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18遠東戰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7章 汪的真實目的!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7章 汪的真實目的!

很快,許崇智便失魂落魄的走出了廖仲愷的“病房”。他不知道自己接下來的命運會是如何的?

他不知道廖仲愷是否已經出夠氣了?他以後會不會要自己的命?

現在,他深刻的體會到了一句話——“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見許崇智這副樣子,在醫院門口等著的人似乎察覺到了什麼?他們的心中隱隱有些察覺到,廣州的權力格局似乎是發生了改變!

許崇智這是被踢出局了啊!

在廖仲愷的辦公室中,胡漢民卻依然還是一臉緊張的樣子。

許崇智退場了,下一個會不會輪到他呢?

廖仲愷吊足了大家的胃口,過了好一會兒才裝作不經意的問道:“我聽說展堂(胡漢民字)這兩天跟粵軍的將領走的很近?”

胡漢民連忙解釋到:“是!主要是粵軍軍官最近有些人心惶惶的,許老總......不對,是許崇智這兩天又沒有用心管束軍官,我擔心他們會鬧出亂子,所以幫著許崇智安撫了下軍官們的情緒。”

汪精衛抬起眼皮看了看常凱申,常凱申只能硬著頭皮說:“恐怕沒有這麼簡單吧?”

胡漢民說道:“你什麼意思?”

常凱申不理會胡漢民,而是對廖仲愷說:“廖公可曾聽說過文華堂?”

廖仲愷點點頭,在廖仲愷的記憶中,文華堂是廣州右派活動最為集中的場所之一。

在文華堂中,到處都充斥著以反陳、反蘇為主的右派言論,在這裡時不時就能聽到有人口出狂言。

常凱申說:“早在上個月,就有人聽到有粵軍將領在文華堂中說‘非殺廖公不可’,當時,漢民兄的堂弟胡毅生可也在場呢啊!”

胡漢民急了,如果他的堂弟被捲入到了刺殺案之中,那他就絕對逃脫不了干係了。

胡漢民剛想解釋什麼,廖仲愷卻搶先說道:“道聽途說罷了,即便這些都是真的又能怎麼樣?胡毅生是胡毅生,胡漢民是胡漢民,我相信展堂不會是這樣的人。”

胡漢民大喜!

他賭對了,廖仲愷果然要保自己了!

汪精衛卻緩緩的開口說道:“到底是不是道聽途說?查一查不就知道了?”

廖仲愷說:“沒有必要,這件事就到此為止吧。現在情勢緊急,正是需要我們一致對外的時候,我們內部不能再有太大的震盪了。”

汪精衛說:“廖公這麼做,怕不是對兇手有些過於縱容了吧?難不成,廖公是想袒護什麼人?”

廖仲愷沒有接汪精衛的招,而是反問了一句:“我這個受害者都不想再追究下去了,兆銘(汪精衛字)卻還揪著這件事不放。怕不是心裡在盤算別的事吧?”

常凱申說:“兆銘兄也不過是想將這件事調查清楚而已。畢竟,這件事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如果不能找出一個讓人信服的兇手,恐怕是無法說服公眾的。”

廖仲愷說:“許崇智已經對這件事負責了,有這麼一個高官出來承擔責任,已經足夠說服公眾了。”

汪精衛說:“即便這樣能說服公眾,恐怕也無法說服列強吧?”

常凱申心中一動,他的心跳不由自主的加快了,他已經聽出來了,汪精衛這次的目標可不僅僅是胡漢民這麼簡單!

汪精衛這次恐怕是要跟廖仲愷“討債”了!

汪精衛和廖仲愷之間的恩怨,涉及到東南聯盟一段往日的公案,那就是——中山先生的繼任者之爭!

其實,廖仲愷能成為中山先生的繼任者,絕對是一件出乎了所有人預料的事兒!

在中山先生開始選擇繼任者的時候,本來呼聲最高的兩個人是汪精衛和胡漢民。

這兩個人是中山先生最主要的兩個助手,也是跟中山先生關係最為親近的兩個人。

尤其是胡漢民,他曾一度被人認為是中山先生未指名的**人。要不是後來汪精衛迎頭趕上,胡漢民接任東南聯盟總督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本來,所有人都以為,中山先生一定會在他們兩個中選一個人來接任東南聯盟總督的位置。

可是!

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在中山先生生命的最後一年中,中山先生居然接連破格提拔重用廖仲愷。

在中山先生的彌留之際,他更是親自為廖仲愷鋪路,將他送上了總督的位置!

中山先生的決定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對這個結果最不滿意的人就是汪精衛了,畢竟在當初的“汪胡之爭”中,汪精衛覺得自己是佔據著優勢的。

胡漢民倒還好,當初汪精衛冒頭的時候胡漢民就意識到了,中山先生對自己並不是那麼滿意的,所以對錯失總督大位,他是早就有心理準備的了。

但是,胡漢民都跟汪精衛爭到那個地步了,如果汪精衛上臺了,他的處境將會非常艱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現在是廖仲愷上臺,雖然胡漢民依然沒能上位,但是結果總歸不是最差的。

至於,中山先生為什麼會選廖仲愷接任,這段公案到現在都沒有定論。

只有廖仲愷,在經歷了最近的刺殺案之後,他隱約猜到了中山先生的用意。

在當時的國|民|黨精英之中,廖仲愷是唯一的一個左派,而且還是一個堅定的左派!

廖仲愷也是唯一一個沒有對陳啟民表現出強烈敵意的,甚至他還曾向中山先生提議照搬陳啟民的一些制度。

這恐怕就是中山先生選自己接任的原因。

但是在汪精衛看來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兒了。

汪精衛始終認為,廖仲愷之所以能上位,完全就是因為中山先生無法在胡漢民和自己之間做出一個選擇。

中山先生定然是擔心選二人中的一個上位後,勢力差距不大的兩人會在未來爆發出更大的衝突。

這無疑會動搖廣東國民政|府,甚至是整個東南聯盟的根基!

換句話說,汪精衛認為廖仲愷就是中山先生拿出來平衡他和胡漢民的矛盾的。

可想而知,對廖仲愷,汪精衛向來是不怎麼服氣的。他一直以來也都在暗中找機會扳倒廖仲愷。

只是讓汪精衛想不到的是,中山先生留下的班底,似乎是將他們對中山先生的忠誠都轉移到了廖仲愷的身上。

尤其是總督府的那些人,他們幾乎都是堅定的“廖派”!有了這些人的加入,廖仲愷的勢力很快就壓過了他。

汪精衛到現在都想不明白,這些人為什麼會這麼堅決的支援廖仲愷?

陳啟民表示......我知道,可我就是不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