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民國之鋼鐵狂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4章 火箭人才扎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4章 火箭人才扎堆

第144章火箭人才扎堆

朱斌每次到來都能給德國人帶來新的驚喜和困擾,這種複雜且矛盾的感覺讓克虜伯備受折磨,隨著參與到中德或者是朱斌與德國之間貿易合作事務的不斷加深,他的重要性日趨加強,有風聲傳出,希特勒黨魁將慎重考慮讓他作為德**事武裝的負責人之一。

德國人絕不是不懂得變通,事實他們的參謀部很會分析目標的種種疑,並作出針對性的安排。

朱斌在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迅速崛起,並獲得越來越高的聲譽,在中國受到的重視越來越多,透過顧問團反饋的資訊證明,這個人是值得加大關注力度的。因此,無論是德國國防軍還是希特勒,都想把好合作關係進一步加強並且保持下去,直到德國不需要他了為止。

“神秘的GD集團有我們想象不到的巨大潛在力量,尤其是技術的。”

這個結論作出後,給德國人很大的刺激,而痴迷於神秘力量的希特勒更是絕不肯放過這樣的好目標,幾次親自要求克虜伯耐心、細緻、周到的做好朱斌的接待工作,從他身挖出更多的好東西來。

翻著朱斌帶來的一大摞訂單圖樣,希特勒讚不絕口。這些巨大的、動輒千百噸的龐然大物,匯聚了人類機械技術的級成就,幾乎是人類想象力極限的鋼鐵製造品,實在太符合他的審美觀了看哪,足有五百噸重的履帶底盤,如果面裝個十門八門巨炮,那該有多麼壯觀廣闊的歐洲平原,還有人能阻擋它前進的腳步麼?沒有

至於一百多米長的盾構掘進機,希特勒同樣大感興趣,他甚至能想象出,用這種超大機械把法國人正在阿爾薩斯和洛林建造的所謂永固防線,直接鑽出一個大窟窿,讓德國戰車直接殺到他們屁股後面,那將是多麼壯觀和美妙的一件事

而海軍方面則認為,以這種機械挖掘潛艇巢穴,效率要高得多,用來構建隧道,一個星期就能挖出數百碼甚至更遠的距離,注意,是直接建造成功,只需要極少數的人力就能做到

至於後來提出的超級空中飛艇堡壘,已經讓希特勒有羞惱了這可是德國人發明的大家夥在十幾年前,曾經給了英國人沉重的打擊,可是為什麼,會讓中國人提出來它更進一步的軍事戰略價值?

飛行在萬英尺高空的堡壘,從雲的面發起對地面的突然轟炸和襲擊,攜帶至少一個航空大隊和數百名戰士的不沉的飛船,比任何科幻成果都更容易實現

德國一定要造出更大更好的飛艇堡壘

而最後朱斌提出來的這改版兩棲攻擊艦,德國人反而覺得有家子氣了,要對敵人發動海攻擊,直接以鋼鐵洪流碾壓過去就是,區區幾百人的武裝登陸,能有多大作用?在歐洲如林的巨炮轟擊下,什麼步兵都是渣啊

身負重任的克虜伯這幾天啥也不幹,就陪著朱斌完成次沒有深入的參觀活動,在朱斌到了的第四天,他們再次來到柏林工業大學,拜訪著名的物理學家赫爾曼.奧博特,正好趕了他們新一期的“德國空間旅行學會”聚會,朱斌饒有興致的進行旁聽。

突然有不相干的人到來,還是東方人,現場不少老中青都紛紛皺眉,但得知竟是GD集團掌門人朱斌時,身為主人的赫爾曼.奧博特卻喜眉梢,主動熱情的打招呼:“歡迎您參與我們的聚會,朱先生。”

朱斌對此公可謂聞名久矣,事實從次來德國,設立商業信息調查所分部後,首先打聽清楚的就是德國的火箭和相關技術專業人才,這位大能被列在第一位

熱忱的與對方握手,朱斌顯出一副異常振奮的表情,用磕磕絆絆的德語道:“很高興能夠見到您,奧博特先生,您的《通向航天之路》讓我很受啟發,今天能夠參與世界領先的航天探索者盛會,深感榮幸”

他的正是奧博特199年發表的一部49頁的著作,其中已經比較完整的論述了這位天才物理學家的理論體系和知識,可是其半生的心血結晶。

奧博特眉頭一展,驚訝的問:“哦?莫非朱先生對火箭也有研究?”

滿屋子的人都用好奇的目光看過來,一個東方人,被認為是科技沙漠的地方蹦出來的傢伙,曾經發明了卡車、飛機、特殊纖維和高強度合金……好,太多的東西,根本不是一個人能幹的事情,被證明是一個龐大的、擁有無數不為人知的天才的GD實驗室代言人的傢伙,也敢談火箭這一最前衛的學術問題?

朱斌目光一轉就猜出他們的心思,暗暗的冷笑:“俺可是接受過正統教育的星際時代大學生啊航空航天相關的各種理論那是基本課業,忽悠你們還是綽綽有餘滴”

大言不慚的回答:“不研究,事實,我對當今世界各國、包括在座的諸位發表的學術著作都拜讀過,不得不,諸位的推論和研究都令人歎為觀止。”

這是恭維話,一般人聽了都會很舒服,但在學術場合,在座的這幫嚴謹的科學家都不怎麼在乎,同時他們也看出來,朱斌意猶未盡。

“但是,”朱斌高高的揚起了頭,自信無比的轉折,“在我看來,諸位的研究還遠遠不成功,照這個速度下去,恐怕二十年都不可能實現火箭突破地球引力進入太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技術人才,就得從他們最得意的方面拿出真材實料,否則你名氣再響錢再多,讓他們折服都非常的困難。

被一個中國人藐視了,不管他出身那裡,多麼顯赫,德國人都是不服氣的。奧博特儘管不是純正的德國人,卻擁有同樣的嚴謹和學術方面的自信,當下就有不爽的拉長了臉。

“那麼,朱先生認為,我們都缺少哪些重要的條件?可不可以講一講?”

“好的正要與各位討論。”朱斌毫不客氣的甩開目瞪口呆的克虜伯,一步竄講臺,抄起一支粉筆,掃視一圈在場眾人異樣的表情,揮手寫出一道公式,“諸位應該都知道,蘇俄的康斯坦丁?埃杜阿爾多維奇?齊奧爾科夫斯基曾經提出了許多偉大的理論,比如天梯,比如利用氫氣和氧氣為推動力發射火箭,甚至計算出地球逃逸速度是八千米每秒。”

他的這個蘇俄科學家是個自學成才的偉大航天先驅,在三十年前就發表了一系列開創性的設想和理論,凡是從事航天研究的人沒有誰不知道的,是個非常值得尊敬的學者。

199年,齊奧爾科夫斯基在他的著作《宇宙航行》中提出多級火箭的設想。190年就成功製造出第一枚液體燃料推進火箭,是個先驅性的領軍人物。

眾人紛紛頭,但不理解朱斌為什麼提他,這可都是眾所周之的事情。

朱斌指著公式道:“根據我們的研究和測算,齊奧爾科夫斯基的天梯是可以建成的,需要的超高強度、低密度的材料也有研究,我們的‘石龍’纖維就是其中一個附帶成果。而地球環繞速度,我們的計算結果為,距離地球150千米的高度米秒的速度,我們稱之為‘第一宇宙速度’。”

“喔簡直不可思議”滿場的人一陣驚呼

這些猜想和資料一直都是他們在追求和研究的,但要出成果還早得很到目前為止,探空火箭最高也不過兩三公裡,可飛機已經飛到了10公里以,探空氣球更是到了15公里甚至更高,可以還遠遠不能看到希望。朱斌卻信誓旦旦的宣傳,“他們”都有成果了?

“石龍”材料他們是聽過的,但知道的不多,更沒有拿到樣品,只知道是一種強度極高的新材料,朱斌出來這玩意居然能建造天梯?不可思議那可是高數十百千米,直接從地面伸向太空的龐然巨啊

而逃逸速度,也都是一種根據牛頓理論的推導資料,眼下都沒辦法證明,對方居然就有準確的成果了?

奧博特壓下內心的紛亂,問道:“朱先生,您可否準確的解釋一下,這個‘第一宇宙速度’的概念?”

他骨子裡都不相信這個年輕人有那麼高的造詣,這玩意不是開玩笑的,他們都研究了半輩子啊哪能成為一個東方人隨口就出來的東西?

朱斌正怕他們不問呢,當即解釋道:“按照‘萬有引力定律’,從我們所在的地球出發,隨著探索空間的加大,我們需要不斷的突破幾個重要引力界限。打破地球自身引力速度的為‘第一宇宙速度’,逃脫地球進入太陽系的速度為‘第二宇宙速度’,約千米秒;逃脫太陽引力進入銀河系的速度為‘第三宇宙速度’,約為7千米秒;而飛出銀河系,進入河外星系的速度目前還無法精確計算,因為我們不知道銀河系的質量多大,但估計至少要55千米秒以。我們理論依據和公式是……。”

這都是學時的基本內容,朱斌出來文不加,巴拉巴拉一通噴,用了足足半個時粗略的講述也演算一遍,完全就是一副已經親身經歷過的模樣,把在場的航天先驅們聽的一愣一愣的。

好不容易等他講完,現場沉寂了足足有五分鐘,隨即炸了馬蜂窩似的鬧哄哄議論起來,一名深目瘦臉的中年男子站起來,大聲問道:“朱先生,您的這一切理論和資料,難道都是實際實驗得到的成果?還是只是單純的推理論證?或者你們已經有了相關的成熟火箭結構成品?”

朱斌沒有回答,先笑著問:“請問您是?”

“我是瓦爾特?羅伯特?多恩伯格,現在在主持一間火箭研究實驗室。”

“瓦爾特啊”朱斌迅速把他的模樣跟報告中的名字對號,這又是一個德國火箭研究方面的大牛啊今天可真是來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