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甲午之軍工霸世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五章 第二戰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八十五章 第二戰場

但這並不是說導師就準備停止進攻,他很清楚聯軍的目標是顛覆蘇維埃政權,妥協求和並無用處,只有讓反蘇聯盟、關鍵是反蘇聯盟的核心大英帝國認識到這個目標不可能實現、至少是需要付出的代價過其承受能力,聯軍才可能停戰,而這只可能透過進攻來實現,因為只有在進攻中才能選擇性地優先打擊英國及其爪牙,而消極防守的話,大英帝國則可以從容地逼著像德國這樣的潛在競爭者或者是從俄國分裂出去的波蘭跟蘇維埃俄國互相消耗,蘇俄就算能夠獲得最終勝利,所需付出的代價也會大得可怕。

不過波蘭軍隊的主力並未受到太大的損耗,西歐各國又派來了第二批援軍,不知不覺間華沙一帶的聯軍總兵力已經膨脹到了一百多萬,而且之後還有新的援軍,如今無論人員還是補給都損耗嚴重的蘇俄紅軍如果主動進攻的話,並無勝利的把握,再加上冬天日漸臨近,日益寒冷的氣候對進攻一方更加不利,因此導師最終還是命令想要乘勝追擊的紅軍停止西進,而將重點轉移到巴爾幹,這也是如今儼然已經成為布爾什維克黨內第二人的鋼鐵同志的主張。

可能是在華期間受到了“大華夏”思維的影響,鋼鐵同志的“大俄羅斯主義”觀念已經在不知不覺間轉變成了沙俄時代極為盛行的“大斯拉夫主義”,這從他的一些主張就可以看出端倪。不過必須承認,在某種程度上這的確有一定道理,即使布爾什維克反對民族主義是不容置疑的政治正確,也無法否認一個事實,新佔地區的居民語言文化血緣越是接近、就越容易消化和鞏固,那麼先從同源的斯拉夫人聚居區開始赤化,成功的可能性肯定要比沒有明確重點的到處輸出革命更高。

而且現在奧匈帝國很明顯已經開始崩潰,正是趁火打劫的好時機,雖然奧匈帝國解體對德國會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既然這已經難以避免,導師也就不妨順手推一把、順便撈些好處了,而且以導師卓越的戰略眼光,此時已經隱隱意識到奧匈帝國的解體從長遠來說,對德國或許反而會是一件好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過那位德國皇帝和他的總參謀部顯然並沒有這麼聰明,居然派出了大量軍隊進入奧匈帝國助其平叛,如果蘇俄紅軍想要親自肢解後者的話,就會再次跟德軍生激戰,導師考慮過後選擇了退讓,只讓紅軍佔領那些羅馬尼亞人的聚居區,以便將其轉交給羅馬尼亞蘇維埃共和國政府。

這也就是說,蘇俄紅軍不但“解放”了羅馬尼亞,還助其開疆拓土,但羅馬尼亞人並沒有高興多久,因為蘇俄紅軍的忙可不是白幫的,按照導師的計劃,羅馬尼亞蘇維埃共和國將會作為一個加盟共和國與蘇維埃俄國合併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看出了加盟共和國制度的潛藏隱患,自己的話語權也遠比歷史上大得多,鋼鐵同志回到俄國後對導師的這一構想表示了激烈的反對,但是此時布爾什維克的高層大部分都是非俄羅斯族,就連他的嫡系布瓊尼也不例外,即使有民族主義思想,那也不是站在俄羅斯族立場上的民族主義,再加上“世界革命”與“民族自決”的思想在這個時期又正合潮流,鋼鐵同志性格再怎麼強硬,最終也只能少數服從多數......

不過在順境的時候,蘇俄以這種方式吞併和消化其他國家,的確是十分方便,因為它可以大大削弱新加盟共和國民眾的反抗情緒。於是,沒過多久,不僅僅是羅馬尼亞,與其相鄰的保加利亞也很快步其後塵成為了未來蘇聯的新成員......

紅軍“解放”保加利亞之後,南邊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擔心其南侵,只能主動放棄被義大利侵佔的那兩塊北非領土,然後主動加入了反蘇聯盟。不過導師卻根本沒有將這個新的敵國放在心上,連沙俄、甚至是巴爾幹小國都打不過的三流國家,有什麼好怕的?至於反蘇聯盟其他國家的支援?導師要的就是他們過來支援,在這裡交戰,對蘇俄來說可比在東歐平原上有利多了,事實上,導師命令紅軍南下解放保加利亞,本來就是為了在南方開闢第二戰場......

原因很簡單,如果在東歐平原上交戰,主力必然是導師並不想與之交戰的德軍,以及心底裡在一定程度上還是當成自己同胞的反骨仔波蘭人,糟蹋的也是蘇俄自己的土地(至少自認為是),就算打贏了也是大虧特虧;但戰場放在巴爾幹和高加索的話,德國就有充足的理由拒絕派兵,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軍事實力又比奧匈帝國都弱得多,根本無力抵擋蘇俄紅軍的進攻,那麼英法兩國就只能親自上陣了,因此蘇俄紅軍消滅的將是英法兩國自己的軍隊,正符合導師削弱英國及其爪牙力量以迫使英國停戰的構想。

此外,土耳其與俄國可是幾百年來的世仇,又是全民信教而且****的國家,難以透過內部滲透來完成赤化,如果放著不管的話,恐怕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將對蘇俄採取敵視態度,既然如此,將其滅掉、至少是打殘,難道不是很有必要嗎?

俄國單挑土耳其加英法並不是第一次了,當年的克里米亞戰爭可沒給俄國人留下什麼美好回憶,因此布爾什維克的大部分高層都對導師開闢第二戰場提出了異議,但導師卻對勝利很有信心,因為現在的俄國已經不是當年的沙俄了。更重要的是,當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不過是一場局部戰爭,再加上當時落後的交通條件限制,俄國地大人多的優勢根本沒法充分揮出來,而這一次的巴爾幹戰爭是蘇俄偉大衛國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衛國戰爭則是一場全國動員、卯足全力的全面戰爭......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