懂了,怕咱們圍敵之時背後遭到襲擊,可是咱們怎麼才能知道當地駐軍有沒有參與朱高熙造反呢?”

張輔熟悉軍務,當即說道:“山東境內共有七處衛所,分別是濟南、濱州、青島、菏澤、濰坊、威海和臨沂;這其中威海、青島、菏澤、臨沂駐軍離青州比較遠,皇上可以降旨令他們四處駐守原地、謹防叛黨逃竄,哪裡不從皇命便是參與造反了。”

“嗯嗯,我們派人盯著,如果有異常舉動就回報。”朱瞻基又問道:“另外三處怎麼辦?”

“濰坊駐軍就在青州,估計應該參與造反了、不過也試上一試,”張輔答道:“皇上下旨讓濱州駐軍隨行圍剿叛黨,省得在我們背後讓人擔心。皇上讓濱州駐軍攻打青州東門、濟南駐軍攻打青州西門、濰坊駐軍攻打南門,試一下就知道是否有人參與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方中愈聽了不禁暗中佩服,如此一來便等於把山東七處駐軍都定了位,哪處駐軍不在自己的位置上便是參與造反了...

商議一定,朱瞻基立刻寫了七道聖旨、分派天羽衛送去七處駐軍,又派三千營便衣巡哨日夜監視;同時,大軍放緩行進速度、靜觀其變。

這日來到濱州,濱州府尹和駐軍指揮使誠惶誠恐的前來迎接。朱瞻基安慰了府尹幾句後令他提供大軍所需糧草,府尹滿口答應立刻回去準備。

朱瞻基又詢問濱州指揮使耿海、山東駐軍有沒有參與朱高熙造反的,耿海磕頭答道:“回皇上,臣是新近從四川調過來的,和其他指揮使都不熟悉、就算有人參與謀反也會防著我;臣只敢保證,濱州駐軍沒有人參與。”

“嗯嗯,好、明日行軍你部在先,”朱瞻基命令道:“繞到青州東門駐紮,聽我號令再行攻擊。”

“是!”耿海磕頭說道:“臣當率三軍奮勇殺敵、平叛逆黨,以報皇恩。”“好,你下去吧...!”

第二日上路,分派出去頒旨的天羽衛陸續回報:青島、威海、菏澤、臨沂等地駐軍指揮使都領旨駐防本地,山東新調任的都指揮使齊江奉旨率領濟南駐軍開往青州,只有派往濰坊的天羽衛遲遲沒有動靜。

朱瞻基同張輔和方中愈議論,濰坊駐軍應該是參與的謀反。張輔說道:“濰坊駐軍不過兩萬五千人、不足為慮,如果真是謀反可令濟南駐軍攻之,咱們大軍攻打朱高熙即可...。”

明日,派去濰坊駐軍頒旨的天羽衛至於回來了,回報說濰坊駐軍指揮使奉旨圍困青州南門。

朱瞻基便詢問為何去了這麼久,那護衛答道:“青州反軍設定路卡,一去一回都得在山間小路繞行,所以耽誤了幾日。”朱瞻基這才釋然。

隔一日,大軍加快行進速度、過淄博後離青州五十裡安營,朱瞻基再次招方中愈、張輔商議如何進軍。

張輔說道:“目前濱州、濰坊、濟南駐軍都已經到位困住青州東南西三門,我軍當列陣青州北門、朱高熙不敢出戰我們就以強大火炮攻城;青州城小牆薄,不日便可攻破。”

朱瞻基點點頭,又轉向方中愈,“師父,你以為呢?”

方中愈答道:“朱高熙來山東日久,可說是經營多年了;前一次山東駐軍欲起兵造反,只查到靳榮等高級將領,因成祖先皇北征而沒有徹查。

我擔心下面的中下級軍官也有朱高熙的人,所以咱們還是小心為上;特別是濟南、濰坊兩處駐軍,謹防譁變。”

“有道理有道理,”朱瞻基連連點頭,“英國公,你看呢?”

張輔答道:“臣也以為鎮國公所說的很有道理...皇上,咱們可以兵分三路:左右兩翼各三萬人,既可防禦山東駐軍譁變又可參與攻城;中路四萬人、聚集所有火炮攻城,城破時還沒有異動就證明山東駐軍沒有問題...。”

三個人討論一番,認為此計可行。第二天早早做飯,辰時大軍分三路逼近青州城。

為防萬一,方中愈讓朱瞻基留在大營之中,朱瞻基卻死活不肯、非得穿了鎧甲來到陣前督戰。中路四萬大軍、加上天羽衛和錦衣衛的五千人,浩浩蕩蕩的直逼青州城下。

距城二里大軍擺開陣型,二百多門火炮從後面拉上來、順次排開;就在火炮還沒有擺好時青州城門忽然開啟,無數兵馬潮水般湧出、直奔這裡殺過來。

張輔抽出腰刀向天高舉,大聲喝道:“準備...!”待叛軍衝進一里之內,喊道:“火銃手上前!”傳令旗兵立刻舉起一隻紅旗揮舞。

頭一排軍士紛紛讓開,後面五千火銃手催馬上前,見紅旗再搖便一起發射。但見一排火光閃過、所發巨響比過年放炮仗還要密集,衝在前面的叛軍紛紛慘叫墜馬。

這一輪射擊便死傷了兩千多人,後面的軍士一時都嚇傻了、在上官的不斷催促下才繼續進攻;`嘭嘭嘭...`火銃第二輪發射,這次距離更近一些、死的人數也比上次多了不少。剩下的軍士哪還敢衝鋒,掉頭就跑...

朱瞻基在後面看了哈哈大笑,“早給你們準備好了,想偷襲門兒都沒有!”這邊張輔下令火銃手撤回,加快安置火炮陣地。

突然,西門方向傳來喊殺之聲。朱瞻基納悶道:“我還沒下令攻擊呢,齊江怎麼攻城了?”

“好像不對...”方中愈舉目望去,見西門外的兵馬好像是奔這邊來的。

“師父,讓你猜中了...”朱瞻基緊張的說道:“山東駐軍譁變了!”說話工夫,見遍地的兵馬波濤般衝過來。

張輔久經沙場、處變不驚,立刻命令變換號旗、埋伏在右翼的三萬軍士迎敵。這邊剛剛交戰,東城方向又傳來喊殺聲。

這一下朱瞻基可是有些擔心了,“難道濱州駐軍也譁變了...師父、英國公,咱們應該如何應對?”

“皇上,”張輔說道:“此時不能退兵,兩翼暫時無事、咱們應該立刻攻城...!”

話音未落,有三千營巡哨來報:濟南駐軍譁變,都指揮使齊江被部下殺死,五萬兵馬殺過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