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回永樂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章 運籌帷幄 第十二節 福建長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章 運籌帷幄 第十二節 福建長樂

長樂是鄭和的基地,中國很大,沿海城市很多,長樂被鄭和選中是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人力資源因素。不過還有一些大城市,比如福州和廣州,那裡發展了多年,各項社會基礎設施都不錯,也是不錯的選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次姚廣孝過來,鄭和就陪著姚大人在福州住下了,隨行的外國使臣很開心,在京城玩了兩個月,又在杭州玩了半個月(鄭和去日本時),這次又到了中國南方的城市玩,公費吃喝玩,大家都高興,這其中最爽的是就是滿剌加的那幫人,整個一個吃喝拿要團,幾百號人,個個臉皮都不薄,當然了,這也都是永樂寵的。

王動關注的還是那三件事,一是皇上北征的準備工作進行的如行,自己的集團能從中獲取什麼利益;二是張輔在交趾的進展如何,知道一定會打贏的,要不要幫忙一下,讓他贏的更徹底些,還是留些尾巴,以供自己以後利用;三就是自己的地頭,夷洲和龍城的發展。

王動與姚廣孝有交往,但這會,他們兩人都不想表現出來,所以,基本上,在公開場合,王動都是以大明朝商人和鄭和秘書的身分參與。鄭和姚廣孝去了福州之後,王動才算是施展開了手腳 。

留在長樂辦實事的都是熟人,養魚的王景弘,蹭飯的候顯,還有朱真等將軍。

其實這次在長樂,下西洋的準備工作內容與以前不同了,以前主要是備船隊要需的物資,而現在,要準備的大多是器械,主要是為了西洋幾個基地準備的,還有就是大量的商品。

鄭六使的婚事成了王動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夷洲,鄭六使和王鑄是備受矚的兩個年青人,沒有成家,又有錢,且王鑄還是很有學問的樣子。

目前王鑄的狀態是,誰也不理,因為上面還有個姐姐姐夫,姐姐不說了,姐夫可是個強有力的人物,所以,要聽他們的意見。

鄭六使就不一樣了,出門在外,到處走動,他自己就能作主了,但這會提到這事了,王動又在,所以還是要聽聽東家的意見。

提親的有幾家,長樂的有,柳州的也有―――製糖大戶家的女兒,還有就是夷洲的土著,這才是最最要命的。番族女人,熱情奔放,有回鄭六使差點被一幫女子綁了去,自此之後,他出門再也不敢獨自一人了。

王動給了鄭六使兩點意見,一個女子要喜歡他,而不是他現在的地位和錢財,要知道,鄭六使在夷洲也是響噹噹的人物了,二是女子人品要好,能孝順老人,能識大體。聽起來很簡單,但真能全標準的,還不容易找。

最後還是那個柳州的女人成了鄭夫人,夷洲那邊收了妾氏。柳州那邊的大戶姓林,在長樂辦了個定親酒,好不熱鬧。這樣一來,糖這生意,王動這邊真的是做大了。林家那邊陪嫁的不只是錢,還有甘蔗場的工人,這可是筆寶貴的財富,看來他老丈人押寶蠻準。

夷洲的發展是讓所有人吃驚的,就象當初的龍城一樣,這會的夷洲,缺少人了。缺少的是小工,技術工人不缺。王動派出去的護衛和下屬,九月已經陸陸續續都回到了福建,他們可不是單獨一人回來的,從各地招來的工匠和士兵都融入到了王動的商隊裡面,然後一起到了夷洲。北征蒙古的失敗,讓方郎中有機會收集了五千多的士兵,這幫人充實到了夷洲,構成了夷洲的第一支武裝力量,而這支部隊的首領就是吳朝幹。

管峻在夷洲這會已經接受和安排了近八千多人,大量的人口湧進夷洲帶來了另一個問題,來的男丁較多,特別是那些當兵的,這會夷洲男女比例嚴重不足。好在林子裡的少數民族已經接受了王動開發夷洲的現實,也有偷情和通婚現象,但這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缺人,缺少女人。

女人還真的不好弄,移民中的女人太少了,來的都是家屬,所以,只有買或是騙,這也是杯水車薪,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搶,這一時半會也不知去哪搶。王動安慰管峻,等吧,交趾戰事結束,元蒙那邊戰事結束,必定有大量的女人富餘,到時到那裡去收吧。

龍城的發展如何,王動不知,但十月份龍城有兩條船過來長樂,船上裝的全是市場熱銷的玩物,看來那應該治理的很不錯。在古代,在大明朝初年,王動面對的最大問題之一便是通訊。他算是大力提倡和發展養鴿子,不過這些比起後世的手機電話傳真來說,還是太慢了。郵路要改,但怎麼改都不可能達到王動要求。電話不就是個電磁共振嘛,說起來容易,真要做可太難了,王動還真的找人玩了幾回,但不行,試了段時間後,就沒下文 了。從無到有,沒那麼簡單的。

龍城過的來人,還對王動透露了一個好消息,龍城造船的能力已經上升到了兩千料的福船。島國,船隊的實力,便代表的國家的實力,這會龍城的造船能力已經僅次於大明朝了。這就是所謂的落後優勢,一張白紙可以畫最美的畫,站在明朝大中國的肩膀之上,龍城一下子比周圍國家高出了許多。

這次下西洋,按歷史記載,最遠也就是到印度,不行,進度太慢了,王動要去非洲,要去澳洲,這才是他的目的地。

吳朝幹只能做個先鋒,不能做大將軍,也不能做元帥,他沒那個能力,雖然跟著王動身邊有點鍛鍊,但還差太多了,有的人是可以培養出來的,而有的人卻是沒那個天份。吳朝幹喜歡冒險,喜歡獵奇,喜歡女人,喜歡挑戰。夷洲帶兵對他來說是個挑戰,而王動給他的挑戰還在後頭。

王厲早早的就和廖管家一起到了佔城,船還沒到占城的時候,王厲就發現,在京城裡十分和藹可親的廖管家,象是變了個人似的,到了新洲港時,廖管家的笑臉已經不大常見了。下船的時候,更是讓王厲吃驚,廖管家在佔城國的新洲港居然是個大人物呀。

巴江卡和答柯爾,這兩個新洲港最高地方官親自到港口迎接,廖管家直接去了龍山城堡,張衛早早就置下了酒宴在等廖管家一行了,當天晚上賓主把酒言歡。王厲倒成了個焦點,一桌人中就他是個文化人,酒桌上表現的不錯,油嘴滑舌的,把周圍一大幫人全都放倒,巴江卡最後還在問廖管家,“王大人是哪裡人氏?”

王厲和廖管家是王動從長樂先行派出的第一拔人,第二拔人以蔣武領頭,不同的是,這次跟著蔣武的人中多了很多姓蔣的,這幫人第一站去新洲港,第二站是金邊,第三站是大城,第四站是舊港,然後是爪哇,他們下去的主要目的是買米買藥材,錯,應該說是換米,他們的任務是明年朱棣遠征蒙古的軍糧和藥材。

第三批人由鄭政領著去龍城,這批人是為龍城準備的匠師,鄭政送完他們之後,繼續回來,與吳朝幹一起去蘇祿國,然後由蘇祿國尋一條路去新幾內亞島,然後從那裡去澳大利亞。這是這次下西洋的重頭戲!王動早早就計劃這一趟的人選和時間,如果不是姚廣孝要跟鄭和下西洋,這條路王動一定要親歷了下,但這會,只能交給鄭政和吳朝幹了,兩人都懂船,吳朝幹膽大,鄭政嚴謹。應該問題不大,只是去發現一下,不是去幹什麼大事業。

而王動本人,則在長樂搞了個酒館,名字也很簡單,長樂酒樓。這個酒樓可是按三星的標準搞的,是個綜合娛樂城,吃喝玩樂全都有,還有很多房間。王動是瞄著鄭和還有三十年的下西洋事業可以做,那這裡至少還能繁榮三十年,夠了,足夠了。

王動手下的人的創造能力是驚人的,至少在姚廣孝還在長樂的時候,那沒這麼一個飯店,而當一個半月後,姚廣孝從福州到長樂的時候,一個飯店已經豎起來了。第一長樂不缺少勞動力,第二長樂不缺少木頭,還有就是澎湖的水泥。

黑衣宰相姚廣孝,一個七十八歲的老人,真的是經受不起太多的風浪了。但他又不死心,年青的周遊天下的夢想還在,位極人臣,還有什麼遺憾呢,在大明朝,在中國國內,基本上他已經沒有什麼太多的想法了,只想著能看著中國在永樂治下繁榮起來,而對外,他還是有太多的暢想的。

讀書人的好處就是足不出戶可通行天下,很多讀書人真的哪天出了門了,能真正做到行走天下的又有幾人。姚廣孝的師傅席真人倒是真的行走天下了,另外還有一個便是王動的師傅,那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顛顛大師。

七十八,依仗著年青時打下 的底子,依仗著戎馬倥傯的歲月經歷,他還想再出去走走。鄭和兩下西洋的經歷,讓他的心也活絡了起來,走,跟鄭和去,去萬里海塘,去西洋看看。

去看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還有很多事要做。

日本,永樂希望能把日本倭寇的事徹底的解決掉;占城,希望占城的腰桿子再硬些,交趾作亂的時候,佔城能在後面幫上大明朝的忙;舊港,去弄清楚,舊港一帶,土番與漢人到底是怎麼樣的關係,舊港的施氏,即是大明朝的宣慰司使又在爪哇王那弄了個什麼職位,永樂覺得不順;暹羅,滿剌加這個小弟弟還在說暹羅的侵略性,而暹羅與真臘又一直磨擦不斷;錫蘭山的佛牙如今是在大明朝京城的寺廟裡供著了,但錫蘭山這個西洋路途中的硬石頭,是去磨磨圓,還是搬開算了;古裡,古裡已經是大明朝走到最西洋的地方了,那塊大陸上到底在發生著什麼樣的演義,朱棣也是很有興趣。鄭和獻上的地圖,已經很明顯的把印度大陸與西天諸國連在一些了,而在西天的貼木爾,不可一世的瘸子貼木爾已經去逝了,他的兒子也把明朝的使臣送了回來,感覺態度有了很大的變化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變化,如果印度大陸能有大明朝的勢力,估計,貼木爾的子孫再想與明朝起兵戈,怕是沒那麼容易了吧。

以上種種都是永樂皇帝交待姚廣孝的,永樂要塑造一個天可汗的形象,一個萬世帝王的形象,他需要有穩定的南方。

姚廣孝嘆了口氣,不容易呀,看著那些番幫使臣在中國的吃相,那簡單就是一個蝗蟲隊,有些一點王家的禮儀都不懂不會,還要叫囂與大明朝共榮辱同進退,憑什麼?而且對於番邦的這種有奶便是娘的外交傳統,姚大人太清楚了。

者米蘭長樂算是輕鬆多了,王動的家人中,她只要面對劉秀珠就行了,而劉女俠又是個江湖兒女,不在乎禮儀禮節,所以兩姐妹處的還不錯。者米蘭的中文水平見長,而王動的爪哇話,沒啥動靜。

濟州島的李在城和對馬島的宗貞茂到達夷洲的時候已經是十二月初了。

夷洲的船接他們過來,船從淡水河直接駛入,李在城和宗貞茂都沒有想到淡水河上這會有那麼多船,白帆如織,桅直如林,駛入到港口的時候,李在城和宗貞茂開眼了,兩岸碼頭長有十里,船入港,信號旗飛舞,兩人的櫓船,飛穿如梭,把大船引到泊位處。從岸邊到河中央,兩邊都疊了五層船,河中間的航道涇渭分明,四條船並行的寬度。

碼頭上的泊位排的很密,船全靠在了一起。新進的船排著已經泊好的船停下,然後馬上有人搭活的臺階過來,把船舷到甲板連個斜面,這面上下貨走人都方便,貼著碼頭的船與岸相連的是個可移動的車梯,這個車梯就象是個跳板一樣搭到岸上,眨眼間,那新泊的船便與碼頭連成一體了。

王厲和管峻在這裡等著兩位外國朋友,這兩人都不是空手來的,李在城帶來了馬,宗貞茂帶來了人。在這裡,他們靜靜的等候著傳說中的人物――王動的到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