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回永樂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 金陵煙雨 第一節 掌櫃進京 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章 金陵煙雨 第一節 掌櫃進京 一

南京在元朝時叫集慶路,龍鳳二年(156)改置應天府,同年屬行省;洪武元年(168)朱元璋定都於此為南京,十一年(178)改稱京師。

京師南有小山脈,這是後世的寧鎮山脈,雖然在中國的山川中,這個小山脈什麼都不是,但在京城這可是綿延百里的一個山脈,山上老虎狼之類的猛獸也都有,以此山為生的獵戶,農戶也不少。

應天府句容縣置下有一小村,名龍山,肖勇正和這的裡正還有當地大姓姜姓的族長在喝酒。

“肖掌櫃是三湘人士,怎的會跑到京師山村來做買成?”裡正還特別強調這也是京師。

“呵呵,我們東家說江南人傑地靈,多財氣,只有到京師做生意,才有利市。”肖通也不便多說什麼,地他已經圈下了,透過了張科的幫忙,楊剛已經把龍山這個山村周圍幾十裡的山都包下了。也招了很多人手,都是當地土窯的,一個大的窯場已經在村北面建好了。楊剛回長沙參加王動的婚事,肖通留下來看場子。

“肖掌櫃,如今你這個窯場,我看是應天府最大的窯場了,燒這麼多磚瓦,可以賣嗎?”姜族長還是有點擔心,明朝民間很少有大型的窯場,普通人家蓋房子自己挖窯燒磚的多,修城牆輔地磚都專門的窯場燒製,姜族長看著肖勇這個窯場,光硒坯的場比村裡的打穀場要大好幾倍。

“姜老先生,我也不知,東家讓我到這裡來做事,我就盡力把事做好,我只是負責制,售賣另有他人。”

“肖掌櫃,我看這窯場也差不多了,要請人的話,龍山村還請多照顧些,能去打個零工,賺兩個銅板。”

“窯場之事全賴兩位大力扶持,這個自然好說。”

其實楊剛已經把裡正的小舅子請來做了個護衛頭目,姜姓一族也是請了不少過來幫忙,說好了,農忙時回去地裡幹夥,平時到窯場幫忙,根據制磚的數目給工錢。

。。。。。。。

蘇州太倉,蔣武的一個表弟浣江也在忙,他在那建貨倉,按著王動提的要求,圈好了地,都是離著河道和官道不遠的地方。浣江在這一點都不習慣,主要是飲食,蘇州人吃的甜,喜歡吃麵,湖廣人吃的辣,早餐吃粉,楊剛回的時候,他一再要求楊剛下次多帶些乾貨過來。臘肉,臘魚,燻肉,燻魚,能收羅到的都要搞些過來。終於浣江今天得到了準信,大掌櫃一幫人今日已經啟程了,順江而下,他終於有了盼頭了。

。。。。。。

徐虎如願以償的進了三湘商行的泥灰場,不過他並沒有被分到窯場,而是被送到瀟湘學堂培訓去了,同樣的,劉水芹也進了三湘商行的製品場,當然了,豬頭沒提過去,他們兩位的父親只是在一起喝了幾杯,就把這事定下了,年齡還小,再過些時日提豬頭也不晚。徐虎在學堂聽到了以前從來沒聽過的東西。紅磚為什麼是紅的,青磚為什麼是青的。磚有的可以吸音,有的可以耐火,居然有種叫石棉的東西象棉花卻不怕火。聽了以後,徐虎也知道,自己以前沒讀書是多麼可惜,招的夥計中,那些認得幾個字的,明顯的得到了先生和管事的賞識。

張狗兒也進了三湘商行的香粉店,不過同樣的,他也被送到瀟湘學堂去培訓,和他一起的還有很多人,臺上講課的居然是長沙府的榮和堂的大夫,那人倒教會了他不少東西,此前只這是玫瑰香,那是丁香,另有的是麝香,那位大夫倒是讓他知道玫瑰是什麼樣,麝長什麼樣。還講了那些個香粉是怎麼回事,植物,動物,這些個說辭更是他沒聽過的。

。。。。。。

瀟湘書局的生意已經交給鄭春打理了,所以很有意思,父子兩坐下來談生意,鄭春倒是很負責,沒有因為是自家人,而有所異動。他老爸也是生意人,所以兩人談的只是怎麼利用鄭家現在的網路大家一起來做書的生意,另外就是,鄭春很老實的和他父親講了,按東家的財力和本事,可能一兩年就會甩開鄭家,如何讓鄭家搭上王動的快車,是鄭家要考慮的事情。特別是王動提出很多非同尋常的生意方式,鄭春在這個方面,倒是先向他父親吹了吹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是一個龐大的作者培養計劃,還有專業性的編著書計劃,這方面鄭家是完全可以參與進來。比如,考慮到鄭和下西洋,那麼相應的介紹周邊國家的書,目前還是空白,可以出錢請人來寫,比如,王動是知道鄭和今年會開四夷館,這是個外國語學院,所以,相面的書教材也要印,特別是王動參與到鄭和下西洋後,對外文的書和字典的要求要增大,王動也一定會推動這個市場,這是個生意,也要人來編寫,特別是外文字典這種書。比如《水滸》《三國演義》已經成書了,王動還不知有沒有被大量印售,這些書遠遠比名人的詩集文存有市場,同樣的,這樣的寫小說和誌異的作者還有很多,書局可以扶植培養。

。。。。。。

船行江上,入夜,很多人都已經休息了,王動與焦玉在商談火器一事,回到京城,不管王動會不會去面聖,但焦玉一定是要向皇上彙報一下籌備情況。從工部和內府要的人,他已經列了個單子,交給王動看了,這會他正在慶幸,臨到老,居然又要舞大刀,還能演黃忠。

“靜之,若不是你那個提案,怕是火炮一事要送交閹人手上了。”焦玉感嘆。

原來在京城考察團回去後,圍繞著王動和王動的火炮,京城裡熱鬧了起來,工部和內府的工匠們被集中到了一起研究王動提供的圖紙,雖然當初去桃江的人手一份,但到了京城之後,永樂帝按著焦玉的提示,把圖紙全部收了起來,只太監楊成手上有一份,今日這集體研究,也就是拿了他手上這份圖紙。

集體研究的結論是,應該能制,但所費甚巨。專家就是專家,一提到怎麼制的時候,集體失語了,一定要王動的資料才可以,不然瞎子摸象,不知哪年才能把這火炮仿製起來。楊成聽了也是很惱火,不過很快的,他就弄了一個兵仗局火炮司的方案出來,擬籌備一個火炮司,把王動吸引進來做個主事,從事火炮研製和生產。

楊成沒有想到的是,焦玉在王動的幫助下,一個更為詳細的方案出來了。不是火炮司,而是槍炮局,下設生產,研發兩大部門,又分為了槍,炮和彈藥三個工廠,同時還涉及礦,冶煉,及船用,城防用,步軍和騎兵用三大方向。楊成的方案只是自己抓住一個制器,而焦玉的這個方案,從研發,到生產,到使用全都考慮到了,把永樂看的心花怒放。馬上喊焦玉過來問話,焦玉這會已經是胸有成竹,一一應答,龍顏大悅,當下命令焦玉主辦此事,同時命令內府和工部協辦,協辦主要是出匠師,戶部撥銀,然後讓重新選址。至於王動,永樂的意思是先讓王動做個供奉,相當於做個顧問,具體怎麼用,焦玉自己去琢磨。焦玉得了御批非常高興,他年事已高,讓他主辦,提都沒提楊成,也沒提工部大員,皇上的意思看來是要他扶持王動,工部和內府的兵器局和兵仗局,主事的都是六品官員,皇上在用人上也是放寬,官職可以不給,但可以按著不同的級別給待遇,最高放到五品,這算是皇上特批。焦玉馬上發文到長沙府,要王動帶一干匠師到京城商討火炮司籌辦一事。同時永樂也是心急兵事,這才有了,讓王動婚宴之後,即刻進京的御旨。

“靜之,我擬了個名單,這些人都是兵器局和兵仗局的匠人,然,單單這些人怕是不夠,還需從一些民間的匠器坊招些人手。”

“焦伯爺,靜之以為不只是匠師,軍中還需要有人一起才可,軍士懂什麼樣的兵器稱手好用,將軍也知如何置軍,兩相配合,方可製出利器。”

“靜之言之有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