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民國之鋼鐵狂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9章 基地建設掠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09章 基地建設掠影

這時候,就算讓袁植自己去猜,他也不敢斷定自己到底是在什麼地方了

那個高大的洞窟已經讓人跟進了夢幻世界似的不敢置信,隨著朱斌的命令鑽進這通道裡,他仍舊保持一種戰戰兢兢的心態,什麼時候有了這樣的基地,沒聽說過啊.

舟山基地是絕對不可能,那裡的大小島嶼基本都摸清楚了情況,沒有空間開戰這樣規模浩大的建設工作,那邊人口眾多,環境復雜多變,稍微有點風吹草動,上海都能馬上知道,這個基地,絕不會在那裡

那麼剩下的,就可能是山東半島的古鎮口基地了但是,也沒聽說這邊具體搞得什麼樣啊拉練的時候倒是來過一次,可……如此巨大的建築結構,尋常人不得幹個三五年才能見效果?

不明白啊

彎曲的山洞並不長,直徑五米的圓形通道前行了約有五六十米就轉彎向上,傾斜的坡道變為了四方形狀,且顯得狹窄的多,明顯帶有人工開鑿和爆破掘進的痕跡,又走了兩百多米,前方出現一個燈光暗淡的出口,鑽出來一看,赫然是在海灣的另一邊,俯瞰下去,星光下的古鎮口灣平靜的像一面鏡子,星星點點的輪船燈火在寬達五公里的水面上川流不息,遠處重型機械爆碎石頭的打擊聲和金屬碰撞的脆響接連傳來

是古鎮口但是,竟然搞成了這幅模樣,天知道老闆私底下到底隱藏了多麼龐大的實力

想一想都覺得深不可測袁植心中不但沒有驚懼害怕,卻越發的熱血沸騰這樣才好啊,有個實力強悍的老闆當頭頭,自己有多少的狂想野望都可以有機會實現,而不是像整個中國的現狀一樣,稍微瞭解一點,就能把人憋屈的要吐血,要錢沒錢,要工業沒工業,要軍事沒軍事,要尊嚴沒尊嚴想把各路看不順眼的洋鬼子趕出去,不知道得忙活到猴年馬月

最關鍵的是,他袁某人日遍世界的大洋馬,布種天下的恢宏願望沒有那麼大的承載力,現在嘛,嘿嘿

兩輛帶著蒙布的卡車停在山洞門口,把袁植十幾個人的行動分隊接上後,順著蜿蜒的山道往上行駛了足有兩公裡多才到達一片嶄的營地,成排的三層宿舍掩映在綠樹花叢之間,空氣中濃烈的腥氣給過濾到最淡的程度,感覺上跟回到舟山基地一般無二,耳邊都是浪濤洶湧的美妙聲音和輪船-< >-時悠揚的汽笛聲連成一片,讓人心中特別的安逸

折騰了一晚上的突擊隊一小隊全員安頓下來修整上午十點鐘袁植從被窩裡爬起來,拽著全隊在操場上做了一圈常規的訓練,最後照例全副武裝負重40公斤沿著山道跑了五公里,轉來轉去的來到最近的山頂,見一座直接鑿空巖壁的弧形結構正在建造,旁邊的山頭上,一座佔地數百平米的巨大鋼鐵架子已經樹立起十多米高,正在守衛的士兵毫不客氣的把他們好奇的目光擋在外邊,不準問,不準打聽

袁植撇撇嘴,帶隊順著路跑下去

朱斌此時正站他們的下方,軍港上面的平臺上眺望整個海灣經過連續九個月的建設,整個古鎮口灣再沒有了昔日的靜謐和原始形態,完全給人工力量給搞得面目全非

山腳下寬達三公里的軍港就不說了,對面的海灣內側,一座長約一公里的碼頭正在建設,緊鄰著碼頭的山坡背面,是一片總數八個內徑20米、高15米的油庫,每一個都能儲存四千立方的油料,此刻已經打好了地基,主題鋼筋混凝土結構也完成了半數,內側的合金罐體還沒運來,另外還有一層10mm厚的玄武岩纖維隔熱防護層,和最外層厚達四米的原巖結構都需要建設這樣的油庫,將不可被航彈和艦炮摧毀

從油庫伸展出來的,是一組沿著海灣伸展到西面大工地直至海灣這邊秘密基地的管道,中間要建設幾個地下儲油罐分層,另有幾個加油站會分佈在大工地的四周提供方便

油庫的旁邊,由12臺5000kv的柴油發電機組成的臨時電源供應地,粗大的電纜和輸油管一起,埋入深達三米的水泥沙石管道中在管道的兩側,分別建設有兩條環繞海灣的鐵軌和一條寬達20米的海灘水泥沙石公路,與碼頭整個連接起來

油庫和碼頭、發電廠的上面山頭高地,完全被工程兵團構建了一座炮臺、幾條鋼筋混凝土的防禦陣線,平時至少一個連的隊伍駐紮守衛,下面的海灘,早已被數不清的巨石給破壞殆盡,就算一條五米長的小漁船都不可能靠上來

眼下,碼頭、鐵路、公路、管道都正在緊鑼密鼓的施工當中,最快也要三個月才能完成,這已經是動用了全部的工程兵團隊伍

古鎮口灣原本應該是很深的,但經過無數年的河水衝沙和淤積,如今大部分地方海水不足三米,下邊是厚達四五米的淤泥和深起碼十幾米的沙子層從年初到現在,兩艘千噸抽沙船沿著灣口海港筆直的清理出一條五米深、寬五十米的航道,直達西面海灘

抽出來的百萬噸淤泥如今已經在海灣西側大工地旁的平地攤開晾曬,乾透後將經過脫鹽處理,加上木屑、莊稼秸稈、塑料顆粒、肥料、礦渣等物料調配攪拌,製造成“人造土壤”以為他用,抽上來的沙子,則略作脫鹽處理後,作為優質的建築材料,運輸到寬達數公裡的大工地上使用了

這條狹窄航道的盡頭,一溜排開十個探入海水中數十米的臨時碼頭,一條砂石公路連結成一串,從海港山洞中運輸上千噸碎石的平底船慢騰騰航行到這裡後直接衝上灘頭,架設在碼頭上的巨型剷鬥、抓鬥把四方四角的貨船裡的碎石挖出來,裝入排隊停靠的十噸自卸卡車後鬥內運上工地,或者作為修建鐵路的基石,或者粉碎後澆注路面,或者壘砌一棟棟大樓的基礎

這時候的古鎮口基地,建設工人的總數過五萬人,不但把青島、膠澳一直到日照的整片區域內數十萬人都動員起來,青壯是拉走一空,在多達五千人的工程兵團專業人員指導和帶領下,配合上千名美國、德國建築工人一起,把方圓20平方公里的海灣沿岸變成級大建築工地

時至今日,光是執行在西岸的各種工程機械和車輛,加起來都有近三千臺套,從洞窟和港灣內往外運輸的平底船,過一百艘

“還是不夠啊人太少,車船都太少,度還不夠快”

朱斌仍舊不滿足,這樣的場面可以震撼別人,卻絕不可能讓他的心神有什麼波動,比起太空時代的全自動生產體系,這樣的工作效率真的是太慢不說別的,光是飛船掘進搞出來的石頭,六十艘專門的運輸船居然都忙不過來,遠不能發揮飛船的最大工作效率,這就不能讓人滿意

為了儘快的構建出能用的基地,一個多月來,飛船首先進行高直線掘進,80米直徑的正方形主洞鑽進去足有四百來米,其中前端出口因為山體過矮的緣故,保留了上百米,沒做進一步的拓展,後面才開始往兩邊構建

為了配合飛船的掘進工作,前前後後的朱斌一共動用全國除了江南所外的造船力量,訂造了60艘平底貨船

這些船的寬度最大8米,長度最大70米,型深5.5米,吃水1.2米,結構簡單的令人髮指除了底下龍骨和隔艙不能節約,平直的前端直接是一道液壓牽拉開關的大鐵門,一臺2000馬力的柴油機裝在後部,單軸單槳推進,上面僅有一個低矮的駕駛室,控制著船前進後退、拐彎,外加一臺發電機和電臺,幾個大燈,其餘的,啥都沒有,整個船體中間,就是一個四方四角的大箱子,還上空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種最大運載1000立方的簡陋船體,上海和長江沿線乃至馬尾的簡陋船廠都能建造不說,海裝所楊樹浦船廠、全球通公司寶山船廠以及十六鋪沿線的黃浦江私人船廠都能幹,直接拿鋼板焊起來就得,生產度那叫一個快江南所馬所長曾戲言,這樣的破船一年造一千艘都顯不出能耐,太簡單了

一堆的船沿著海邊小心翼翼拖到古鎮口基地,五艘一組兩組並列,如此的接連不斷開到飛船下邊等著運送石頭

此時的飛船已經被搞得面目全非,寬大平整的脊背上,焊接安裝了十個巨大的輸送帶和滑道,配合著蛇形機械手的動作轉向、起伏,把聲破炮和高能粒子光束切割粉碎的岩石直接傾瀉到下邊貼邊停靠的平底船中基本上十分鐘就能裝一次,滿了就走,分成型的巨石塊和碎石,分送各處若不是擔心防波堤起的太快驚世駭俗,不得不把碎石和巨石塊分散到整個港口五條長堤和西面大工地上,這一個月下來的土石方,早都把港口封閉起來了

就這樣,六十艘船的忙活,都趕不上飛船掘進的度現在算來,哪怕算上貨船運入水泥預制板和焊接成的支撐鋼架以及其他裝置,飛船機械手幫忙樹立、焊接、安裝甚至不忘了高溫射線硬化山洞岩石面,仍舊能保持每天10米的掘進度,預計到年底,第一期一公里的主通道就能建設完成,總土石方工程量,兩千萬立方這時代的人力,累死也只能幹看著(未完待續)

div

style=display:none

百度搜尋泡書閱讀最最全的小說