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開局被棄,永樂求我稱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6章 凡人,不可逆聖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66章 凡人,不可逆聖啊

翰林院。

能進翰林院的,都是大儒,又或者未來的大儒。

今日,大家正好提起秦淮河之約了。

餘學夔來了,聽聞秦淮河之約,他也覺得朱辰有些莽撞了。

小兄弟的心學雖然是一種全新的學說,並且有很深的意義,可終究讀的書還是太少了,不一定能將心學奧義全部講出來。

此時,正是他羽翼未豐的時候。

突然與理學泰斗進行辨法,容易傷及自身啊。

嚴重的,可能對心學產生懷疑,繼而否定自我,道心崩潰。

到那時,一顆好苗子就徹底毀了。

餘學夔不願意這種事發生,所以在勸誡徐老。

“徐師兄,您是理學泰斗,全國各地,無論南北兩方都有您的學子,信服您的比比皆是,您已是桃李滿天下了。”

“又何須放下姿態,來與這小兄弟辨法呢?”

正因為餘學夔深知徐老對理學的造詣,所以才會替朱辰求情。

徐旭慈善的臉上,多了抹笑容:“你也中了心學之毒,所以才會愛惜這個好苗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餘學夔臉色尷尬,又正視徐老道:“我覺得心學更適應當下的大明朝。”

他將自己的內心話說出來了。

徐旭瞥了他一眼,笑著道:“你走偏了,理學傳承至今,成為儒家獨尊,是有一定道理的。”

“只有對理學造詣不深,才會對理學產生動搖之念。”

“餘師弟,你對理學動搖了,不能說明理學不如心學,只能說你對理學造詣還有待提高啊。”

餘學夔嘆息一聲:“或許是吧,但我仍認為心學才能根除大明朝的毒瘤。”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保全朱辰這顆好苗子。

餘學夔鄭重拱手,面色肅然道:“還請師兄屆時手下留情,莫要讓這小兄弟道心崩潰啊。”

一旦對自己信奉的學說產生懷疑,就容易把人變成瘋子。

再加上徐老又是理學泰斗,那就更危險了。

徐老渾濁的眸子,抬頭看了餘學夔一眼,和善道:“放心吧,正因為他是顆好苗子,所以老夫才會答應他的辨法。”

“他若劍走偏鋒,老夫就將他拉回正途。”

“他天資不錯,待他醒悟後,老夫或可上奏太子爺,讓他來翰林院做個庶吉士,由我親自教導。”

餘學夔面露感激:“那就多謝師兄了。”

餘學夔雖然也是老翰林了,但比起徐旭來,還要差點,所以尊稱徐旭為師兄。

徐老向來為人仁厚,再加上自己這一番懇求,想必秦淮河之約那天,應該不會出什麼大事。

只是,心學遭受這等打壓後,怕是以後就漸漸式微了。

餘學夔嘆息一聲,心中頗為無奈:“小兄弟啊,你也是太操之過急了,與陳循鬥法,你尚且能贏他,是陳循學藝不精。”

“可徐兄是理學泰斗,十個陳循都不及的,你如何能勝過他?”

現在,餘學夔只希望,心學能得到保留,以後再圖發展的機會吧。

小樹苗碰到參天大樹,如何能欲與之比高啊?

……

應天府郊外。

這裡,是大明朝的都城,即便是郊外,也並非人跡罕至。

依然有客棧,有酒家!

在一家小客棧內,歇腳的客人們點上一兩壺茶水,便坐下閒聊。

天南地北的海聊,見什麼就聊什麼。

當然,客人們最愛聊的還是女人。

不過,客人之中,倒有著幾股清流,頭頂帶著儒帽,明顯是一副讀書人的模樣。

“呼,終於趕到應天了。”

“我等從蘇州而來,哪怕星夜兼程,亦是差點錯過啊。”

“天下聞名的徐老,欲與一秀才生辨法,此等精妙絕倫的理學辨法,我等讀書人自然渴求一聽。”

幾個讀書人湊在一桌,並且伴隨著來的客人越來越多,那讀書人的桌子上,快坐滿讀書人了。

“你們也是來觀看徐老辨法的?”

“是啊,諸位兄臺,我等從浙江趕來,亦對徐老傾慕不已。”

讀書人是惺惺相惜的,立刻湊在一起去了。

“此次辨法,我等專心聽取徐老的理學奧義,若能學得一二分,便已足夠應付科舉了。”

“理學奧義,哪是那麼容易學的,不過那名為朱辰的秀才,能親自得到徐老指點,卻也是一番大機遇啊。”

“至於他所謂的心學,怕是編出來的吧?”

他們紛紛點頭認同。

但之前那幾個浙江而來的讀書人,卻是搖了搖頭。

“並非是編出來的,我們浙江那邊,已經有心學在傳揚了。”

“我還聽過呢,講的是心既理,知行合一。”

眾讀書人頓時面面相覷。

“唉,小道學說罷了,哪裡比得過程朱理學呢。”

“朱熹是天下聖人,他的學說,豈能被新人鬥敗。”

“凡人,不可逆聖啊。”

這些學生們,在談論起朱熹聖人後,頓時肅然起敬,彷彿敬若天人。

“再過幾日,就是秦淮河之約開始的日子了,我們快進城吧。”

“兄臺說得極是。”

“走。”

從他們的談話中,便可以看出,大明王朝已經深受理學之毒了。

他們對朱熹聖人的敬畏,已經敬若天神,但凡有新的學說出現,他們都無法接受。

這,正是理學之弊端啊!

國人們過於固步自封,沉迷於之前的學說,而不願意進步,這個大明朝又怎能強大呢?

事實也的確如此,待大明朝走到中期後,就已經逐漸衰敗了,黨爭更是成了亡國之患。

……

應天府的客棧,最近幾日可算是爆滿了。

客棧內,幾乎都是進京的學子們,為了聽徐老辨法而來的。

他們,想從辨法中,學得一二分本事。

有對朱辰不滿的,自然就有對朱辰感恩戴德的。

而那些客棧老闆發了財,自然就唸著朱辰的好,紛紛表示等秦淮河之約那天,要去為朱辰鼓掌助威。

客棧住滿後,到最後,晚來的學子們只能住在天橋下了。

但這也改變不了他們心向徐老的求學之心!

這個時代,學子是上進的,他們渴求知識,渴求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而也就在同一時間。

應天府內,又迎來了山東一位世家大儒。

這位世家大儒,出現在了翰林院門外。

下馬車後,這位大儒走到翰林院門前,抬頭看了一眼,將身體躬到了最低。

“山東郭慶,前來拜會徐老,請與徐老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