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回永樂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章 風起瀟湘 第三六節 潭州煤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章 風起瀟湘 第三六節 潭州煤爐

王府今日一早就差人到瀟湘記訂聽濤居,並留下話,王爺親自過來試試瀟湘記自創的菜式。這下張晉湘腦子裡有了一個大大的問號,王爺明顯是在示好,但為什麼呢,無無因之果,無無果之因,其中定要奧妙。王動的感覺也不是很好,王爺所圖之大事,王動知道的清清楚楚,但為什麼要伸出橄欖枝呢?

酉時,王府的轎子到了,王爺作士庶巾服,冠唐巾,裹個大氅。張晉湘攜王動和張浩一起去迎的,進到聽濤裡,旁人都退下了,留下王爺、張晉湘和王動三人在裡面。

王爺進去後,倒是很有意,退了那大氅掛上,從扇袋裡拿出一柄摺扇,所以說文人就是死要面子,這大冷天的,包的厚厚的,他還是帶了個扇子,當然了,聽濤裡面溫度是不低的,早早就一個爐子在裡面加熱了。

王爺此行的目的有三個,一要賺錢,二要人幫他賺錢,三籌劃更大的事業。當然,今日只能圖那一二兩項,一二兩項談成了,做成了,那三自然就跟著來了。

“湘翁,潭州煤爐制的精巧,瀟湘酒樓也是越來越紅火呀。”

“不敢,折殺小人了,王爺還是稱張城好些。小號還不是在王爺的蔽佑之下,長沙府哪個都不是承著王爺的恩澤。”

“呵呵,應該的,當今聖上,雄才大略,四海昇平,八方來朝,小王在這長沙府,什麼也沒做,都是皇上的龍恩呀。”

菜在嘴裡吃的不鹹不淡,酒在嘴裡喝的不香不辣,但一個個都還是表現的很投入。

“上次湘翁進了幾個爐子到府裡,小王特別選了兩個呈到宮裡去了,結果皇上龍顏大悅,看來這火爐還真是個好東西喲。”

“若王爺喜歡,明日再讓犬子再送幾隻過去。”

“那倒不用了,已經夠用了,不能總讓你等破費。”

“王爺哪裡話,這是王爺賞臉,試用小號的物什,再者這煤爐也值不得幾個錢,要不是王爺喜歡,還真不大好意思呈到王爺去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單單只一個長沙府享用這種煤爐,不夠呀,要是大明朝家家戶戶都能用上這種煤爐,那才是皇上的廣澤天下呀。”

至此,張王兩人算是明白王爺的意思了,堂堂一大王爺盯上煤爐這個小生意了。

“靜之,人中龍鳳呀。”

“豈敢豈敢,王爺謬讚,小的實在承受不起。”

“呵呵,今日這話,只在這聽濤居里,出了這門,誰也沒講過,誰也沒聽見。”

“那了不可,王爺,王爺龍脈,小可豈可用龍字。”

“哈哈哈哈,湘翁,小王欲以六萬銀子,買這潭州煤爐的六成股,另贈一成給靜之,不過,靜之可要替小王好好打理這生意,小王可不想被其他兄弟笑話,連個小買賣都不會做。”

王爺大手筆呀。

湘翁有點猜不透,雖然他也知道這煤爐的是個賺錢的生意,但以王爺之尊,以天下生意之大,谷王不需要關注這個生意呀。他還指定要王動做掌櫃,看來王爺也是想拉攏靜之呀。原來王動是四成股,現在王爺買六成,送一成給王動,這下子,王爺佔五成,張氏還比王動少了兩個點。

王爺沒那個錢和膽直接收購瀟湘記,收購這個潭州煤爐真是好計謀。這個商行,佔了兩樣很重要的戰略物資,煤和鐵,這是打製兵器的重要資源。、

“小王算計著,若是能把這煤爐買到北邊去,可能生意會更好。”

“王爺,這鐵可是朝庭管制的物品,囤購,必定會招非議。”

“這個靜之不必多慮,本王自會安排。”

“王爺,這煤爐實乃小買賣。。。。”

“湘翁不必多慮,小王今日過來只是表示個誠意,他日孤會命孫管事過來與你等商議。”

第二日孫管事就過來,不過,昨日王爺一走,二張和王動可是商量了很久。王動也挑明了,這個谷王不是個善類,他日必將有所行為,但現時還需蓄力。只是蓄力,那大可利用。接下來的問題是,瀟湘記、張府如何借用王爺力量,然後在今後,有威脅時,如何擺脫王爺的影響,如何撇清與王府的干係。最後決定,走一步看一步,同時加強與京城的聯絡,瀟湘記需要一個在官場上的代言人,唉。張晉湘也是無奈,一來家裡三個兒子都無意仕途,可能是因為與當官的人打交道太多了,二來官員們倒是願意和他們交往,但真正為他們言事的,幾乎沒有,能遞點資訊就不錯了。

畢竟都是姓朱的,天下現在都是姓朱的,潭州煤爐易主了,但外界並不知道,不過京城皇宮裡卻都知道了,谷王進貢了一百個煤爐和手爐,一萬個煤餅煤球到皇宮,畢竟這會是冬天呀,正是最好用的時候,這下,上上下下,個個都說谷王賢能忠君,永樂倒是下了個罪詔,斥責谷王浪費錢財,當然了罵的不疼不癢,實為表揚。

在這種默許之下,谷王把潭州煤爐的生意給支撐了起來。此時的潭州煤爐也搬去了另一個地方,嶽麓山的一個山谷裡,這是王爺提議的,王爺說了,這制爐倒是簡單,但煤球煤餅的配方要保密,王動也不知要保密啥,不就是粘土加煤粉嘛。不過,王爺提議了,那還有什麼話好說的,王爺出面圈地,太容易了。王爺說了,現在這生意越做越大,買煤本錢太大,要是能有個煤場自己挖煤,那會更省些,既然王爺這麼建議了,又能搞到煤礦那不是更好。王爺說了,這鐵石也是價錢不低,要是能有個採石場就好了,當然了不是去鑿石頭,這講的是鐵礦,既然王爺能有這膽略,看來這煤爐的生意不做大都不行呀。

當年,永樂四年尾,一般的人絕對想象不到,嶽麓山的某個山谷,唯進出的小路變成了大路,原有的幾戶人家遷走了,屋子倒是留了下來,這個山谷已經被好好規劃過了,制爐坊和制煤坊,鐵石場和煤場,工匠住的房屋。四周山上有暗哨,整個潭州煤爐被高籬圍了起來,有近三十個護衛把守。裡面有鐵匠十人,拌煤工五人,制煤工四人,護衛多過工匠。潭州煤爐的產量真的上來了,首先各地瀟湘記和三湘客棧都用上了,然後以三湘客棧為點,潭州煤爐開始在各地設商行,瀟湘記與漕幫的關係被用了起來了,先是湘江沿岸,再就是洞庭湖周邊地區,接下來就是長江沿岸。這時王動才發現,王爺做事真是大手筆,當然,沒法比呀,人家是王爺呀。他缺少的是經營管理的人材,他有的是資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