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回永樂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節 暹羅趣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節 暹羅趣聞

王動在佔城的時候對海外華人沒什麼感覺,到了暹羅也就是泰國後,猛然發現,那會下西洋的人還真不少。鄭和船沒靠岸,就看到岸邊迎接的隊伍裡,除了奇裝異服的暹羅人,居然還有一大票的華人,他們就差敲鑼打鼓然後打些大大小小的橫幅了。

對於鄭和來說占城和暹羅他很熟悉,永樂元年(140),當時他曾經帶著小船隊出使過暹羅占城,當時是為了大規模下西洋做準備。這次過來,他自然就算是老相識了,暹羅國王也是很客氣,親自到了暹羅灣來恭迎明朝使團。暹羅王騎的是頭白象,離的遠,人長什麼樣,王動也沒看見。後世新馬泰還是玩過的,不過顯然這會看到的和後世的大有不同。泰國還真是個佛國,一點沒錯。遠遠在船上看到的不是民居,而是寺廟。

“暹羅國崇信佛教,這大城裡所見所聞皆與佛教密切相關,此國處處可見身披黃色袈裟的僧侶,富麗堂皇的寺院,民眾崇尚忍讓、安寧與平和。凡是信佛教的男子,到了一定年齡,都要一度削髮為僧,連王室和貴族也不例外,女子為尼者亦是很多,僧尼服色與天國相似,需要住寺廟,持齋受戒。俗凡之事均由婦人掌控,國王及其庶民謀議刑罰輕重,買賣成交等,事無巨細皆取決於婦人”丘彥誠也隨著大家一起上了岸,他倒是湊到王動跟前。

“皆取決於婦人?”這是王動以前沒聽過的,後世聽說泰人男人可以取好幾個老婆,老婆們打工賺錢養家,男人倒是過的很自在的,沒想到,古代泰國女人還有話語權,女權更盛。

“家中事務,一般都取決於婦人,而婦人的才幹也往往勝於男子。”丘彥誠說到這裡詭笑了一下,“暹羅國素來與大明國交好,大明國的國民在此頗受禮遇。家中婦人與明國男子發生情事,男人非但不加責備,欣欣然有喜色,且稱讚自己的妻子美麗。能被明國人看中,認為是很有面子的事,並且款待酒飯,同坐同寢,不以為恥。”

“啊!!”這話聽得王動目瞪口呆。

大人們跟著鄭和去王宮裡宴會去了,自然王動也去了,跟著王動上岸的那幫隨從,這會也有人請,大城國王也差了禮賓官過來驛館,送酒送肉,大宴賓朋。

本來王動是有規矩的,所有的隨從到了番幫,沒有許可是不得到處亂走的,但王動的隨從身手不同於大明的官兵,不是那麼容易能被人看住的,也不是那麼安分。果然,以吳朝幹為首的幾個膽大的護衛,偷偷溜了出去。

吳朝幹本是潮州人,正如劉秀珠猜的不錯,他就是江湖上輕功第一的南海一鷗的弟子“盜花香”,福建本來是他的大本營,他色膽大不過為人不壞,與他結怨的倒不是那些女子,真恨他的是某些知情的家人。他到南京城裡其實是來避禍的,一不小心碰了個妙人兒,這個女子的家人居然拐七拐八與他師傅有些關係,正好他師傅不在福建,南遊去了,也不知遊到哪裡去了,於是他得了風聲,先行開溜,溜到京城就鑽到了王動家的護衛隊伍裡。

自在海上露了一手後,他也知道東家看他的眼光不一樣了,時不時的會被喊著隨侍。占城那會他跟著出來,心就有點癢癢了,東家的身手不俗,他知道,所以不敢輕舉妄動。這次好不容易東家與鄭大人赴宴去了,正好可以出來溜達溜達。

雖然一幫護衛都沒到過國外,不過這些個江湖客天生膽大,倒也不怕。吳朝幹心裡是有底的,聽他師傅說過,明國人在這吃的開,剛才在路上,別人沒聽到丘彥誠的話,他離王動近可是聽的清清楚楚,如此好機會,不出來看看,多麼浪費。

暹羅國男子頭上扎髻,而且大多用白布纏頭,身穿長衫,也有上身不穿衣服的,而女子就不一樣了,很多人頭上攢花,脖子上還有花環,著裙,婀娜的身材被那裙一包,看得吳朝幹一幫人個個心裡有點上火。其實,他們這幫護衛是上紅船最多的,他們不象普通士兵那樣每月上紅船的次數有規定,他們也比士兵甚至某些將校有錢,但彷彿去的越多需求更高,越去越想去,這會在路上走著,看著四處都是救火救命的女菩薩,心裡更是反應不小。

阿猶地亞城的繁華也超出了他們的想象,這裡比佔城,比新洲港強多了。他們一幫人走在路上衣著明顯與當地人不一樣,與長住於此的明朝人也不一樣,不多會,就有人喊住了他們。“前面可是鄭大人天兵?”有人發話,嗓門還不小。

吳朝幹一等人倒沒在意那話,但他本人聽到了鄉音,這人說的官話帶著潮州腔。

“是隨著鄭大人過來的,但不是鄭大人的士兵,我等實為三湘商行東家的護衛。”

“這位大哥也是潮州人,他鄉遇故知,有緣有緣,在下吳誠,生意人,久居暹羅以歷三世,不知這但大哥怎麼稱呼?”吳誠也是聽出了吳朝幹的潮州腔

“在下吳朝幹!”“王陳!”“劉三”“師大強”

“呵呵,同是姓吳,五百年前是一家,今日小弟作東,過去小飲一杯如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自然是好,雖然在家已經喝了吃了,但有人請酒,也是無妨,胃裡這些空地還是有的,添點酒,溜個邊。

酒居然是椰子酒,與暹羅禮賓司官員送的米酒不大一樣,個個稱奇。酒過三巡,吳朝幹按捺不住好奇心,開口問:“本朝女人有身上帶個鈴鐺的,出門走動聽個響,有時倒也動人,怎麼暹羅女人不見戴鈴鐺,男人身上倒是叮噹作響,奇怪。”

“正是,小弟也是奇怪!”吳朝幹的話引起了共鳴。

“哈哈哈哈”吳誠大笑,“眾位有所不知,此地男子,年至二十餘歲時,就用如韭菜形狀一樣的銳利刀具割開男具,嵌之以珠,再用藥封口,癒合後才可出門。行走時,那本錢形狀類似葡萄垂地一般,當地專門有人開設店鋪替他人嵌入珠主為業。如果是國王、大頭領或者富貴人家,則用金子作鑄造成中空的虛珠,裡面安放一粒砂子,一旦等金珠嵌入,傷口癒合,外出行走時,叮噹有聲,視為美驕傲之事,凡不嵌入珠子者使為下等人。”

“啊!”這下吳朝幹一幫人你看我我看你,“竟有此事!”

“猛!太過強捍了!不疼?”

“說書的不也是說過有人割開那條肉放入狗器的,放幾個珠算什麼,要說這還不是從大明朝傳去的。”吳朝幹倒是有幾份見識。

“那暹羅男子的本錢不是大的嚇人?那這裡的女人普通男人如何能應付的了!”王陳驚歎,他以前是個馬賊,吳朝幹教過他水性,所以平時喜歡跟著吳朝幹一起。

媽的,你說前一句就好,後一句自己體會就行了,王陳這麼一嗓子,說的吳朝幹等人個個面有愧色。剛才吳朝幹還想著美事,一幫人走在路上的時候,本來就比暹羅男人長的高大,路上還真有番女衝著他們捂嘴而笑,弄的一干人春心蕩漾,這下子被王陳點到練門,個個心裡發虛,沒了先前的底氣。

接下來吳誠倒是大談這裡的風土人情,個個聽的也是嬉笑怒罵,但總覺得少點什麼,這酒的味道也減了幾分。直至天黑,吳朝幹看著天色不早,拉著大家回了,一定要趕在東家回驛館之前回。

王動在宮裡和鄭和一大幫人赴這個國宴,其實蠻鬱悶的,一頓飯吃了幾個時辰,吃會聽那幫人遠遠的吹會,相互說些廢話,倒是有些歌舞,歌啥聽不懂,舞姬倒是看得王動心裡癢癢的。整個過程王動是有了個體會,這個國王對大明朝還是蠻尊敬的,鄭和有時話裡帶刺,國王根本沒往心裡去。還有就是國王總是在談進貢一事,暹羅進貢的事情對大明朝來說其實是個大笑話。周邊國家,暹羅算是進貢最“誠心”的,只要朝供,他們送來的東西最多,多到連禮部的人都在感嘆,國與國之間的買賣量真的是大。結果鄭和跑了兩次暹羅後就發現不對頭了,暹羅國把國內庫存的東西大量的次品送到了大明朝,然後永樂帝大筆一揮,政府採購,全當是經援了,還有回賜,每次暹羅人都賺的盆滿缽餘。這事鄭和在永樂帝面前提過,但看著皇上那個勁頭,也不好意思明說,你老人家樂意做這麼個冤大頭,死要面子活受罪。私底下,鄭和對著王動倒是發過幾回牢騷。

今天讓大明使團中某些精明人感到奇怪的是,國宴,暹羅國王是當然的主角,但他底下的那幫臣子好象跟國王不是一個調調,鄭和話裡帶刺的時候,國王雖然哼啊哈呀,但底下的臣子倒有人馬上認錯。以王動來看,國王示弱一下沒關係,聰明的臣子應該做個出頭鳥,強硬一點,那才做臣子的本分。但這裡情況倒反了過來,所以王動覺得有點怪,當然不只是他一人覺得怪,回到驛館後,鄭和馬上就把底下一幫人叫到了一起,看來鄭和也是發現了什麼異樣的情況。

注:暹羅婦人情通明朝男子其夫不怒反喜及暹羅男器嵌珠一事,見於多本古人專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