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永樂大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五章 火器應該怎樣應運(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五章 火器應該怎樣應運(下)

顯然不行!

若是將鴛鴦陣運用在平原上,這種小兵團部隊會迅速被騎兵衝散。

戚繼光成名於抗倭,後期也曾前往北部邊疆。那時戚繼光對付遊牧民族思路是使用車、騎協同戰陣:若敵騎進攻,車列方營,鳥銃、火箭、佛郎機輪番施放。如敵不退,火箭車大將軍車上的火器齊發。這眾多威力較強的火器輪番施放,可以終日不停。這種情況下,敵馬驚亂,鮮有不敗退的。如敵逼近,附車的步兵分隊則出車列成鴛鴦陣,藤牌手在前,次鈀手、次長槍手、次鳥銃手與敵人廝殺。然後有秩序地退回車內。如敵敗退,則出騎兵進行追擊。

同一時代有些官員認為這種戰法有很大的缺點。使用車、騎協同戰陣,一旦敵騎從平原闊野襲來,用來自守或許可以,但用來攻敵卻不足。拋開戰車不利於進攻不談,使用戰車更大的問題在於:若一車被突破,則整個戰陣都會迅速崩潰。更糟的是,邊防之地不是山澗就是砂石,在這種路況下必須在人力的幫助下才能前行。若是倉卒之間被攻擊,想要布成車陣豈是容易的事?也就是說,若是在不宜迅速佈防的地域遭受突襲,戰車一點用都沒有。單純從防禦騎兵突襲考慮,還不如使用“拒馬、鹿角、攢竹、長牌”等物。

不過朱棣卻認為持有這種觀點的人腦袋進了水。

首先,所謂“用來自守或許可以,但用來攻敵卻不足”,只是因為當時戚繼光麾下沒有足夠的騎兵。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如果沒有足夠的騎兵,無論採用什麼戰法都會“攻敵卻不足”,這並非車騎陣本身的缺點。

其次,所謂“若一車被突破,則整個戰陣都會迅速崩潰”更是沒有任何指導意義——任何戰陣若被突破,則整個戰陣都會迅速崩潰。

再次,所謂“倉卒之間被攻擊,想要布成車陣豈是容易的事”同樣是廢話。透過山澗、河流等特殊地段時如果突然遭受攻擊,車營陣固然無法迅速布成陣勢,但其他兵種組成的部隊在這種特殊情況下,難道就很容易迅速布成陣勢嗎?退一步說,即便普通步兵佈陣的速度比車陣要快一些,那也是不同兵種的特性所造成的。現代化的坦克師想要完全展開,需要的空間和時間遠比普通的步兵師要多得多。而且,在一些特殊地形上,比如說山區、沼澤,坦克師的作用同樣不如步兵師。但難道能夠因此說坦克師不如步兵師嗎?

所以,朱棣最終還是決定採用戚繼光的思路,使用車、騎協同戰陣來對付敵對的遊牧民族。

若是與遊牧民族進行野戰,因為戰場一般而言是在草原上,因此理論上有足夠的預警時間。當探馬發現敵情後,自然立即佈置車陣,每兩輛之間設拒馬槍一架,填塞間隙,車架上下用棉絮布帳圍之,並在車陣之前佈置拒馬、鹿角等物。

待敵人發起衝鋒時,先是射程最遠的火箭炮發射,然後是射程為00米的火槍開火,接下來弓箭手、迫擊炮、手榴彈次第發威,進入肉搏階段後,以前是怎麼作戰現在就還是怎麼作戰——在經歷了火箭炮、子彈、手榴彈、弓箭的打擊之後仍然能夠擊潰大明軍隊的騎兵,並不是說沒有,但至少這個時代的蒙古騎兵還不夠班。

在這一瞬間,朱棣還做出了另外兩個決定。

首先,他打算逐漸用火槍兵取代長槍兵,而不是取代弓箭手。道理很簡單,既然火槍的“理論殺傷力指數”暫時無法超越弓箭,那又何必用“削弱軍隊戰鬥力”的代價去拔苗助長呢?

其次,朱棣不打算組建專門的擲彈兵,而是準備將手榴彈分配給每個參加戰鬥的士兵。歐洲之所以會成立專門的擲彈兵種,那是因為當時的鐵殼手榴彈太重,非身強體壯者不能運用自如。可朱棣發明的手榴彈即便裝上陶製彈套後重量也有限,普通士兵就能夠投擲到足夠的距離。

思考完畢,朱棣便將決定告訴朱高熾,順便又強調了一下軍隊中配置一定數量火槍兵的必要性:“若論發射速度,弓箭自然大於床弩,但是因此而取消床弩卻是一件極為愚蠢的事。同樣的道理,火槍發射速度雖然遠遜於弓箭,但它射程遠,容易操作,不費人力,因此必須在軍隊中保持一定的數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頓了頓,想到今天太子的表現很不錯,朱棣便順口表揚了他一番。得到父親的表揚,朱高熾高興得眉毛、鼻子、眼睛全都擠成了一團。

“父皇,兒臣還有一個疑問——這些發明在獻寶大會上公佈於眾,如果被敵對勢力得知了怎麼辦?”

朱棣不禁失笑。“之前朕沒讓你參與政事,你這身子骨也不方便出宮微服私訪,所以你不知道也不為過。朕之前已經規定過了:凡是與軍事相關的,都不允許在獻寶大會上公開出現,而是由一個秘密的軍事評審會進行秘密評審。所以,那些軍事秘密是不會在獻寶大會上洩秘的。至於說民用技術,除非將先進的技術保密不讓民眾知曉,否則便無法徹底阻止技術的擴散。既然不能因噎廢食,那自然只好捏著鼻子認了——頂多也只能加強一下技術方面的保密工作。”

“朕剛才對你十七叔說的十多項發明,除了黑火yao的最佳配方以及溼製法之外,其餘的都沒辦法長期保密。刺刀只需要遠遠地看上一眼就能夠弄明白,其餘的發明只要繳獲了實物,也遲早能夠弄明白其中的奧秘。不過還好,火器的威力最主要還是取決於火yao的威力。只要能夠將那兩項發明保密,那麼大明帝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都會保持著明顯的軍事優勢。”

朱棣不知道威尼斯的鏡子技術和瑞士的巧克力製作技術是怎麼保密的,他只知道這兩項技術在被盜之前為原主人產生了巨大的利益,而且保密的時間也不算短。想到自己的身份地位,又想到中國工匠和西方工匠地位的差別,朱棣便充滿了信心。

“朕已經將新式火yao的生產製作集中在一個內湖的小島上。島內及岸上均派大量的士兵守衛。除運輸物資的人員外,島上之人不得出島,島外之人不得入島,違者殺無赦。為了保證隔離政策的成功,島上之人都穿著奇裝異服,而且髮型奇異……”

說到這裡,朱棣忍不住吞聲一笑。

所謂的“奇裝異服”,其實是現代社會的獄警服以及囚服,而髮型則是男性統一剃平頭,女性統一齊耳短髮。這樣,島外的人想混上島或是島上的人想溜出去,估計不大可能。

“此外,往島上運送物資時‘硝、硫、炭’的比例必須經常變化,寧可其中某種物資長年保持剩餘,也絕對不能讓間諜從運送上島的物資中猜出黑火yao的最佳比例!”

說到這裡,朱棣突然目不轉睛地盯著朱高熾。“朕知道你天性仁厚,日後必然是一名仁君……”他又頓住,彷彿在斟酌選擇詞句,最後還是直接問道:“你是不是覺得那些匠人和守島士兵終生都被限制在島上很可憐?日後登基會改變朕的這種做法?”

猶如一聲平地霹靂,朱高熾被震得身上一個激靈——他確實是這麼想的,沒想到竟然被朱棣就這麼隨口說了出來!

朱高熾目瞪口呆望著朱棣,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連忙伏在地上磕頭請罪。

朱棣嘆了口氣。

“朕也知道,將那些匠人及家屬終生禁錮在島上,特別是匠人在島上生的後代從出生到老死全部的天地只是那麼一個小島,說起來確實很殘忍。不過你想過沒有?若你一念之仁給予島上匠人活動的自由,因此導致黑火yao最佳配方比例以及溼製法洩露,那麼大明帝國的軍隊與敵軍作戰時死傷人數會增加多少?朕其實也很欣賞你那仁厚的性格,但你要切記,身為一國之君時,眼光要放長遠,萬萬不可為小仁小慈所惑。”

聽朱棣這麼一說,朱高熾立時感覺冷汗直冒,於是再次叩頭請罪。

“兒臣錯了,請父皇重重責罰!”

朱棣擺擺手,娓娓說道:“你還年青,有些地方思慮不周也是正常的。朕今天早上說過,你也該提前學習一下治理國家的技巧了。這樣吧,將來內閣呈上來的摺子你先看,看完後寫上批示。朕若覺得你的決策正確就直接蓋印,若覺得不妥就追加批示,如何?”

見朱高熾強壓著興奮儘量以平靜的聲音回答“遵旨”,朱棣不禁一樂。

歷史上永樂皇帝幾次遠征漠北都是太子朱高熾監國。朱高熾當上皇帝的時間只有一年,而後世人之所以會強調“仁宣”之治,是因為朱高熾在監國之時就已經行使了皇帝的權力。如今提前讓朱高熾參與管理國家政事,自然是因為朱高熾在這方面能力確實足夠。另一方面,朱棣還可以趁機偷偷懶——說實話,比如說官員的升降調遷,比如某地是否應該修堤治水,比如是否應該對某地賑災,這些其實都只是單調的事務性工作。如果不是因為皇帝這份工作具有獨裁性質,朱棣情願給官員們更多的自主性。如今好了,有朱高熾頂著,朱棣便可以從繁忙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了。

想到這裡,朱棣笑眯眯地一點頭。

“若精神撐得住,熾兒現在就去文淵閣看看奏摺,熟悉一下。你退下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