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回永樂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殖民帝國 第二五節 爪哇事變 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章 殖民帝國 第二五節 爪哇事變 四

東爪哇的船逆風捱打,根本展不開,在發現狀況不對之後,開始轉頭後退。他們中的大部都沒辦法參戰,不如轉到島後,展開陣式,先擺脫現在被動挨打的局面。後隊變前隊調頭,這邊滿者伯夷的艦隊緊隨而來,這會士氣真旺,當然要追擊。

東爪哇落後的船已經與追兵靠上了,這邊士兵上船,索性停下來不退,與上船的對頭廝殺,在這種情況下無非是多些死傷,這船一定是要被俘虜了,只是時間問題。

東爪哇的船在損失了幾十條後,終於擺脫了追兵,近兩百條船列開了陣式,等著滿者伯夷的船隊過來。後者一點都不示弱,一百多條船直接衝了過去。雙方戰船直接貼到了一起,士兵直接爬上對方的船開始廝殺。

這場海戰持續了兩個時辰,直到在北邊島附近的八十多條東爪哇的船趕過來救援,只到這時,滿者伯夷的船隊才退走。但沒有走遠,滿者伯夷後隊的運兵船已經上了島,讓東爪哇人震驚的是,滿者伯夷這次過來討伐居然帶了大明朝水師才有的武器,火炮。

滿者伯夷的船退出戰場,並沒回老家,而是在往南邊的島邊上靠攏。東爪哇過來的援軍一路追到了海岸邊,一進入火炮的射程,馬上就聽到了岸上傳來了天雷之聲。船被鐵彈擊中,通常鐵蛋直接把船板擊碎,砸到甲板上的更是一個窟窿地直到底,碩大的一個洞,海水汩汩湧進。

鐵彈打出來的水柱要比石彈高的多,岸上十幾門炮同時開火,氣勢嚇人。東爪哇的船隻能退到射程外,在觀望了一陣後,船隊後退了。

此戰,東爪哇三百多條戰艦只餘下百多條,而滿者伯夷方損失了八十多條戰船,東爪哇方慘敗。

他們其實主要敗在了船和武器上,他們的大船比滿者伯夷的小,小船又不如滿者伯夷的靈活耐打。一到接舷戰一對一時,只要滿者伯夷後隊的士兵上船,幾乎是一邊倒。經過吳朝幹訓練的士兵與原爪哇人的打法完全不一樣。

吳朝幹當初是靠個人的武功取信於國王,可當上了教官之後,玩的又不一樣了。他還是把龍城夷洲那套移了過來,跑圈,講紀律,講配合。所以當士兵跳上船之後,離的遠時射箭標槍,離的近了,槍扎,靠上了刀砍。

滿者伯夷船上更是配備了石腦油,他們的拋石器能扔出火彈,兩船相接時,直接能從上而下扔下多個油罐,然後再放火。因為剛經過場大雨,那火油沒直接把船燒壞了多少,但卻燒死燒傷不少東爪哇的士兵,他們甲板上士兵的密度太高。

東爪哇失掉的不只是船,還有很多士兵,近兩百條戰船損失直接消耗了五千多士兵,若不是因為那場雨,可能死的士兵更多。不過總的來說,算是把東爪哇的水師打殘了。

二王子帶著水師的船回麻卡沙,大王子大吃一驚,馬上讓他帶著餘下的船去了帕魯,自己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等待著滿者伯夷軍隊的到來。

與東爪哇相比,滿者伯夷戰鬥損失的人員多過船,因為那場大雨,他們在戰爭中俘獲了很多完好無損的小船。小島上有的是樹,船隊停在這裡兩天,把在戰爭中損壞的船修了一下。能用的全都改為載人,而原來載人的船,他們把炮架上了。

本來這些火炮就是龍城船上淘汰下來的,滿者伯夷買來陸戰用,龍城人並沒有教他們怎麼在船上用這個炮,他們的船上兩側也沒留下炮位。這會見識到火炮的功用之後,他們馬上決定,做些架子,把炮架在船舷上,這樣那也就有了炮船了。

麻卡沙已經沒有戰船了,留下的只是偵察巡哨用的小船,一發現滿者伯夷的軍隊來了之後,這些小船馬上飛回去示警,又被拖上了岸,片刻不敢留在水裡。

麻卡沙已經修好了些防守措施,他們在岸上架了些投石器,這些投石器要比船上的大,問題是,準星極差。但一來可以給防守方些安慰,又能給進攻方些震懾。

當滿者伯夷的船進入到投石哭的射程之內後,大石頭便飛了出來,這些大石頭砸在水面真的給登陸的小船極大麻煩。砸不中船,但落在船邊,掀起的巨浪能把小船打翻。好在滿者伯夷士兵都會水,船翻了影響並不大,大不了游過去。

臨時固定在船上的火炮終於發威了,巨大的聲響不只是振奮了滿者伯夷的士兵,更是打擊了東爪哇的軍心。大王子知道對方有天雷,他手下的士兵不清楚。突然遭遇這種武器,心理打擊非常的大,很多人都被打的趴跪在地上。事實上,那些火炮大多只發射了一次。一是那些炮手本來就不大懂在海上,船還在晃動的時候怎麼操炮。二來,這些火炮只是放在臨時的木架上,一炮之後,有的木架被震散,有的火炮直接從木架上掉了下來。好在打出去炮彈沒傷到自己人,都打到了敵人的陣營裡。

吳朝幹等人從滿者伯夷到了杜板,那裡本來就是個漁村,現在則成了爪哇國的第一大集鎮。不只是唐人都集中在這裡,更重要的是,這裡的集市貨品繁多,吸引了來自全爪哇的貴族和酋長們的親屬。

吳朝幹過來是來訓話的,第一批士兵已經送上了前線,現在準備第二批士兵,前面傳來的訊息麻卡沙已經拿下了。接下來的仗要怎麼打,有兩種意見,一種是直接去攻打帕魯,水陸並進,另一種意見從陸路上慢慢打過去。

蘇希達極尊重吳朝幹,想聽聽他的意見。吳建議從陸路上慢慢打,本來在蘇拉威西島滿者伯夷的影響並不大,從南打到北,慢慢打過去,這樣影響大。

蘇希達想想也對,本來就沒怎麼指望蘇拉威西各部落能馬上有進貢過來,打就慢慢打吧。而且爪哇人打仗只要補充軍械就行了,並不大需要糧草方面的補給。那島上到處都是密林,想要找起吃食十分簡單。

吳朝幹好不容易訓練出的五千新軍士兵,這下不能在保留了,另兩千人也全數送上戰場。前方戰事看好,這邊附庸的部落馬上個個都積極派兵。蘇希達的哥哥也從帝汶島送了三千士兵過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是要上蘇拉威西島搶奪勝利果實,他這一努力,讓帝汶島各部落頭領叫苦不已,出人出力。對於蘇希達來說,她根本沒想到自家哥哥在打了敗仗之後,馬上又能湊起這麼多的軍隊。

吳朝幹在杜板訓完話之後,蘇希達上臺,她要讓勇士們記住國王的使命,為滿者伯夷的榮譽而戰,為捍衛《可蘭經》而戰。這話讓吳朝幹很奇怪,因為他知道,士兵裡雖然大多數是穆斯林,但畢竟還有很多人不是伊斯蘭教徒,看來,這個國家是鐵了心要推廣回回教了。

士兵們出發後,蘇希達去一個清真寺裡做祈禱,真主保佑這些出行的士兵。回到信地,蘇希達向吳朝幹提出了一個想象不到的要求。

她要向龍城借兵,蘇拉威西島打下之後,大王子所在的帝汶島離那裡更近,這次這麼多帝汶島部落派兵參戰,到時,真的打敗了東爪哇國可能會冒出一個更強大的帝汶國。蘇希達能控制的地方也就是中西爪哇島,她的控制還是在父王的影響之下。

蘇希達本來把寶押在了這次討伐東爪哇國上面,她的想法是透過這次戰爭來消耗她哥哥,沒想到的是,這位大王子的實力超出他的想象。在全數派出最精銳的新軍之後,蘇希達不得不考慮盟友問題了。

她甚至想過嫁給吳朝幹,可問題是,吳本人不是穆斯林,嫁給吳朝幹就意味著要讓吳入教,那吳朝幹一定不會幹的。若嫁給吳朝幹,她本人脫離了伊斯蘭教,那她會一無所有。

能駐兵於爪哇國那自然是好事,龍城上回好不容易藉著爪哇與伊利安島戰爭派了些兵到爪哇國,只是那次是以護商的名義,過來的兵力馬上被分散了。吳朝幹在爪哇已經有三千駐軍了,蘇希達也清楚請龍城人過來會有威脅,在蘇希達眼裡,龍城的唐人要比她的同族人好說話的多。至少唐人只是過來做生意,別的東西,唐人並不在意。

“蘇大娘,龍城派兵過來並不難,保是過來的士兵的糧餉和費用怎麼算?”這可是關鍵。

“蘇拉威西島的鐵礦唐人可開採十年。”

“蘇大娘的意思,我會傳上去。”吳朝幹以前算是個遊俠,現在算是個軍人,對於談判這種事並不擅長,他只能試探一下,然後表示,要請示。

王動在龍城,當聽說蘇希達要借兵的時候,王動哈哈大笑,他想到的是,八國聯軍來了。當下給了陳澤一點提示,錢可以不要,但要地。租界!終於有機會了,可以在別人的國土上開租界了。

陳澤當然不會這麼好心,派兵過去,軍費要你們承擔,將士們的奉薪,軍械的補給,軍事設施建設都要你出錢,這些只是維持費,另外還要的是一筆額外的費用。

陳澤雖然知道爪哇國的島多,但有多少,他不清楚。王動也知道後世的印尼是千島之國,那跟他租幾個島不成問題。這次仗一打,處在第一線的吳朝幹,彙報過來一個很重要的資訊,爪哇國島多,還有很多小島上並沒有人。吳朝幹可是在這條線上跑了多年了,下南洋,去澳洲也是走的這線,他清楚,當地人番人的國土意識並不強。陳澤從龍城到了杜板之後,聽吳朝幹一說,馬上一個想法產生了,可以去佔些島。(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