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回永樂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章 風起瀟湘 第七九節 百戶李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章 風起瀟湘 第七九節 百戶李真

王動除了和李真吹些山海經以外,非常意外的發現,李真老本行,不是錦衣衛,他是軍人,他和堂兄李大成同為吳淞江千戶所的百戶,兄弟兩人都跟日本人幹過仗,正因為這個,後來被點,跟著鄭和去過日本,但回來的時候,生了場病,結果病好以後,原來的位置居然被人頂了,他兄弟倒是跟了鄭大人下南洋去了,他本人一氣之下,託了關係,入了錦衣衛,平級做了個百戶,好在是有人說話,不然,憑他那點家底,不夠送的。

這下勾起了王動的興趣了,一邊使著眼色上酒,一邊左一句李大人海量,右一句李大人神武,也不讓他喝倒,但由著他的酒興,慢慢,套他的話。

原來永樂初年,倭賊一直在浙江一帶騷擾,還真的沿的長江到了直隸,而永樂帝登位後,為了鞏固統治,他解除海禁,為了協調與周圍鄰國的關係,宣大明朝上國之威,他準備派使臣到日本,日本也準備派使者到中國正式入貢。就在明成祖準備派鄭和籌備下西洋時,卻發生了倭寇侵犯蘇州府和松江府一帶的事件。

“永樂二年四月,夷船十數只,載寇數百人,穿山而至蘇州府,百戶馬興戰死,那戰打得冤,一是晚上倭賊攻我不備,二是兵器之利,倭刀強於明刀,大明火器雖然厲害,倭賊偷襲,未能建功。戰至天明倭賊始退,賊棄屍百餘,我軍亦有百多人戰死。”

“後尋寇至蘇松諸處,倭賊到經之處,村鎮皆廢,財物兩空,倭賊甚淫,老幼皆不放過,奸後殺人,從無得脫,後追至沿海,發水軍尋其跡,始知,徑直由淅入功蘇州府,非從福建而來。”

“鄭大人威儀,倭賊莫不仰止,不戰而勝,其實,倭賊之戰船與大明水師相去甚遠,無法力戰,我等縱弦往下飛射,倭賊船隻及我朝兵艦一半,直撞即可。”

“倭賊處出硫磺,其鋼刀所用之精鋼勝於我朝。使倭國回朝時硫磺整整一大船,可笑倭人不知我朝以硫磺制火器,個個皆呼神器威武。”

“倭賊所騎之馬甚是矮小,倭人也不高。”

“倭女嬌小,然作白粉,大白天甚是嚇人,比死人之臉還要白。”

“鄭大人還是很器重我們這班與倭賊打過仗的兄弟的,唉,只是朝中軍中,人人都知,隨著鄭大人下西洋,功爵拱手而來,個個都盯著肥缺。”

從李真嘴裡,王動套出了不少想要的資訊。一是鄭和真的去過日本,這段中國正史記載不多,二是明朝部隊戰鬥力真的高出周邊國家一大截。還有就是,日本那會還沒有大量使用火器,不然不會進供明朝那麼多硫磺。但那時日本和明朝的關係到底怎麼樣,有什麼樣的交往,王動不是很清楚,他想到,從常德回的時候,要去綠柳那,把那些書拿回來,看看上面有沒有更細的記載。讓王動失望的是,永樂只是要找人,找不到人就宣威,只要你給他頂高帽子戴,他就OK了,怪不得那些文臣沒有一個贊同這種黯兵贖武的豪華行為,下趟西洋這麼多人船,跑那麼遠,要花多少錢呀。

讓王動覺得很搞笑的是,接下來,居然兩人的路線差不多,接下來,王動是襄陽,李真也是,不過他要經隨州,過棗陽,然後到襄陽府。王動一路走過去,在隨州,沒有分號,但棗陽有,王動只是停了下,在那吃了個飯,然後就去了襄陽,到了襄陽的第二天,李真也到了,他這次去辦了差事後,倒是直接到三湘客棧來找王動了,又是蹭王動的酒菜,王動也是沒話講,開飯店的就怕你不來吃。

跟著李真在一起,從他嘴裡倒是知道了很多京城的小道消息,不過王動關心的倒不是這樣,百戶而已,沒什麼太有價值的東西,但有一點,王動發現,李真這個人的職業素質還真是不錯,交往三四天了,酒也喝了不少,大舌頭好幾回了,一點都沒在王動面前說,這趟他下來幹什麼的,雖然,他知道客棧的掌櫃一定會彙報給王動這個大掌櫃的,但王動不問,他也不說,王動旁敲,他則迂迴,環左右而言他,不正面回答,弄得個心照不宣,這點讓王動蠻欣賞。

襄陽歷史名城,是中國歷來最悠久的地區之一,炎帝神農氏也是在這出生的。襄陽以地處襄水之北得名,建城始自東漢的劉表,而諸葛亮在襄陽城西的隆中寓居10年,成就了著名的“前出師表”“後出師表”和“隆中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翻《三國演義》,看看那本書中有多少回是寫襄陽。

王動到這倒還真是遊玩了一下,在瀟湘記掌櫃的陪同下,到處走了走,這個掌櫃年齡比王動大不了多少,讀過些書,對襄陽的歷史瞭如指掌,由他當導遊倒是很爽,峴山,潭溪風光旖ni,晚上也是很熱鬧,襄陽此地交通發達,自古即為交通要輳。素有“南襄隘道”之稱,歷代都是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入夜,酒樓紅樓茶樓,熱鬧非凡。

李真倒是和王動成了好兄弟,這種感情是吃吃喝喝搞出來的,喝多了話就多,該講的不該講的都說了出來,感情真的是加深了。在李真眼裡,這個大掌櫃不象是個生意人,也不象是簡單的讀書人,生意人關心朝政府不少,但這麼有見的不多,別的李真沒感覺,但王動問的倭賊和鄭大人出使東洋的事,王動問的很細,瀟湘記雖然在京城和浙江也有生意,但都是在大的府城,倭人不會影響到那裡。至於軍隊,錦衣衛的結構之類的東西,這位大掌櫃顯然很白痴,什麼都不大清楚,大掌櫃怎麼會對這種東西有興趣的,怪了,商人是不能應舉入仕的。不過李真感覺到與王動相處還是很爽的,能感覺的到王動不是一個粗人,但與他這個粗人,居然還有很多話講,自己喝酒罵娘,大掌櫃也是聞之一笑,且對於很多行軍作戰的東西,大掌櫃居然也能蜻蜓點水,說的李真也是打心眼裡佩服。當然了,他是不會知道,王動小小的賣弄了一下幾十年後戚繼光對倭作戰的知識,其實那會還不大需要,永樂帝這會明軍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騎兵雖然比洪武帝時期要差些,但總體戰鬥力還是很強的。還有一點讓這個李真奇怪的是,大掌櫃顯然是在有意結交他,要知道,李真本人在京城也是知道瀟湘記的名頭的,但京城瀟湘記,他是不大吃的起的,偶爾去吃一次,也不知那掌櫃的是誰,更別說王動是大掌櫃了。當然他不知道王動為什麼要有意結交於他,一日他酒後真言,自己在錦衣衛幹了一年多,覺得很累,看著別人做錦衣衛很威風,但他自己當了百戶後,發現不是那麼回事,裡面的人事太複雜,還不如當初兵營裡自在,而且他已經託人走關係,再回兵營去,他畢竟與倭人交過手,還與鄭和一起去過東洋,他想等鄭大人回來後,走走關係,還是回去兵營,然後與鄭和下西洋,他的這個決定,是王動結交他的重要目的。

離了襄陽,李真還要往西,但王動要南下了,兩人作別,這會兩人已經處的象兄弟一樣了,王動是有目的的,象李真這個人倒是很坦誠。最後王動送了一個瀟湘記的牌子給他,這種東西,只有瀟湘記張家的人才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注:鄭和使日本時,日本國曾經進貢,馬四匹,散金鞘柄大刀貳把,硫黃一萬斤,瑪瑙大小二十塊,貼金屏風三副,黑漆鞘柄大刀壹百把,槍一百把,長刀一百把,鎧一領,硯一面並匣,扇一百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