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回永樂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三節 重陽登高 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三節 重陽登高 二

張浩昨天知道王動應了知府之約,就吩咐下面人準備酒菜了,瀟湘記大師傅親自調配的,知道昨日望江樓的酒菜得了好評,今日準備這些小菜時,下足了功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花生米是早上現炸的,特別叮囑同去的小斯,臨食前以醋浸之列盤;

青蔥豆腐,加料,醃過的鹹香椿,糾碎松花蛋,列盤後拌食;

炸泥鰍,細過手指的泥鍬魚,炸的焦黃香脆;

涼拌西紅柿,滾水去皮,淋以蜜汁;

切片羊肉,類似於後世的五香牛肉做法;

鹽水蘆筍,蘆葦水下嫩筍,鹽水煮;

這些個菜在王動眼裡不算什麼,只是奇怪為什麼是羊肉不是牛肉,後來才知,明朝是禁食牛肉的,保護耕牛等於保護農業,老死病死的除外,但也要上報批准後才能食用。張浩對這些菜知道的一清二楚,花生這是二哥從北京那邊傳過來的,湖廣地界目前基本還沒有,那醃香椿在是大哥南京那一帶的物產,炸泥鰍是放了胡椒的,這在明朝可是貴重的調料,西紅柿在明朝也是不多見的,有小果,如後世之聖女果,但大如拳頭的西紅柿在明朝還是很嚇人的。這切片羊肉是二哥跟回回們學來的,至於蘆筍,是洞庭特產,每年岳陽瀟湘記都會採購大量供附近分行使用。

這些小菜,除了那羊肉知府大人以前不曾試過,別的,這位親民親農的大人還都知道,只是沒想到還可以這樣吃。

“大人,此處若有一供人憩息的涼亭,我等此時野餐,豈不更美。”王動還是惦記著愛晚亭。

“靜之兄好心思,若有一亭,春時踏青,秋賞紅葉,還真是個好去處。”張浩聽的也是眼前一亮。

“既然浩然也如此認為,那就瀟湘記在此處修一涼亭如何”知府大人順著竿子上了。

攤派,典型的,政府刮企業,王動心裡想,早知不說了,本來只是想找個話題,沒想到卻累及瀟湘記出錢。

“在此修亭,也算是個善舉,為長沙府黎民百姓添處景緻,此後這嶽麓山也多了一景,瀟湘記福澤小民,此亭可為證噢,呵呵”知府大人果然厲害,一頂上等帽子送出。

在王動穿越後的第一個重大節日重陽節,王動與一個正廳級幹部,把酒言歡,居然不是正規場合,而是私下的聚會,居然是這個正廳級幹部主動請我的。王動何德何能,居然能得到知府大人如此青睞,想當年,王動花了五年時間,才在廳長那掛上號。

至於王動,張浩和劉煮安大人,也知道了個大概,淮左人士,父母雙亡,自幼被雲遊四方的顛顛和尚長收留,劉大人無法從王動描述的顛顛和尚的言行來判斷其宗派,不過沒什麼,亂世的方外高人很多,也不是普通人能有那個惠根有那個機緣可以碰到的。王動跟著和尚走遍了整個大明,在湘西地界老人家和他分手了,因為能教給王動的,老人家都教了,能領著他看的學的,都看了學了,王動年齡也很大了,應該有自己的一番事業去了,於是,老人家不辭而別。

“靜之有何算計,老夫以為,還是考個功名是正道。”

“知府大人就是看不起我等商賈。”

“哪裡,哪裡,平時也沒見你張浩然把我這個知府老爺放在眼裡呀!”

“大人,此話可說不得,若是傳到家父親耳中,豈不是要了小可性命。”

“會嗎?你家老頭子聽到這話,怕不是笑的更大聲噢。”

“劉大人,賣身帝王家固然是正途,然,靜之多年漂泊,性情也散漫慣了,怕是這官府門牆太高,小子頭上的犄角又太長,不大合適呀。”

“呵呵,大明朝自永樂帝南歸,一派生機,四夷來朝,皇上雖然行武出身,但對文臣也是頗為倚重,如解縉紳大人。。。”

雖然知府大人還在苦口婆心的勸王動,但王動昨天晚上就決定了,不會去考取功名,當然了,他也知道,自己是考不上的。能傍著張晉湘做生意也不見得是個壞事,憑著後世的那些見聞,那些手段,應該能應付的了。搞笑,這長沙市長居然和我說解縉,解大人沒幾年蹦的了,永樂帝親近文臣,方孝孺可是當時大儒,文臣的典範,那可是被滅了十族的。

張浩知道父親很看重這個年輕人,沒想到,靜之兄居然無意官場,如此好文章卻不事官家。難道要去做個西席先生嗎?

知府大人下船的時候,從流雲渡上摘了朵ju花,插在頭上,本來王動看他這形象覺得非常滑稽,人長的尖嘴猴腮,還要簪花,搞得老人家在這一行人中最為搶眼。不過後來在這一路上,王動也發現,今天簪黃花的人不真不少。男人頭上戴朵花,還是讓王動接受不了的,不過一旦個個都戴時,他也就眼順了,就象是蘇格蘭男人的裙子。

張府不是平常的大戶人家,今天跟出來的隨從,遠遠的在一邊說笑著,也在吃著東西,但時不時的還瞟著他們三人。就衝這一點,就能看出,平時張府的家規家教,門下僕人的職業素質,這些東西不是你有錢就能買的到的,也不是一年兩能就能成氣候的。

瀟湘記看來真是個大飯店呀,這些菜,王動不以為然正常,但瀟湘記的食盒也是很有大店的氣派,中規中矩,柳條編的,上了深紅的漆,有青布罩在上面,青布兩邊畫了個圓圈,一邊寫個瀟字,一邊寫個湘字。地上輔的也是青布,四個角同樣的寫有瀟湘,筷子上也是有那字號,不用多說,那杯碟碗盤都印有瀟湘字的字樣。能在明朝支撐起這樣的一個餐飲集團,能做成了一個全國連鎖的餐館企業,這張晉湘真是個管理奇才。

王動從來沒有象現在這樣覺得嶽麓山是這麼美,真與後世的張家界有的一比,參天的古木,深山的鳥鳴,小溪的流水。溼溼的風,不知是林間的水氣,還是從湘江吹來。遠處,雲濤接天連地,山上的水氣與低空的浮雲連在一起,這山峰,森林,流雲,天空,渾然一體。

“靜之無意仕途?”張晉湘不大相信張浩的話。

“孩兒見他言辭懇切,所言不虛。”

“那日谷王在望江樓,靜之亦是故意不去拜見,那詞新作,也不曾進獻王爺,看來他是真的無意官場,怪事!”張晉湘感覺自己的判斷似乎沒有錯。

“那日王爺於詞會中道回府,不知何事?”

“孩兒在大堂未曾見得有人事先入‘天’字號廂房”張浩也是奇怪,王爺為什麼會中途離開。

“呵呵,看來靜之若要真想有所作為,定然不會是在這長沙府,倘若如此,靜之今日之言可能有假,倘若如此,靜之報復甚高。”

注1花生史載在明初已經有食用,但範圍不廣。

注有看過報道,某漢墓曾有種子傳世居然能種植,長成後結果為小蕃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