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回永樂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 殖民帝國 第四三節 非洲概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章 殖民帝國 第四三節 非洲概況

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一直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而地中海相比之下卻是一條連線的大道。歷史上,北非人與地中海盆地周圍其他諸民族的相互影響之所以超過他們與沙漠屏障以南地區諸民族的相互影響。正是因為這個,歐洲人知道北非,但對沙漠以南的地區並不瞭解。在這裡我們不得不要感謝宗教的傳播,歐亞大陸對非洲中南部的瞭解主要因為宗教。商人並沒有把沙漠以南的資訊帶出來,歐洲人把天主教、阿拉伯人把伊斯蘭教帶入非洲後,越來越多的教徒一聖城去朝聖,這才讓大家知道了非洲中南部的一點點資訊。比如馬裡帝國的國王曾三度去麥加朝覲,一路上他揮霍了大量黃金,使得埃及連續1年黃金價格下跌,這讓當時所有知道這一事件的人瞠目結舌。

不過,對於南部非洲和別的國家來說,撒哈拉沙漠決不是與外部世界交往的唯一障礙。大沙漠的東面,沿尼羅河上游的是巨大的蘇德沼澤地。這些沼澤地在歷史上構成了一個可怕的障礙。而未被港灣、海灣和內海破損的、平直的海岸線,也使非洲大陸難以接近。這也是多少年來,大家一直搞不清楚尼羅河源頭的重要原因。

還有雖然非洲的面積是歐洲的三倍,但海岸線卻比歐洲的短。缺乏與地中海、波羅的海和黑海相仿的海洋,意味著非洲內地對外部世界來說是比較難以進入的。 沿東、西海岸的100O英里長的沙洲,以及東、西兩岸的巨大的隆起地,也是有力的障礙,它使乘小船登陸十分危險。即使成功地躲過了沙洲和激浪,仍然還有另一個障礙,即滾滾河流由內地高原順著一道道懸崖向低窪沿海傾瀉而下時所形成的急流和瀑布。

本來很多探險家可以沿著入海的漂流進入到大陸的內部,可非洲不同,這些漂流上面有很多的瀑布。沿海岸的瀑布意味著,非洲既沒有象聖勞倫斯河和亞馬孫河那樣的為進入美洲內地提供通道的、水流平緩的河流,也沒有象萊茵河和多瑙河那樣的為進入歐洲內地提供通道的河流。

非洲低窪的沿海地區炎熱、潮溼的氣候,以及由這種氣候引起的熱帶病,也擋住了進入非洲的道路。內地高原通常氣候涼爽,益於健康,但沿海地區的氣候卻嚴重影響了要到內地去的人們的健康。與外部的難以接近同樣重要的是內部的難以進入,這就是說,從非洲某一地區到另一地區也很困難。看過《上帝也瘋狂》的朋友們就知道了,非洲真的不好呆,即使是在科技化的現代也是如此。

綜觀非洲大陸,其南北兩端是小而肥沃的狹長地帶。這些狹長地帶很快讓位於廣闊無垠的大沙漠,即南面的卡拉哈裡沙漠和北面的撒哈拉沙漠。再往下是綿延起伏的草地或大草原,北部以蘇丹草原最為著名:“蘇丹”這一阿拉伯詞意為“黑人之國”。然後是熱帶雨林,在其最稠密的地區,比沙漠還難以穿越。

這些惡劣的自然環境,同海岸附近缺少出口、內地缺少不受阻礙的河流網一起,阻止了非洲大陸各地區間的相互影響,也使歐亞兩地的居民很難進入和適應那裡的自然環境。這必然阻礙非洲各民族的全面發展,從而解釋了草原上的複雜的大帝國和遙遠的沙漠、森林地區的狩獵團體問時並存的原因。

王動對非洲的歷史瞭解的並不多,這會他只知道北非有國家存在,走了一趟埃及之後,他知道了很多,王厲的馬達加斯加之行,以及對索馬利亞半島的考察,現在王動對非洲總算是有了一個總體的概念。

他有他的百科全書,可這些書不同與歷史書,到處都是一鱗半抓的東西,想要瞭解當時整個非洲真的不容易。現在他知道的最清楚的就是埃及,還有索馬利亞半島上的很多小國。

永樂時代的非洲大舞臺其實並不象王動剛開始想象的那麼孤寂,其實熱鬧的很。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有人的存在,有人的存在就有部落。雖然很多地方還沒有所謂的文明,但永樂時代的非洲地圖上也是國家林立。從大的蘇丹國到基督教國,到小的城幫國家,再到沒有國家式的部落都存在著。這裡有處在石器時代的部落,有處在奴隸社會的國家,也有封建制的國家。商業農業漁業都已經出現,特別是在幾條大河和幾個大湖的周邊地區,那裡的繁榮已經不是百年,而是千年。

還有一點讓王動最意外的就是,非洲的礦藏特別是黃金在很多地方已經被大量的開採,而且都無一例外的被當地的國家列為管制的物件。貨幣天然是黃金,黃金天然是貨幣,這在貨幣銀行學裡學到的東西,真的不假。

處在馬木魯克時期的埃及就不用多說了,下面說說除了埃及以外的別的地方。首先是“馬格里布”,馬格里布為阿拉伯語“西方”之意,是阿拉伯人對埃及以西的北非地方的總稱,包括今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和利比亞。在那裡有三個王朝存在著,雖然這裡受馬木魯克勢力的影響,但這三個王朝確確實實的存在著。

東部哈夫斯王朝,首都突尼西亞;中部阿卜德瓦德王朝, 首都特累姆森;西部馬林王朝,首都非斯。哈夫斯王朝和馬林王朝勢力較強,阿卜德瓦德王朝較弱,但都存在了三百多年,它奠定了今天馬格里布三國,即後世折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的基礎。而且義大利之行也讓王動知道,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正對馬林王朝眼熱,他們想南下,看看有沒有辦法找到一條通往東方的商路。1415年葡萄牙人正式與馬林王朝開戰,這在歐洲歷史上,可算成是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埃及再往東往南,我們所知的索馬利亞國也存在著,不過此時的索馬利亞半島山頭林立,說是國更多的是部落。索馬利亞以西便是衣索比亞王國,定都於岡達爾(在今貝格姆迪爾省), 統治著今衣索比亞中部和北部。經過長期征戰,衣索比亞王國版圖已從紅海之濱的馬薩瓦一直往西南的阿巴亞湖伸展,大體接近了現在的疆界。

衣索比亞再往南一直到東非海岸是桑給帝國。“桑給帝國”並不是一個真正統一的國家,在各城邦中長期居於霸主地位的是基爾瓦素丹國。基爾瓦素丹國是波斯人哈桑.阿里.伊本於975年率七艘大船征服基爾瓦及其鄰近島嶼後建立的。它很快就發展為東非海岸的貿易中心。到王動所處的永樂朝,這個帝國已經把腳伸到了莫三比克地區黃金集散地索法拉,國家已經開始盛極而衰,但索法拉、安哥舍、莫三比克、桑給巴爾、奔巴、蒙巴薩、馬林迪、基斯馬尤、摩加迪沙等城邦的素丹還都是它的封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衣索比亞往西即為東蘇丹,這裡是阿勒瓦王國。阿勒瓦封建王國的特徵是保留了大量奴隸殘餘。首都索巴是最大的商隊中心,過境貿易給國家帶來鉅額財富。首都索巴有壯觀漂亮的建築物和黃金裝飾的教堂;教堂裡儲存有譯成努比亞文的希臘書籍;穆斯林住在城市的特定地區。

盤踞在埃及的馬木魯克人把大量的阿拉伯人帶到了非洲中部,在中非,有一個龐大的博爾努王國,這個國家一度東起後世的蘇丹西到大西洋。但這會他遇到另一個強大的國家,他的敵人迫使博爾努王國把重心移到了乍得湖西岸的博爾努地區,因此王國改稱博爾努王國。博爾努王國國王改稱哈里發,由此可見這是一個穆斯林國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博爾努王國西北邊一直到大西洋,這裡有一個歐洲人知道的帝國,那就是馬裡帝國,正是馬裡軍隊把博爾努人趕到了乍得湖西岸。這個富的流金的國家內部並不平靜。一百多年(15)前,馬裡軍隊攻佔加奧,小國家桑海淪為馬裡屬國。後來被馬裡帶去作人質的桑海王子阿里.格倫和塞爾馬.納爾逃回加奧,重新復國。桑海國此時已經成了馬裡帝國內的一個重要諸候,馬裡帝國內有遠見的人都知道,在不久的將來,這個桑海國很可能會取代馬裡帝國成為中非霸主。不過此時,馬裡帝國依然強大,他南起赤道森林邊緣,北到撒哈拉沙漠, 西至大西洋,東達豪薩地區(今奈及利亞邊境),成為西非歷史上比迦納更 為強大的國家

中南非洲此時最大的國家是剛果王國,國都班扎,它的邊界線:北起奧戈韋河,南到本 格拉,西臨大西洋,東至開賽河和贊比西河上游。

剛果王國再往南便是莫諾莫塔帕王國,首都布韋(意為“石頭城”)。這個國家目前是南部非洲的一個強大的國家。它的版圖,北起贊比西河,南抵林波波河,東達印度洋沿岸。大體包括後世辛巴威、莫三比克大部和南非共和國北部德蘭士瓦省的部分地區,不僅控制南非廣大產金區,而且控制了黃金出口。

最後再提一下馬達加斯加,王厲去馬達加斯加的時候並沒有在那裡遇到過所謂的國家,部落和部落聯盟是有,比如中部的安卡臘特臘山區。那裡居住著許多麥利那人的氏族和部落。它們之間時而結成同盟,時而進行戰爭。王厲也搞不清他們的關係,但相對於北部的部落,這裡的部落已經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伊默裡納。

馬達加斯加的基地經過近三年的建設已經小有規模,龍城人對殖民已經很有經驗了。在得知諸多礦藏已經被開發之後,王動開始擔心了。澳洲還能騙,在非洲,可能真的要去交換,要去搶了。

以王景經和周滿為首的大明朝人一定會仁愛天下,陳澤和王厲則不會那麼有愛心。在非洲會不會有新的殖民形式出現,王動也不知道。唯一想到的就是,要從夷洲多調些軍隊過來,然而暴力真的管用嗎?(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