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2章:這才是真正的詩仙……(求訂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02章:這才是真正的詩仙……(求訂閱)

陳凡確實是不知道。

但陳凡不知道,並不妨礙他人進行推測。

“我感覺,應該是王維看不上李白。王維出身門名,又是狀元,李白連科舉都沒參加,甚至連參加的資格都沒有,肯定覺得不是一路人。”

“還有一個應該就是文人相輕吧。王維與李白都是知名的才子,雖說王維有一些佛系,但他與李白都很清高。世來武無第一,文無第二,文人相輕,很正常。”

“哈哈哈,我覺得這一些都不是主要原因。孟浩然連官都沒當過,王維不也是與孟浩然玩得挺好嗎?家世啊,身份這一些都是片面的。我認為最為主要的原因,還是與玉真公主有關。”

“玉真公主,為什麼會這麼說?”

雖然陳凡並沒有完全的介紹李白。

但陳凡所說的李白,王維,孟浩然……都無比的貼近整個大唐的歷史。

所以。

哪怕不需要再介紹李白,大家也能根據當時的歷史情況做出自己的推測。

“大家想想,王維為什麼能中狀元,真他這麼牛逼?這絕對不是,王維在科考的時候,不但拜訪了岐王,還又在岐王的帶領下拜訪了玉真公主。正因為有了玉真公主的推薦,王維才當上了狀元。李白,也是如此。他剛開始拜訪的是賀知章,後來又拜訪了玉真公主。可以看出,這裡面最為有份量的是玉真公主。”

之所以玉真公主能量場大。

那是因為玉真公主就是唐玄宗的胞妹,也是同母同父的親妹妹。

這樣的親妹妹,自然說話份量很大。

所以當時王維能成為狀元,誰人都不敢與她搶。

“而在這裡面,我們知道,玉真公主一輩子是未婚的,她還出家當了道士。只是雖然當了道士,但按當時的規定,就算是女道士也可以接待男性。所以,如此有才的王維和李白,自然就進入了玉真公主的法眼。或者,不管是王維還是李白,兩人可能內心都暗地裡喜歡玉真公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靠,你不會說,兩人是情敵吧。”

“有可能。或者兩人都沒有得到玉真公主,可兩人都是玉真公主的舔狗。舔狗與另一位舔狗,也是對立的。”

“噗嗤……你們簡直是人才啊。”

不少人被笑噴了。

不過。

這一分析,還真有道理。

試想一下。

如果不是這樣。

難道因為看不起對方,難道因為身份的區別……等等原因,兩人就老死不相往來嗎?

哪怕兩人沒有什麼私交,但一些公眾場合,兩人還是會碰面的。

但是。

按陳凡的說法,哪怕就是一些公共場合,要麼是李白在,要麼就是王維不在。

兩人反正好像是說好似的,不會出現在一個地方。

在這裡面。

最為能刺激兩人的,顯然就是感情這一塊了。

當然。

這都是八卦。

至於真正的原因,誰也不知道。

這也是前世無數史學家,文學家一直未解的千古迷題。

……

“陳凡老師,您在哪?”

“我在央視啊。”

“哦哦,差點忘了,你在央視作節目呢。”

時間過得很快。

轉眼又是雙休。

這一天,陳凡完成了最後一個排練。

這時,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絡的周教授給陳凡打了一個電話。

這個周教授,就是此前上官婉兒墓的負責人。

“周教授,您在呢?”

“保密。”

“這都保密,不會真去挖皇陵了吧。”

“你小子,叫你跟著我去,你又不去。不過,我雖然沒有挖皇陵,但也差不多了。”

“周教授,您想說啥?”

“保密。”

“那你跟我打這個電話做什麼?”

“我這不是激動嘛。”

“周教授,您這是逗我玩啊。”

陳凡翻了個白眼:“你是不知道,最近我作節目都累死。”

“是是是,我知道,那就不打擾你了。對了,到時候再給你打電話。”

“又來……”

只是周教授卻沒有再解釋,掛掉了電話。

“這些考古學家。”

無奈的搖搖頭,陳凡也沒有放在心上。

……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不用問,這是李白的詩。”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也不用問,這還是李白的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同樣還是李白的詩。”

“歡迎大家收看《唐詩何止三百首》,我是主持人陳凡。”

李白專場,第二期再一次來到。

做為唐朝最為偉大的詩人之一。

或者,如果沒有杜甫的話,那就應該沒有之一。

李白的詩,哪怕就是隨便拿出一手,都可以令其他詩人燦爛一生。

所以。

面對著李白這麼多優秀的詩篇,很多時候陳凡都不知道怎麼去一一介紹。

時間有限。

那麼。

陳凡就將李白的詩,當作是開場白贈送於所有的觀眾。

“終於等到你。”

“李白,你又來了。”

“那個啥,黃鶴樓……打錢。”

直播間內一片沸騰。

與之同時。

無數觀眾也是瞬間有了熱情。

讀李白的詩,他就是能給你無限的驚喜。

“這一期我們還是講李白。上一期我們說到李白接到聖旨,令其趕往京城。這份激動之情,讓李白發出了仰天大笑出門去的豪言……事實上,李白等這一天等得太久了。他年輕時候,為了能夠入朝為官,不知道經歷了多少。他干謁達官顯貴,比如像李邕……又在武省拜訪過當時知名的韓荊州。甚至,為了討好韓荊州,李白寫下了【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的千古名言。”

是的。

這位韓荊州是誰,千年過去,誰知道他。

但是。

就因為李白。

這位韓荊州在千年之後,大家都記得了。

“在賀知章與玉真公主的推薦之下,李白終於在京城見到了唐玄宗。而唐玄宗在見到李白之後,則給予了他最為崇高的禮義。據說,在李白進宮朝見那一天,玄宗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這將李白感動的一踏湖塗,隨之玄宗又問李白當世時務,以及對於治世的理念,李白亦侃侃而答。玄宗大悅,令李白供奉翰林。”

可以說。

就在這一刻。

李白終於實現了他畢生的夢想。

只是李白雖然入朝為官,但這個翰林的地位並不像宋朝之後那麼崇高。

在唐初開始。

這個翰林學士招收的都是天下能人異士。

像那些知名的畫家,書法家,僧人,道士……等等。

他沒有一定的品階。

也不參與具體的政事處理。

大多時候,這是一個陪皇帝消遣解悶的職位。

而就在這時。

舞臺當中已經出現了一眾演員。

“愛妃,宮裡的牡丹花開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如何?”

今日天氣不錯,唐玄宗心情大悅。

於是就和楊貴妃一起前往沉香亭賞香。

一邊的伶人子弟正準備歌舞助興,只是這時唐玄宗卻說道:“今日賞名花,又有愛妃陪同,不能用舊日樂詞,宣李白進宮。”

於是,唐玄宗就將李白召進宮中,以創作新詞。”

在唐詩之前,他還有一種詩歌型別。

這種型別,叫做樂府詩。

所謂的樂府詩。

他其實與宋詞有一些相像,那就是能進行配樂演唱。

不過唐朝之前的樂府詩不像宋詞,更多還是採用五言或者是七言,更或者是短句相夾的形式。

李白的那首《蜀道難》,就有參考樂府詩的表現形式。

做為寫詩的高手。

重新配詞這點小事如何難得倒李白。

只見他剛剛來到沉香亭,他便筆走龍蛇,瞬間寫下了三首清平調。

而一邊的伶人拿著李白寫的新詞,立即唱了出來: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穠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三首清平調。

說的正是楊貴妃與唐玄宗。

如最為知名的第一首。

雲想衣裳花想容……這裡是代指。

意思是說。

雲想楊貴妃的衣裳,花想楊貴妃的容貌。

楊貴妃之美,人間是看不到的。她是飄飄欲仙的仙子,只有在瑤臺月下,才能碰見。

至於第二首。

那就是拿楊貴妃與其她人做為對比了。

巫山神女,與楊貴妃相比也是自嘆不如。

哪怕就是漢宮中的那位趙飛燕,她只能憑著她穿上了新衣服,方才稍稍有資格。

那麼第三首。

前面說了楊貴妃,自然也得說唐玄宗了。

有名花與楊貴妃陪伴,就算君王有再多的憂愁,也隨之煙消雲散。

不得不說。

李白之才。

可以述胸中心境。

另外,拍馬的水平也是別人望塵莫及。

只是……

雖然李白的詩寫得極好。

可李白的志向並不在於此。

開始的時候剛入宮,李白還覺得挺新鮮。

可後來發現。

皇帝招他進宮只不過是讓他寫寫詩,助助興……根本不讓他參與朝中任何的政事。

這讓李白感覺腹內擁有無數治國之術,但卻沒有任何用處。

於是李白縱情喝酒。

又有一次,唐玄宗召喚李白作詩。

看到李白身著凌亂,便賜了新衣給李白。

可李白酒醉沒有力氣,無法更換,於是李白就讓“高力士”給他脫靴。

要知道。

高力士可是唐玄宗最為信任的宦官。

而且此前高力士也助李隆基平定了韋皇後與太平公主之亂,後來還封為齊國公。

這樣的人物,雖然是宦官,但地位卻遠遠超過宰相。

甚至。

一眾宰相還得巴結高力士。

如若不然,他這個宰相的位置都當不了。

可就是這樣的一位人物,李白竟然讓高力士給他脫靴。

雖然這是醉酒之後。

但這般放浪形骸的姿態,亦是讓唐玄宗產生了將李白驅逐皇宮的想法。

不過畢竟唐玄宗還是給了李白面子。

第二年。

也就是李白進宮的第二年,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

這個意思就是說。

李白,你不要在皇宮裡混了。

不過我也照顧你的面子,你自己辭退,我再給你一筆錢,你離開皇宮就行。

“人生真的很難預測。”

當講解到這裡,陳凡亦是感嘆了一句:“杜甫曾經也有一次機會,但卻因為性格固執,最終被貶。而李白,同樣也因為他高傲與不屑的性格被唐玄宗辭退。只是有的時候人很矛盾,當你不在朝為官時,你拼了命的想當官。而當你當上官了之後,又感覺當官也就這樣,沒點意思。李白被賜金放還之後,他大醉了三天三夜。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於是,他將自己滿腔的鬱悶與不滿,發洩在了酒與詩中……”

舞臺上的燈光漸漸暗了下來。

飄然間。

一位白衣儒士提壺而過。他一邊喝酒,一邊大聲的念道:“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迴,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這正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月下獨酌》。

李白並沒有停下,仍是高歌:“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已聞清比聖,複道濁如賢。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什麼叫做李白斗酒詩百篇。

這就是了。

李白喝酒之後,詩性一時大發。

他時而喝酒,時而作詩。

不自然間,一首首流傳千古的名篇就此出現: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而在這一刻。

無數的看客,所有電視機前的觀眾……這會兒早已經石化。

“這是李白?”

“這哪裡是李白,這才是真正的詩仙啊!!!”

全場。

早已經燃燒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