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18遠東戰雲最新章節列表 > 第699章 導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99章 導彈!

阿爾伯塔省之中有秘密嗎?那當然是有的,為了能讓黑豹在阿爾伯塔省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戰鬥力。

國防軍幫助印第安人在阿爾伯塔省建立了不少臨時機場,這就是阿爾伯塔省的秘密。

這段時間以來,在海軍的幫助下,空軍也緊急培訓了不少黑豹的飛行員。再加上中華聯邦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在湯棟的麾下已經能拿出一個由一百多架黑豹式戰鬥機組成的強大的空中力量。

為了轉移馬歇爾的注意力,也為了讓這些黑豹的飛行員在真正的大場面錢先熱熱身,湯棟將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都安排到了阿爾伯塔省。

有這些人在,再加上莫名其妙消失的走狗部隊,足以讓馬歇爾相信,阿爾伯塔省之中有國防軍的大部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湯棟早在印第安人幹掉了徐景天的部隊之後,就已經想好了這個計劃。

包括湯棟派日本人在迪斯萊克發動進攻也算是計劃的一部分。

馬歇爾在整個計劃之中被湯棟耍的團團轉,直到日本人都已經把迪斯萊克攻下來了,國防軍的主力都已經完全進入了卑詩省之中,馬歇爾這才意識到自己上當了。

馬歇爾當場就惱羞成怒了起來!

因為他會在這個問題上上當,就說明所謂的“徐景天”早就已經不是本人了。

馬歇爾要是連這點問題都想不明白,他也就不配呆在這個位置上了。

可是......

當馬歇爾看看史密斯將軍,再看看那些曾經在慶功宴上給自己歌功頌德的屬下,馬歇爾覺得自己恨不能找一個地縫鑽進去。

事實上,馬歇爾尷尬,那些曾經給馬歇爾慶祝過的軍官就不尷尬嗎?

他們更加的尷尬!

如果徐景天的那一仗打贏了,那麼他們提前慶祝的行為還可以被看成是胸有成足的豪邁相。

可徐景天那一仗打敗了,那就只能說明他們之前的提前慶祝就是為了拍馬歇爾的馬屁。

天地良心,他們中確實有很多人想過要拍馬歇爾的馬屁。可是馬屁也不是這麼拍的啊!這不是拍到馬腿上來了嗎?

見到馬歇爾臉上的表情明顯不自然,美軍軍官們一個個挺直了腰桿子而且還目不斜視。看起來一副嚴肅認真、而且還非常悲痛的樣子。

實際上......他們就是在掩蓋自己的尷尬而已......

反倒是史密斯將軍,他此時倒是非常的開心。

雖說加拿大確實損失了更多的領土,但是加拿大方面早就已經想好了要暫時放棄這塊地方了,雖然不免心痛,但是痛的時間已經夠長了,史密斯將軍已經疼過勁兒了。

不僅如此,這段時間這幫美國軍官沒少在他面前耀武揚威。包括那一次的慶功宴,甚至可以說成是馬歇爾對史密斯將軍的一種羞辱。

如果不是為了國家的未來,他何苦受那個窩囊氣。

可是不管他怎麼安慰自己?他的心裡總是會覺得非常的難受,現在好了,國防軍幫他狠狠的出了一口惡氣!

這下,換成那些美國軍官在他面前表現的極其的不自然了。想想他們之前那副得意的樣子,史密斯心中就非常的爽。

問題總是需要解決的,既然迪斯萊克已經失守,馬歇爾就想嘗試一下,看看能不能把這座卑詩省的門戶收回來?

總的來說,國防軍在北美的進度還是非常慢的。

可是在另一處戰場上,國防軍的進度就可以說是突飛猛進了!

在科技研發這條死亡競速的賽道上,中華聯邦再一次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這一次,國防軍拿出的大殺器是——導彈!

經過了數年的努力,中華聯邦的科學家們終於拿出了合格的導彈。

這還要感謝德國人的幫忙。

在歷史上,導彈研發歷史其實也不算短了。

1925年德國人就首先搞出了火箭推進器。那個時候的德國雖然是戰敗國,但是因為英美這兩個好心人的幫助,德國在科研領域上不僅沒有受到限制,反倒是受到了兩國不少資助。

1927年一個叫赫爾曼·奧伯特的奧地利人組織了一幫德國科學家成立了一個民間組織——德國宇宙航行協會。這是全世界第一個航天科技研究會。

1929年,奧伯特與他的助手們開始研發液態火箭推進器。

到了1932年,德國的軍事專家們注意到了這項技術,他們開始探討將這項技術用到軍事上的可能性。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德國陸軍首先開始資助德國的科學家們開始研究導彈。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人物就是馮·布勞恩。這傢伙在1932年的時候,正為自己沒有經費搞導彈而發愁呢。

德國陸軍找上他算是找對人了,兩邊一拍即合,很快就開始了合作,馮·布勞恩正式帶隊開始為德國陸軍研發導彈。

到這裡本來應該進入德國的高光時刻了,因為從1934年開始,德國的導彈技術就將逐漸成熟。

然而......

他們遇上了一個非常強大的攔路虎——陳啟民!

作為一個熟悉歷史的人,陳啟民早早的就開始蹲德國研發導彈這件事。

然後,在那個年代,陳啟民用一個德國無法拒絕的誘惑,從德國那裡搞來了不少好東西,這個誘惑就是——海軍!

那個時候,中華聯邦成了世界海軍界的BUG,只有中華聯邦可以肆無忌憚的發展海軍。

急需在海洋上為自己找一點安全感的德國人,就這麼被陳啟民忽悠,在海軍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為了得到和中華聯邦一起驗證海軍技術的機會,德國人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其中一條,就是和中華聯邦共享陸軍和空軍技術。

其中,馮·布勞恩也被陳啟民要過去一起“交流技術”了。

德國人之所以願意把馮·布勞恩放出來有兩個原因。

其一,德國人被騙了。他們以為陳啟民讓馮·布勞恩來中華聯邦,是盯上了德國的火箭推進器技術。

他們並不認為當時的中華聯邦也已經開始研究導彈了,只是在一些關鍵技術上還有缺失,所以才把馮·布勞恩騙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