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回永樂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 金陵煙雲 第二五節 味精與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章 金陵煙雲 第二五節 味精與糖

六月的南京開始熱了起來,但王動的感覺還是不錯,他覺得這比後世要好很多,畢竟大明朝到處都是樹,這點心理感覺不錯。

這日王動又碰到了一個熟面孔,太醫院職掌生藥庫的秦晨方,原來徐皇后的病俞發的重了。王動聽秦太醫講了老半天,但他沒有辦法,這行,他可是真的一點都不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能亂說的。

書已經送上去了,結果研究來研究去也沒個說法,其實徐皇后得的是癌症,後世記載可能是乳腺癌,梅豔芳好象是死在這個病上的吧。王動送走秦太醫後,感嘆,縱使你是國母又怎麼樣,全國的好東西都供著你也是沒有用,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一定要保養好身體。

王動私下問劉秀珠,這練了上等的武功的人,在生病方面會有什麼說法,劉秀珠也答不上來什麼,只是知道,對身體好,但師傅好象也有頑症,唉,王動又是感嘆,看來不是象金大俠武打書裡寫的,高手們總是不生病,且能活個百八十歲的。

王動藉著造炮車的名義跑去了船廠,理由是,那的木匠手藝不錯,其實他是去看艌作的,那的小木船造的是很精緻。於是焦玉開了個路引,他也就直奔艌作而去。

艌匠小孟並不大清楚王動是幹什麼的,王動過來後,當著船廠官員的面沒說什麼東西,只是提到了,船上的炮大致是什麼樣子,怎麼來設計船上的炮車。那個官員看著王動與小孟聊的很熱鬧,他聽著也無趣,於是就離開了。

王動問了他一些別的東西,而有的則涉及到鐵匠和銅匠的範疇了,而小孟也是廣有涉獵,這下王動有點心動了,小孟還真是個人才呀。這樣高超手藝的工匠不多見,且還如此博學。王動想把小孟挖過來,去槍炮局,去設計槍炮。

“小孟,我看這艌作,你已經快到頭了,想不想去學點新的東西?”

“王大人,艌作這行,小孟才剛剛試出點味道,哪裡可以說是快到頭了。”

穩重,不傲,不錯。

“這樣吧,上次說的潛水艇,我那還有些書,下次可以送你看一下。”

“謝王大人”

王動贈送小孟的書還有《形學》《數學》和一本《物理學》如果說物理學講的廣了些,那給小孟的那個小冊子則主要集中在船的方面。王動編的這個小冊子,本來是想透過漕幫自己造船而準備的,都是從這從那抄的東西,主要是關於船的知識,從物理學理論方面來講的,主要是從浮力說起的,其中又先以曹衝稱象做例子開始講起。然後又講到了動力,力的相互作用,行船水上可以用風力,可以用人力,還可以用所謂的蒸汽機。。。。。。

莊焯航可是大戶人家的子弟,對於數學和形學是有基礎的,物理學則對他有太多啟發了,這下莊焯航對這個王大人產生了一個巨大的問號,看書作者,都是寫著淮左王動,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個王大人,可真是有經天緯地之才,怕是鬼谷子的傳人也不一定能比得上。莊家經過近百年的發展,能回到莊裡的除了武學和鑄劍以外,各行各業的高手真的不少,但從王動送給他的書所提及的東西來看,很多方面,還真的不如王動。艌匠小孟對王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明朝,象小孟這種年齡的人不結婚只有一個可能,就是實在太窮了,而象董嬌沒嫁人,那就沒道理了,不管哪個年代,再醜的女人都是能嫁的出服從的,除非你有病,而董嬌一沒病二來長的還真的很美。十七歲了,在大明朝,十四基本上就定下婆家了。本來董爺是想把小嬌嫁到個讀書人家就行了,正要為她找婆家的時候,全家都移到了京城的龍江船廠,到了這船廠後,能入董爺法眼的就不多了。董爺是不打算把小嬌嫁給官宦子弟的,本來是匠戶就不大被人看的起,嫁入官家不一定有什麼地位,也是有官員看上了小嬌想收作個小妾,但董爺是個作頭,公認的艌師第一,鄭大人那都掛了號的,真想打小嬌的主意,那還要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於是小妖成了這裡的老姑娘,還好小孟出現了。

小孟看《形學》後,把書送給了小嬌,小嬌這會在小孟的培養下,已經識字了,從艌師這行來說,小孟和小嬌兩人可真可謂是志同道合。當化名小孟的小莊同志,決定再留五年時,同時也就決定,找個時間和董爺說說,準備迎娶小嬌。

。。。。。。

陳澤在三湘商行的一干人馬到京城後的第二天,也到了南京,王動馬上從心理上感覺擔子輕了很多。

在陳澤的建議下,雪糖和味精,沒有交給三湘商行,陳澤的理由很簡單,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三湘商行現在已經很引人注目了,只要皇上想知道,可能第二天,三湘商會的每一分銀子的出入都逃不過皇上的眼睛。就在這個生意要交給誰去打理的時候,劉鷹帶回來了一個人。

王動透過焦玉李遠把綠柳的弟弟搞了回來,原來,綠柳姓王名柳姬,他弟弟叫王鑄,現年已有十六歲,後來李遠答應幫忙的時候,他便讓劉鷹去接這個小舅子回來,這事一直秘密的進行著。當下姐弟相認,相擁而泣,當年還是個總角童子,如今長的已經象個大人了。對於這個小舅子,綠柳和王動早就想好了怎麼用,只是要聽他的意見,這個王鑄打小就聽姐姐的,如今好不容易見到了姐姐,那自然沒話講,更是絕對的聽話,特別是知道了姐姐的經歷後,對這個姐夫也是禮敬有加。

沒多久,他便被王動送走了。楊剛陪著王鑄從淞江開始起沿海南下,去收莙薘菜,同時還被叮囑去找一種叫海帶的菜,收到菜後,要求曬乾,然後把貨集中到澎湖島,在那提製味精。

同時被派出來的還有鄭六使,這個被大家一直叫小六子的王動的跟班,這半年多來跟著王動長進了不少,他分配到了一個光榮的任務,南下去收焦糖,收到糖後也是運去澎湖島。

。。。。。。

澎湖共有三十六嶼,最大的一個島上有澎湖城,雖然澎湖島在元朝時就設有巡檢司,但在洪武皇帝(188)時被廢止了,所以那個地方現在基本上只是在海圖上有,去小硫球(臺灣島)的時候,會在這裡停一下,僅此,島上也只有漁民,大量的人口都被遷到福建了。

本來當時整個小硫球都只是福建泉州同安縣管,所謂的管,其實並不真的管,明朝基本上已經放棄了小硫球,王動是有去佔領臺灣的意思,但他不敢,時間不對,太過冒險了,真的要佔領,還是搭上鄭和這條線再說吧。

收莙薘菜非常的容易,因為這個東西基本上不值什麼錢,漁民們灑網捕魚經常能網到,結果到岸邊時從網上摘下來,往碼頭或是沙灘上一丟就算了,偶爾想吃了就帶些回家,所以說,基本上是不值錢。對於用作藥材的莙薘菜,當時也曾經有人來收,但這個東西,都是一兩年才有人來收一次,量也不大,所以大家也不重視。突然有人要出錢來收的時候,這下就不同了,下海專門去撈的都有了。他們放下了定錢,同時約定讓漁民們把鮮菜曬乾,過大半個月再過來收。

楊剛領著王鑄在淞江府就找到了莙薘菜,一路從淞江府南下,沿著海,一直到廣東,這一路,楊剛是沒什麼大問題,他本來就是漕船出來的,但王鑄是被折騰了一下,還好,他也算是南方人,行過船,但江河行船和海上不一樣,沿著海跑了幾個島,也把他吐的五臟六腑都移了位。到了廣東後,他們兩在當地僱好了貨倉庫,然後又從陸路返回松江,然後再一路收曬乾的莙達菜,等他們再到廣東的時候,各地的乾菜已經全到送到了,足足有三萬多斤,把當地的夥計嚇了一跳,他們對外則稱要去製藥,然後又僱好了船把這些乾菜送到了澎湖。

雖然說早早就有禁海令了,但民間海上貿易還是有,往硫球的有,往日本的也是有,但規模都不大,算是走私那種,但往小硫球去的就不一樣了,那至少還算是大明朝的國土,所以基本上還是沒什麼風險。

到了澎湖城之後,楊剛吃驚的發現,這城裡人口並不少,還有個千把人呢,算上整個三十六門嶼的漁民,估計有兩三千人,這些都是近十年來,偷偷從福建過來的,官府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到了澎湖後,楊剛和王鑄便忙上了,開始架鍋著菜制味精,整個工藝過程,基本上綠柳已經教會了王鑄了,王鑄也不是個笨的人,畢竟還是有些讀書人家的遺傳的,加上楊剛這些年的歷練,兩人沒花多長時間,便製出了味精,另外加入蘑菇雞湯的雞精不多長時間也製成。

他們在忙的時候,鄭六使也沒停下來,他收的焦糖也送到了廣東,也從那一船一船的往澎湖送,在王鑄的作坊裡,雪糖也開始大量生產了出來。

這兩樣東西製作起來非常簡單,他們只是請人去收柴燒火,對夥計們說,在製藥,其他的事,都是自己動手,三個人在那忙到永樂五年九月初整整兩個月,楊剛和王鑄帶著貨回京城了,兩人是黑了不少,但倒是沒瘦,一問原因,其實在島上吃的還是蠻不錯的。楊剛是回了王動家,但王鑄卻連人帶貨住進了三湘客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