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回永樂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 商業帝國 第六十節 大米禍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章 商業帝國 第六十節 大米禍事

王動的船隊在佔城已經有半個月了,早早就定下了打垮占城經濟的策略,所以在這裡卸下的商品極其的多。而且不只是商品的問題,中華總商會占城也是有分會的,商會本來都是做貿易的事,占城分會開始辦實體了,各種作坊辦了起來。

董大掌管的明寨內,工坊開建,這完全是張浩或是說郡主的產業,打著他們的名號,出錢則是商會眾商家攤的。陳三十六掌管的碼頭區,秦朝輝的大型商品展示館開建,這個商品展示館吸引了佔城國很多王親國戚的資本,而地頭蛇巴答兩人收的是乾股。

占城因為唐人喜歡吃米,因為新州一地大米銷量極大,很多地主們已經開始四處開水田種大米。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在明寨內,更大的米倉建了起來,龍山的城堡內也有更大的米倉。碼頭下米的時候,大家都以為是軍用物資,說的也沒錯,很多軍工用物資,也就是所謂的軍械和糧草,有的確實是從佔城往交趾境內發運的。但佔城人不知道的是,在這裡,在佔城的新洲已經唐人已經開始大量的囤米了。組織這項工作的就是武二爺蔣武,蔣家一直做的就是大米的生意,加上有舊港王家的支援之後,在佔城做這種事太容易了。不過他還有一個更重要任務,就是蔣武將要和張浩兩人聯合起來,控制住佔城的經濟,而第一仗就是大米。

隨著在新洲的唐人越來越多,來自大明朝的訊息也就越來越多,讓佔城的皇親國戚們和地方諸侯,或是部落首領高興的是,各種各樣的訊息彙集在一起,大明朝缺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永樂十(141)年,大明朝在極東之地設囊哈兒衛,同年又設建州左衛,種種跡象表明,另一個都司,奴兒干都司已經擺上了議事日程。占城人不知這些地方在哪裡,但他們知道的是,大明朝要在那裡設衛所,那就是要駐軍工,那就需要為那些地方提供糧食。

前年大明朝皇帝對蒙古用兵,在糧草方面西洋人賺了不少,種種跡象表明,來年可能還有兵事。蒙古的瓦刺部馬哈木殺了蒙古可汗,這會要向永樂帝和談,據說阿魯臺的使臣已經到了唐人的都城,要求為蒙古大汗本失雅裡報仇。搞笑嗎,前年蒙古韃靼部阿魯臺可是幫著朱棣一起打馬哈木和本失雅裡的,這會卻要為這個大汗報仇。這些訊息最後的結論還是,大明朝可能還要打仗,那就還要糧食。

去年蘇淞兩地的水災被放大,山西河南的旱情又被發大,今年黃河決口又造成了很大的損失,那就是說,大明朝需要食糧。

東邊的島國日本,這些年一直打內仗,已經打的很多日本難民被販賣到了夷洲,而且居然還有日本人被販賣到了新洲(王動隨行人員中有日本侍姬有日本工匠有日本船工)。日本人可是吃大米的,戰爭造成了日本國缺少糧食。東邊另一個小國琉球以前不吃大米,可近年來也開始吃米了,而且還從佔城弄了種子過去要種大米了。

總之,各種各樣的訊息讓佔城人得出一個結論,種大米。想當年占城水稻那麼有名,別的國家都從佔城進口稻種,如今這大米的錢全讓西洋諸國賺去了,那怎麼行。

占城人種大米給這個國家帶來了新的災難,那就是土地兼併。

第一批圈地人是王族,你別看闍五世人模僧樣,但到了這個時候,一點都不手軟。他是國王自然沒這個必要,但他的皇親國戚們就不一樣了,這些人可是喜歡錢的。在國王的庇護之下,王族首先開始搶地搶田。

第二批人是地方各部落的酋長們,且不管他們是為了自己部落也好,也是為自己本人也好,原先很多相互交好的部落之間有了一點點裂痕。有的部落在山裡,有的部落在林子裡,有的部落在水邊。種大米要水田,而從一定意義上講,一個國家的國土面積定下後,或是說一個部落的領地圈定後,有多少水田也是個定數。不同的部落本來相安無事,林子裡的狩獵的部落會以動物的皮肉交換農耕部落和大米,而海邊的打魚的部落會以魚和珍珠交換走獸的肉和米。唐人進入佔城國後,唐人的船、魚網、魚槍,唐人的火藥、弓箭,開始慢慢武裝占城百姓,打下的野味更多了,抓的魚也多了,這些東西的價錢跌下來了。可唐人卻在佔城收購產量並不高的大米,米的價錢在上升,越來越多的人把眼光集中到了水田上。

第三批人就是西洋諸國的糧商。占城離大明朝最近,可以從陸地和海路往大明朝運送糧食。占城國內最火的行業是種大米,這個訊息傳開之後,當那些還沒有加入到中貨總商會裡的異族糧商和唐人小糧商們,開始透過種種關係到了佔城。他們只是糧商,他們不會去種大米,但是他們知道怎麼收大米,佔城國早先大的產糧的地方已經是王國忠為首的大商人的地盤,他們弄不到那裡的大米。但還有一些邊邊角角的地方,大雞吃不到的細米,他們可以去撿一下。按田計量,每畝大致能出多少,大致什麼樣的價錢。這些商人到了佔城後,看著地就開始給錢,這讓很多佔城國的地主們高興不的了。

摩訶賁該和摩訶達奔是佔城目前國王最器重的兩位王爺,賁該不用多說了,別名佔棟的這個傢伙,早早就投資了王動的貿易事業,而且私下代表占城與大明朝進行的軍火買賣也讓他荷包鼓了不少,年青氣盛的佔棟不需要賺大米的錢。達奔王爺其實也不需要,但他有個好女婿,他的女婿張浩需要他種大米。可這個王爺的封地,他的老家是在山區,那裡根本沒有水田,搶佔耕地之類的事王爺以前也沒幹過。女婿要他種,自然有女婿的道理,沒有田只有山,你看怎麼辦吧!反正佔城人可不會在山上種水稻,目前還沒這個技術。佔城人沒有唐人有呀,唐人裡也只有一人有這本事,那就是王動。

王動等定下的計劃第一步,就是要讓佔城人從最底層開始破產,透過水稻大米達到這個目的。誰說山上不能種大米,不就是沒有水田嘛,沒關係,可以開梯田,可以蓄小池。王動把圖一畫,就交給了張浩,張浩則遞給了他老婆。仙娘郡主人小,但可不笨,也親民懂農桑,這東西到她手上,她自然知道張浩的意思。沒多久,占城山區第一處梯田開建。

開水田種大米之後,牛成了一個稀缺的生產工具,先前占城野牛成災,王動還販了不少去夷洲。沒想到這幾年一過,占城本地牛不夠用了。好在野牛還不少,只是佔城人開始沒幾個有膽去抓,這下牛的價錢一起,膽子大的就有了。

141年底,佔城國國內有了亂的跡象,根源就是大米。沒有人造謠,沒有人鬧事,沒有什麼蓄意的惡意的破壞勢力,一切都很自然,連國王闍五世都不知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臣民,那麼多地方部落的頭目會到他面前告狀互訐。有的告狀,跟商隊買的鐵器經過某部落領地時被“搶”走,另一個回,沒有搶只是高價買下。有的告狀小河上游部落築壩蓄水開田,他下游沒水喝。還有告狀別的部落到他們的村寨偷糞便,鬱悶。這種事都有,偷去養田肥田了。

不過闍五世高興的是,各地都在修廟,占城過些年一定能趕超暹羅真臘,奪得西洋第一佛國的稱號。

劉四海的生意又多了項內容,從大明朝內地不只是要招些和尚尼姑過來,還要招工匠。苦力普通的勞工不需要,占城有很多,占城國人不夠,還有交趾的難民。

陳澤對劉四海的能力分析的很對,劉四海的能力在於運人。他本人很少去幹坑蒙拐騙的事,只是收人,把人收齊了後,送到需要這些人的市場所在,然後在賣出。王動這個團伙到處在招人,他們當時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弄人不難,難的是怎麼把人送到夷洲,而人販子卻有這個本事。

人販子劉四海知道要打通什麼樣的關節,有時不需要有強大的後臺,只是偏僻的客棧驛館和城門官,還有一些衙役。人販子們還知道,京城或是地方上的大佬們有什麼樣特殊的愛好,比如女童男童、奶孃、高麗奴、交趾太監等等,透過這些特殊愛好的大佬,人販子們能組織起一張全國的通路,在這個通路裡,運人運貨都是通行無阻。

劉四海在大明朝內部可沒有太強的網路,不過沒關係,他沒有,不代表同行們沒有。人販子這個行業,同行絕對是冤家,但也不是沒有大家合作的可能。劉四海這會有需求,強大的市場需求。陳澤想借劉四海,借人販子建個網。而陳澤給劉四海的資訊是,只要你有人送過來,我這全收,而且安排給事做,有房子住,還能到地方衙門入籍。劉四海把這個訊息傳開了之後,突然發現自己的身份好象變了。他從一個人販子,轉變成了個中介了。

太監周滿雖然是此行大明朝官員等級最高的一個,不過他非常清楚,此行有王動在,他只要配合王動就行了。本來上回王動帶了一幫西洋人和東洋的日本人到京城,就傳出了要封賞王動的事。不知為何,皇上把這事按下去了,這使得一時有了多種傳聞。不過鄭和大人得了皇上的嘉獎,作為鄭和大人的甥婿,周滿有理由認為王動在皇上面前還是受重視的。沒有賞賜,可能是時機沒到。所謂的時機是什麼,別人不清楚,這幫太監們很清楚。太子、漢王和趙王之爭!

皇上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太子早早就立下了。可漢王那裡,皇上又眷顧的很。最讓周滿意外的是,今年耿通被殺。

永樂十(141)年九月,皇上北上,突然檢查太子工作。很多太子臨國時的政令被改,而且一批太子身邊的官員被抓,這些多可都是皇上指派過去的。

大理寺右丞耿通以為永樂做的有點過頭了,於是進言為太子辯護,結果被五馬分屍。耿通是什麼人,當朝有名的言官。耿通與陳諤,可是最有名的兩個言官。耿通的特點是認死理,他要扳倒誰可不只會針對一人,會把此人的同事上司一起放倒。當初御史袁綱、覃珩等結黨營私,被他彈劾下獄,大家以為事畢,結果他繼續攻擊把這些罪人的上司都御史陳瑛,結果陳瑛被永樂罵。驍騎諸衛倉庫壞了,被他彈劾的不只是修倉庫的和看倉庫的,連連工部侍郎陳壽也被他搞,理由是,應該事先檢查提前防備。

(順便提下與耿通齊名的陳諤,這人彈劾別人的時候,從來不管對方官司做多大,而且在朝庭上講話聲音極大。大到讓永樂都愛不了,以至於連餓他幾日,再讓他當庭念奏摺,結果還是聲如洪鐘,得了個“大聲秀才”的名號。此人還有個牛B的故事,有回受瘞刑,類似於活埋,但皇上沒想要埋死他,把他的頭露在了外面。居然挺了七天還沒死,後來官復原職。)

耿通為什麼會死,這原因誰也說不清楚。或許是被皇上所殺,或許是因為漢王進言。耿通直言為太子說情,漢王便找人說,這其實是太子讓耿通說的,這讓永樂十分生氣。而皇上殺耿通時說的話,更讓群臣玩味,居然不是說他離間永樂與兒子之間的父子感情。

王動在京城廣交四方,這太反常了。至目前為止,京城裡或是大明朝政府裡頭,還沒有哪個人能象王動這樣同時結好於太子、漢王和趙王,所以與朱棣和眾多官員一樣,周滿也搞不大懂王動。

鄭和與王景弘給周滿的意見是,如今以國是為重,對於他們這幫太監來說,最大的國是,就是下西洋,儘量不要參雜到王位之爭裡面去。所以,當得知今年鄭和不會下西洋,而皇上要另派使臣去安撫幾個西洋小國時,周滿馬上請纓。跟著王動一起出差,那是一種享受。周滿的想法,只想著快點去蘇祿國和浡泥國,了卻皇上的差事。

在周滿的催促之下,十一月,王動一行船發蘇祿國。(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