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之大明藩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章 招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九十章 招工

徐輝祖憤然的返回北平,拿著燕王的手書,到了工業學院,繳納了學費、住宿費等費用,把五十名工匠入學手續辦理妥當,問明這次是為期三個月的學習,便又囑咐了一番,這才返回南京。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燕王在九原親自督工築城一事,不過由於這裡百廢俱興,各類材料都需要從關內運來,燕王不可能一直呆在這裡。

他等著那五千名工人都到位了,又將虎豹軍另一個叫馮臣的副師長調來全權負責九原的軍政,留下了三個團的虎豹軍後,這才返程。

回到北平後,未及休息,姚廣孝先來拜見他,寒暄一番說:“殿下,如今咱們四處開工建設,人力嚴重不足,要是這樣的話,就沒人種地了。”

燕王點了點頭,最近他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不過他早已想好了對策,他的藩地旁邊可是山東、河南這兩個人口大省,乾脆直接去招工得了。

燕王便說:“派人寫一個招工文書到山東、河南去招工,就說月薪紋銀一兩,吃住全包。”

姚廣孝沉吟著說:“山東、河南不少百姓都吃不飽、穿不暖,咱們這個條件拋過去,肯定會應者雲集。但是這樣一來,有兩件事卻要注意。”

燕王問:“哪兩件事?”

姚廣孝道:“第一,山東、河南都屬於朝廷的勢力範圍,咱們直接去山東、河南招人,朝廷肯定不會高興,搞不好會給咱們下絆子。”

燕王問:“第二條呢?”

姚廣孝道:“第二,咱們這麼大範圍的去外地招人,但是招來的人卻無法有效甄別,搞不好就會出現大量的敵特滲透進來,到時候咱們的秘密就留不住了。”

燕王微笑著說:“不妨事。先生這兩個憂慮,要是合在一起看的話,就不是問題了。”

姚廣孝聽了,低頭想了想,忽然眼睛一亮,明白了燕王的意思,立即拱手歎服。

原來雖然河南、山東都是朝廷的勢力範圍,按理說燕王派人去招工,朝廷肯定不能坐視勞動力流失。但是由於燕王這邊有很多軍工的秘密,燕王相信,朝廷在經過激烈的爭吵後,最終肯定是建文帝、徐輝祖等人力排眾議,把這件事看成是往北平滲透特務的一個良機,所以在招工問題上不會阻撓的。

至於洩密一事,在燕王看來,自己搞了這麼大的動靜,想要永遠的保密根本不現實,只不過是洩密的早與晚罷了。那些招來的工人,都是從事最基本的勞作,就算能夠洩密,也無傷大局。

姚廣孝即刻去安排此事去了。

果然,很快燕王招工的訊息就傳到了南京。

訊息傳開後,朝廷立即炸鍋了。

不少大臣紛紛上書,指出人口的重要性,燕王如今公然搶奪山東、河南的人口,要是放任不管的話,接下來燕王的勢力將會進一步膨脹,建議建文帝採取果斷措施,一方面調遣部隊封鎖邊境線,遏制人口流失;同時,向北平提出嚴重交涉,要求燕王立即中止這一不法行為。

建文帝看了幾個奏章,內容基本都是千篇一律,不由得嘆了口氣,站起身來。走了一圈,看了眼徐輝祖問:“魏國公以為如何?”

徐輝祖立在一側拱手說道:“陛下,臣以為燕王此舉,固然會讓咱們的人口流失,但也未嘗不是一個機會。”

建文帝問:“什麼機會?”

徐輝祖道:“派遣咱們的人滲透進北平的機會。”

建文帝點了點頭,沉吟了半天說:“只不過為了滲透一批人,而平白損失上萬的青壯勞動力,未免有點得不償失。”

徐輝祖微微一笑說:“陛下,咱們朝廷地大物博,區區上萬勞動力又算得了什麼?況且表面看來,這上萬勞動力是個動靜,但是換一個角度看,這上萬勞動力也未嘗不是一個負擔。”

建文帝聽了眼睛一亮,是啊,上萬勞動力也是上萬張嘴啊。

徐輝祖接著說:“燕王藩地的核心區不過是河北、山西兩省,產糧有限,除去供應本地人口、軍隊食糧外,其餘嚴重依賴進口。雖然如今燕王已經控制了半個蒙古草原,但是那裡根本不適合耕種,可是燕王卻把那麼多人部署在草原上,糧食需求卻平白增大。咱們現在又給他幾萬張嘴,他的糧食壓力將會更大。只要咱們牢牢把握了糧食這個關口,到時候一旦跟燕王起了紛爭,立即就卡住這個脖子,到時候北平不攻自破!”

建文帝聽完後,慨然說道:“好!好一招毒計!”想了想說:“給李景隆傳旨,河南、山東一帶的糧倉除了留下應急口糧外,其餘全部往南運輸。前方軍隊所需的糧草,後方隨時往前線運輸,不過是多增加點運輸成本罷了!”

徐輝祖笑了笑問:“陛下這是怕燕王在糧食壓力下,耍起無賴又來搶糧食?”

建文帝微笑著說:“朕這個四叔,急了眼可是什麼事都幹的出來!到時候他藩地的人都餓肚子,他走投無路之下,很可能會直接不顧協議規定,找個藉口南下搶糧。”

如今北平一帶廣佈了機井房,耕種的灌溉不成問題,很多老百姓也幹勁十足,紛紛跑到遠離河流的山坡上種植。

燕王行走在鄉間,一邊看著四處忙碌的百姓,一邊琢磨著糧食的問題。

許英道:“殿下,根據我們的秘密情報,如今朝廷已經把河南、山東兩地的糧倉全都往南搬遷,看樣子是防著咱們的搶糧食。”

燕王哼了一聲嗤之以鼻,他現在既然與建文帝簽訂了協定,豈會平白無故再去亂搶自家人?

他暫時糧食雖然夠用,但是隨著北平一帶人口進一步膨脹,糧食壓力肯定是個問題。

他沉吟了一番問:“上次派給楊百興去朝鮮的人回信了嗎?”

許英一愣,忙道:“回信了。”

當初燕王與楊百興商談貿易的時候,利用低價把自己的那些新奇貨物賣給楊百興去倭國、朝鮮販賣,一個交換條件就是把自己的密探派到楊百興在倭國、朝鮮的商鋪裡做夥計,趁機刺探情報。

如今是到了收穫的時候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