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之大明藩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章 張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章 張玉

燕王跟隨金銘走出不遠,忽然站住身子說:“那位潘瑩姑娘怎麼樣了?”

金銘道:“姚先生已經安排她住進後院,專門撥出兩個侍女伺候。”

燕王點了點頭說:“走,看看去!”

金銘只好當先領路,領著燕王到了潘瑩房外,公鴨嗓子一喊:“燕王殿下駕到。”

早有侍女開啟房門,燕王頓了頓,本來心裡還想進入女子閨房是否應該先敲門,這樣才顯得禮貌一些,微微轉念一想,這裡所有的美女都是自己的,自己要是刻意禮貌,恐怕會惹人懷疑,便大咧咧的走進屋去。

潘瑩站起身來,卻不行禮,望著燕王,表情木然。

燕王見了,看了眼金銘以及那兩名侍女。

下人們會意,一起退出屋去,把房門小心翼翼的關上。

潘瑩深吸了一口氣問:“你還來幹什麼?”

燕王知道這裡不是農村,隔牆有耳,一個不留神就可能暴露身份,便徐徐說:“孤王惦念你,特來看望一下。這裡還習慣嗎?”

潘瑩別過臉去,拼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讓自己哭出來:“不習慣還能怎麼樣?我爹孃還能活過來嗎?你還能放我回去嗎?”

燕王默然片刻,徐徐說道:“潘姑娘,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孤王究竟是什麼樣的人,自有時間會來檢驗,請你擦亮眼睛拭目以待。”說完,轉身出來,吩咐兩名侍女:“一定要好好照顧潘姑娘,若是有半點差池,唯你是問!”

兩名侍女連聲應諾,又驚又喜,驚的是擔心潘瑩真的有什麼好歹,燕王殿下性格暴戾,自己肯定沒好果子吃;喜的是看得出來燕王對潘瑩極為珍愛,自己一旦跟緊潘瑩,以後少不得榮華富貴。

燕王望了屋子一眼,只見潘瑩仍然背對著自己,嘆息一聲,吩咐金銘開路,跟著金銘朝王妃房中而去。

到了王妃房中,早見一個二十五六的女子出來迎接。

燕王見那女子生得雍容華貴之中,眉宇之間自有一股英氣,不禁放下心來。

他本來擔心燕王妃與朱棣年齡相仿,也是半老徐娘,自己以後為了宏圖霸業不得不時常陪著個如狼似虎年齡的女人睡覺,想想都欲哭無淚。

燕王在腦海裡搜尋了下相關知識庫,知道王妃是開國功勳徐達之女,便大咧咧的坐下來。

王妃徐氏吩咐左右端上羹湯來,服侍著燕王吃下,然後把碗匙交給侍女。

此時美女佳人於側,燕王心情又大不相同,便看著身邊團團站著的這些電燈泡,輕輕咳了一聲。

金銘為首的一幹下人知趣,一起退了出去。

燕王呵呵一笑,看著徐氏,索性放開懷抱,一把將她攬進懷裡,就開始上下其手起來。

徐氏本來任由著他摸索,漸漸的感覺不大對勁,皺了皺眉頭問:“殿下你今天是怎麼了?”

燕王心裡一驚,明白過來,自己至今還是處男,吃相未免有點難看了,結果讓徐氏看出了疑點。

好在燕王轉念極快,笑呵呵的說:“孤王這段時間遊歷市井,發現市井之中夫妻調情比我皇家又有不同,所以今天就想與愛妃做一回尋常夫妻,換一種玩法。”

徐氏聽了,將信將疑,嬌嗔說道:“我看你的瘋病還沒好吧!聽說你這段時間裝瘋賣傻,沒少趁機揩人家大閨女小媳婦的油,已經成為咱北平城的一大禍害,全城百姓看著你好像看見瘟神一樣,紛紛避之不及!”

徐氏與燕王本來夫妻伉儷情深,加上她又是開國元勳之女,身世顯赫,所以與燕王說話也極為隨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燕王笑道:“愛妃說笑了!整的我好像是專門進村搶花姑娘的鬼子似的!”

徐氏聽了詫異問道:“進村搶花姑娘的鬼子?”

燕王暗暗吃驚,心想這一不留神,就說錯了話,忙自圓其說:“啊,孤王前天在郊區的村裡,聽見那裡的百姓說,附近有一夥土匪,外號‘鬼子’,閒來沒事就進村搶女人,把女人稱呼為‘花姑娘’。”

徐氏聽了嘖嘖稱奇:“想不到我北平城燕王治下,竟然還有土匪為患一方。殿下,你可得抓緊把這夥土匪打掉啊,要不傳揚出去,可對不起你的轄區子民。”

燕王連連應允:“孤王也正有此意,不過如今夜深人靜,那夥土匪且先讓他繼續蹦躂兩天,眼前這個土匪可急著找花姑娘呢!”說完,一把抱起徐氏,朝床上走去。

整齊的佇列中,士兵頂著沙塵,手握兵器,呼喝不已,列陣練習。

燕王在姚廣孝、張玉、朱能等一乾親隨的陪同下,立在傘蓋之下觀看了許久。

張玉道:“殿下,自從你下令備戰以來,全軍上下都加緊操練。”

燕王問:“目前我軍軍備如何。”

張玉道:“如今共有騎兵二萬,精銳部卒五萬,其餘各類老舊兵士約有二萬。”

燕王皺了皺眉頭,心想就七萬可堪呼叫的兵馬,用來爭衡天下,實在有些單薄。況且北平處在北邊防務第一線,必須要留下相當兵馬防守蒙古軍隊,否則自己傾巢而出與建文帝混戰在一起的時候,一旦蒙古大軍揮軍入關,就會引發災難性的後果。

燕王沉吟片刻又問:“這七萬人中,忠義之士能有多少?”

張玉沉吟說道:“太祖皇帝臨終之前受奸邪矇蔽,欽點皇上為皇位繼承人,不少士卒觀念保守,不可避免的要被這表象所干擾,恐怕忠義之士也就一萬左右。”

燕王聽了,望著張玉,心想難怪這人是帳下第一名將,其領兵打仗的本領自己暫時還沒有機會親眼見識,單是這份覺悟以及說話的水平,就甩其他大老粗好幾條街。張玉不說建文帝是合法的皇帝,燕王叛上作亂名不正言不順,很多士兵肯定對此心存疑慮不肯全力追隨。相反,張玉聲稱朱元璋臨終之前受了奸邪矇蔽,言下之意好像朱元璋本意是想把皇位傳給燕王似的,這種說法,不但照顧了燕王的臉面,而且日後起兵的時候,還能用來當作一種宣傳口號加以利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