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重生之我是八賢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五二章 暗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五二章 暗鬥

趙德昭和韓崇訓、石保吉騎著馬緩緩走在江寧城的大街上。突然前方一匹馬飛向他們跑來。石保吉縱馬先行攔在趙德昭的前面。

那馬上之人看似有緊急事情,見石保吉縱馬站在大街上攔住了他的去路,本想高聲怒罵,仔細一看卻是石保吉,慌忙跳下馬來,躬身作揖說道:“屬下奉王將軍之命有事向太子稟告,衝撞了將軍還請將軍恕罪。”

聽得是找自己的,趙德昭輕輕拍馬走到前面說道:“我就是趙德昭,何事找我?”

那軍士看見了趙德昭,慌忙跪下道:“屬下參見太子殿下,今日軍營之中混入一位南唐軍士,王將軍現後被南唐一位林將軍緝走。王將軍覺得事情奇怪,特意派小的前來稟告太子知曉。”

聽得軍營之中混入了南唐的軍士,趙德昭、韓崇訓和石保吉三人互相對視看了對方幾眼,然後韓崇訓神色凝重道:“既然生了如此怪異的事情,為了以防萬一,我們還是回到軍營向承衍仔細打聽打聽,然後再商量對策吧。”

趙德昭點了點頭。三人打馬快向城外的大宋軍營趕去。

王承衍將他們三人迎入大帳,然後向他們講起了今日軍營之中生的事情。

事情生在下午,自從王承衍接替石保吉統領城外的禁軍部族後就規定了下午要進行訓練。今日下午當王承衍集合全部將士開始訓練後現有一人動作遲緩。好多次都跟不上全體將士地動作,王承衍大怒,便要向那位士卒的將領治罪,誰知仔細詢問之下卻現沒有一個將領認得是自己的部下。王承衍大驚,帶著那位士卒回到大帳準備嚴加審問。誰知,還未等用刑,那為士卒就哭訴道他原來是南唐的軍士,因為受不了林仁肇將軍地嚴格訓練,就想當逃兵。因為害怕林仁肇將軍對逃兵處罰嚴厲,所以特意跑到了大宋軍營。想跟著大宋的將士們逃入大宋謀生活。

就在王承衍弄清楚事情的緣由,正不知道如何處置的時候,不想帳外卻傳來了怒罵聲。王承衍出了大帳現大營外一位南唐的將軍率領五百軍士站在軍營外與看守大營的宋軍爭吵起來。王承衍出去詢問,卻原來是南唐的林仁肇將軍。

林仁肇見王承衍就是大宋地統軍將領,直接道出自己前來正是捉拿自己軍營的逃兵的,請王承衍把那逃兵交給他。

那逃兵一聽說林仁肇前來捉拿他,嚇得向王承衍哭訴,直言願意投降大宋,不願跟著林仁肇回去。

王承衍本由於心軟不打算把此人交給林仁肇。但是林仁肇卻說難道大宋就可以隨便讓人帶走逃兵嗎?大宋可以隨便管理南唐的軍人嗎?更提出了要與王承衍比試武功,以輸贏定此事。

王承衍本就是一個血性漢子,聽得林仁肇關於逃兵的事情,頓時有點看不起那位南唐的士卒,再聽說由於自己的莽撞若是失了兩國的和氣,那不是因小失大嗎?此次趙德昭在南唐的安全才是最重要地,所以王承衍就把那人交給了林仁肇。

事後,王承衍越想越覺得此事很是怪異。總覺得自己好似上當受騙了似的,於是派人請趙德昭他們過來商議商議。

趙德昭聽完了王承衍的述說,看向韓崇訓和石保吉。

石保吉看了看韓崇訓,然後當心開口道:“此事定有蹊蹺。我覺得那南唐的逃兵是不是真的逃兵還說不定呢?或許就是混入我軍的細作。”

韓崇訓同意道:“那逃兵最後以退為進,本意就是想跟著林仁肇回去。看來一切都應該是那位林仁肇將軍策劃的。想不到文恬武嬉的南唐竟然還有如此將領。”

“林仁肇”趙德昭念了一遍林仁肇地名字,想起當年看到林仁肇帶兵有方,士卒訓練地頗有殺氣。是南唐不可多得的將領。如今此事明顯是林仁肇設計想探查大宋的兵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想到此,趙德昭也是認同道:“此事很可能就是林仁肇設計探查我軍的實力。看來林仁肇已經對我大宋開始有了戒心了。”

王承衍聽到這三位的看法,一時之間有點著急,大聲怒道:“不行,這麼多年來何曾受過如此戲弄?我一定要找那個林仁肇比試比試,非要給他點厲害看看。”

韓崇訓攔住王承衍道:“我們這一次只是保護昭,不准許你胡鬧。若想給那林仁肇將軍好看。就等他日到了戰場上和他見個高低吧。”.

“我大宋有朝一日會向江南用兵嗎?”王承衍看著趙德昭不信地問道。在他看來,趙德昭既然和李煜是姻親。就不會兵戈相向。

趙德昭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無奈地說道:“我大宋統一天下是必須的,恐怕日後兵戈想向是免不了的了。”

王承衍聽了心中怒氣稍平,向趙德昭抱歉道:“都是我考慮不周,才造成對方如此欺人。還請太子治罪。”

趙德昭笑道:“大家都是好兄弟,這都是平常小事,承衍何必如此認真。我們四人如今還都年青,缺乏歷練,只有多經歷這些事情,才能讓我們成長為像我們父輩那樣地英雄好漢。大家努力之!”

南唐皇宮大內。

李煜看著站在下的兵部尚書潘佑和林仁肇,表情凝重的說道:“派去的探子被大宋現了?”

林仁肇當初獻上此策的時候曾經向李煜擔保過不會被大宋現,如今事情雖然沒有產生眼中的後果,但是被大宋現畢竟不好看,此時見李煜生氣,害怕好不容易激出勇氣的國主自此害怕大宋那就不好了,於是上前解釋道:“雖然被大宋現了派出去地人,但是之前我們都想好了對策,目前大宋只知道此人是準備逃向大宋地,並沒有說出是我們派過去探查大宋兵力的。請國主放心,大宋目前還不知道此事地真相。”

李煜嘆了一口氣,沉聲地說道:“就怕大宋的才智之士看出此事蹊蹺啊。”

潘佑也怕此事給李煜從內心造成恐慌,於是轉變話題道:“林將軍,既然我們派去的細作在大宋軍營呆了整整一天,那麼探查到訊息應該不少吧?”

林仁肇知道這是潘佑想讓自己用好消息激勵國主,於是上前奏道:“回國主,我軍細作從水下進入大宋水軍軍營,偷偷的穿了一件大宋的兵服,大宋船艦高大,但是移動不如我軍迅,若是在江面上相遇,我軍可用火攻。大宋水師雖然訓練有素,但是畢竟時日尚淺,我軍細作現,若是船體晃動,大宋水師站立都尚不穩,更何況奮力拼殺?此處遠不如我水軍多矣。不過細作混入大宋步軍軍營時現大宋步卒都是大宋從天下精銳中挑選出來的勇士,每一日普通士卒的身手都不可小視。我軍細作就是因為動作跟不上對方普通士卒的訓練方才被現的。由此可以肯定,若是水師相遇,我軍尚能取勝,若是6地相遇,我軍恐不是宋軍的對手。”

李煜聽到林仁肇這方詳細的說辭,心中稍加安定,他本就是絕頂的聰明,只是把精力都用在了琴棋書畫上而已,聽到林仁肇的分析,忍不住說道:“只要我軍能對長江天險嚴加防守,宋軍就不會輕易渡江。”

“國主真是高明,末將正是此意。”林仁肇忍不住對這位平日對軍事漠不關心的國主大加讚賞起來。

李煜得了林仁肇的讚賞,心中略微安定,他本就怕大宋吞併了其他勢力之後會對南唐用兵,此時得知長江天險正是自己的屏障,大宋的軟肋,不由地放心不少。

林仁肇看出李煜對大宋的憂慮減輕了,不由地忍不住把自己這幾日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稟國主,大宋這幾年吞併天下諸侯都是太子趙德昭和他部下的這三位年少將軍的功勞。末將這幾日思之若是將此四人除去,必定對我朝極為有利。若是國主同意,末將自當領兵數千化妝成匪寇於半路截殺。如此大宋定不會想到是我所為。”萬萬不可,”潘佑急忙阻攔道:“大宋太子從我國離開,若是在半路遇險,大宋皇帝一怒之下不由我朝辯解,執意出兵,那我朝豈不是危矣!更何況大宋皇帝除了太子趙德昭,還有次子趙德芳,聽聞此子雖然年幼,但是聰慧過人。趙德昭離去,並不能對大宋產生重大的損傷。對我朝而言卻是有覆亡之禍啊!”潘佑急忙分析道。

李煜初聽林仁肇的建議,本還在想著此事成功的可能性,但是聽了潘佑的話,已經熄了心中的念頭。若是大宋皇帝一怒之下執意兵,自己可就面臨亡國之禍了。若是真的造成一著錯,滿盤皆輸的局面,那可就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想到此,李煜也忙反對道:“潘大人言之有理。小不忍則亂大謀,林將軍切記不可魯莽從事。”

林仁肇雖然很想按自己的想法從事,但是想到若是萬一真的如潘佑所言造成大宋出兵攻打,確實會給朝廷帶來滅頂之災,畢竟人在生氣的時候什麼事情都會做的出來的。得了李煜的旨意,林仁肇只好遵命。

事情商議完畢,李煜看著朝中這兩位自己依仗的屏障,肅穆道:“此事誰也不能洩露出去。林將軍切記不可莽撞從事,以後還請林將軍專心訓練出精銳之師護衛我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