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回永樂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 商業帝國 第五十七節 占城末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章 商業帝國 第五十七節 占城末日

“怎的會知道我在此地?”王動也是奇怪,這外面認識他的人不多呀,他平時蠻低調的呀。

“昨夜有看到王大人在海邊行走,遠遠看著王大人、陳大人等,還有幾位將軍和美姬?”劉四海回。

“呵呵,你就知盯著美姬了。”陳澤笑他。

“不敢,做上這行後,小的看到女人會眼熱些?”劉四海還是一付老實的樣子。

“對女人眼熱?哈哈哈,你這傢伙,莫不是連王大人身邊的女子也打主意。”

“呵呵,不敢呢,不過昨日看那幾個倭女,呵呵,可是極品噢,可賣個好價錢。”

極品你個頭,王動還沒上呢。自夷洲上船後,夫人一個沒帶,但盯梢的帶了不少。每位夫人都送了服侍丫頭過來,那意思都很清楚,王動看上哪個,晚上想了,弄了收個小妾。

可王動這兩天事情還蠻多,此次跟著他下西洋的人不少,他的船上還有大包袱在,王國忠一家!王國忠可是找到機會了,根本不用他交待,他那位年青可人的女兒自然就貼上了王動。多好的機會呀,這會可是一位妻妾在身邊呀。

“劉老板,你的女子販到夷洲,大致所購者為何人?”

“有安分人家,也有青樓的,也有工坊的,也有大戶人家買去為奴為僕的。”劉四海回,“通常莊戶人家會好些,算是有個歸屬,若能生下個一男半女,日子過的更好。”

“夷洲也有青樓?我怎麼沒看到?”王動很吃驚。

“哈哈,王大人日理萬機,忙的都是大生意,居然還會關注這等小事。”陳澤哈哈大笑。

“高雄有,基隆有,淡水也是有的。”劉四海一看王動有興趣馬上介紹了起來,“最大的一間在雙溪口,那有兵營,生意也是最好。”

“是這麼回事嗎?”王動看了劉鷹一眼。

“呵呵,有是有,不過生意最好,我就不知了,那的兵,夷洲番民多些,那些番人素來不拘於禮。”劉鷹說的煞有其事,聽起來好象很在理。

“那你這是說,淡水要生意大些了?”王動問。

“也不盡然,那裡都是新兵營。”劉鷹回。

“淡水應該好些,那裡工坊多,這幾年過去的大多是男丁。”陳澤是這樣認為的。

“諸位大人,說的都有理,不過依小的看,還是雙溪口那的生意好些。紅樓開了有三家了,還有些暗門子。”劉四海所說的暗門子,就是土娼,自己有門有戶,男人在外拉客,女人在家做皮肉生意。

“暗娼都有了?這是怎麼回事。”這就讓王動意外了,夷洲給人的感覺是欣欣向榮的,這個行業,王動雖然沒關注過,但他覺得真要搞,那就大鳴大放的搞,納入行業管理之類的。怎麼會連暗娼都有了。

“王大人有所不知,雙溪口有兵營,又是南來北往的重鎮。這幾年往夷洲去的人以男丁為主,四下販去的女人甚多,有些個女的來路本來就不正,一路上又不知轉手幾回,早早就被壞了身子。那些個男子收買了去本想做老婆生孩子,哪曉得被人哄騙,到手一驗貨才知已經不知多少人經手了。這些年雙溪口鬧忙了起來,青樓生意好做,粉頭又少,他們索性乾脆掛個燈籠也幹這營生了。”劉四海娓娓道來。

“呵呵,靜之,這塵世間萬事萬物總有其道,此業亦是如此。”陳澤勸王動。

“沒啥,只是想著,在夷洲時,看到路人比長樂都走的快些,一問才知是,諸事皆忙。出了門不事農田便是工坊,再者言商。總以為個個有職有業,不曾想到還有好吃懶做,拿自己老婆賺錢之人。”

“你待怎的?”

“哈哈哈,不咋的,自有人去料理,王某只是不解那些個龜公而已。”王動不會去搭理這些事,地方上都有長官,過了頭了,自然會有人去問。

“劉四海,你是倒賣人丁的,交趾那邊的情況如何。”這才是王動真正想要知道的東西。

劉四海懂交趾佔城話,行走兩地,收買的人主要來自交趾,且可以肯定的說,他的貨源所及之地大多是戰亂或是貧困之地,他知道交趾底層社會的真實情況。

“夏大人到交趾後,收了不少遊民,形勢好多了。只是多年戰亂,鄉村敗落。加之這些年,時不時有人作亂,雖然兵馬不多,不過攪的不安寧。平匪的官兵,哪裡分的清民與匪,也有錯拿錯殺之例。人是不用愁的,只是看有沒有人帶出來。帶著十來個人,一路行個百里,吃吃喝喝也要有方籌。”劉四海說的意思,他的生意與時局的關係更大,戰爭時,他的生意會好些,而現在的交趾,看來進展很慢。朝庭的安撫,與區域性的動亂並存。

“駐軍的衛所好些,大的州府好些,下面的村落亦難說了。作亂的要糧要餉,官兵也是要糧,田裡出的就那麼些,哪裡夠,不夠只能賣兒賣女了。”說來說去還是戰亂。

“朝庭軍糧不是由廣東廣西運去的嗎?”劉鷹問。

“那哪裡夠,那哪裡能運到宣化順化。”劉四海說“諸位大人,交趾溼熱,米糧不可久存,生米兩日起黴,熟米一日便醙,經不住放。”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夷洲用的是什麼糧?”王動問劉鷹。

“炒米,米麵,還有豆子。”劉鷹回,“有囊胰裝,密閉不秀氣的。”

“劉四海,交趾最稻米的地方呀,而且密林遍佈,還會缺糧?”陳澤問。

“那也經不住連年開仗呀。”劉四海回,“當年皇上可是調了80萬天兵下安南的,那安南的反賊更是弄了700萬的兵勇,再有多少產出,也經不起這麼多人折騰呀。”

看著劉四海認真的樣子,王動,陳澤等人哈哈大笑。

他們這一笑,倒是讓劉四海覺得極不自然,不知他們在笑什麼。

他們在笑什麼呢,永樂帝是派了80萬人徵安南,不過這是宣傳口號,實際有多少人,天知道,絕對不會超過三十萬。至於安南那會,全國人口加在一起可能都沒有700萬。

“那依你所見,這些年交趾戰事,那些個亂匪可以有上百萬人之多。”

“哪有,這不都被沐王爺和張小公爺給滅了呀。”

呵呵,看來也不用與他說什麼數字了,劉四海算是被宣傳機器給糊弄了。

劉四海送上的東西王動收下了,王動問了問劉四海這回生意如何,劉四海告訴王動,還不錯,只是有些水土不服,所以才在瓊崖多留了幾日。於是王動讓他去醫官那要些草藥,劉四海感激不已。

劉四海走後,王動召了陳澤、劉鷹、還有王國忠過來議事。

“交趾雖定,但零星戰事不斷,亂匪不入南掌,便入占城,朝庭在交趾的駐軍一時不會減,只會增,軍糧一時,若從大明境內徵調,定然不夠。皇上還會對蒙古用兵,此前兵部已經在說過,還要從西洋購糧。看來要做些準備,此行占城,讓張公爺上個摺子,交趾的糧也從西洋徵購較為妥當。”王動先開講,“還一直以為交趾平定了,沒想到還是四處烽火。”

“光將軍不行,布政司也要聯名才行,如今交趾四處要救濟,朝庭下來的官員一時不解民情,只會把局勢搞的更亂。”陳澤補充了一下。

“靜之的意思,要有軍士護送?”劉鷹明白了王動要他來參加會議的原因。

“你問王大人吧。”陳澤讓王國忠回話。

“送糧去天津時,走水路本來就是商號特色,上岸後,一路倒是有官兵護送,雖然只是數人,但也護的周全。那一路是在大明境內,又插著朝庭的旗號,自然是無憂。”王國忠先是回顧了上次賣糧送糧的過程,“真要象王大人所說,交趾境內不大太平,還真是要有人護送才妥當些。”

“讓龍山衛出兵呢?”劉鷹提議。

“那才一千人,能抽多少人馬出來。”王動回他。

“靜之,人,龍城那邊可以出,但兵器由龍山衛借出,在佔城這邊建個倉先。”陳澤的這個主意不錯。

王動的想法是,軍糧是大生意,但護送是個事,現在大明朝還沒有幾個人知道王動的軍事實力,如果護商隊去了交趾,那就麻煩了。那裡的官員王動都不熟悉,不會有人幫著他說話的。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關於占城,這個地方說實話,第一次下西洋的時候,他就找鄭和提過收佔城的事,或者說殖民做佔城,但鄭和沒同意。後來第二次下西洋,又與姚廣孝提過,姚的意思是,皇上收了交趾之後,雖然興奮,但也清醒。開疆擴土是彪炳千秋的事,可交趾亂再亂,也讓皇上頭疼,也有些言官以此說事。所以姚的意思是,就此為止。

自從出了個異數,占城嫁了個郡主給張浩,張浩又被永樂封了爵,這下子整個形勢又怪了起來。王動也在猜永樂的意思,他讓張浩去混個軍功,也就是想試探一下。永樂會介意有個漢人在佔城當家嗎,還是說,他只希望在那有個代言人,保證南疆不亂就行。

按王動的想法,張浩以後的路可能是這樣的,慢慢把闍五世家族給洗了,然後把相關的皇族也給洗了,最後名正言順,張浩生個兒子去當佔城的國王。這只是時間的問題,只要張浩老婆一生兒子,計劃馬上就可以實施。當然了,也要看張浩的意思,呵呵。應該不會有什麼反對吧,只要條件許可,特別是永樂許可。

如果放開張浩這邊,按後來王動的想法,那就是經濟殖民化。要從這點上入侵一個國家的經濟,王動已經有十成的把握了。日本的經濟已經一半破產了,只要天氣許可,天天可以看到船隊往對馬去。從長樂過來的,從夷洲過去的,這些船隊送去的商品,讓越來越多的破產的日本擠到了對馬島,湧向了夷洲,想要搞佔城太容易了。

“占城的稻米多少錢一石?”王動問。

“約有三百錢。”王國忠回,“舊港兩百五十錢,算去運費,耗損,幾乎無錢可賺。”

“三百錢?”劉鷹不解,這生意沒法做呀,大明朝的米是五百錢一石,根本不用和王國忠買呀。

“佔城出稻米不多,勉強自給,這些年商號在那收米,都是早早就定下田畝來收的,占城集市之上根本沒有餘糧可賣,且當地也只是唐人吃米多些。”

“佔城出香料,為國王金庫也。”陳澤當然知道王動的意思,“日常用度,占城無所出,都是在大明朝物產為主。國王倒也是恤民,唯一事除外。”

“寺廟!”王動與陳澤幾乎不約而同的報出這個詞。

要想把持一個國家的經濟,那就一定要打垮他的產業,然後清空他的國庫,最後讓他借錢,等到舉國償債時,自然有人造反。如果你沒有軍隊沒有實力,你就別借錢給他。因為一旦這個國家垮了,不是國家垮,其實國王一家垮了的時候,他欠下的錢可能你一分都拿不回。但如果你有這個實力,那就不一樣了。你可以自己間接參加這個造反遊戲,也可以扶持代言人,當然自己去做新國王也可。

“呵呵,劉四海也別去長樂了,讓他跟著去佔城吧。”陳澤說。

“你有生意給他做?”王動問。

“有,有大生意,呵呵。”陳涇回,“他的本事,依我看也就是運人。占城過段時間一定會缺少和尚和尼姑,這事讓他來做,多運些到佔城來。”

王動在海南已經集合了約有一百多條船,全都是五千料的大商船,而這些船上裝有各種各樣的東西,其中還包括一些大明朝政府備下的,送給一些番國的禮物,這次算是明龍商行代替明朝政府遞送一下。反正船上還有個太監在,此人便是周滿。

按永樂的意思,這趟算是借民間商號的力量,走一趟,但基本不代表官府。王動自然知道永樂和他手下大臣們的意思,所以他這回,根本就沒打算太聲張。周滿的船到舊港口便回頭,需要去的國家主根就是蘇祿國和浡泥國,因為沒別的原因,這兩個國家一個表示要派別一個龐大的代表團到大明朝訪問,而另一個國王上回到大明朝時,不幸病死在那裡,永樂封了他兒子當國王後,便把這個小國王送了回來,上回小國王沒有鄭和去大明朝,但禮送到了,永樂自然要回禮。

這些事,要讓鄭和去跑,不值得,且耗費也不小,但不讓鄭和去跑又對不起鄭和。永樂已經下過旨意,西洋之事全由鄭和作主。這次周滿使,還是頂個副使太監,這給足了鄭和面子,且又沒派寶船下來,更是安撫了一下鄭和。同樣的,永樂可能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看看鄭和的反應。此前,鄭和下西洋之前,自洪武皇帝開始起,已經派了不少人下西洋,只是鄭和規模最大,級別最高。鄭和手上可是有兩萬多的水師。永樂向來只信他自己,所以還是要看看鄭和的反應。

另一個,那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王動是個有錢的,有錢到什麼地步,沒人知道。但他真的很有錢,有錢到能給王爺皇上分贓。而且此人表現的又忠心的很,永樂拿他也沒什麼辦法,呵呵,不是永樂拿他沒辦法,永樂對王動印象不錯,至少到目前為止,在永樂眼裡。王動是個極有才華的年青人,更重要的是,王動不吱聲的為永樂幹了不少事。他替永樂賺到了錢,可以讓永樂放心的兩面開戰,這些永樂這個明君還是看在眼裡的。不過,他向來只信他自己,所以這次的安排,周滿還有個重要任務,要寫些密函,把王動西洋之行的一舉一動都要能寫下來。

周滿自然知道皇上的意思,也知道皇上的手段。不過這會他與王動是好友,知道皇上要使他跑一趟時,他很高興。眼著王動到處走,無疑是最開心的事,特別是周滿這麼一個喜歡吃的人。

“是日無事,船隊於瓊崖補水,下午有商販入船會於王動,商販者,瓊崖人氏劉四海,以販賣人丁為業。多採生口於交趾,行諸瓊崖兩廣福建,兩刻即出。”

“船隊起錨,往佔城而去,有報劉四海隨船走行,不知王動是何用意。於西洋諸國販賣人口?臣不敢揣測。”

“是日風緊船急行如飛,有船斷桅,隊形打亂,依然有序而行。王動下人回國忠此人三年以船為業,頗有幾分王大人的景象。”王大人指的是王景弘,大家都知道,王景弘實際才是真正的船隊總指揮。(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