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最新章節列表 > 第651章 內閣!起初只是個輔佐機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51章 內閣!起初只是個輔佐機構!

朱棣納悶了。

不太明白朱高煦的意思。

老子先前要禪位給你,你死活不肯接受。

現在又開口要老子放權,咋滴太子爺比皇帝還有意思啊?

眼瞅著朱棣臉色越發陰沉,朱高煦急忙開口解釋道。

“爹,我不是說放權給我,而是放權給……文臣!”

此話一出,朱棣頓時變了臉色,果斷搖頭拒絕!

“朕看你是鬼迷心竅了,才會生出這樣的念頭!”

“你前不久還在說朝堂穩固需要文武制衡,如今文臣縉紳已然抬頭,為了壓制他們,我們皇室不得不扶持勳貴武臣!”

“你現在又想放權給文臣,朕都有些不太明白了,你腦子裡面成天想得什麼東西!”

無怪朱棣生氣,實在是朱高煦思維太過跳躍了。

他娘地,來北京之前,還言之鑿鑿地要打壓文臣縉紳,扶持勳貴武官,為此還制定了遼東大開發計劃!

結果這才過去了幾個月,他又要放權給文臣!

別說朱棣了,換做旁人,也會因朱高煦的“反覆無常”而震怒!

“爹您先別生氣,聽我把話講完!”

“在這之前,我想問問爹,當年太祖爺為何要廢除丞相制度?”

“廢話!”朱棣下意識地開了口,“還不是因為那宰相胡惟庸擅權專政,禍國殃民?”

“太祖念其功績,進其為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不料此獠隨著權勢的不斷增大,日益驕橫跋扈,擅自決定官員人等的生殺升降,勾結中丞塗節、御史大夫陳寧等,並令陳寧坐中書省,閱天下兵馬,準備謀反。”

“好在塗節便將禍變上報,告發胡惟庸,太祖震怒之下將其一幹黨羽一網打盡,並且深感宰相權勢太大,極易再出現胡惟庸這等擅權專政的禍國權臣,所以將宰相一職徹底廢除,並且嚴令嗣君不得再立宰相;臣下敢有奏請說立者,處以重刑!”

聽見這些往事,朱高煦滿臉狐疑。

“爹啊,真是這樣?”

“這不是太祖爺為了加強皇權而故意釣魚?”

朱棣聞言一怔,隨即露出了惱怒神色。

“釣什麼魚?”

“那胡惟庸自己找死!”

“你這逆子是不是皮癢了,還敢汙衊太祖爺?”

朱棣似笑非笑地訓斥道,引得朱高煦也笑了起來。

表面上看,胡惟庸大案,就是如朱棣所說,胡惟庸自己驕橫跋扈擅權專政,所以最後落得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太祖朱元璋故意在“釣魚執法”呢?

故意提拔心術不正的胡惟庸出任丞相一職,然後故意放權給胡惟庸,坐視胡惟庸黨同伐異剷除異己,擅權專政禍亂朝綱,最後以雷霆之勢將其黨羽一網打盡,再藉機廢除了傳承千年的丞相制度!

這種可能,並不是沒有,相反可能性很大!

那可是太祖朱元璋啊!

元末群雄裡面最傑出的那位軍事統帥,天命之子!

以太祖朱元璋的眼光謀略,他豈會看不出胡惟庸的那些小心思?

更何況洪武年間錦衣衛監察文武百官,特務統治發展了巔峰時刻,連官員散朝回家後說了什麼話、吃了什麼菜都探查得一清二楚!

胡惟庸作為當朝丞相,錦衣衛對他的監察力度絕對冠居百官之首!

既然如此,不管胡惟庸有什麼小動作,太祖朱元璋絕對可以在第一時間得知!

偏偏最後還爆發出了一場席捲朝堂的胡惟庸謀逆大案!

那這背後的隱情,就很耐人尋味了。

站在太祖朱元璋的角度去想,憑藉這場“胡逆案”,不僅清洗了一遍文武百官,而且還成功廢除了傳承千年的宰相制度,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可謂是一箭雙鵰的妙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不管怎麼看,“胡逆案”都透露著濃濃的陰謀味道,更像是太祖朱元璋在“釣魚執法”!

“太祖爺是不是在釣魚執法,其實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太祖爺一舉廢除了宰相制度,自此皇權徹底壓倒了相權,再無人能夠加以制衡!”

朱高煦沒有再深究太祖朱元璋釣魚執法一事,而是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但是,宰相廢除後,其事由六部分理,而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卻也因為要同時承擔起皇帝和宰相的指責!”

“光是處理政務這一點,太祖爺就有些吃不消,幾乎每天都要批閱兩百件以上的公文,處理五百多件大小事情,所以天天四更天才能休息,天不亮又要上早朝……太祖爺是活活累死的啊!”

不得不承認,太祖朱元璋確實是一位偉大的帝王,一生愛民如子,而且勵精圖治,說是“工作狂人”也絲毫不為過!

只是朱高煦這話落到朱棣耳中,卻充滿了諷刺意味。

“你到底想說什麼?”

“難不成你還想恢復宰相制度?”

“別說滿朝文武同不同意,朕第一個就扒了你的皮!”

恢復宰相制度,開什麼玩笑?

太祖爺好不容易藉助了“胡逆案”,一舉廢除了宰相制度,讓皇權徹底壓倒相權,成為至高無上的存在!

他朱棣又不是傻子,豈會恢復宰相制度,讓相權死灰復燃?

“政務繁忙的問題,朕也曾經考慮過,所以設立了內閣制度!”

“這些內閣大學士品秩較低,且不同於七部尚書,手裡面沒有什麼實權,哪怕他們是天子近臣,也不會成長為擅權專政的禍國權臣!”

“倒是你這個逆子,先前推行考成法,讓內閣眾人獲得了制衡七部的權力!”

“朕擔心繼續這樣下去,內閣權柄會逐漸增加,直至有一天徹底凌駕於七部之上,到時候相權就會死灰復燃,重新在內閣裡面誕生!”

朱棣也沒有藏著掖著,說出了他的心裡話。

他起初設立內閣,只是因為北伐的需要。

朱棣北伐自然會離開朝堂,但他畢竟是大明天子,很多政務都需要他這位皇帝親自開口下令。

這一邊要打仗,一邊又要處理政務,朱棣自然煩不勝煩,所以這才組建了內閣,隨同自己北伐出征,輔佐自己處理政務。

朱棣設立內閣的目的,只是將其作為一個輔佐機構,並且內閣眾人官位品秩都不算高,也遠遠比不上那曾經獨攬大權的宰相!

“老二!”

“你要記住!”

“內閣不得掌握大權!”

“一旦內閣地位凌駕於七部之上,那相權就會再次誕生於內閣之中!”

“屆時不但皇權會受到相權的掣肘限制,而且擁有相權的文臣縉紳,絕不是武官勳貴可以抗衡的!”

朱高煦聞言一怔,默默豎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永樂皇帝啊,目光就是長遠。

只是可惜後世子孫不肖,內閣最終還是成長為了那個龐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